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
八年级生物试题
温馨提示:请将试题的正确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天在枣庄的每一个角落留下足迹,春景里会看到许多生命现象,下列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大鱼吃小鱼”——生活需要营养
B. “惊起一滩鸥鹭”——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岸边柳树发出嫩芽”——能够繁殖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变异现象
2.生物实验课上小华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凹面镜对光
B.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
C.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丙中的②③
D.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
3.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及其它生物材料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了全球首颗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完整”人造心脏,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是细胞生长,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B.过程②是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C.过程③是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①②③过程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断减少
4.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植物 形态与结构 与人类的关系
A 水绵 有根、茎、叶的分化 作为某些鱼类的饵料
B 苔藓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C 贯众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传统中药材
D 玉米 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食用,制作工业酒精的原料
A. A B. B C. C D. D
5.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描述不恰当的是( )
A.图甲对照实验中I号叶片证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B.图甲对照实验中Ⅱ号叶片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图乙装置证明:二氧化碳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D。图丙装置证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6.人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7.如图为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丙比较,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乙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
C.丁主要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D.图中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8.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小
C.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大
9.如图是表示人体呼吸全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体完成过程②④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B.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过程③运输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人体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D.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0.某校老师制作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其中密闭管道中流动的液体相当于血液,A、B、C、D 是四个塑料瓶,共同组成了心脏;E和F 是两支试管代表某些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手动挤压该模型中的塑料瓶,产生的压力能使瓶中的液体在密闭管道中循环流动。下列关于此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管道b内流的是动脉血
B.试管F代表的是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C。在其上肢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结构中的B
D.图中的①、②是两个单向的阀门,保证血液只能从A流入C,从B流入D
11.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如图),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B. 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
C.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
12.下列曲线分别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图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囊
B.若图乙中y 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则部位②是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
C.若图丙中z表示肺容量,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
D.由图丁可知,部位③代表口腔,物质w是蛋白质
13.为帮助大家理解反射的概念,老师设计了如下体验活动:
a.同学甲无意碰到很烫的水杯后,手迅速缩回;
b.同学乙拿这只烫水杯去触碰甲,甲有意躲开;
c.同学丙伸手拿水杯时,甲大喊“烫”,丙听到后缩手,没碰水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中①是传出神经
B.a中甲“手迅速缩回”和b中甲“有意躲开”一样,属于复杂的反射
C.c中丙“没碰水杯”,这是包括语言中枢等多种神经中枢参与的结果
D.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听觉感受器位于鼓膜上
14.“稻谷飘香,禾下追梦”,2023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如图分别是水稻的果实、植株、花蕊和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们吃的米饭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图一中的② B.图一中的④发育成图二中的①②
C.图一所示结构是由图三中③发育形成 D.图四中的①用来吸收水稻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15.关于基因、性状及其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B.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都表现为隐性性状
C.性状相同,基因组成可能不同 D.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都为显性性状
16.绘制流程图是学习生物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肺循环的途径: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房
C.视觉形成过程: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D.反射的神经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7.生物体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操作的关键是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乙所示生物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C.丙图中,雌雄蛙抱对提高了蛙卵在体内的受精率
D.丁中①发育成胚胎所需的营养由②④通过③提供
18.小红同学在吃“豆芽粉丝”这道菜的时候,对黄豆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黄豆种子,进行了如下表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装置 条件 结果
甲 光照 23℃ 潮湿 发芽
乙 光照 23℃ 干燥 不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不发芽
A.实验目的: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B.材料选择:随机选取4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
C.对照实验:甲与丁构成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实验结论: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与光照无关
19.人类的秃顶(B)对不秃顶(b)为显性,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男性在基因型为bb时才不秃顶,女性在基因型为BB时才秃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基因型为Bb时,男性和女性的表现型相同
B.秃顶男性和秃顶女性结婚,生育的女孩均会秃顶
C.秃顶男性和不秃顶女性结婚,生育的男孩均会秃顶
D.一对均不秃顶的夫妇生了一个会秃顶的孩子,该孩子为男孩
20.酿酒利用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快速繁殖和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的特点,主要经过加料→接种(酵母菌)→通气培养→密封发酵等阶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曲线应为( )
21.下列应用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正确的是 ( )
A.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B.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
C.制作酸奶——酵母菌的发酵技术 D.蟹爪兰在仙人掌上开花——扦插技术
22.“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二十大以后,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正在变为现实。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A→C→B
B.在该生态系统中A和C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甲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B
23.如图是从a点开始使用青霉素后细菌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曲线A—C 的变化过程是青霉素对细菌选择的结果,属于人工选择
B.具有抵抗青霉素特性的细菌数量在C点远多于A点
C.抵抗青霉素的特性对于细菌来说属于不利变异
D.使用青霉素促使细菌产生了抵抗青霉素特性的变异
24.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多种氨基酸和核酸
B.在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阶段是直立人
C.某些水生生物比陆生生物结构复杂,违背了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观点
D.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25.学习免疫学相关知识,预防疾病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艾滋病病毒使人患病,说明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入侵的能力是有限的。
②有同学说: “甲型流感我不怕,因为我接种过新冠疫苗”。
③做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④疫苗是一种抗体,接种后可有效消灭病原体。
⑤将唾液涂抹在皮肤表面的小伤口处,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某现代化蔬菜大棚基地生产的番茄鲜嫩多汁深受消费者青睐。图一为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图二为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植物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图三为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四为在叶肉细胞内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图一表示植物的生理过程,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作用是【 】 。
(2)若大棚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向 (填“上”或“下”)移。
(3)图二中 DE段下降的原因是 ;图二中进行图--B生理过程的时间段是 段 (用图中字母表示)。
(4)分析图三可知,在 点,植物体内积累有机物最多(填字母)。
(5)农业生产中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三中曲线 (填“Ⅰ”或“Ⅱ”)生理过程的效率。
(6)图二中C点对应图三中 点(填字母),此时,在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生理活动是图四中的 (填序号)。
27.(10分)人体的抵抗力与体内充足的水分、营养及充足的睡眠息息相关,其中水分所占的地位相当重要。图一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字母A、B、C、D代表心脏四腔,①~⑥表示相关血管,E、F、G、H代表生理过程,1、2、3表示构成肾单位的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当人们感冒发烧时,医生建议患者多喝温开水。水分进入人体后不经过消化,直接通过图一中的【 】 过程进入循环系统,并随血液循环途径心脏,依次经过心脏四个腔的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能量供给,有助于感冒患者的身体康复。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参与消化糖类的消化液有 ,而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这种物质,这与肾单位中发生的【 】 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如果一个人尿检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 。
(3)适量的运动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心脏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图一中C、D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 (选填“关闭”或“张开”)状态。与血管⑤相比,从血管③流出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至少写出2种)。
(4)图二表示人平静呼吸时肺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一中的F过程,对应图二中的 段,E 过程吸入的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字母)。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透过,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28.(8分)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如图是某科研工作者绘制的人类疾病的防疫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
(1)甲组绵羊为实验组,乙组绵羊起 作用。
(2)从传染病学上来看,引起炭疽的炭疽杆菌属于传染病中的 ,患炭疽的家畜和人位于图中的【 】 ,某人因和炭疽患者接触而感染,那么这个人在患病前,位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属于图中的【 】 。
(3)为了防止炭疽在人群中流行,有些国家在人群中注射脱毒病菌,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 。
(4)根据表中的巴斯德的实验推论,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后,人类不再患炭疽的原因是:第一次注射的脱毒病菌刺激了人体第 道防线中的 ,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抗体;当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时,人体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上述物质,它与强毒病菌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图中的【 】 。
29.(8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进而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在出生缺陷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图表示小倩家庭中白化病的遗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小倩是患白化病的女孩,据图可以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依据是 。父亲传递给小倩的性染色体是 。
(2)在生殖时,亲代会通过 将基因传递给子代。据图分析可知,6号个体携带有白化病基因,该白化病基因一定来自于 号个体。
(3)白化病患者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体内不能合成一种叫酪氨酸酶的蛋白质,从而影响黑色素的生成。可见,基因通过指导 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 。
(4)小倩的父母想再生一个孩子,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原因是 。
30. (16分)如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某些生理过程。图二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D、E、F、G表示食物链的四个营养级,a、b1~b4、c1~c5表示能量值。请分析作答:
(1)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一中 过程开始的(填序号),请写出图一中的食物链: (用代号和箭头表示)。
(2)图一中的A对应图二中的 填字母)营养级。
(3)图二中b1~b4表示图一中 (填序号)生理过程散失的能量,c1~c4表示各个营养级流向丙 的能量。
(4)在图三中的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如果鹰要获得2千焦能量,则最少需要消耗草 千焦能量,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是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C C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D C D A D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B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26.(每空1分,共8分)
(1) 【C】 呼吸作用
(2) 上
(3) 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BH
(4) f
(5) I (6)b ①②③④
27.(每空1分,共10分)
(1)【G】吸收 A→D→B→C
(2)唾液、肠液、胰液 【3】肾小管 【1】肾小球
(3)关闭 尿素、氧气(或营养物质)
(4)ce 或cde B (5)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8.(每空1分,共8分)
(1)对照
(2)病原体 【①】传染源 【②】易感人群
(3)保护易感人群
(4)三 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③】特异性免疫
29.(每空1分,共8分)
(1)小倩的父母都表现正常,而小倩患病(或正常的5、6生出患病的小倩) X
(2)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2
(3)蛋白质 性状
(4)25%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30.(每空2分,共16分)
(1)② 甲→A→B→C (2)E
(3)①③ 分解者
(4) 5 50 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