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七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任务】
阅读文本,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写景段落,说说这些写景的文字精彩在哪里,并尝试将它们拍成视频,配上音乐和解说,在班里师生共享。
找出散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对理解散文主旨有哪些好处。
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文章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说出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写景抒情有很多技巧,比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找出几段写景的文字,分析它们中的艺术手法。
探究散文中表现的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必备知识
写景散文的文体特点
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散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散文的语言特色
【关键能力】
听说能力:听读、朗读散文,能为散文优美的语言所打动,自然地融入到散文所营造的意境中;能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景物,让听者产生画面感。
阅读能力
能快速了解散文内容,把握它的情感,能准确理解和感悟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内容和情感。
写作能力
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准确形象的语言写作写景散文。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应用:分析理解散文的语句,理解其含意和蕴含的思想情感;分析散文句式特点,比如整散句、长短句等;分析散文用词特点,比如拟声词、叠词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通过所写景物的特点推断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并能联系社会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对散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感悟。
审美鉴赏创造:鉴赏散文优美的语言、意境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散文中表现出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散文中表现出的人文情怀。
写景抒情散文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独特情感以及生活体验的一种散文形式,融情入景、寓情于景是其基本特征。写景和抒情是这类散文的两个要素,或由情而景,或由景而情,都是构思行文时可以采用的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
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描写景物要抓住重点,层次分明;表达情感要融情入景。
要充分运用表达技巧,写活景物。
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自然能够感触到景物的内在气质,并以此传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段著名的文学佳话,说的是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都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文,结果俩人写得风格迥异,各有千秋。面对怡人的秦淮美景,二人的感受大不相同:朱自清很迷恋,俞平伯却感觉到陌生。他们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受,从而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
表达情感要融情入景。如何描写景物,如何在景物描写中充分寄托情感,则是这类散文写作的难点。再说这两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在景物描写的处理上是各有侧重的。既然是游览秦淮河,那么眼里见到的景色是非常多且杂的。描写什么景色,怎么描写呢?朱自清先生选择的景物是船、水、桥,而俞平伯先生选择的则是船、桥、灯火、灯影。选择的景物不同,但是描写得都层次分明,自成一体,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不同的景物表达出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读者从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感觉到的是对秦淮河的感性迷恋,而从俞平伯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的则是其对古今秦淮河差异的冷静反思。
描写景物要抓住重点,层次分明
要充分运用表达技巧,写活景物。
在描写景物时,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修辞技巧等来状摹景物,把美的感受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在句式上,可以长短句结合,营造出节奏美和韵律美。在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有这样一段:“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服了;但是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我于是憧憬着贴耳的妙音了。”这样的描写,将我们带入了当时的情境中,不自觉地引发了我们的联想。而在俞平伯的文章中:“小船儿载着我们,在大船缝里挤着,挨着,抹着走,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用几个动词,就巧妙地传达出了独特的意境,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拟写视频拍摄脚本
视频拍摄脚本是将文字内容转换成视频内容的中间媒介,主要通过切割和细分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设计相应的镜头,配置背景音乐音效,把握时长、节奏和风格等,将文字图案化、视频化,为视频拍摄提供明确而有效的方案。视频拍摄脚本是视频拍摄前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道具准备、人员调度、镜头运用、场景解说、内容切换、剪辑设计等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写作要求
依托文本的视频拍摄脚本,其写作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细读原文,切分镜头,突出中心
在脚本创作之前,要认真阅读文本,依据表达的需要对文本进行合理、细致的镜头化切分。切分时要注意文本表达的重点,找准镜头的主次关系,合理分布镜头,必要时可以对同一内容进行多种角度的诠释,或者通过對次要镜头的调度,形成对主要镜头的有力烘托,达到对文字内容的深入阐释,从而突出中心。
有序设计,把握节奏,衔接自然
对文字内容进行脚本化处理之后,文本的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形象。此时,我们需要厘清镜头间的衔接关系,编排好镜号,控制好每一个镜头的时长并形成自然的呼应和过渡,让内容的关联更加清晰、紧密,避免因无序切换造成镜头表达的混乱,给观众提供自然流畅的观赏体验。
把握风格,充盈细节,精心设计
在进行视频拍摄脚本创作时,还需要整体把握原文的内容风格,并以此设计脚本中的镜头调度。在创作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镜头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如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拍摄方式(推、移、俯、仰等)等,并以此来设计镜头,为视频成片的风格服务。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