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本,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 2.通过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和影响、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提高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 1.中美建交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外交事业 取得了辉煌成就。 (出示1949年至今与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 在这幅统计图中,我们明显看到,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最多,这是为什么?70 年代有哪些外交成就呢? 【新课讲授】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出示课本86页照片,并介绍:这张照片拍摄于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播放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投票现场视频) 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扬眉吐气,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联合国的多边外交舞台。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内容,思考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出示1945年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签署仪式上签字照片) 师:联合国是二战后诞生的最大,最具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之一,共产党员董必武就是当年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代表中国的是南京国民政府。 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经过长期的努力,1971年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师: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并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中国恢复联大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摘自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于中国来讲,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于世界来讲,它为联合国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请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生:①得到了许多亚非拉国家的支持;②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③美国的霸主地位下降。 请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第三世界国家会大力支持中国? 生: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师: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有相同的历史遭遇,有共同的发展愿景。我们奉行正确的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较高的国际威望。 过渡语: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二、中美、中日建交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内容,结合图片简述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生:图一是抗美援朝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禁运,包围和威胁。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干涉,威胁到中国安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 生:图二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实现了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生:图三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访问结束,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的震动。 生:图四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师:在联合公报中,中国重申自己的立场: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生:图五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发表《建交公报》。在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 师:从两份公报中,我们看到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公报再次表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的内政,不允许任何人干涉。 指导学生用大事年表的形式,再次梳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并做好笔记。 生:填写表格 师:通过梳理,请大家总结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生:从敌对到走向正常化,最后建交。 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生:从美国方面来看,尼克松就任总统以后。主张利用世界上各种相互斗争的力量对立,以维持均势,从而确保美国的霸主地位。他希望通过改善对华关系来对抗苏联。 师:从材料中,我们了解到美国想要改善对华关系是美国从本国利益出发做出的选择。 生:从中国方面来看。苏联在中苏边境集结重兵,为了抵抗来自苏联的威胁,同时为了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也为了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中国希望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师:这也是中国从本国利益出发做出的选择。所以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同时也告诉我们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师:还有哪些原因呢?指导学生联系第一子目所讲内容。 生: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削弱。而此时的中国,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 师:所以,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阐述。请大家做好笔记。从美国角度来讲:第一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经济军事实力受到削弱;第二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构成了挑战;第三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整体来讲,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的霸权地位削弱。从中国角度来讲,第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二中苏关系破裂;第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师:根据以上分析,同学们能概括出影响外交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生:首先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实力是外交的根本保证。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会影响外交的发展。 师:出示习主席2021年在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会晤时的讲话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中美应该如何相处呢? 生:应该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师:中美关系的改善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师: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有什么影响呢? 生:推动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过渡语: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我国积极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三、全方位外交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内容,梳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原则以及全方位外 交的体现,完成表格填写。 生: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全方位外交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周边是首要。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 好关系。第二,大国是关键。改革开放后,全面推进与主要大国关系。比如,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第三,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第四,多边是重要舞台。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师:改革开放后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呢? 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经与全球18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师:出示图标。请同学们说出下列国际组织的名称,并简述中国与它们的关系。 生:第一个图标代表联合国。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联合国的席位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一直到1971年,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生:第二个图标是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是WTO。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生:第三个代表亚太经合组织。英文缩写是APEC。中国于1991年加入后,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 师:此外中国多次举办重要国际会议。比如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信峰会等。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生: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师:中国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观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课堂小结】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改变的是形势,不变的是政策。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初心。改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责任。 习主席讲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作业练习】 1.完成作业练习单上的相关习题。(注意做题方法和答题规范) 2.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