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四册)》
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四册)》
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 和 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四册)》
重工业
工业化
国防现代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设
投资比重示意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图册(第四册)》
——地图出自《中国历史地图册(第四册)》(五·四学制),
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第38页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机械制造
钢铁工业
交通运输
煤炭工业
石油工业
重工业
……
——地图出自《中国历史地图册(第四册)》(五·四学制),
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第38页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问题:对比上述两个示意图中的数据,1953年—1957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示意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工业产品
增长示意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图册(第四册)》
战士们在怒江两岸的悬崖陡壁上开山修路
1953年4月,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调查的标准时间1953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人。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四册)》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本封面和表决票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大会经过充分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的组织。
代表们在讨论发言中对五年来的政府工作表示满意,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
——整理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感谢观看
thank you
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刘少奇在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来自鞍钢的工人代表讨论大会发言稿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四册)》
新中国工业化的建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感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