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一方面美洲作物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中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南瓜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
2.下图为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新作物图。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欧洲印刷技术的进步
C.洲际间物种交流的状况 D.自由贸易规则的确立
3.下图所示材料反映了
A.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地区间的物种交流
B.各地民众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趋同
C.区域经济互补促进统一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联系的加强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
4.1647年,在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岛,一位游客参加了一个派对,派对盛宴上有乳猪及一种名为“Kll Devi”的饮料。"KII Devil"是由种植园中的甘蔗榨成糖后的副产品酿制而成的。这可用来说明( )
A.跨太平洋贸易的繁荣 B.物种的交流改变饮食习惯
C.美洲出现了商业革命 D.欧洲殖民者改良美洲物种
5.由印第安人最早培植,并在新航路开辟后传入欧洲的经济植物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1630-1680年间,英国糖的人均消费量增加了4倍,零售价降了一半,茶、咖啡、巧克力等也进入商店和普通消费者的家庭,并日益流行。这主要得益于( )
A.工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物种交流 D.奴隶贸易
7.有学者指出:“欧洲作物在美洲的一页农艺史,是在哥伦布二度来航才真正发轫。当他重返伊斯帕尼奥拉(今海地、多米尼加两国所在之岛屿),带领着17艘船只、1200名人手,还有各式作物种子、切枝……初期栽种成果便令人大受鼓舞。”下列项中,属于哥伦布能带去的“作物”是( )
A.马铃薯 B.辣椒 C.小麦 D.玉米
8.1531年玉米传入广西,据《建始县志》记载:“居民倍增,稻谷不给,则于山上种苞谷、洋芋或蕨薯之类,深林幽谷、升辟无遗。“到康熙三士九年,玉米种植已遍及辽宁、山西等二十省、据此分析。玉米
A.养活了中国众多人口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D.新航路开辟后传入中国
9.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B.传统农业的发展
C.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D.价格革命的影响
10.据统计,当今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来自美洲,下列属于美洲特产的是( )
①玉米 ②南瓜 ③棉花 ④可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李百川小说《绿野仙踪》(乾隆年间成书,据旧钞本)四十九回:何公子递下十二两银子扬长而去,苗秃子帮闲骂道:“不想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据此,对“西番柿子”推断正确的是
A.仅作为观赏植物存在 B.当时不作为食用蔬菜
C.该物种来自西亚地区 D.乾隆年间被引入中国
12.从16世纪到18世纪初、欧洲人口数量在8000万到1.2亿之间,与同一时期的中国人口数量相差不大。1800年,欧洲人口达到1.8亿、约相当于当时中国人口的一半,亚洲其他地区的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16~18世纪亚欧人口增长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A.美洲人口的迁出 B.近代科技的兴起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跨洲的物种交流
13.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自外国传入中国。玉米主要从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三个方向传入中国,而甘薯则在明朝万历年间分别由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地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中国主要基于(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作物结构变化 B.玉米甘薯等农作物耐贫瘠且高产
C.国内人口的增加激化了人地矛盾 D.对外交往传承以及新航路的开辟
14.如表反映的是荷兰在印尼的殖民事件。由此推断,荷兰的扩张( )
年份 事件
1611年 在爪哇岛的雅加达建立起商馆
1623年 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丁香产地安汶岛和肉豆蔻产地班达群岛收入囊中
17世纪末 控制了苏门答腊各个胡椒港口
A.推动欧亚之间食物物种的交流 B.有利于控制大帆船贸易航线
C.使得香料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品 D.促使“三角贸易”逐渐兴盛
15.中世纪时期的西欧人认为,胡椒的植株由毒蛇护卫,收获者放火赶走了毒蛇,因此也使胡椒带上了特有的黑色皱皮。1563年,在东南亚工作的葡萄牙医生出版著作《关于印度草药、药物和医用产品的谈话》,纠正了此前多种关于香料的错误观点。这说明( )
A.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B.美洲的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
C.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认知 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观转向奢侈
16.“西番菊”(向日葵)原产于北美洲,明代传入我国,初期只是零星种植。20世纪初,“西番菊”因“其子可榨油”,且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所以被广泛种植。“西番菊”的广泛种植(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B.促进明清时期人口增长
C.丰富了民众的食物种类 D.挤占了本土物种的空间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一:考古学家发现,玛雅人、阿兹特克人的图画象形文字,石柱、石壁、石板上的刻字图画铭文中都有反映可可的图像刻画字。
史料二: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远航探险来到中南美洲,据其《航海日志》记载,7月30日,西班牙船队抵达洪都拉斯北岸海外的瓜纳哈岛。在这里他们碰到一条又长又宽的独木舟,上面有二十多个桡夫和好几个像是商人或船主或酋长(家属)的男女乘客。“船舱”里放着各种东西和一大堆可可豆。
史料三:西班牙史学家德奥维多在1532—1557年写成的《西印度自然通史》中,描述了尼加拉瓜地区的可可栽培:“他们在可可树行间也栽种其他树……它们长得高大,大小尺寸是可可树的两倍。它们保护可可树免遭太阳暴晒,用它们的枝叶造成一片绿荫。”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等。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范围真正囊括了全世界,形成了体系。1947年10月30日,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在《关税减让最后议定书》上签字,1948年1月1日生效。缔约国每年召开一次大会,就国际贸易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谈判,特别是对主要商品的税率进行协商达成减让协议。总协定缔结后,成员国多次进行多边贸易谈判,世界贸易的90%在缔约国间进行,是名副其实的“经济联合国"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1)指出材料一中三则史料的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传播”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学名 别名(部分) 原产地 传入途径
玉米 番麦御麦 美洲 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甘薯 番薯金薯 美洲 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马铃薯 洋番薯 荷兰薯 土豆 美洲 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台湾传入中国大陆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
材料二 乾隆五十年,清廷在上谕中说:“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清高宗实录》
材料三
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
年度 人口数(单位:人)
乾隆十年(1745年) 169,922,127
乾隆二十年(1755年) 185,612,881
乾隆三十年(1765年) 206,993,224
乾隆四十年(1775年) 264,561,355
乾隆五十年(1785年) 288,863,974
——据《清高宗实录》整理
材料四 1996—2009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单位:百万公顷)
——[美]Clive James《全球商业化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状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
的国际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番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据材料四,指出1996—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走势。
(3)综合以上材料,总结影响农作物物种传播的要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内战前后,爱尔兰人种植的粮食被英国军队践踏,来自新世界的马铃薯既容易种植又高产,适应了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多山、泥沼的环境,很快成为人们的主食。作为欧洲“第二面包”,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优点,还可以充当极好的饲料。对爱尔兰家庭而言,一头牛所产牛奶和一英亩的马铃薯足以支撑一家人生计。经过英国的掠夺,爱尔兰人的土地不断减少,马铃薯在爱尔兰人最艰难的时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19世纪人口的快速膨胀对社会产生巨大压力,农民出卖劳动力,换得一小块土地种植马铃薯,而一旦歉收,饥荒很难避免。1845年夏,霜霉病侵袭爱尔兰,马铃薯大面积绝产,引发大饥荒,也导致疫病流行,有至少25万人死亡。大饥荒带来空前的移民运动,永久性地改变了爱尔兰的人口结构,在本国和美国都播下了对英国政府不满的火种。马铃薯病害和大饥荒教训警醒后人,“哥伦布大交换”带来的物种交流,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一旦疾病大流行或是粮价大波动,处于全球链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全身而退。
——据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以马铃薯对爱尔兰的历史影响为例》
(1)根据材料,概括马铃薯成为爱尔兰人主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尔兰大饥荒”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物种交流的认识。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
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城市。从此,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生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社交的重要场所。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摘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和【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评价该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要求:简要概括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得出的结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A
【详解】小麦、大麦、牛、马不是美洲原有物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将它们带入美洲,A项正确;玉米、马铃薯等物种的原产地都是美洲,与题干设问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2.C
【详解】仔细观察新作物图,应为烟草和玉米,结合时间16世纪可知,此为新航路开辟后的全球物种大交流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与贸易中心转移以及印刷技术无关,排除AB项;自由贸易规则确立于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促进的新旧世界的沟通,尤其是物种之间的交流,这意味着世界联系的加强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D项正确;A项错在“开启”,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而非趋同,排除B项;世界市场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47年(美洲)。据本题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主要结论是:甘蔗由亚洲传入美洲,猪由欧洲移民传入美洲,物种的交流改变了饮食习惯,B项正确;据所学,西印度群岛位于欧洲和美洲之间,位于大西洋西部,排除A项;据所学,商业革命发生在欧洲,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欧洲殖民者改良美洲物种,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小麦原产于西亚,甘蔗原产于印度,排除①②,玉米和马铃薯是由印第安人最早培植,新航路开辟后传入欧洲,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30-1680年(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英国糖的人均消费量增加,零售价下降,茶、咖啡、巧克力等普通消费者家庭,并日益流行,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殖民扩张的推进,世界市场得到拓展,各地区之间的商品流动加速,物品丰富促使价格下降,C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价格革命的影响,主要是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分化,封建领主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与普通人的消费量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贸易交往频繁的影响,并不是奴隶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欧洲和美洲。新航路开辟前,小麦是在旧大陆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属于哥伦布能带去美洲的“作物”,C项正确;马铃薯、辣椒、玉米原产于美洲,不属于哥伦布能带去美洲的“作物”,排除A项、B项、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玉米的种植逐渐遍及辽宁、山西等二十省的深林幽谷、高山旱地,说明玉米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玉米养活了中国众多人口,排除A项;材料与农产品的商品化无关,排除B项;玉米新航路开辟后传入中国,但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和17世纪早期的殖民扩张使全球联系得以初步建立起来,这一过程也促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物种流向世界各地,所以到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排除A项;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并不是得益于传统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价格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原产于美洲,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棉花原产于非洲,排除③,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番柿子”是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B项正确;明朝,番茄柿子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排除A项;西红柿来自美洲,排除C项;番茄柿子在明朝时传入我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新航路开辟,食物物种进行了跨洲际的传播交流,提供了粮食产量,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材料中16~18世纪亚欧人口增长迅速就得益于跨洲的物种交流,D项正确;当时大量人口迁入美洲,“美洲人口的迁出”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近代科技的兴起无关,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自外国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原因是对外交往以及新航路的开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等其他洲,D项正确;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产自外国,能够进入中国,不是因为中国国内商品经济发展,而是对外交往带进来的,排除A项;“耐贫瘠且高产”是玉米、甘薯的特点,不是传入中国的原因,排除B项;“人口的增加激化了人地矛盾”不会使得外国作物传入中国,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荷兰)。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荷兰的扩张意图垄断香料贸易,客观上推动欧亚之间食物物种的交流,A项正确;据所学,“大帆船贸易”大帆船贸易是西班牙开展的,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殖民贸易,不能得出香料的消费范围扩大为大众,排除C项;“三角贸易”是在欧、非、美洲间展开的,印尼在亚洲,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欧洲人对胡椒认识比较模糊,所以用妖魔鬼怪来解释胡椒颜色,而到1563年,在东南亚工作的葡萄牙医生则纠正很多关于香料的错误观点,这表明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认知,C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价格革命的内容,排除A项;胡椒主要产自亚洲,而不是美洲,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欧洲民众消费观念转向奢侈,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和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番菊”因“其子可榨油”,且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所以被广泛种植,它有利于丰富民众的食物种类,C项正确;“西番菊”的广泛种植有利于丰富民众的食物种类,未体现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排除A项;“西番菊”的广泛种植是因为“其子可榨油”,且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未体现促进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排除B项;“西番菊”的广泛种植有利于丰富民众的食物种类,不确定是否挤占了本土物种的空间,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7.(1)史料一,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史料价值极高,可用于研究可可在美洲的起源。推断:可可在美洲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古代美洲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时期,可可就已经在美洲出现。
史料二,哥伦布的《航海日志》是日记,属于文献史料,虽有一定主观性,但史料价值相当高,可用于研究可可在美洲的传播与美洲商业的发展。推断:15世纪末16世纪初,可可在美洲地区产量较多,已成为重要商品之一。
史料三,史学家研究的著述,属于文献史料,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美洲地区可可种植技术的发展。推断:16世纪,印第安人已经掌握可可喜荫的特性,其栽培种植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2)示例:交流与传播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地区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引发了全球范围内人口、物种、商贸的交流与传播。美洲特产向非洲、欧洲、亚洲等地传播,其他地区的物种在美洲推广。物种交流提高了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饮食内容的差别,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丰富了饮食文化;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风俗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世界范围内商业贸易流通,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全球贸易网逐渐形成。欧洲人把病毒和细菌传染到美洲,造成严重的疾病流行,导致了大量印第安人死亡,破坏了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甚至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脉络。
随着全球范围内交流与传播的日益加剧,世界真正连成一个整体,全球化时代到来。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价值及推断:根据材料“考古学家发现,玛雅人、阿兹特克人的图画象形文字,石柱、石壁、石板上的刻字图画铭文中都有反映可可的图像刻画字”和所学可知,史料一中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史料价值极高,可用于研究可可在美洲的起源。可推断出可可在美洲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古代美洲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时期,可可就已经在美洲出现。;根据材料“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远航探险来到中南美洲,据其《航海日志》记载”“‘船舱’里放着各种东西和一大堆可可豆”和所学可知,史料二中哥伦布的《航海日志》是日记,属于文献史料,虽有一定主观性,但史料价值相当高,可用于研究可可在美洲的传播与美洲商业的发展。可推断 出15世纪末16世纪初,可可在美洲地区产量较多,已成为重要商品之一 ;根据材料“西班牙史学家德奥维多在1532—1557年写成的《西印度自然通史》中”“他们在可可树行间也栽种其他树……它们长得高大,大小尺寸是可可树的两倍”和所学可知,史料三是史学家研究的著述,属于文献史料,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美洲地区可可种植技术的发展。可推断出16世纪,印第安人已经掌握可可喜荫的特性,其栽培种植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以来的世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关于“交流与传播”的主题阐释可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世界联系、物种交流、人口增长、饮食结构、社会习俗等方面)、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当地的建设性和破坏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18.(1)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
(2)影响: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
走势:种植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
(3)要素:区域之间的交流;政府的推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科技的进步。
【详解】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提到,玉米、甘薯、马铃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大陆。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结合材料二“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据材料三,乾隆年间人口大增,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番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据材料四可知,1996—2009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1996—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走势是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
(3)本题要求学生综合以上材料,总结影响农作物物种传播的要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区域之间的交流;政府的推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科技的进步。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农作物物种传播;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转基因作物
19.(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内战和殖民统治对爱尔兰的破坏;马铃薯适应环境能力强;营养丰富用途广。
(2)影响: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引发疾病流行;带来移民运动,改变了人口结构;加深了爱尔兰人和美国爱尔兰族裔与英国的矛盾;为现代世界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借鉴。
启示:物种交流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避免单一化种植模式;物种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背景: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材料“英国内战前后,爱尔兰人种植的粮食被英国军队践踏”可分析出英国内战和殖民统治对爱尔兰的破坏;根据材料“马铃薯既容易种植又高产,适应了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多山、泥沼的环境”可分析出马铃薯适应环境能力强;根据材料“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优点,还可以充当极好的饲料”可分析出营养丰富用途广。
(2)本题是影响类和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影响:根据材料“引发大饥荒,也导致疫病流行,有至少25万人死亡”可分析出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引发疾病流行;根据材料“大饥荒带来空前的移民运动,永久性地改变了爱尔兰的人口结构,在本国和美国都播下了对英国政府不满的火种”可分析出带来移民运动,改变了人口结构,加深了爱尔兰人和美国爱尔兰族裔与英国的矛盾;根据材料“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一旦疾病大流行或是粮价大波动,处于全球链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无法全身而退”可分析出为现代世界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借鉴。
启示:结合所学,从文明交流、农业生产结构、粮食安全等角度进行分析。物种交流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避免单一化种植模式;物种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
20.示例:
现象:咖啡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
论述:新航路开辟之前,原产于非洲的咖啡传入阿拉伯半岛。新航路开辟后,咖啡伴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商贸往来等逐步在世界广泛种植、加工与消费。除此之外,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由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和非洲等地,它们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很多欧洲作物也伴随着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小麦、水稻成为了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极大地推动了美洲农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
结论:以咖啡为代表的物种大交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缩影,促进了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交流,推动着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示例不作为唯一答案,但必须按题目要求答题,应包含现象、论述、结论)
【详解】审问题“从上述材料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要求:简要概括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可知,一般来说,能从材料直接得出的就是现象,通读材料,可以概括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咖啡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审问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评价该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得出的结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评价可以从该现象反映的时代背景、现象背后的本质、该现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之前,原产于非洲的咖啡传入阿拉伯半岛;根据材料“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可以得出咖啡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商贸往来。根据材料“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可以得出咖啡馆的流行伴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逐渐确立等;根据材料“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可以得出咖啡的流行还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咖啡的传播只是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一个缩影,结合所学可以补充,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由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和非洲等地,同时很多欧洲作物也伴随着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小麦、水稻成为了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以得出物种交流的影响,即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推动了美洲农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后概括升华得出结论,即以咖啡为代表的物种大交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缩影,促进了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交流,推动着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概括而言,本题可以从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了生活方式、休闲娱乐)等角度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