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1 08:3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单选题
1.史书记载:会稽阳羡人许武有两个弟弟许晏、许普。分家时“共割财产以为三分,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乡人皆称弟克让而鄙武贪婪,晏等以此并得选举……”。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秦朝 B.两汉 C.唐宋 D.明清
2.据学者统计,从《晋书》到《唐书》等官修正史,《列传》中大量记载了家族谱系,而《宋史》以后历代正史的《列传》部分,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书,少有家族的叙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察举制的实行 B.南北分卷制度 C.科举制的完善 D.重文轻武的风气
3.严密的考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整肃吏治的重要措施。《明史`选举志》:“令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贪污者付法司罪之,阘茸者免为民。”反映了古代官员考核的哪一特点( )
A.考核重德尚能 B.重视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C.考核方法完善 D.重视对考核过程的监察监督
4.汉代通过“举孝廉”制度,将官吏选拔与遵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既体现出官僚选拔制度的鲜明特点,又是汉代伦理观念向选官制度渗透的成功经验,在社会上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据此可知,察举制
A.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B.整顿了基层治理的秩序
C.有利于激发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D.未能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5.据《睡虎地秦简》等史料记载,秦朝明确规定,为官不仅要有“五善”: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还应戒除奢侈无度、富贵生骄、任性乱为、冒犯上级却不知危害、不礼贤下士而看重财货等五种道德不当行为。这些规定( )
A.凸显了政府的行政职能 B.推动了官员的廉洁奉公
C.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意识 D.提高了官员的政治素养
6.汉代官吏升迁除逐级而进外,还存在不按秩等次第、大幅度越级而迁或打破任期限制、短期内晋升的“超迁”特殊形态。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资料显示,超迁不限于京官或地方郡县长吏,也包括郡县低级属吏甚至更基层的胥吏。这体现出( )
A.察举选官制度确立 B.爵位等级观念淡化
C.上计制度不断完善 D.政治环境相对开放
7.西汉刺史具有“以卑临尊”的特点。汉宣帝时,扬州刺史何武奉秩六百石,郡守乃一方长官奉秩两千石,刺史何武发现郡守问题,没有秘密报告中央,而是“露章”——公开弹劾,郡守如表示认罪只要免职就可以了,如果一味抵赖不肯认罪,那就“极法奏之,抵罪或至于死”。西汉刺史“以卑临尊”能够有效说明( )
A.中央政府的权威 B.吏治腐败亟须整顿 C.地方势力的崛起 D.刺史向地方官转化
8.上古时期编修家谱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魏晋时期,编撰家谱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宋代打破官修家谱的禁例,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兴盛。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A.理学占据正统地位 B.市民阶层逐渐崛起
C.选官体制发生变革 D.君主专制有所弱化
9.朝鲜王朝除每年定期的科举考试外,还有一些不定期的选官考试,成为“别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国王也会亲临考场。这反映出
A.朝鲜王朝完全照搬唐代制度 B.历代朝鲜国王都亲自主持科举考试
C.科举考试推动朝鲜社会发展 D.中国儒家思想对朝鲜产生深远影响
10.有学者指出,九品官人的实权机构,从评定品第到依品行授官,以至监督机构,均设在中央。品评权在司徒府,选任权在吏部,监督和仲裁由中书省负责。这说明九品中正制有利于( )
A.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B.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C.形成分权制衡的国家体制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1.古时应试者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取得第一名,连得“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三元”。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唐太宗创立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B.培养了一大批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
C.太和殿因举行殿试而成为儒生向往的“天子堂”
D.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备受伏尔泰推崇
12.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世卿世禄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13.唐朝时,社会上流行专门讲人际交往间必备礼仪的书籍,甚至还有人将书信往来时常用的敬语、格式编成了模板。据此可知,唐朝( )
A.市民阶层壮大 B.阶层流动增强 C.门阀贵族消亡 D.社会崇尚虚荣
14.元朝统治期间仅举行过十六次科举考试,史称“元十六考”,共录取进士1139人。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考”。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每三年一次,直到元朝灭亡。无论是开科次数还是录取人数,均远低于唐宋时期。这说明元朝( )
A.全面照搬中原政策 B.国家管理制度加强
C.民族之间矛盾消弭 D.科举取士有所弱化
15.《儒林外史》中写到在南京靠出书维持生活的匡超人,某天对书店老板说,他选批点注的时文集(科举考试范文),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著买,只愁买不到手。据此推知当时( )
A.印刷业发展态势良好 B.科举推动了文化交流
C.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快 D.儒家学说的影响广泛
二、填空题
16.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官员的选拔
制度 时期 内容
世官制 西周至春秋 官位世袭的制度, 世代垄断高官
荐举功劳制 春秋战国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秦朝 向官吏学习 而为官
察举制 汉代 含义 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形成 汉武帝时期
形式 分常科(岁举)和 (无固定时间)
评价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推行 220年, 推行此制
内容 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 、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评价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 。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17.官员管理制度:明朝考核有 和考察。考满是对官员 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 ,满九年称 。
18.选官制度:科举
① 考试→提升官员 ;推动社会 风气的发展
②相对公平
③提升 地主地位→扩大了 基础
④推动文官政治的形成
⑤推动了士族社会转向 社会
19.内容:中央委任 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20.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
(1)考试层级:分为 、 与 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2)内容:考试从 中命题。
(3)选拔: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 ”。会试由 主持,考中者称为“ ”。殿试名义上由 主持,贡士通过者为 。
三、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3)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书有关古代选官制度的记述
记述 出处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九关内侯,二十为彻侯。” 《史记·秦本纪》
汉武帝即位后,“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汉书》
材料二 (魏晋时代)士族人物几乎垄断了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郎及中书省中书舍人以上的显要官职。在选官制度上,资品的评定完全演化为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第高下为标准。官职的清浊、升迁之迟速,完全看门第是上品还是卑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隋唐在官吏选拔上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为自我推荐,即史书所谓的“怀牒自举”,以考试定取舍。科举考试可以说是一种最淡化个人与其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必须由文章来集中表现。……从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而言,其最大的时效是推动了地主阶级内部等级的重新组合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从而推进士庶地主由分野逐步走向合流。同时,由于崇尚进士和诗赋文章的风气浸移于社会,文化下移的趋势不断加强。
——摘编自侯力《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记述的选官制度名称。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和方式上有何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3.科举制
材料一 唐代科举考试原则上“取士不问家世”,允许自由报考,但对举人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例如德行、职业身份、身体状况等,都在审核的范围之内;宋代总的来看,限制并不苛刻,且呈逐渐放宽的趋势。
唐代科举考试之前,士子(考生)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日后如无动静,则再次去投送,即为“温卷”。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
宋代科举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会见亲友。这种做法,当时称之为“锁院”。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而且自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弥封”、“誊录”(所有弥封试卷,一律由书吏照抄一遍,考官阅卷只能看抄本)。
——摘编自袁行霈等编著《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杨士奇曰:“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及)南人。”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仁宗曰:“然则将何如 ”士奇曰:“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材,皆入彀(进牢笼)矣。”仁宗曰:“然。往年北士无入格者,故怠惰成风。今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兴起。”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1)阅读材料一,指出唐代到宋代科举考试的变化。结合宋朝社会状况,分析该变化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南北卷的背景。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许晏之所以能够做官,在于其“克让”的行为,即德行高尚,这说明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C
【详解】从大量记载家族谱系,到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书,少有家族的叙述可以看出,这意味着门第世家观念逐渐削弱,这是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结果,C项正确;宋代实行的是科举制而非察举制,排除A项;南北分卷制度是明清时期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令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贪污者付法司罪之”可知古代官员考核中注重考核结果奖惩激励,根据考核结果的称职、平常、不称职和贪污进行不同的奖励和惩罚,B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考核的标准,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考核方法的完善,排除C项;题干只说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并未体现对考核过程的监察监督,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以察举制为纽带,将伦理观念渗透于官僚体制建设之中,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A项正确;“举孝廉”虽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但与基层社会秩序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官员的社会责任感,排除C项;察举制选拔官员的依据是品德,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血缘关系对官员选拔的影响,有利于平民阶层进入官僚体系,从而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依据材料可知,秦律对为官者的品性要求,要求官吏行善举摒恶为,此举意在培养良吏,从而巩固秦朝统治,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政治素养,D项正确;对为官者的品性要求不涉及政府的行政职能,排除A项;秦律对所有官员的要求,不仅包含廉洁奉公,还包含其他道德要求,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政府的服务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汉代官吏升迁除逐级而进外,还存在不按秩等次第、大幅度越级而迁或打破任期限制、短期内晋升的‘超迁’特殊形态。”得出汉代打破层级,灵活用人,体现出政治环境相对开放,D项正确;察举制是官员选拔的制度,材料主要讲官员升迁,排除A项;汉代爵等观念虽然日益淡化,但依然存在论功行赏、渐次升迁的现象,这并非超迁的原因,排除B项;上计制是官员考核制度,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设十三州部刺史,刺史独立于地方利益之外且奉秩低,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材料中的刺史行使职权可以做到“以卑临尊”恰恰说明了中央政府的权威,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提到一地郡守的问题,并不能推知西汉吏治腐败,此为以偏概全,排除B项;材料中郡守受到刺史的监察,且刺史一定程度可以左右郡守的命运,无法得知地方势力的崛起,排除C项;材料中的刺史行使的是监察权,其职权范围并未涉及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等地方行政事务,无法推出其向地方官转化,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宋代打破官修家谱的禁例,反映出门第对政治地位的影响下降。理学占据正统地位与对门第的冲击无关,故A项错误;市民阶层逐渐崛起与对门第的冲击无关,故B项错误;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下层也可依靠才学跻身仕途,导致门第的重要性下降,故C项正确;宋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D项错误。
9.D
【详解】根据“科举考试”“儒生为考试对象”可知,朝鲜王朝的选官制度受中国科举制影响,考试内容是中国儒家思想,故选D;A项“完全照搬”表述太绝对,错误;一些不定期的选官考试,称为“别试”,“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并非历代朝鲜国王都亲自主持科举考试,排除B;材料没有反应科举考试对朝鲜社会发展的影响,排除C。
【点睛】
10.D
【详解】材料强调选拔官员时,负责品评、选任、监督和仲裁的都是中央机构,说明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九品中正制要求官员德才兼备,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九品中正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排除B项;中国古代分权制衡的本质是服务君主专制的国家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科举制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备受伏尔泰推崇,D项正确;隋炀帝开创科举制,排除A项;科举制轻视科学,排除B项;保和殿被称为天子堂,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制并趋于完善,打破了士族门阀垄断人才选拔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因此考定父祖官爵、门第的现象逐渐消失,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的终结是由于汉代逐渐实行察举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取代了汉代的察举制,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的行政机构,与人才选拔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需要学习礼仪,说明原本处于社会较低阶层的人流动到了上层,所以急需学习交际礼仪,B项正确;市民阶层扩大不代表学习礼仪需求增加,礼仪需求属于上层社会,排除A项;唐代门阅贵族仍在,排除颈;学习礼仪不代表社会崇尚虚荣,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无论是开科次数还是录取人数,均远低于唐宋时期,说明科举取士有所弱化,D项正确;全面照搬中原政策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科举制弱化,和国家管理加强无关,排除B项;元朝的这一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科举考试的指导范文卖得很好,说明科举考试推动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发展,B项正确;印刷业的发展不是材料的主要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阶层,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科举考试的影响,不是说儒家学说,排除D项。故选B项。
16. 贵族 律令 特科 魏王曹丕 家世 中央集权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的选官制度为世官制,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汉武帝时推行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17. 考满 任职期满 “再考” “通考”
【详解】根据所学明朝的考核有①考满和考察。考满是对官员②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③“再考”满九年称④“通考”。
18. 分科 文化素质 向学 庶族 统治 平民
【详解】选官制度: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实行分科考试,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科举选官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社会向学风气的发展;科举制相对公平,提升了庶族地主的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制推动文官政治的形成,推动了士族社会转向平民社会。由此可知,①处应填“分科”、②处应填“文化素质”、③处应填“向学”、④处应填“庶族”、⑤处应填“统治”、⑥处应填“平民”。
19.中正官
【解析】略
20. 乡试 会试 殿试 四书五经 举人 礼部 贡士 皇帝 进士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
21.(1)世官职;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2)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3)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详解】(1)制度:材料“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是对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世官制的描述。进步性:根据材料“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可归纳出汉代察举制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2)制度:根据材料“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是九品中正制。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主要体现为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3)影响:根据材料“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可归纳出张扬了“学而优则仕”;根据材料“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可归纳出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根据材料“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可归纳出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根据材料“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可归纳出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22.(1)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察举制。
(2)创新:选官标准为才能(考试成绩);选官方式为考试。
(3)意义:打破了士族对政权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公开;有利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提供了有益借鉴。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一“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先秦时期实行的军功爵制;根据材料一“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汉代开始实行的察举制。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可知,材料三叙述的是科举制,材料二叙述的是九品中正制。根据材料三“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必须由文章来集中表现”可知,选官标准为才能(考试成绩);根据材料三“科举考试可以说是一种最淡化个人与其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可知,选官方式为考试。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三“科举考试可以说是一种最淡化个人与其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可知,打破了士族对政权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公开;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根据材料三“由于崇尚进士和诗赋文章的风气浸移于社会,文化下移的趋势不断加强”可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结合所学可知,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提供了有益借鉴。
23.(1)变化:取士的限制逐步放宽;科举取士规范化、严密化。影响:大批平民阶层步入政坛,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门第观念淡化。
(2)背景: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为了缓和南北方矛盾,巩固统治。
【详解】(1)变化:根据“限制并不苛刻,且呈逐渐放宽的趋势”,概括得出取士的限制逐步放宽;根据“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会见亲友”“弥封”“誊录”等,概括得出科举取士规范化、严密化。影响:根据所学,可从使大批平民阶层步入政坛,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门第观念淡化等角度进行总结。
(2)背景:根据所学可知,南宋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根据“北人学问远不逮(及)南人。”概括得出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根据“南北人材,皆入彀(进牢笼)矣。”,概括得出为了缓和南北方矛盾,巩固统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