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单选题
1.至2015年4月15日,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这说明中国外交
A.在积极推行无敌国外交 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C.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D.全面深化上合组织合作
2.2005年10月,中国首次主办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取得了较好成效。随后,中国又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20国集团峰会、国际金融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国际会议。这说明当今中国
A.综合国力优势开始凸显 B.外交理念得到国际认同
C.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D.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
3.阅读中国与部分国家的贸易额简表。1956年贸易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中非贸易额 中国与缅甸的贸易额
1950年 1214万美元 313万美元
1956年 4865万美元 4032万美元
A.中苏矛盾增多、关系完全恶化 B.万隆会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认同感
C.发展中国家间经济互补性极强 D.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改革开放时代的外交布局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是
A.注重与俄美等主要大国的关系 B.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C.加强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D.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物
5.5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亚非会议要是邀请了我们,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毛泽东对吴努的谈话表明新中国( )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外交原则
C.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 D.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
6.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全方位外交新思路的影响 B.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C.与美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D.美国对华经济封锁政策破产
7.电视《外交风云》描述了一段中法双方冲破阻碍正式建交的曲折历程,图1、图2分别是《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刊登的《中法建交公报》。中法建交体现了
A.西方国家不再看好国民政府 B.中国法国国家利益不断趋同
C.两大阵营之间相互展开斗争 D.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8.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自诩为“世界矛盾的焦点,世界革命风暴的中心”,中国向何处去是“关系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命运的问题”,是“关系世界革命命运的一件头等大事”,等等。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 B.中国外交领域的“左”倾思维
C.中国秉持“中国革命中心论”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在中国
9.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某一政策造成中国几乎与世隔绝,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了解很少,一切以意识形态划线,无穷无尽地与资本主义世界斗争,使国家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该学者所指的政策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一边倒” D.“另起炉灶”
10.2017年11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该书迅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畅销书。这说明中国
A.成为发达国家的代表 B.治国理念被世界效仿
C.与各国加强政治合作 D.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1.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反映了中国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A.“一边倒”成效显著 B.加入了不结盟运动
C.冲破美国的遏制政策 D.中国实力显著提高
12.1969年7月起,美国公开采取了一系列单方 面行动,先后放宽对美国旅游者购买中国货物以及美国公民去中国旅行的限制。这一政策变化反映出美国
A.受日本和欧洲挑战 B.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C.深陷越战引发危机 D.关注中苏关系恶化
13.下列两张新中国成立初期发行的邮票反映出当时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14.1963年,周恩来在答美国《时代》杂志记者问时说:“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问题应该由大家来共同讨论,而不应该由少数国家垄断这种讨论,甚至把有利于少数垄断者的决定强加给没有参加讨论的国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B.秉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重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15.1949年7月,毛泽东在给邓小平的指示中说:“‘一边倒’是以外交关系上互相尊重、平等和独立自主为前提的。中国以一个主权国家的姿态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之中,并非是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中共领导人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决不含糊”。由此可知,“一边倒”政策( )
A.体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 B.已经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C.使新中国完全摆脱半殖民社会 D.有利于打破新中国的外交僵局
二、填空题
16.发展: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 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同时,中国逐步冲破 。
17.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
(1)发达国家: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 、德国、 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2)邻近国家:“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 、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3)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4)中共十九大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 、公平正义、 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开放包容、 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 、普惠、 、共赢的方向发展。
(5)中共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 、 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6)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 ,谋求共同发展。
(7)中国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①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倡导、支持并践行 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②关于伊朗核问题、 问题等,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③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 》生效
④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 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⑤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 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 朝着更加公正合理、 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18.中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
(1)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 的一切合法权利。
(2)1972年,中美关系 ,中日正式建交。我国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19.阅读教材P154-167,完成知识表格填写。
总述 重大事件
崭新中国 过渡时期 新中国
新举措
新外交
新制度
曲折社建 曲折探索
伟大成就 伟大精神
毛泽东思想
20.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 。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三、材料分析题
21.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以苏联为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2月6日,新中国党政代表团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主要有两项任务: 一是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与苏联签订新的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寻求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和支持。随后,中苏双方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这些文件的签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助力。
——钱津《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的道路与成就》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苏联斯大林式的教条主义,强调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
——摘编自左凤荣《中国改革开放是对斯大—苏联模式的否定》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2)据材料二,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予以说明。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援外医疗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援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外经部和外交部联合下发了需要改进的几点意见:(节选)
自1963年,我国开始派遣援外医疗队(以下简称医疗队)以来,目前在国外已有34个队,近1200人。去年年底,还派工作组赴刚果、扎伊尔和几内亚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就医疗队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几个问题提出意见如下:
医疗队的任务是在受援国的所在地医院与对方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开展医疗工作(不承担法医工作),并通过实践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前在议定书中规定的医疗队协助对方开展预防工作和传授技术,今后不宜再作为医疗队的任务。
过去医疗队人员的组成基本上是成龙配套,人数较多。随着受援国医务人员力量的增强和我国内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今后医疗队人员要少而精,要打破成龙配套的框框。在医疗队工作的点上,对方有医生的科室,原则上我可不派人。
今后,凡新签议定书,一律写明医疗队所用的药品和器械由受援国提供。对提供药品、器械确有困难的国家,为解决医疗队开展工作的急需,可在议定书两年有效期内由我提供部分药品。我所提供的药品费用由受援国支付,支付确有困难的国家,可从我贷款中扣除(计价支付办法届时另商定)。
以前,我派往国外的医疗人员,绝大多数不会外语,给工作到来很大困难,并影响医疗队的声誉,尤其是费用负担改变后,受援国向医疗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出国人员的外语培训工作。
一九七九年六月三十日
(1)根据材料,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对外医疗援助作出简要评价。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体系,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朝贡起源于先秦的分封制,秦汉以后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已初具规模。宋元时期,由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通的发达,朝贡制度更加完善。明代是朝贡制度发展的顶峰,其制度达到了缜密的地步。然而,进入清代以后,朝贡制度出现了严重的衰落,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喻常森《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融入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式的“积极主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外交价值立场上,更明确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摘编自刘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时代意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朝贡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清代后,朝贡制度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的外交新思路。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这说明中国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C项正确;改革开放指出,中国积极推行无敌国外交,排除A项;这不是谋求地区性和平,排除B项;这也不是上合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考查当代中国外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时期中国举办各种国际会议,与世界各类型国家进行交流,这说明当今中国积极参加多边外交活动,故选C项;举办国际会议并不一定就能体现综合国力优势,故排除A项;中国举办这些国际会议并不能说明中国外交理念得到国际认同,故排除B项;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国际金融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方也有小国或地区,故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与部分国家的贸易额简表”中的信息,可知,中非贸易额、中国与缅甸的贸易额在1956年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可知,这得益于万隆会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认同感。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不仅推动了会议进程,还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B项正确;1956年中苏关系尚未恶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发展中国家间经济互补性极强”,排除C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家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所以D正确;ABC只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具体表现,不符合题意要求,所以ABC错误。
5.C
【详解】 “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表明我们无意干涉他国的内政,“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表明我们不希望别国干涉我国内政,C项正确;“另起炉灶”只能反映后面那句,不能涵盖材料全部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排除B项;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交恶,因此造成材料“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现象,故B项正确;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确立全方位外交新思路,排除A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推动了中日建交,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原因,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项。
7.D
【详解】1964年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法冲破重重阻挠,建立外交关系,体现了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项正确;只有法国与新中国建交,不能说明西方国家不再看好国民政府,A项错误;1964年中法建交不能说明中法两国的国家利益不断“趋同”,B项错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相互展开斗争与“中法建交”这一主题不符,C项错误。
8.B
【详解】根据材料的表面信息来看,材料体现的是“中国革命中心论”,实质是此时的中国某些人受到“左”倾思维的影响下,过高估计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B项正确;材料是体现外交领域的“左”倾思维,无法反映中国的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排除A项;中国秉持“中国革命中心论”是表面信息,排除C项;中国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的某一政策造成中国几乎与世隔绝,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了解很少,一切以意识形态划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政策,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以意识形态划线,在当时来讲是正确的,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长远来看,造成了中国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客观上加剧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意,C项正确;土地改革是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与外交无关,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指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与外交无关,排除B项;“另起炉灶”主要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与意识形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该书迅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畅销书”可以看出,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故D项正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世界效仿中国,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合作,排除C。
11.D
【详解】从1969年到1978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断上升,反映出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随之提升,D项正确;“一边倒”外交政策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题干中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性质不明,因此无法得出这是“一边倒”的影响。而且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我国的外交逐渐摆脱意识形态控制,排除A项;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排除B项;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而且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与十几个国家建交,冲破了美国的遏制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材料“先后放宽对美国旅游者购买中国货物以及美国公民去中国旅行的限制”体现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试图缓和同中国的关系,这主要和美国的国家实力相对衰弱有关,B正确;ACD是影响因素,但是并非是主要因素,排除。故选B。
13.C
【详解】根据两枚邮票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注重同苏联和朝鲜合作,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原先国民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求同存异”是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与题目时间和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年。据题意可知,我国反对将关系全人类命运的问题由少数国家垄断讨论,而是应该由大家共同来讨论,这说明我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少数国家独裁,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对于国家关系的看法,并不能体现“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河重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排除BC项;材料内容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依据材料“‘一边倒’是以外交关系上互相尊重、平等和独立自主为前提的……”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际形势处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包围封锁,“一边倒”政策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交选择,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A项正确;选择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就是考虑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B项;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未完全胜利,中国还没有完全摆脱半殖民社会境地,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建交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排除D项。故选A项。
16. 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 西方国家的封锁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①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同时,中国逐步冲破②西方国家的封锁。
17. 法国 英国 日本 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繁荣 清洁美 包容 平衡 对抗 结伴 交汇点 多边 叙利亚 巴黎协定 开放包容 二十国 金砖国家 国际体系 普惠均衡
【详解】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
(1)发达国家: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2)邻近国家:“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3)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4)中共十九大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5)中共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6)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7)中国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①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②关于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③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④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⑤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18. 联合国 正常化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19.
总述 重大事件
崭新中国 过渡时期 新中国 (1)新政协会议:①定国名②《共同纲领》③选中央政府;(2)意义:三座大山;改变方向;
新举措 (1)追歼残余;(2)三大运动:①土地改革②抗美援朝③镇压反革命;(3)统一财经,如银元之战(行政)、米棉之战(经济)等;
新外交 独立自主的外交:①三政策②日内瓦会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亚非会议;
新制度 (1)民主政治:三大制度;(2)经济过渡:总路线指导下的“一化三改”;
曲折社建 曲折探索 ①中共八大依主要矛盾定主要任务(正确)②反右扩大化(错误)③三面红旗(错误)④1960八字方针(正)⑤1962七千人大会(正)⑥“文革”:领导左倾错误被反革命集体利用,带来灾难的内乱;(错)
伟大成就 伟大精神 (1)伟大成就:①政治:②经济文化:工业体系;三线建设;粮食;教育卫生;③外交:“梅开三度”④国防:“两弹一星”;(2)伟大精神:艰苦奋斗;爱国敬业;发愤图强;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的贡献:①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②推翻三座大山(翻身不忘毛主席),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③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革命)和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2)毛泽东思想的影响: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②武装了中共;③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
【详解】根据材料“崭新中国......过渡时期......曲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可知,在过渡时期的重大事件:召开新政协会议,定国名、颁布《共同纲领》、选举中央政府;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社会发展改变方向。过渡时期新举措,追歼残余;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统一财经,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独立自主的外交:新中国成立三大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新的民主政治:三大政治制度;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下的“一化三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时期:曲折探索①中共八大依主要矛盾定主要任务(正确)②反右扩大化(错误)③三面红旗(错误)④1960八字方针(正)⑤1962七千人大会(正)⑥“文革”:领导左倾错误被反革命集体利用,带来灾难的内乱;(错误)。伟大成就:①政治:②经济文化:工业体系;三线建设;粮食;教育卫生;③外交:“梅开三度”④国防:“两弹一星”;伟大精神:艰苦奋斗;爱国敬业;发愤图强。毛泽东的贡献:①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②推翻三座大山(翻身不忘毛主席),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③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革命)和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毛泽东思想的影响: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②武装了中共;③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
20.日内瓦会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21.(1)特征:向苏联学习;接受苏联的帮助。
评析:促进建国初的经济恢复;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
(2)突破:打破苏联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
说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城市经济体的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 一是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与苏联签订新的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寻求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和支持”可知向苏联学习;接受苏联的帮助。
评析:根据材料“这些文件的签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助力”可知促进建国初的经济恢复;根据所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意义可知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结合学习苏联对新中国的巩固可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结合所学一五计划可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
(2)突破:根据材料“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苏联斯大林式的教条主义”可知打破苏联模式;根据材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可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据所学改革开放相关知识可知对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
说明:结合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和进程可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城市经济体的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1)特点:双向学习交流;人员配备强调少而精;药械费用主要由受援国承担;加强出国人员的外语培训。
(2)评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大量出现,广大亚非拉国家大都面临经济困难,人民生命健康难以保障。中国通过医疗援助等手段,帮助亚非拉人民,同时也与广大亚非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改善外交环境。
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上经济建设上来。对外医疗援助更加灵活务实,注重节俭互惠。对出国人员的外语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外医疗援助的帮助了受援国人民,提升了受援国医疗水平。增进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经济文化交流)。体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外交的具体见证。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新时期中国。关于新时期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特点,由材料“并通过实践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可知,双向学习交流;由材料“今后医疗队人员要少而精”可知,人员配备强调少而精;由材料“我所提供的药品费用由受援国支付”可知,药械费用主要由受援国承担;由材料“必须加强出国人员的外语培训工作。”可知,加强出国人员的外语培训。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中国。关于中国对外医疗援助作出简要评价,由材料“援外医疗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援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尤其是亚非地区,20世纪六十年代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大量出现,广大亚非拉国家大都面临经济困难,中国此时通过医疗援助等手段帮助亚非拉人民,同时也与广大亚非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改善外交环境;此外,据所学可知,20世纪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工作重点在经济建设上,此时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加大对外援助,因此对出国人员的外语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对外医疗援助影响是双向的,对于受援国而言,中国政府的帮助提升了受援国医疗水平;对于中国与受援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增进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经济文化交流)。体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外交的具体见证。
23.(1)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受先秦时期分封制的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古代中国的繁荣富强);儒家传统文化和宗法观念的影响;地理中心观和文化中心观的形成;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中国与周边国家联系更加密切。
衰落的原因: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落;西方国家的侵略破坏了东亚传统的华夷秩序;西方近代外交思想的传入。
(2)改革开放后,为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调整了外交思路,实行全方位外交的新思路。这一外交新思路有利于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树立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或宣扬中国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外交理念);有利于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有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详解】(1)朝贡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朝贡起源于先秦的分封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有受先秦时期分封制的影响。根据材料一“秦汉以后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已初具规模。”并结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相关史实可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古代中国的繁荣富强)。根据材料一“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体系,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结合儒家文化、宗法制、地理中心观、文化中心观的相关史实可知,儒家传统文化和宗法观念的影响;地理中心观和文化中心观的形成。根据材料一“明代是朝贡制度发展的顶峰,其制度达到了缜密的地步。”可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中国与周边国家联系更加密切。
朝贡制度衰落的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进入清代以后,朝贡制度出现了严重的衰落,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体系,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并结合晚晴时期封建制衰落、西方列强侵略、近代外交思想传入的相关史实可知,朝贡制度衰落的原因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落;西方国家的侵略破坏了东亚传统的华夷秩序;西方近代外交思想的传入。
(2)评析:本题是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根据材料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具体史实可知,改革开放后,为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调整了外交思路,实行全方位外交的新思路。根据材料二“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可知这一外交新思路有利于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并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史实可知,有利于树立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或宣扬中国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外交理念)。根据材料二“在外交价值立场上,更明确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并结合反对霸权主义、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史实可知有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