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初三年级阶段性测试试卷
化学
说明:本试卷全卷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蜡烛制炭黑 B.用玻璃刀裁玻璃
C.过滤浑浊的河水 D.探究水沸腾的实验
2.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
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3.“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能经受住飞机爆炸解体、剧烈燃烧、入水浸泡等的破坏。
选择制作黑匣子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 )。
A.耐高温 B.耐腐蚀 C.熔点高 D.必须是黑色
4.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4 :1 D.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
元素为 1价,则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A.氯化钠 NaCl B.次氯酸钠 NaClO
C.氯酸钠 NaClO3 D.亚氯酸钠 NaClO2
6.烟酸(化学式为C6H5NO2 )也称维生素B3,是人体必需的 13种维生素之一,具有维持皮肤和神经健康,
促进消化的作用。下列有关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4个元素组成 B.含有氧气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123g D.其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 :16
7.石墨烯是指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薄片(如图所示),其性质类似于石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B.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C.石墨烯和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D.石墨烯属于碳单质
8.家庭生活和化学实验室都涉及化学实验。下列有关过程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在厨房用洗涤剂乳化油污
B. 用活性炭净水器净化水
C. 验证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D.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9.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下列对生活垃圾的处理符合“绿
色发展”理念的是( )。
A.可回收垃圾不经过处理直接利用 B.厨余垃圾堆肥处理
C.其他垃圾直接焚烧处理 D.有害垃圾深埋处理
10.蔬菜大棚中常增施二氧化碳肥以促进植物生长,增施过程的操作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中烧杯里的试剂 Y是浓硫酸 B.③中小孔越多生成二氧化碳越多
C.④中溶液所含硫酸铵少于78g D.④中塑料桶悬挂高低会影响肥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100 分)
化学部分(共 50 分)
三、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有 5 个小题,满分 16 分)
过去的 2023年,我国载入史册的科技成就令人目不暇接,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的澎湃力量。
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 21~24的相关问题。
半导体晶体管 二氧化碳变葡萄糖 月球新矿物 中国空间站
21.首次制成栅长最小的半导体晶体管。清华大学团队利用石墨烯(单层石墨片)薄膜突破了 1纳米以下半导
体晶体管的研究瓶颈。从微观角度分析,石墨烯由__________构成。用石墨烯作为半导体材料,利用了石
墨烯的__________性。
22.首次将二氧化碳“变成”葡萄糖。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
成葡萄糖,并进一步合成了淀粉。自然界中生成葡萄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___。我国科研人
员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
23.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我国科学家研究月球土壤,发现了一种新的磷酸盐矿物——“嫦娥石”,此矿物
的物质类别属于__________物,矿物中所含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地球岩石中至今还未发现嫦娥
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4.中国空间站历史性完成“合体”。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与梦天实验舱形成了空间站“T”字基本构
型组合体。“三舱”均由长征五号 B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用来制作火箭贮箱“防寒服”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属
于__________材料。空间站运行所需的大量电能来自__________能的转化,空间站利用这种能源获取能量
的优点是__________。
25.山西省铝土矿储量丰富且品质优良,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少量SiO2、Fe2O3、MgO等,
是工业上制备金属铝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提取铝的主要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SiO2不与常见的酸反应。②AlCl3和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NaCl和H2O,其中
NaAlO2可溶于水。③过量的CO2与NaAlO2、H2O反应生成Al OH 沉淀和NaHCO3。3
(1)铝土矿在进入反应器 1之前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反应器 1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残渣 B的成分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将溶液 B和残渣 B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_。
通电
(4)在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2Al2O3 (熔融) 4Al 3X ,则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有 1 个小题,满分 7 分)
26.氮气 N2 是空气中含量丰富的一种组分,N2与人类生活有何关联呢?
N2与食品行业
N2作为保护气,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在大型粮仓(如图)内充入N2既能防止仓内的小动物们噬食粮
食,又能抑制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存期。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防止火灾的作用。
N2与农业生产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民间俗语“雷雨发庄稼”,是指在雷电环境下空气中的N2能
转变为含氮的化学肥料,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N2与光伏新材料
高纯N2被离子化后,通过氮离子束溅射技术,以高纯石墨为靶材可以沉积出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氮
化碳薄膜中碳、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N2与环境治理
化石燃料中通常含有氮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不仅能形成酸雨从而严重
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而且能与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利用N2合成氨
可有效吸收氮氧化合物,从而实现无污染排放。
随着科技的进步,N2的用途将更加广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2应用于食品行业作保护气,体现了N2的性质为__________。
(2)雷电环境下N2转变为化学肥料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H2O和__________,二者转化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
(4)氮氧化合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N2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大型粮仓内也可以充入O2作保护气
C.N2可用于制备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 D.氮氧化合物转变为光化学烟雾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五、物质性质组成及应用推断题(本大题共有 1 个小题,满分 6 分)
27.同学们在复习物质性质的过程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质反应关系,其中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为
单质,且 B、C、D、E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均能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B与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
(3)C与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六、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有 1 个小题,满分 6 分)
28.某实践小组的同学,在用稀盐酸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
点拨,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小晋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实验室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于烧杯中,其中
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此石灰石要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分析图像:实验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写出解题过程。
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2 个小题,满分 15 分)
2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同学们设计如
下实验方案,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约 80℃热水,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的一
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的白磷(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现象:__________。
(3)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问题与交流】
(4)如何使铜片上的红磷燃烧?__________(写 1点)
(5)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需要氧气(或空气),请写出
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
30.运城盐湖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人工治畦、利用日光晒盐的地方,在夏季,盐湖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该地某校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古代制盐的原理、盐湖多彩的成因、盐湖水的成分等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分析古代制盐的原理
【信息检索】运城盐湖是我国最早的产盐地之一,当地人们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垦畦浇晒”法制盐。
【分析交流】(1)同学们分析后认为,古代劳动人民利用盐湖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__结晶。
任务二:了解盐湖多彩的成因
【查阅资料】高温和藻类是盐湖出现七彩的最主要原因。气温上升时,水分蒸发,湖水中各种成分浓度不
同导致湖水变色;同时盐湖生长着一种嗜盐绿色微藻,正常情况下使湖水呈绿色。
【小组交流】(2)同学们联想所学化学知识,想到了某些盐的溶液具有美丽的颜色,例如__________溶液。
任务三:探究盐湖水的成分
【教师指导】老师告诉同学们:①运城盐湖中含有大量NaCl、Na 2SO4 和MgSO4等物质;②Ag2SO4 为
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老师拿来一瓶已静置澄清了的盐湖水供同学们探究。
【进行实验】(3)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探究盐湖水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盐湖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
__________
2
盐湖水中含有SO4
过量稀硝酸和Ba NO3 2 溶液静置
②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
产生白色沉淀
Na SO 盐湖水中含有Cl
加几滴 2 4
【反思评价】
(4)步骤①中所加Ba NO3 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若步骤①中加入的是过量稀硝酸和2
__________ 2 (填化学式)溶液,则只能证明盐湖水中含有SO4 ,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
。步骤②中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成果分享】(5)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认知到:在人类获取盐和使用盐的历史上,始终伴随着知识的发
展和技术的进步,他们将所学所获做成板报进行了宣传,请你与他们共同完成板报内容。
自然美夏季的七彩盐湖是由 最美盐湖科技美古代劳动人民发 劳动美利用盐湖可以造福人类,
于高温和藻类作用的结果。 明了“垦畦浇晒”法制盐。 如__________。2023~2024 学年初三年级阶段性测试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C B D C D B D
三、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有 5 个小题,每空 1 分,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16 分)
21.碳原子 导电
22.光合作用 缓解粮食危机
23.混合 Fe2 嫦娥石的形成环境与地球环境不同
24.合成 太阳 取之不尽
25.(6分)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1分)
(2)Fe2O3 6HCl 2FeCl3 3H2O或Al2O3 6HCl 2AlCl3 3H2O
或MgO 2HCl MgCl 2 H 2O (化学方程式正确得 2分)
(3)残渣 B的成分: Fe OH 3、Mg OH 2(1分);操作:过滤(1分)
(4)化学式:O2(1分)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有 1 个小题,每空 1 分,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7 分)
26.(7分)
(1)化学性质稳定
闪电
(2)NO、NO2 ;N2 O2 2NO 或 2NO O2 2NO2 或3NO2 H2O 2HNO3 NO
(3)在720 911eV范围内,氮离子束能量越大,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越小
(4)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
(5)AC
五、物质性质及应用推断题(有本大题共有 1 个小题,每空 1 分,每个方程式 2 分,共 6 分)
27.(1)HCl(1分)
(2)化学方程式:Fe H2SO4 FeSO4 H2 (2分)
现象: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1分)
(3)Ca OH Na2CO3 CaCO3 2NaOH2 (2分)
六、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有 1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6 分)
(1)2.2(1分)
(2)设1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100 44
x 2.2g
100 x
, x 5g
44 2.2g
5g
则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50%。
10g
答: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50%。
七、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2 个小题,每空 1 分,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15 分)
29.(6分)
点燃
(1) 4P 5O2 2P2O5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将铜片上的红磷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5)在桌面上放置两支燃着的蜡烛,将其中一支罩在烧杯下,观察到罩在烧杯下的蜡烛很快熄灭,另一支
蜡烛正常燃烧(语言表达通顺,有逻辑即可得分)
30.(9分)
(1)蒸发
(2)FeCl3
(3)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滴加溶液:AgNO3溶液
(4 SO2 )检验并除尽 4 ;BaCl2溶液
方程式:AgNO3 NaCl AgCl NaNO3 (2分)
(5)提取NaCl制成食盐供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