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单选题
1.相比于明朝,清朝很少有逃户,大家想方设法挤进政府户籍系统,以保护田产科考。而“入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进“族谱”,成为宗族的成员。这段材料可用来证明
A.儒家思想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B.民间方式推动制度有效运行
C.户籍与宗族的界限逐渐淡化 D.赋役变革推动宗法制的复兴
2.下表为汉代赋税政策的相关史料,据表可知,汉代赋税政策( )
史料 出处
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 荀悦《前汉纪》
贾人与奴婢倍算 班固《汉书·惠帝纪·应劭注》
被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三万,勿出租赋 班固《汉书·成帝纪》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班固《汉书·惠帝纪》
A.社会功能多样 B.注重照顾弱势群体 C.等级色彩明显 D.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3.下图为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窖藏文物银饼,刻有錾文“游安县开元十九年(731年)庸调银拾两专知官令彭崇嗣典梁海匠王定”。据此可知( )
A.唐朝实行租庸调制 B.唐德宗实行两税法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交子成为主要货币
4.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须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一步明确规定:关税“综算货价为率,每百两征银二两五钱”;1861年清政府颁布《通商各口统共章程》,规定各国商人与英商享有同等关税特权。这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主动加快开放进程 D.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
5.两税法在推行的过程中,每州以几年中“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对此,陆贽评论说:“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这反映出( )
A.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收的程序 B.税收增加解决了财政危机
C.两税法以人丁为主扩大了税源 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6.南京国民政府在1943年和1946年几次重新修订了“所得税法”和“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特别是1946年对个人所得税的修订中,进一步扩大了征税范围,新增了综合所得税,并调整了税率与级距,提高了免征额等。这表明
A.政府税收更注重实效性 B.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特点
C.个人征税内容更加广泛 D.调节征税标准增加了收入
7.元代的手工业工人被征调后,便终身服役。清代,顺治帝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官府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即便是官府工业也给予工匠相应薪酬。这反映了( )
A.城市经济职能逐渐强化 B.国家治理能力逐渐削弱
C.政府人身控制相对松弛 D.赋役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8.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诗人李渤在奏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臣出使经行,历求利病。窃知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其他州县大约相似。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据此可知唐朝后期( )
A.社会经济普遍凋敝 B.社会战乱导致民众出逃
C.赋税制度弊端显现 D.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动荡
9.如图是“明代财政制度演变与明代国家、社会状况对照图”。由此可见,明代财政制度的变化( )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运与民生 B.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
C.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决定性因素 D.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被否定
10.英国人赫德任职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海关制度和现代邮政系统。有学者认为这时期的财政总收入,较道光时期的4000万两,几乎增加1倍,而关税和厘金的征收数量均超过田赋,成为政府最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为“同治中兴”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撑,清朝旧有的财政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国海关制度逐渐近代化 B.赫德坚决维护中国利益
C.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D.国内关税逐渐走向衰亡
11.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白银流入数量 D.民户数量多寡
12.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总体关税水平过高,税率结构不尽合理,税则的商品分类目录不适应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等。1985年颁布的同名税则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改变商品分类目录,调整进口税率。1985年税则调整旨在( )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维护国家关税自主权
C.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D.促进科学、技术交流
13.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14.下图反映了唐朝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这一变化的影响是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B.加重了农民的纳税额
C.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 D.导致了阶级矛盾尖锐
15.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
开元时期的庸调银
A.征税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B.城市成为农产品集散地
C.税收的方式由实物向货币发展 D.百姓赋税徭役负担沉重
二、填空题
16.租(庸)调制:意义
(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 。
(2)政府的 也有了保障。
17.关税演变:中国直到 才开始取消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 。
18.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隋唐
(1)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 。
(2)唐朝
① 制:在继承前代租调制的基础上,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 ,称为“庸”。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不过,受田不足是较普遍的
②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 制破坏。 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 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 、 两次征收
19.秦汉时的赋役,大致包括三部分: 、人头税(口赋、算赋)和 。
(1)秦朝田 极高,“收泰半之赋”。 田赋税率大大降低,直至降到三十税一。
(2)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 ,即 。汉朝人头税分 、算赋,还征收 。
(3)秦汉徭役有 、正卒与 三种。
20.宋朝
(1)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2)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
(3)王安石推行 。
三、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唐代)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诸造籍起正月,毕三月,所须纸笔、装潢、轴帙皆出当户内,口别一钱。
——摘编自《唐六典》卷3“户部郎中、员外郎”条
乙:(自公元755年起,民户流亡、簿册散失。780年,唐德宗行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德患省。
——摘编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两税法推行后,白居易写诗道:“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泼(榨取)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同时期唐朝名臣陆贽称两税法:“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治国的制度)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摘编自李三谋《重新认识“一条鞭法”的征收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乙材料分别体现了唐代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白居易与陆贽对两税法的观点的异同。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
材料:“两税法”树立了中国税制演进之路上的新的里程碑。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不仅征税广度得到扩宽,且依据纳税人负税能力高低来征税,也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税收对象上“两税法”确立的“资产为宗”的计税原则,以后各代基本没有改变,整个趋势是财产税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头税的比重越来越小……在税收形态上,其间实物税虽然一直存在着,但较之货币税已经变为次要角色……在税收结构上,抑商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淡。
——张敬群《中国税制演进规律初探》(载《税务研究》2015年03期)
(1)根据史料,归纳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及其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税法实施的影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前期实行的基本赋役制度是租庸调。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988人之多。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鳏寡惸独不支济者,准制放免。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庸杂徭悉省”,改变了过去“旬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行两税法后,“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为了稳定税收,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丁银。到雍正时,采取“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把固定下来的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称为“地丁制”,确保了国家财政收入。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两税法实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摊丁入亩”的目的,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从材料内容可以得出,清代通过进“族谱”的方式加强对逃户的限制与管理,形成了有效机制,说明民间方式推动制度有效运行,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利用户籍与宗族关系加强控制,而不是强调二者界线的淡化,排除C项;宗法制并没有复兴,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的赋税政策具有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调整社会产业结构、优抚弱势群体、刺激人口增长等作用,体现出汉朝赋税政策社会功能的多样化,A项正确;B项注重照顾弱势群体只体现材料中一个方面,排除B项;C项等级色彩明显同样只反映材料的一个方面,排除C项;D项夸大了汉朝赋税政策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西安”即唐朝都城长安,“开元十九年(731年)”正是唐朝中期,“庸调银”表明当时实行租庸调制,A项正确;780年唐德宗实行两税法,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交子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也没有成为主要货币,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以及《天津条约》对于关税的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A项正确;B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B项;C项中“主动开放”说法错误,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陆贽认为,两税法选取各州科率钱谷数最多一年的额数,作为两税定额,加重了人民的负担,D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简化了税收程序,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两税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看不出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进一步扩大了征税范围,新增了综合所得税,并调整了税率与级距,提高了免征额等”可知,政府的个人所得税开始显现出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端倪,开始运用免征税和累进税率调节收入分配,B项正确;由材料无法看出政府税收实效性的问题,只是征税范围的变化,排除A项;C项未能反映出个人所得税的本质,只是材料的现象,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修订所得税法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代前期,废除了元代以来的匠籍制度,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等,反映出封建政府放松了对工匠的人身控制,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封建人身束缚的松弛,不能说明城市经济职能有所强化,排除A项;据所学,工匠管理从征役到雇募,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而非削弱,排除B项;据所学,清代前期并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赋役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李渤奏章中描述的是“大量人口逃亡”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这时推行的是两税法,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客观上使得土地兼并现象逐渐加重,造成百姓逃亡,因此材料反映了赋税制度的弊端显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赋税制度导致的人口逃亡,不能说明整体社会经济情况,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赋税制度的弊端导致民众逃亡,而不是社会战乱或者藩镇割据,排除B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财政制度的演变与国家治理能力基本同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运与民生之间的联系,A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民心向背是明朝灭亡的决定性因素,而非财政制度的变化,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赫德主管晚清海关总税务司期间,创建了一整套海关制度和现代邮政系统,推动了中国海关制度逐渐近代化,提高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赫德坚决维护中国利益”说法错误,赫德维护的是列强利益,排除B项;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中国海关制度逐渐近代化,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背景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白银量充足,因此税收折银的一条鞭法在南方推行的较为顺利。当时北方经济远远不及南方,因此一条鞭法在北方推行的并不顺利,这是两地经济差异带来的结果,B项正确;土地兼并并不会导致南北方对一条鞭法带来差异,排除A项;白银流入量的差异、民户数量的多寡也是源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C、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一税则的不少规定已不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因此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C项正确;1985年税则调整旨在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A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关税自主权就已恢复,而且1985年税则调整旨在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我国颁布新税则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依据材料“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可知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推动了土地的高度集中,带动了租佃制的发展,而租佃制释放了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活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说明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B项正确;土地兼并加重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而非减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不抑兼并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未提及贫富分化,排除C项;材料也并未提及不抑兼并对税收的影响,无法看出是否导致政府税源锐减,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两税法推行后,皇亲、品官、僧道等人均纳入税收范围,说明的是赋税的承担面扩大,C项正确;两税法弱化了人身依附关系,排除A项;两税法的征税标准是资产和田亩,农民赋税负担相对减少,排除B项;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的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税收方式主要以实物形式存在,在唐朝开元时期的庸调银,体现了中国古代税收的方式由实物向货币发展演变,C项正确;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征税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城市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赋税的前后对比,无法判定百姓赋税徭役负担是否沉重,材料内容也没有涉及百姓负担相关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6. 生产时间 赋税收入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的意义是: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①生产时间;政府的②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17. 1931年 国境关税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直到①1931年才开始取消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②国境关税。
18. 租调役 租庸调 徭役 两税法 均田 780 财政支出 夏 秋
【详解】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隋唐(1)隋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2)唐朝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在继承前代租调制的基础上,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称为“庸”。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不过,受田不足是较普遍的;②两税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19. 田赋 徭役 赋税率 汉初 口赋 人头税 口赋 财产税 更卒 戍卒
【详解】根据所学,秦汉时的赋役,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1)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收泰半之赋”。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直至降到三十税一。(2)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还征收财产税。(3)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与戍卒三种。
20.募役法
【详解】根据所学,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政府募人代役。
21.(1)甲: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制度实施严格规范。乙:贯彻新的财政原则;由舍地税人转向舍人税地;弱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收税对象增加,赋税趋向公平合理;税目趋向统一和简化。
(2)同:两者都没有批评两税法制定的原则和目的;都认为两税法的施行都加重了民众负担;都认为两税法的施行问题都出自于具体执行过程中。
异:白居易认为两税法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基层官吏在执行过程中敛索无度;陆贽认为两税法弊端在于两税定额以钱谷最多之时为依据,而安史之乱后地方人口锐减,致使定额过高。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甲:依据材料“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可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依据材料“诸造籍起正月,毕三月,所须纸笔、装潢、轴帙皆出当户内,口别一钱”可知,制度实施严格规范。乙:依据材料“自公元755年起,民户流亡、簿册散失。780年,唐德宗行两税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中期以前是租庸调制,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贯彻新的财政原则;依据材料“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可知,由舍地税人转向舍人税地,弱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依据材料“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可知,税目趋向统一和简化;依据材料“其租庸调、杂德患省”苦日子,收税对象增加,赋税趋向公平合理。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同:据材料“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并结合所学可知,两者都没有批评两税法制定的原则和目的;据材料“贪吏得因循。浚(榨取)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 (治国的制度),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可知,都认为两税法的施行都加重了民众负担;都认为两税法的施行问题都出自于具体执行过程中。
异:根据材料“浚(榨取)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可知,白居易认为两税法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基层官吏在执行过程中敛索无度。根据材料“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可知,陆贽认为两税法弊端在于两税定额以钱谷最多之时为依据,而安史之乱后地方人口锐减,致使定额过高。
22.(1)背景: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唐朝中期,政府缺乏对人丁、户籍的严密控制。
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2)进步性: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以土地、资产为征税对象,使赋役负担趋于合理,这是中国赋税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租税以货币缴纳,农产品必须折算成钱,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两税法未能遏制土地兼并,政府加征杂税,加重农民负担,社会矛盾加剧。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
背景:据史料“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可得出,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据史料“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可知,唐朝中期,政府缺乏对人丁、户籍的严密控制。
内容:据史料“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可知,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据史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可知,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据史料“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可知,分夏、秋两次征收。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
根据材料一分为二归纳两税法实施的影响。首先,进步性:据材料“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可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据材料“依据纳税人负税能力高低来征税,也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税收对象上‘两税法’确立的‘资产为宗’的计税原则,以后各代基本没有改变,整个趋势是财产税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头税的比重越来越小”可知,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以土地、资产为征税对象,使赋役负担趋于合理,这是中国赋税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据材料“在税收形态上,其间实物税虽然一直存在着,但较之货币税已经变为次要角色”可知,租税以货币缴纳,农产品必须折算成钱,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其次,局限性:据所学可知,两税法未能遏制土地兼并,政府加征杂税,加重农民负担,社会矛盾加剧。
23.(1)影响:扩大了税收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等。(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目的:稳定财政收入,巩固国家统治。
评价:积极:摊丁入亩的实施使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税制的简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隐瞒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促进了人口增长。局限: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讲,它维护的仍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影响:据材料“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988人之多”“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并结合所学得出扩大了税收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据材料“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并结合所学得出改变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改变了过去‘旬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等。
(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目的:据材料“为了稳定税收”得出稳定财政收入,巩固国家统治。
评价: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积极:据材料“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丁银”“把固定下来的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并结合所学得出摊丁入亩的实施使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据材料“把固定下来的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确保了国家财政收入”并结合所学得出税制的简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结合所学得出,“摊丁入亩”后,隐瞒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促进了人口增长。局限:结合所学得出“摊丁入亩”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讲,它维护的仍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