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单选题
1.德意志帝国议会在1883年、1884年和1889年分别通过《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规定参加疾病保险的工人享受免费医疗;受雇期间非玩忽职守而意外受伤者,都应得到赔偿;给工人发放老年赡养费和残废赡养金。这三部法律的颁布重在( )
A.弱化对经济的干预 B.削减国家财政开支
C.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D.武力镇压工人运动
2.12世纪西方设立的行会,主要任务是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参与赈灾救济、资助穷人等行善积德的活动。由此推知,12世纪西方的行会( )
A.削弱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带有一定的社会与宗教色彩 D.与世俗王权争夺行业利益
3.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的确立 B.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丛生
C.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增加 D.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4.科学史家贝尔纳这样归纳庄园制度的特点:“它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封建制度的标志是它靠当地农业生产(这种生产品大都是就地消费掉的),又依靠分散的手工业。封建制度的经济单位是农村,在农村里,男女数十人,大都是亲戚,分摊土地而工作,共同占有大多数东西。”这表明西欧庄园式劳作是( )
A.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 B.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集体劳作
C.劳动者拥有自己的土地 D.庄园中的生产品可以大量投入市场
5.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实行改革,推行采邑制。接受采邑(土地)的豪绅显贵,须提供骑兵,上下结成封主与附庸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要宣誓为封主效忠,如果附庸不履行臣属职责就要收回采邑。据此可知,查理·马特改革( )
A.标志着法国等级君主制确立 B.推动了法国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成 D.推动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6.下表是1960-1980年欧美部分国家公共福利支出(包括现金支出和健康保险)占GDP的比重情况(%)。由此可知,这些国家( )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瑞典 10.8 16.7 25.9
德国 18.1 19.5 25.7
英国 10.2 13.2 16.4
美国 7.3 10.4 15.0
A.政府社会保障不断加强 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社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D.人民斗争取得显著成果
7.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个基本制度。有关封君封臣制度评论不正确的是( )
A.封君授予土地 B.封臣必须效忠封君
C.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D.土地占有权归属于国王
8.17世纪初,英国的济贫法制度所提供的救济主要是居家救济。而1834年的新济贫法在英国确立起济贫院内救济的基本原则,任何人如果想得到济贫法所提供的救济,就必须进入济贫院内接受严格的管理和非人的待遇。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
A.救济观念走向人道 B.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C.社会矛盾尖锐激化 D.社会保障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9.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又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旨在
A.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
B.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
C.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
D.推动企业自觉科技创新
10.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各国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是
A.基层治理主要依靠村社进行 B.庄园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单位
C.自治市镇成为主要基层单位 D.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11.19世纪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社区(community)的概念。社区是指与“社会” (society,或称法理社会)相对的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下列关于二战后社区发展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②社区参与地方政府决策
③英国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 ④社区管理进行市场化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1935年,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规定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 )
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B.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
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 D.促进生产和增加消费
13.11 世纪前后,欧洲庄园领主们更倾向于直接经营自营地,且更大程度地使用奴役劳动;在12世纪后期,领主自营地出租成为一时潮流,以雇佣劳动逐渐取代奴役劳动。该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城市自治权扩大
C.封建庄园制度强化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4.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是某甲的封君……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人、多人的封臣。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欧封建制度下( )
A.政治上统一 B.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C.王权较分散 D.教会势力特别庞大
15.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福利国家先后陷入福利危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以维系。一向以“福利国家”自诩的英国,患了“英国病”。被誉为“福利国家橱窗”的瑞典患了“瑞典病”。由此可知这些西方国家( )
A.经济发展放缓 B.市场经济失灵 C.科技水平倒退 D.人口增长过快
二、填空题
16.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采邑制);庄园制;教权神权双重控制
(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法兰西王国(日耳曼人王国)的建立。
(2)影响:查理大帝时期,达到鼎盛;后一分为三,形成法、德、意三国的雏形。
17.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
(1)背景:西欧社会动荡和 的发展。
(2)内涵:授予土地者为 ,领取土地者为 。
(3)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 。
(4)影响:①国王或 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②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
18.二战后
(1) 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a.背景: 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
b.概况: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C.职能: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决策。
D.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19.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 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 王国在查理大帝死后,国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欧三个主要国家法国、 和德国的雏形。15世纪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 和葡萄牙国家。
20.在世界历史上,中古时期一般指的时期是 世纪。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 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 社会产生了。其社会基本特征是 、 。
三、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唐入宋,“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宋朝廷从仁政理念出发,突破了旧有“轻济贫重恤穷”的观念,形成了以贫困救济为主、医疗救济为辅的济贫制度。神宗时实行保甲法,对占田20亩以下的贫民免除服役。后又出台惠养乞丐法,“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注籍,人日给米豆共一升,小儿半之,三日一给。”两宋时期民间济贫恤穷活动也趋于活跃。以义庄为例,其始于北宋中期范仲淹,用以救济贫困族人。医疗机构方面,当以胜善寺药寮出现为最早。“凡郊野之民无有远迩,与道路之往来有疾病者”皆可得到免费治疗。
——摘编自孙竞《宋代的社会贫困线及其社会意义》等
材料二 中世纪英国乡村底层民众普遍经历了物质生活贫困。许多上了年纪的贫穷佃农通过将持有地让与年轻家庭成员来保证晚年生活。集体耕作的公地制度也为贫困群体提供了重要的生计补充来源。许多庄园都将在公地上拾穗作为穷人的权利,对拾取落穗之人的资格作出明确限制。13世纪开始,立遗嘱在乡村普及开来,留下一些虔心的遗赠是不可或缺的。最常见的形式是赠与一小笔现金,分发给出席葬礼的穷人。也有立遗嘱人规定利用遗赠资金产生的利润定期开展救济活动,这种救济行为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修道院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占有者之一,利用稳定的资金来源,为穷人建立了收容所和慈善院,1216—1350年间总计修建达700余所。
——摘编自王学增《中世纪英国乡村贫困与社会济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济贫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世纪英国解决贫困问题采取的救助方式。
(3)根据材料,分析中英两国贫民救助体系的共同之处。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社会的多样性:当时西方新的多样性社会的组成部分有以下这些:取代皇帝的命令而起的独立教会,代替帝国当局的一群封建君主和封建主,取代罗马时期奴隶种植园、各自开垦荒地的自治的采邑,不久后以其来自城市的有独特力量而于贵族、高级教士、最终于君主颇为不利的新兴的商业阶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领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领主干活,领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领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1)依据材料一,选择一个恰当视角,对欧洲社会成员的构成进行分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庄园的基本特征。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一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
——叶蔚、袁清文《网络金融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的发展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变化?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90年代(德国)。由材料可知,帝国议会通过了一些社会保障的法案,缓和了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进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C项正确;材料中的法律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经济干预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法律会增加国家财政开支,排除B项;材料是对工人阶级的保护,并非镇压,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主要任务是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欧洲的行会起着行业管理的作用,规范手工业者 和商人的经营活动,带有社会性。据材料“参与赈灾救济、资助穷人等行善积德的活动”可知,行会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带有宗教色彩,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行会宣扬民主人权、动摇封建专制,不能得出削弱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排除A项;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在14-15世纪,与材料时间12世纪相距较大,且材料还提及行会参与赈灾救济、资助穷人,排除B项;材料提及行会维护行业利益,但未体现与王权争夺,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城市中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丛生,欧洲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以缓和社会矛盾,社区组织开始形成,B项正确;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的确立并非“欧洲各国”社会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增加是欧洲社会组织发展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并非“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纷纷组织社会组织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材料认为西欧庄园制度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封建制度,依靠农业和手工业,以农村为单位,实行集体劳动。由此可知,西欧庄园式劳作是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集体劳作,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庄园实行集体劳动,而非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故排除A;西欧庄园的土地归领主所有,劳动者没有自己的土地,故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庄园中的生产品大都内部消费,而不是投入市场,故排除D。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前期的法兰克王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采邑的封赏使一些农民沦为封建主的附庸,促进了西欧封建土地制的发展和封建主阶级的强大,因此这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上有力地推动了法国封建化的进程,B项正确;法国等级君主制的确立是在14世纪三级会议的召开,排除A项;这次改革推动欧洲中世纪封君封臣制的形成,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和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C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1980年欧美部分国家。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欧美国家的政府社会保障呈不断加强的趋势,A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已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福利国家的出现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欧洲 。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土地的占有权属于各级封建主,而不是国王 ,D项符合题意;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君授予土地,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ABC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初(英国)。材料的变化体现了英国的济贫法出现了问题,新济贫法克服了旧济贫法中的一些流弊,如滥施救济,管理不善等,D项正确。据材料“就必须进入济贫院内接受严格的管理和非人的待遇。”可知,救济没有捍卫人的尊严,排除A项;英国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在逐步完善中,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应对工业化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缓解严重对立的阶级矛盾,19世纪后期德国政府开始采用立法的形式为工人设立社会保险,这是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德国实施的措施,不是目的;C选项错误,这是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完善,并未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D选项错误,保险法的实施与企业科技创新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 选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后半期以来,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这是西方各国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是,D项正确;村社治理是俄国的基层治理方式,排除A项;庄园是中世纪的主要基层单位,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准确时空是:19世纪(德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社区参与地方政府决策,社区管理进行市场化改革,②④正确,C项正确;社区组织开始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 是在1835年,①③错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1935年,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规定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和养老金制度。”可知,大危机爆发后,为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人们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罗斯福政府出台《社会保障法》,D项正确;1933年,经济危机已经尾声,接下来是重振经济,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A项;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与史实不符,推行国家干预经济,但不是纳入计划轨道,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据材料“11 世纪前后,欧洲庄园领主们更倾向于直接经营自营地,且更大程度地使用奴役劳动;在12世纪后期,领主自营地出租成为一时潮流,以雇佣劳动逐渐取代奴役劳动”可知,材料反映了11世纪前后欧洲庄园领主们由“直接经营自营地”,到12世纪后期的“领主自营地出租成为一时潮流”,反映了封建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封建庄园主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体现了庄园制度的渐趋衰落,而不是“强化”,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封建庄园主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而不是“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依据材料“封君为取得更多的封臣,封臣为取得更多的封土,以及封土的世袭,使封君封臣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人、多人的封臣”可知,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依靠土地来维系,导致封臣可以效忠不同的封君,这就容易形成地方的割据和分裂,使得王权较分散,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容易形成地方的割据和分裂,这不利于政治上的统一,排除A项;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并不明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教会,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西方国家。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福利制度的实质是社会的二次分配,其是以国家财政为保障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福利国家先后陷入福利危机,是财政陷入危机,原因是受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放缓,A项正确;福利制度不是市场调节,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西方国家进入“滞胀”阶段,未涉及到科技问题,也未涉及人口问题,排除CD项。故选A项。
16.封君封臣制度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的特点有:①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庄园制;教权神权双重控制。
17. 自然经济 封君 封臣 服兵役 皇帝 分裂割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随着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其内容为: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等等。
18. 社区发展 工业革命
【详解】二战后
(1)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a.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
b.概况: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c.职能: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决策。
d.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19. 日耳曼 法兰克 意大利 西班牙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死后,国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欧三个主要国家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15世纪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20. 5—15 日耳曼人 封建 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详解】中古时期是历史学名词,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直至文艺复兴时期(1453年)之后,对应5—15世纪,因此①为5—15;
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因此②为日耳曼人;
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因此③为封建;
西欧封建社会等基本特征为在政治上是封君封臣制度,在经济上庄园与农奴制度,因此④为封君封臣制度⑤为庄园与农奴制度。
21.(1)历史背景: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扩大;仁政思想得到推行;王安石变法的实施;传统救济观念的改变。
(2)救助方式:家庭成员内部的互助;公地制度为贫困群体提供重要的生计来源;基督教会承担了救济穷人的重要功能;乡村居民的捐赠。
(3)共同之处:救助体系多元化;都有宗教组织参与救助;重视长期救助。
【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一“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可得出“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扩大”;“宋朝廷从仁政理念出发”可得出“仁政思想得到推行”;“神宗时实行保甲法,对占田20亩以下的贫民免除服役”可得出“王安石变法的实施“;“突破了旧有‘轻济贫重恤穷’的观念”可得出“传统救济观念的改变”。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英国)。据材料材料二“许多上了年纪的贫穷佃农通过将持有地让与年轻家庭成员来保证晚年生活”可得出“家庭成员内部的互助”;“集体耕作的公地制度也为贫困群体提供了重要的生计补充来源”可得出“公地制度为贫困群体提供重要的生计来源”;“修道院利用稳定的资金来源为穷人建立了收容所和慈善院”可得出“基督教会承担了救济穷人的重要功能“;通过13世纪开始的立遗嘱遗赠,可得出“乡村居民的捐赠”。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封建时代(中国与英国)。根据材料一中出台惠养乞丐法、粮食救济,材料二中通过公地制度、基督教会承担了救济、乡村居民捐赠等可得出“救助体系多元化”;根据材料一中胜善寺药寮出现为最早和材料二修道院利用稳定的资金来源为穷人建立了收容所和慈善院”可得出都有宗教组织参与救助;从宋代形成的济贫制度和英国1216年—1350年修建的收容所数量可得出“重视长期救助”。
22.(1)按社会地位(结构)分类:统治阶级或上层社会——封建君主(国王)封建主(贵族)教士(教会贵族或教会势力)被统治阶级——市民和农奴。(类标准2分,具体分类)
其他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参考:按生产方式分类:自然经济——庄园主(封建君主和封建主)与农奴。商品经济——新兴商业阶层。
按土地占有分类:占有土地的封建君主、封建主、教会、自由民;不占有土地的农奴。
(2)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佃户对领主负有劳动义务,领主不能随意剥夺佃户的土地,双方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详解】(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中世纪欧洲。据材料一“取代皇帝的命令而起的独立教会”可知,教会势力;据材料一“代替帝国当局的一群封建君主和封建主”可知,封建君主(国王)封建主(贵族);据材料一“不久后以其来自城市的有独特力量而于贵族、高级教士、最终于君主颇为不利的新兴的商业阶层”可知,市民阶级。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分类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欧洲统治阶级是封建君主(国王)、封建主(贵族)、教士(教会贵族或教会势力);被统治阶级——市民和农奴。其他分类言之成理即可。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中世纪欧洲。据材料二“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可知,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据材料二“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领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领主干活,领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领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可知,佃户对领主负有劳动义务,领主不能随意剥夺佃户的土地,双方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结合所学从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来分析。
23.(1)修补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运用及调整(或“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出现等。(答出“人民资本主义”或“经营者革命”也可)
修正民族国家:建立欧洲共同体
(2)积极变化:经济持续性高速增长;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下降;低通胀
【详解】(1)修补资本主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运用及调整;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出现了“新经济”等。修正民族国家则主要是建立欧洲共同体。
(2)根据“经济增长幅度达到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可知积极变化主要是经济持续性高速增长;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下降;低通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