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 名著阅读
《经典常谈》
【作家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内容梗概】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背景简介】
在写作《经典常谈》的1938至1942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与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1934年开始即参与到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了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
【章节梳理】
1.《〈说文解字〉第一》
先生从仓颉造字说起,相传仓颉有四只眼睛,间地上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动造成了文字。可是这一说法也经历了很多的更迭,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有了这些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才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一统局面。
东汉和帝时,许慎作的这一部《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他讲历史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这部书里,所以足足有九千字。这部书的作用是要帮助人们通读古书,它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中国的汉字,从造字和用字的角度来讲,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从书法角度讲,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有了隶书;到了汉初有了草书,晋朝有了行书,宋代形成楷书。现在通用的是楷书,同时为了便利的缘故,行书、草书也同时流行。
2.《周易》第二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八卦及阴阳五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让这些道理支配着。讲五行的经典,是《尚书·洪范》,讲八卦的便是《周易》。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也有说是上天所赐的。与八卦相伴而生的是占卜,古时候的人们看见数字整齐而有变化,认为是神奇而有魔力的东西,比如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在太极八卦中,一横来表示阳,两横表示阴,分别配出八个卦,名称分别是乾、兑、离、震、艮、坎、巽、坤,八卦之间两两组合就成了六十四卦,简而言之,八卦的基本原理是靠了数目来判断吉凶的。而《周易》这部书,就是把那时候人们占卜的卦辞按着一定的顺序编辑起来的。后来,儒家为《周易》卦辞做了种种新解释,加入了君子父子的儒家典型思想,于是《周易》便成为了儒家第一经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哲学体系。可以说,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而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
3.《尚书》第三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内容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其主要思想是“鬼治主义”,就是遇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天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
在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书法沿革等历史原因,在西汉时期流传着《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两个版本,也造就了西汉《尚书》“古今之争”这一经学大史迹。之后一番战乱《古文尚书》便失传了,但三国时期出了一位孔安国又伪造了一部《古文尚书》,冒名顶替一千年直到清初才被人们彻底识破。
4.《诗经》第四
《诗经》是在五经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部。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后来有了文字,人们便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最初的诗。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失传,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形成了《诗经》。到了儒家这里,孔子用“思无邪”一句话概括“诗三百”,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成为儒家五经之一,主要作教化之用。而教化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六义”上,所谓的风、雅、颂、赋、比、兴。
5.三《礼》 第五
《周礼》《仪礼》《礼记》三礼的根本是“礼治”,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为礼为治乱的根本。那什么叫做礼治呢?儒家说每个人一味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定出森严的等级制度、长幼次序,是所谓“天地君亲师”等,这便是礼治主义。由此引申出一切日常生活都有了一套程序和规矩。甚至王道不外乎人情,礼也是王道的一部分。此外,从来礼乐并称,但其实乐附属于礼,是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的,因为乐的可以让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
6.《春秋》三传 第六
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穀梁两家全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是因为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而作为五经之一的《春秋》,相传是孔子修订的《鲁春秋》。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左传》、《公羊传》、《榖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国家,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7.《四书》第七
“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其中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旧时科举私塾里,学生入学,便是从四书读起的。《大学》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循序渐进地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奋斗理念;《论语》是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语的,传达了“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孟子》是孟子及弟子共同编定的,说“仁”兼说“义”,提出要养“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8.《战国策》第八
缘起于战国时代,朱自清先生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讲述了春秋末年列国纷争的盛况。最后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等“战国七雄”相互之间战乱不断硝烟弥漫的局面。为了避免战争,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手段便显得十分重要,游说之士便应运而生,也叫策士。根据对最强大的秦国的态度不同,策士们形成了“合纵”、“连横”两个派别,代表人物便是大名鼎鼎的苏秦、张仪,都以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而著称。用编者刘向的话来讲,《战国策》就是记录了战国时代“高才秀士”们“奇策异智”的一部重要古史。
9.《史记》《汉书》第九
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
《史记》共130篇,有12本纪,记帝王政迹、列传,但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
《汉书》汉代班固著。是一本记录汉朝各项大事的断代史,起于汉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记录范围更为广大,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包罗万象。虽然两部书内容不同,但其博大精深和精彩绝伦确实相通的,并称为良史也绝不是偶然。
10.诸子第十
春秋末年,封建制度开始崩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志之士们对于局势提出了种种的主张,并且开始开门授徒,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第一个开门授徒的便是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他学说是“正名主义”,定下了君臣父子的社会秩序。孔子之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分别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施“仁政”“王政”,即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制度都是为民设的,君也是为民设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注重圣王的威权,圣王建立社会国家,是为明分、息争的。墨家的创始人墨翟,产生于下层社会的便是武士,是打仗、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墨家反对侵略的打仗,他们只帮助弱小国家做防卫工作,这就是他们的“非攻”主义;天下的祸端都起源于相互争斗,人们应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这就是他们的“兼爱”主义。道家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老子的《道德经》流传千年,主张无为而治。到了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便做了第一个尝试同统一的人。他教许多门客合撰了一部《吕氏春秋》,以道家为基调,将诸子书统一了起来。到了汉武帝时期,接着社会大统的东风,董仲舒成功地实现了全社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全新局面。
11.辞赋 第十一
辞赋其实专指辞,后称为赋,浑言称辞赋,统统起源于《楚辞》,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屈原的《离骚》。朱自清先生称屈原为缠绵悱恻的忠臣、清白不染的节士,永生在我们的敬意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他感念怀王的信任,却恨他糊涂,让一群小人蒙蔽着,播弄着。他高唱着“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走投无路,满腔委屈,千头万绪,无人可诉,只能告诉自己的一支笔,“离骚”就是“别愁” 或“遭忧”的意思。他用了许多神话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了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 ,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
到了汉代,出现了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一大批模仿《离骚》的文人,汉人称这些作品为“辞”,一并纳入了《楚辞》一书。荀子的《赋篇》是最早称“赋”,荀赋和屈辞原来似乎各是各的,这两体的合一,朱自清先生推断也许是在贾谊手里。因为汉武帝好辞赋,所以繁荣一时,发展到唐初,称为“俳体”的赋;后来宋代不再注重排偶而趋向散文化,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赋便称为“文体”的赋。总体来看,赋虽然有韵,但更像是文而不算是诗。
12.诗 第十二
诗的顶峰在唐朝,其实在唐以前,诗也经历了很长的演化过程。汉文帝设计了乐府这个机构,专门采集古时的歌谣和乐谱,后来乐谱渐渐失传只留下歌词,便形成了乐府诗。这些诗以叙事为主,多写社会故事和风俗,是五言诗的源头。到了建安年间,出了曹植这个大诗人,但真正奠定了五言诗基础的,则是魏代的阮籍,他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晋代的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渐渐千篇一律,但正是这种影响下,却孕育了陶渊明和谢灵运另个大诗人。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
到了李、杜这两座高峰自是不必细说,大家都耳熟能详。李白因触犯杨贵妃而不能得志,纵情山水间,人称“天上谪仙人”;朱自清认为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李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也因此而影响到两宋时代,“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宋诗有了散文化的倾向,到了苏轼最为明显,他将禅学大量放进诗里,开了一个新境界。
13.文 第十三
现存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也就是一种官文书。后来到了春秋的时候,外交的言语也称为“辞”,孔子说辞的要义在“达”,也就说说明白。到了战国,又说之风大盛,辩士们的说辞可谓天花乱坠,可以成为议论文。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春秋左氏传》是写事的丰碑,《史记》是写人的丰碑。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汉、魏之际,排偶更甚。
梁昭明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真正开了文体宗派的,是唐代韩愈。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逗总弄得参参差差的。他的标准是“气”,就是然的语气,并且有意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语言中去。成为了新体的“古文”、宋代所成的“散文”的创立者。之后经过欧阳修与苏轼的发扬,古文成了正宗。唐代的发展出的新文体“传奇”,到了宋代有了“话本”,也就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演化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直到《红楼梦》成为了白话小说集大成者。明代八股文盛行。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胡适之等人提倡的白话文搭上中国现代化的马车,一直驶近了新中国。
【意义方法】
一、读经典的意义
①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
②充实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古代典籍中包含了数千年的知识汇总,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体现了语言艺术之美,例如通过《说文解字》可知造字之经过,通过《诗经》可知诗歌艺术之美。
④提升个人修养: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先贤的言论,从学习、交往、心志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用先人之美德指导自身之修养。
二、《经典常谈》的阅读方法——选择性阅读
1.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目的密不可分。我国古代学者很重视选择性阅读。苏轼就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所以他建议读书求学之人“每次作一意求之”(《又答王库书》),也就是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不贪多求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值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选择性阅读也变得更加重要。循着兴趣对古代文学感兴趣,我们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对历史感〈汉书〉第九》。兴趣,可先读《《战国策》第八》《《史记〉还可以寻找新的兴趣点,进而扩展到其他部分。比如读《文第十三》时对战国时期的说客产生兴趣,就去读对这个群体介绍更详细的《《战国策》第八》。
2. 根据目的选择阅读内容。比如学过《《诗经〉二首》之后,你希望了解关于《诗经》白更多知识,就可以去读《经典赏谈》中的《《诗经》第四》。又如你正在与同学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带着目的根据目的选择阅读内容。比如学过《《诗经〉二首》之后,你希望了解关于《诗经》白更多知识,就可以去读《经典赏谈》中的《《诗经》第四》。又如你正在与同学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3. 为了更好地进行选择性阅读,需要首先对全书的内容和结构有所了解,最简便的方式就是浏览目录。了解全书的内容和结构。比如从《经典常读》目录就能知道全书十三篇,分别介绍了一种或一类经典,非常便于我们选择性阅读。有些书的目录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就需要先大致浏览全书,了解其概貌,再选择感兴趣的或有需要的部分来精读。
4.除了选择性阅读,本书还可以选择下列阅读方法
(1)圈点法:阅读时勾画摘抄,做读书笔记等。
(2)摘录经典语句。
(3)批注法。通过批注精彩片段、提出关注问题、品味独特的语言。
(4)复述法。读完一部书籍的介绍,合上书,在脑海中将主要内容回顾一遍。
(5)分类法。在阅读后进行主题分类。
(6)援疑质理。学生或老师就整本书阅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循着问题探究,使阅读走向深入。
【作品主题】
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艺术特色】
1.内容简洁精辟。不故作高深。
2.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
3.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强。
4.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如“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文第十三》)
【名家评价】
这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的“经典”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把目录抄在这儿:《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前头十一篇都就书讲;末了“诗”“文”两篇却只叙述源流,不就书讲,“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 。
此书为古籍之导言,浅明精要,宜于中学生阅读。
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谁要知道某书是什么,它就告诉你这个什么……在需要读些古书的学生,这本书正适合他们的理解能力跟所需分量。
——叶圣陶
先生一向在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上做功夫,虽说一点一滴、一瓶一钵,却朴实无夸,
极其切实。再加上—副冲淡爽旷的笔墨,往往能把顶笨重的事实或最繁复的理典论,处分得异常轻盈生动,使人读了先生的文章,不惟忘倦,常且可不费力地心领神会。这本《经典常谈》就是我这话一个确切的明证。
——吴小如
渐归简淡,朴实无华,显示出阅历、学问都已成熟。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学术文章,并世似无第二人。
——汪曾祺
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书中随处可见是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
——钱伯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品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了方便阅读,下文将简写为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又一主题。
【作家简介】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作家,革命家,作家,军人。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只念过三年书,11 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 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护苏维埃政权的斗争,成为一名骑兵团的战士。1920年因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症,23 岁时全身瘫痪,瘫痪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文学创作。他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坚强的意志,24 岁,他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依然克服重重困难,1930 年,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构思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作者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故事就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 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主要人物】
保尔·柯察金:
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后到省肃反委员会工作。
冬妮娅:
保尔的初恋对象,她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部书启发了他的思想。她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保尔·柯察金的,由于他的倔强和热情,她不自觉地喜欢他,爱他。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保尔因此放弃了他们的感情。
朱赫来:
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和教育了无数的青年,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阿尔焦姆:
是保尔的哥哥,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
丽达:
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保尔深爱的对象;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的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爱憎分明,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
冬妮娅:
保尔的第一个女友,她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她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部书启发了他的思想。她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保尔柯察金的,由于他的倔强和热情,她不自觉地喜欢他,而爱他。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因她庸俗的个人主义,保尔放弃了他们的感情。
谢廖沙:
他是保尔·柯察金童年时的朋友。他是瓦莉亚的弟弟,父亲为火车副司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加入红军,并成为共青团乌克兰区委会书记。在与敌军的抗争中,他充分显示出了顽强不屈的意志,高昂的革命热情和自我献身的精神,后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身亡。
【人物性格】
保尔: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保尔精神:自我牺牲的精神,顽强坚韧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热爱读书的精神。
达雅:勤劳、敢于挑战,不怕困难。
冬妮娅:天真、纯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朱赫来:革命事业的领路人。关心、爱护他人;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遇事沉着冷静、有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热情高涨
阿尔焦姆:重视亲情、工作独立、顽强不屈。
【章节概览】
第一章:初入社会
第二章:偷枪事件
第三章:认识冬妮亚
第四章:犹太人遭难
第五章:袭击押送兵
第六章:被捕以后
第七章:谢廖沙参军
第八章:冲锋陷阵
第九章:死里逃生
第十章:车站邂逅
第十一章:黑夜杀盗
第十二章:准备休假
第十三章:调动工作
第十四章:青春无悔
第十五章:战斗新生活
【主要情节】
苦难的童年:保尔自幼丧父,当过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受地下工作者朱赫来的影响产生革命意识,后因救朱赫来而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后被误放而逃出,由哥哥阿尔焦姆和冬妮娅悄悄送走,他奔赴战场,参加红军……)
三段恋情:保尔与冬妮娅:在一次钓鱼时与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结识,互生好感,但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与他深爱的初恋情人冬妮娅产生了感情上的裂痕,最终,他不得不牺牲了与冬妮娅的爱情。保尔与丽达: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因为共同的追求产生了感情的萌芽,但又由于误会和保尔的固执而中断,后来保尔患上肺炎兼伤寒被送走,紧接着大家又误以为保尔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此时的丽达无比悲伤……绝望之后丽达又重新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保尔与达雅:保尔在疗养时认识了母亲朋友的女儿达雅,并与她真诚地结为终身伴侣。
战场上的搏杀:战场上冲锋在前,英勇作战,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手术后到冬妮娅的亲戚家疗养,在共青团大会上,因冬妮娅强烈的个性和小资产阶级情调,二人产生感情上的裂痕,然后从此分道扬镳。紧接着保尔又主动找到朱赫来参加了剿土匪的肃反工作,但紧张而又繁重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保尔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的身体,他疼得失去了知觉,于是,他又被派到铁路总厂去担任共青团书记……)
工地上的磨练:为尽快修好铁路把木材运送给倍受严寒威胁的后方百姓,以他为带头人的“潘克拉托夫小分队”疯狂地工作着,忍受着泥泞、大风雪、冻土等恶劣天气的折磨,还经常缺吃少穿、露天住宿,甚至受武装匪徒和疾病的威胁……渐渐地,伤寒夺去了许多战友的生命,在路快修好时,保尔也染上了肺炎兼伤寒,被送回家乡治疗。
伤痛的折磨:①战场上头部重伤,右眼失明;②脊椎被炮弹炸开的石子崩了个深窝导致身体健康存在严重隐患;③患伤寒,死里逃生;④得重感冒还坚持工作,高烧引发急性风湿病,几乎丧失了工作能力;⑤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只有右手能听使唤。
钢铁般的意志:①筑路时,带领“潘克拉托夫小分队”克服种种艰难困苦,疯狂地工作着;②失去工作能力、被发残疾证后,仍顽强地战胜了自杀的念头,与病魔搏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病榻上写作(伟大的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③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搏斗时,多次令死神却步;④在精力完全耗尽之前,他没离开过革命的队伍。
自杀念头:保尔因为伤病几乎丧失了工作能力,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于是产生自杀的念头;为自己想自杀的念头感到羞愧与愤怒,更为自己在困难面前懦弱、逃避的行为而愤怒、自责,于是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文学创作过程:(1)保尔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有格的板子 来写,后来是自己口述 ,请人记录 ;(2)在完成了三章之后,寄给老同志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稿子竟被邮局遗失了,六 个月的心血白费。(3)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品主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的一部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艺术典型。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并不把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刚强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认为是在英勇的战斗和艰苦的劳动中,在刻苦的学习和严格的律己中锻炼出来的。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主题。
【艺术特色】
1.现实与虚构结合,既有强烈的自传性,又是小说在开始构思时,作者最初的设想是用回忆的形式,把自己的真实生活历程记录下来。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作家从许多优秀的共青团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加以虚构、典型化,塑造了典型人物保尔的光辉形象,突破了自传的局限,增加了主人公的概括性和普遍意义。
2.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刻画人物
小说从“十月革命”前的1915年写起,一直写到2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保尔的活动、思想发展都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其英雄业绩、性格,也是在一系列激烈的斗争中显现的。主人公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创造者之一,他的命运与苏维埃政权的命运息息相关。
3.巧妙地利用书信、日记、内心独白、格言警句等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丰满
作者利用书信、日记,侧面烘托主人公的性格。例如,借助团委书记丽达的日记描写保尔的英雄行为;借助医生的日记记述保尔在疗伤过程中的过人毅力;用保尔自己的书信来交代他的生活变化。小说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为读者打开了通向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大门,挖掘了保尔美丽的精神世界。
4.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都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如描写修筑铁路时多处环境描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
【名家评价】
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肖洛霍夫说它是“生活的教科书”。但在一些西方学者眼中它只是“斯大林的宣传机构炮制的神话”,马克·斯洛宁说它“文笔平淡,结构松散”,列·费·叶尔绍夫说它“简洁明快,几乎只用动词”。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
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作家张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