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 洋火、洋油、洋布、洋货、洋酒、洋烟、洋枪、洋炮、洋车......落后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经济文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艰难的探索资产阶级实业家:实业救国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概念解释私人开办、资本主义性质民族工业官办、带有封建性使用机器洋务企业不同点相同点 张 謇(ji n)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一、状元实业家张謇ǎ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自主学习1、张謇什么时候开始创办企业?为什么要创办企业?
2、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3、他创办的企业中较早的是哪家工厂?
4、他还从事什么其他事业?《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实业救国大生纱厂医疗、教育等公益事业 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弃官从商。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张謇 “弃官从商”,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不惧世俗的勇气和爱国精神 “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夫世界今日之竞争,乃是农工商的竞争;农工商之竞争,实是知识、学问、教育之竞争。”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南通博物苑
(中国第一座博物馆) 张謇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堂)以及中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张謇一生创办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南通师范学校
(初名通州民立师范学校)“父教育而母实业”(1875-1952)江苏无锡人。创办申新、福新等公司。主营面粉和纺织。即所谓“面粉大王”。(1866-1947)安徽人,袁世凯的财政管家。举办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誉。请说出还有哪些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想一想大生纱厂“······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1895年清政府发布的上谕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大生纱厂的命运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一战后进一步发展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一战期间创办甲午战后历程原因时间自主学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一战后洋务运动
到清末1.洋务运动的推动
2.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萌芽且初步发展“黄金时代”再度受挫
日益萎缩4.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14---1919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1.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人民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内因)
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外因);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一战后洋务运动
到清末1.洋务运动的推动
2.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萌芽且初步发展“黄金时代”再度受挫
日益萎缩4.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日军占据的中央银行大金库。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沦陷区:日本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一战至新中国成立:再度受挫,凋零萎缩 国民党官僚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紧密,使国家政权为自己服务。 官僚资本主义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1.辛亥革命的作用;(内因)
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外因);
3.国货运动的推动。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一战后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洋务运动
到清末1.洋务运动的推动
2.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萌芽且初步发展“黄金时代”再度受挫
日益萎缩4.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帝国主义压迫封建主义压迫 民族资本主义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比较落后、薄弱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曲折发展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萌芽和艰难发展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天津上海武汉杭州广州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沿江沿海大城市发达
地区发展不平衡,(1)发展阶段:短暂且曲折
(2)发展水平:总体上比较落后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的压迫
(3)发展程度:发展上不平衡
从行业上
从地区上 集中于轻工业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给我们的启迪?拓展延伸1. 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前提。
2. 的环境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
民族独立和平 活动与探究: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近代的著名的国货品牌或民族企业。
同仁堂药店, 张小泉剪刀
五粮液名酒, 全聚德烤鸭
张裕葡萄酒, 南洋兄弟烟糖
中国近代
民族工业萌芽
出现状元实业家
张謇比较落后缩
影特
点小结
1.从1910年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博览会到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世博会已有百年历史。100年前第一次全国世博会的实际组织者,就是提出“实业救国”的状元实业家( )
A.张之洞 B.詹天佑
C.侯德榜 D.张謇D我懂我会 2.下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我懂我会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是(?? )
A.产生????? B.初步发展
C.短暂发展??? D.繁荣发展C我懂我会追求历史的足迹——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材料一 1865年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材料二 1913~1920年华人投资近代工业情况表(1)图一的创办者是谁?中国民族工业的最初萌芽是在什么时期?
(2)认真分析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说说该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及呈现出这种特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 (2)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3)整体水平落后;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沿江城市。
根本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2、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该企业属于 A.洋务企业
B.外资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C1、古代有“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班超,近代有中过状元后选择了创办实业道路的
A、张謇 B、孙中山 C、荣德生 D、魏源A课堂练习3、中国古代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位“状元实业家”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A4、小李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形容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那么,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历史时期是A、洋务运动时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B6、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B.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C.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5、下来关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的发展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D.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内地D7.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⑴分析材料一,就投资额看,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⑵阅读材料二,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是什么状况?请分析其原因。⑶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二、合作探究
一、
1、总体落后,曲折缓慢。
2、行业发展不平衡,轻工业较发达。
3、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三、达标检测
1、D 2、A 3、D 4、D 5、C 6、C
7、(1)张謇,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具有爱国主义的企业家。
(2)中国社会等级森严,重农抑商,还没有一个状元从事商业活动。
(3)爱国主义精神。
(4)倒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很难发展起来。
1、重庆谈判的时间、国共双方的目的、中共代表、结果?
2、内战的起止时间?内战爆发的标志?内战分为几个阶段?
3、辽沈战役的时间、参战队伍、结果?
4、淮海战役参战军队、中心城市、结果?
5、平津战役的参战军队、战术、结果?
6、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7、渡江战役的时间、意义、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