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2.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中地理精品课程三、我国的区域差异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中国三大自然区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中 国 地 势o℃等温线受太阳辐射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三、我国的区域差异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气候(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地区出现转向;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依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名称: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北方南方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3000米等高线)大兴安岭—长城
(400㎜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查阅资料,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活动探究】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西至国境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第三级阶梯上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第二级阶梯上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季风区自然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限制因素水旱灾害、台风等水资源低温、空气稀薄、地形崎岖、土层粗瘠、风大水少
思考,三大自然区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区域差异是区域的本质属性,它是指不同区域间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要素,社会要素的禀赋和发展水平的不同。
区域自然条件差异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同时人类活动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区域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区域性的人文景观。 区域差异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前提,通过认识区域差异,既促进区域分工,为区域发展提供依据,又促进区域合作,实现更高一级区域的全面发展。【小结】1.关于青藏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的自然特征
B.青藏高原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D.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2.关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叙述正确的( )
A.甘新多沙漠,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多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AA【双基巩固】3.关于日本和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C.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D.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4.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CB5.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
B.降水逐渐减少
C.人口密度依次减少
D.地势逐渐升高
6.既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
A.黄土高 B.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CDAC 7.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B8.图中表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
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荒山
图一C谢谢观看课件29张PPT。2.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中地理精品课程中国南方的稻田景观中国东北的麦田景观中国内蒙的草原景观中国新疆的荒漠景观中国西藏的牧场景观【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 据及分界线
2、会分析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学习重点】
1、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2、探究区域内整体性特征和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用心阅读课本P14并结合图1—2—8,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
2、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3、在图1—2—8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 连山、横断山?
4、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及分界线
4分钟后提问,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学习效率高,自学能力强。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2、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受太阳辐射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3、在图1—2—8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 连山、横断山?4、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及分界线?1.划分依据3.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2.三大自然区的名称气候与地形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北方南方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3000米等高线)大兴安岭—长城
(400㎜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 请结合图1—2—8,运用所学知识完成P15表格:
要求:
1、先自己独立做(5分钟)。
2、5分钟后小组讨论(3分钟)
8分钟后抢答,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学习效率高。学习指导二:(1)三大自然区的基本情况(2)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东部季风区湿润的季风气候森林为主外流河西高东低
海拔较低
平原广阔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平原耕地水文:森林下发育的土壤(2)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地形闭塞荒漠、草原耐旱动植物多内流河、湖人烟少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为主内蒙古草原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干旱)(2)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气温低、无霜期短、光照强多冰川、西北属内流区,东南多大江大河源头多高山——不利交通高、寒荒漠、草原 土壤发育差 高寒动物广泛而深刻不够广泛而深刻微弱水旱灾害水分热量种植业为主草原牧业为主
灌溉农业 高寒牧业为主少部分河谷农业(2)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课堂小结】纬度海陆气
候地
貌水
文土
壤植
被经
济社
会文
化区域差异
区域比较的方法:
1、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多种角度,不同区域的比较角度不同。
2、区域比较一般从自然环境特征、人类活动等方面比较
3、自然地理环境的比较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比较
4、人类活动比较主要从经济发展特点、工农业生产及其布局、人口与城市等方面进行。
【规律总结】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3.有关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平均在500mm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以森林草原为主
D.均为外流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BCC【双基巩固】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
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4~5题。
4.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5.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CB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中A、B所在的区为 区,AB间以 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A与C相邻处的A侧温度带属于 带,B与C相邻处B侧的干湿地区属 。
(3)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 业为主变为以 业为主。青藏高寒西北干旱半干旱昆仑祁连阿尔金东部季风秦岭-淮河暖温湿润地区畜牧种植横断(1)图中区域C为 区,D
为 C、D两区的交界
线上有 山、 山、
山、 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