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评价
错题
一、积累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7分)
走进小说世界,我们见证了一段段如雷贯耳的英雄传奇,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刘备思贤如渴、礼贤下士,三次拜yè诸葛亮,最终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大业;范进见到中举的报帖欢喜得发了疯,痰迷心qiào,以致摔倒,不省人事,可谓绝妙的讽刺;刘姥姥知道大家在筵席上拿她取乐,但仍然迎合,看似滑稽,实则“大智若愚”……阅读小说不仅可以感受书中百味,还可以丰富人生阅历,让我们顿开茅塞,从中读到生活的本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报帖( ) 筵席( )
拜yè( ) 痰迷心qiào( )
(2)小金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进行了拓展运用,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跑道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现场掌声如雷贯耳。
B.在小语长时间思贤如渴下,这道题终于迎刃而解。
C.他居然在会上睡得不省人事,大家的分享他一点儿也没听。
D.忘不了你耐心的讲解,让迷惑的我顿开茅塞。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咬文嚼字》是一本刊物,它有两个重要的办刊理念。一个是办刊物要常办常新,只要没有不断出现的新点子、新思路,刊物的生命力就不强了。另一个理念是办刊物不能只满足于按时出版纸质刊物的单一模式, 。所谓“立体化”办刊,就是除了出版每期的刊物,还要根据刊物的性质和定位,多搞活动,进行调研,既是宣传,又是造势。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3分)
3.在期末复习时,小语设计了如下整理单,请根据提示帮其完成。(5分)
意象(1) , 。(许浑《咸阳城东楼》)
【批注】溪云乍起,夕阳沉落,山雨将至,风声满楼,这些景物描写层层推进,极力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
炼字(2) , 。(秦观《行香子》)
【批注】“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为下面描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写法(3)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批注】下片笔锋一转,将“而今”成年后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的复杂况味与“少年”时对比,写尽人生无奈。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9分)
材料一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农耕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特别指出,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面对人工智能、互联
网、大数据,我们的劳动教育要注重“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避免沦为某种生活技能的单纯机械训练,要关注互联网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劳动教育的时代特色,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劳动的时代之美。
材料二 见右图。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请介绍材料二宣传画的画面内容。(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4分)
(3)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校刊邀请你代表全体学生在“我的心声”栏目写下你对“劳动”的思考。请你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60字左右)(3分)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5—8题。(15分)
周进发迹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①,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②,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 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 ”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 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 却是哭得利害。”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 ”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生③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 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 ”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 ”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着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众人各各欢喜,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忙了个把月。申祥甫听见这事,在薛家集敛了分子,买了四只鸡,五十个蛋和些炒米、欢团之类,亲自上县来贺喜。周进留他吃了酒饭去。荀老爹贺礼是不消说了。看看上京会试,盘费、衣服都是金有余替他设处。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选自《儒林外史》)
【注】 ①贡院:科举时代举行乡试或会试的场所。②天字号:贡院连贯排列着隔离考生的窄小单间,“天字号”即第一号。③监生: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5.请你根据文段概括一下周进发迹的过程。(3分)
①进贡院自杀→② →③录贡监首卷→④放榜中举人→⑤众乡人拜会→⑥ →⑦
6.小金对选文中周进的“哭”和“笑”产生了兴趣,请你帮他完善下面表格的内容。(5分)
相关语句 “哭”或“笑”的缘由 探究人物性格及成因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1) (3)
(2) 金有余的话又勾起了他的伤心事
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众人帮助周进进考场,他觉得自己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7.选文画线句中“汶上县的人”与《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张乡绅等人形象相似,请结合内容分析他们的相似之处。(3分)
8.你们学习小组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进行了探究,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展示你的探究成果。(4分)
(二)班级阅读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以“从类型化中看人物个性——试论早期古典小说人物形象”为题,开展小论文撰写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9—11题。(15分)
材料一
关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之成说
①关于《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众说纷纭,或贬或扬。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②第一种:以鲁迅先生为代表,对《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持否定态度,认为《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过于粗疏,人物个性不够鲜明。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明确指出:“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又指出:“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③第二种:以傅继馥先生为代表,他指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是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典型的光辉高峰和不朽的范本。研究它,既可以总结类型化艺术典型的特点和经验,又可以从这一范例考察中国古典小说中艺术典型所经历的发展过程,证明由类型化典型到性格化典型是普遍的规律,中国小说的发展历史并没有例外。”
④第三种:以刘上先生为代表,他在《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中提出不同意类型化的说法,而代之以“特征化”,并解释了他说的“特征化”是一种从人物个体实际出发而着意突出其某一性格特征的形象塑造艺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性格的单一性、稳定性、群体性。
⑤黄霖先生在他参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中也谈到:“它塑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容易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也有点近似雕塑,在单一、稳定,乃至夸张之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的美……《三国演义》一书也就成了我国古代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刘先生与黄先生的看法可谓不约而同。
⑥第四种:以郑铁生先生为代表,在他的著作《三国演义叙事艺术》一书中论及“《三国演义》人物形态的构成及系列人物”时,提出了所谓“四形态”说。
⑦郑先生说:“小说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其性格的形成由多种因素构成。其审美效应就更逼近生活的真实。”“探讨《三国演义》人物形态的构成,不能离开小说形态的发展过程,也不能简单地用类型化、性格化,或扁形人物、圆形人物这些框架去套,它是复杂多样的……《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结构的组合分为四种形态,即单一型、向心型、层递型和矛盾型。”……“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分为不同形态,是因为他们的性格结构是由一系列的性格因素组成的,并且组合的方式很不相同。”“无论《三国演义》的哪一种性格结构形态,都遵循了人物创造的整体性原则。”
(选自王万鹏《<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诸说述评》,有删改)
材料二
《水浒传》《三国演义》原著选摘
选摘A 知府道:“你这厮怎地得这封假书来 ”戴宗告道:“小人路经梁山泊过,走出那一伙强人来,把小人劫了,绑缚上山,要割腹剖心。去小人身上,搜出书信看了,把信笼都夺了,却饶了小人。情知回乡不得,只要山中乞死。他那里却写这封书与小人,回来脱身。一时怕见罪责,小人瞒了恩相。”知府道:“是便是了,中间还有些胡说。眼见得你和梁山泊贼人通同造意,谋了我信笼物件,却如何说这话。再打那厮!” 戴宗由他拷讯,只不肯招和梁山泊通情。蔡九知府再把戴宗拷讯了一回,语言前后相同,说道:“不必问了。取具大枷枷了,下在牢里。” (选自《水浒传》第四十回) 且说罗真人把上项的事,一一说与戴宗。戴宗只是苦苦哀告,求救李逵。罗真人留住戴宗在观里宿歇,动问山寨里事务。戴宗诉说晁天王、宋公明仗义疏财,专只替天行道,誓不损害忠臣烈士、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许多好处。罗真人听罢甚喜。一住五日,戴宗每日磕头礼拜,求告真人,乞救李逵。罗真人道:“这等人只可驱除了罢,休带回去。”戴宗告道:“真人不知,这李逵虽然愚蠢,不省理法,也有些小好处。第一,耿直,分毫不肯苟取于人。第二,不会阿谄于人,虽死其忠不改。第三,并无淫欲邪心、贪财背义,敢勇当先。因此宋公明甚是爱他。不争没了这个人,回去教小可难见兄长宋公明之面。” (选自《水浒传》第五十三回) 选摘B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 ”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 ”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 (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续表
选摘C 【《水浒传》林冲相关篇目】 第7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8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9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10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11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12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 第19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情节闪回】 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 ”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 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林冲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 林冲拿住王伦,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周给盘缠,与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泊便是你的 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林冲拿住王伦,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 ………… 晁盖大怒,回头一观,早有一将出马去战曾魁。那人是梁山初结义的好汉豹子头林冲。两个交马,斗了三十馀合,不分胜败。 ………… 林冲力敌二将,大喝一声,夺神威将柳元一矛戳于马下。 …………
【明晰论题概念】
9.为了明晰论题概念,同学们对《水浒传》《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梳理。请联系材料一和阅读积累,完成表格。(4分)
具体人物 曹操 诸葛亮 关羽 宋江 鲁智深 武松 李逵
性格特征 奸诈 ① ② 忠孝仁义 ③
【研读原著资料】
10.同学们围绕论题,对材料进行讨论,请你参加。(4分)
小语:我觉得从选摘A中可以看出戴宗的性格特征比较稳定。是不是这样呢
小金:确实如此,(1)
。(2分)
小文:嗯,我从戴宗的言行中读出了这一特征。材料一中刘上先生认为曹操的性格也是单一、稳定,但我在梳理曹操形象时,却发现他的形象还是比较丰满的。你从选摘B中看出来了吗
小金:我从这些细节看出来了。你看,(2)
。(2分)
小语:是的,这也是材料一中郑铁生先生的看法。《水浒传》中人物形态的构成是复杂多样的。比如,宋江的典型性格是忠孝仁义,而在阎婆惜发现他与晁盖之间的秘密时,表现得十分慌张,为了自己的安全杀人灭口,这又不是仁义的表现。
【论证写作提纲】
11.同学们围绕写作提纲,展开讨论,请你参与。(7分)
从类型化中看人物个性
——试论早期古典小说人物形象
正文
一、人物形象塑造观点比较
……
二、人物形象类型化与个性化并存
(一)古典小说人物形象类型化的典型意义
1.引用材料一第一种观点论证古典小说人物形象类型化的典型意义。
……
(二)……
三、古典小说人物性格形成原因
(一)小说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其性格的形成由多种因素构成。
(二)……
四、结论
(1)小语梳理了材料一的观点,做了如下笔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批判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但对其人物塑造上的成就给予了肯定。
B.傅继馥认为《三国演义》是人物塑造典型化向个性化转变的代表。
C.黄霖所说人物的特征化就是戏曲中的脸谱化,给读者强烈冲击。
D.郑铁生认为《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构成是多因素造成的,但都遵循整体性原则。
(2)请你以林冲为例,参考选摘C,结合《水浒传》和整本书阅读体验,帮助小语论证“小说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其性格的形成由多种因素构成”这一观点。(4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13题。(4分)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第一句中两个“难”字的含意有什么不同 (2分)
13.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2分)
三、写作(40分)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赞赞我的国,神舟升天逐大国航天梦,京张高铁5G信号全覆盖;赞赞我的家乡,一江碧水向东流,万顷田野喜丰收;赞赞我的母亲,既能课堂侃谈上下五千年,又能撸起袖子料理柴米油盐……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或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答案
1.(7分)(1)(4分)tiě yán 谒 窍(每空1分)
(2)(3分)D A项,“如雷贯耳”意为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此处形容掌声,不符合语境。B项,“思贤如渴”意为希望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思饮一样迫切,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此处使用不符合语境。C项,“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或指不懂人情世故。此处形容在会上睡觉,不符合语境。
2.(5分)(1)(2分)示例:把“只要”改为“如果”。
(2)(3分)还要考虑“立体化”办刊(补写后能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即可)
【解析】第(1)题考查病句修改。仔细阅读画线句可知,画线句存在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没有不断出现的新点子、新思路”“刊物的生命力就不强了”两个分句之间应该是假设关系,而“只要……就……”是一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因此可以把“只要”改为“如果”。第(2)题考查补写句子。补写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可知,横线前面的句子强调办刊物不能只满足于单一模式,横线后面的句子是对“‘立体化’办刊”的解释,因此横线处应补写强调办刊物需要考虑“立体化”办刊的句子。考生据此补写即可。
3.(5分)(1)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2)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3)而今识尽愁滋味(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4.(9分)(1)(2分)示例1:新时代呼唤新的劳动教育。
示例2:新的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
(2)(4分)宣传画以奖状为背景;画面主体部分的左边,是由手套、镰刀和锄头构成的阿拉伯数字“5”;右边是一位身着工装的劳动者,她左手拿着一个写有“劳动人民最光荣”的荣誉证书;(2分)她和左边的数字“5”构成了图案“5·1”;(1分)宣传画主体部分下面的田字格里写着“劳动节”三个汉字,三个汉字的上方分别注有相应的汉语拼音。(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示例:“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古人笔下的劳动美景,今天,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新时代劳动画卷。 (字数不符可酌情扣分)
【解析】第(1)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仔细分析材料一可知,第一句话是材料中心句,意在强调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与之前的劳动教育不同。第二、三句具体介绍了今天的劳动教育的特点。由此不难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第(2)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这类题,明确表达方式:说明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其构图要素,并展开合理的联想说明时一要注意按照合理的顺序,二要注意要素介绍齐全,(【注意】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遵循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分层描述;也可采用总分结构介绍)三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明、连贯。第(3)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题,一定要从题目要求出发,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和分析。本题中“对‘劳动’的思考”点明了写作方向;“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表明所拟写的内容要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具体拟写(【注意】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简洁、生动,可考虑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引用等)时,宜用短句、感叹句或者排比句,也可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一)图表题
首先要对图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主题或大方向;其次要重视数据的变化,将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将数据与文字结合起来比较,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最后要审清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二)漫画题
探究漫画的寓意,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①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寓意。②结合漫画的画面来思考其寓意。③联系漫画中的文字来理解漫画。④透过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
(三)徽标题
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力求避免遗漏徽标内容。解说画面要依照一定的顺序,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遵循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分层描述。分析徽标含意时,要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分析其内涵和寓意,要联系具体对象做出合理解释。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材料内容以及地域特色,尤其要深挖徽标“色彩”的深层含义。一般答题格式:构图元素(外形)→象征义(寓意)。
(四)图片题
抓住画面中的主要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要注意图片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尤其要注意观察、捕捉图片中的细节;要结合背景所营造的氛围,联系生活实际,概括画面所蕴含的主旨。
5.(3分)②众客人捐考 ⑥会试后又中进士 ⑦钦点广东学道(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与概括文章情节。解题时,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确定答题区间锁定关键信息,概括内容作答。从“周相公既有才学……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等内容可以分别概括出答案。
6.(5分)(1)(1分)苦读几十年书,秀才都没考中,看见贡院,触景生情,不觉伤心
(2)(1分)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
(3)(3分)热衷功名富贵,迂腐可笑;(1分)深受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毒害(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及其背后成因的分析。第(1)空,要求分析周进“哭”的缘由。根据金有余对客人的解释可知,周进哭是因为“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如今触景生情,伤心而哭。第(2)空,根据题中“又勾起了他的伤心事”可知,应补充周进哭的相关句子,结合相关情节,可知对应“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第(3)空,周进的“哭”和“笑”都是因为其对功名利禄的痴迷,其根源是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思想的毒害。
7.(3分)周进中举后,“汶上县的人”忙着与他“认亲”“认相与”;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逢迎、奉承,张乡绅与他拉关系,还送钱送房。(2分)这些都表现出他们市侩、趋炎附势的嘴脸。(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对比分析。作答时,根据两文中人物的言行分析他们的相似之处即可。《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等人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中举后,胡屠户称范进为“老爷”,奉承他是“天上的星宿”等;张乡绅赶来拜会,不但口头上拉关系、套近乎,还送银子,送房子。本文中,周进中举后,“汶上县的人”忙着与他“认亲”“认相与”。这些都表现出他们市侩、趋炎附势的一面。
8.(4分)示例:①运用夸张手法,周进到贡院一游,不觉悲上心来,撞死在地下。醒来后又哭又撞,直到口吐鲜血,极尽夸张之笔法,人物丑态百出。②运用对比手法,周进“哭”与“笑”的对比,以及其中举前后的对比,使人物醉心功名的丑态跃然纸上,寄寓了无限深意。③善于抓住细节描写。周进听到众人愿筹钱替他捐个监生时,“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一“爬”一“就”,活脱脱将一个为了能参加科举考试而不顾尊严的卑微形象展现了出来。(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艺术特色的探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本,明确这种讽刺手法主要体现在夸张、对比和细节描写三个方面,然后从文本中找出最能体现其特色的情节,加以概括分析即可。
9.(4分)①多智(1分) ②忠义(1分) ③粗鲁、勇武、耿直、仗义等(2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由材料一“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可概括出诸葛亮和关羽的形象特征;由《水浒传》的阅读积累可概括出鲁智深、武松和李逵的共同性格特征。
10.(4分)(1)(2分)示例:戴宗为了救宋江,在严刑拷打下仍不肯说出实情;(1分)在罗真人惩罚李逵时,每日磕头乞求罗真人谅解,为朋友两肋插刀,十分仗义。戴宗在书中始终是这一形象,较为稳定。(1分)
(2)(2分)曹操得知许攸私奔到寨,连鞋子都来不及穿,见到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可见其内心对许攸的欣赏,这是他惜才的表现。(1分)但是面对许攸的提问又不断隐瞒,这又是他奸诈的表现。这一片段呈现的曹操性格就较为复杂。(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作答时,要结合原著中的相关情节进行分析。第(1)题,分析戴宗性格稳定的表现,可结合戴宗为救宋江和李逵时的情节,得出其为朋友两肋插刀,十分仗义;第(2)题,可结合细节分析曹操惜才爱才和奸诈的性格特征,得出其丰富的人物形象。
11. (7分)(1)(3分)D A项说法有误,鲁迅并没有批判《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而是对其人物塑造上的手法进行了批判;B项说法有误,傅继馥认为通过《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可以“考察中国古典小说中艺术典型所经历的发展过程,证明由类型化典型到性格化典型是普遍的规律”,并没有说“《三国演义》是人物塑造典型化向个性化转变的代表”;C项说法过于绝对,黄霖所说人物的特征化应为“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容易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而不是“人物的特征化就是戏曲中的脸谱化”。
(2)(4分)示例:林冲经历了从隐忍到反抗的过程。(1分)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他的出身和人生追求所限,在遇到妻子被高太尉的干儿子调戏、被高太尉设计诬陷等一系列打击时,他处处隐忍,希望有朝一日得到平反,重新获得自己曾经拥有的身份。(1分)在草料场亲眼看到好友设计陷害自己,生命受到威胁,做出复仇之举。被逼上梁山之后,内心的意识逐渐觉醒,走上了反抗之路。(1分)可见,他的性格形成与变化和他的出身、人生追求、所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1分)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运用和名著阅读。作答时,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要求论证“小说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其性格的形成由多种因素构成”这一观点结合材料和《水浒传》的阅读体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林冲的性格特征发展变化的原因。本题中,结合选摘C和《水浒传》中与林冲有关的情节,可从林冲的出身、人生追求和所处环境等角度分析。注意要举出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来证明观点,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2.(2分)第一个“难”意为困难,指客观之难;(1分)第二个“难”意为痛苦(或“难受”“难舍”),指主观之难。(1分)
13.(2分)运用比喻、双关的修辞手法,(1分)对仗工整,委婉动人,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1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丝”与“思”谐音双关;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坚贞和至死不渝的情感。这两句诗对仗非常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14.(40分)【写作指导】 “赞赞”是一个叠词,不同于一般的“赞美”,这个词赞美的感彩要浓厚一些,与“夸夸”有异曲同工之妙,考生一定要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强烈的赞美之情。引语部分已经给出了三个赞的对象,考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也可自主选择其他词语进行补题。根据自拟的题目列提纲写作即可。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突出赞美该内容的原因,这是写作的重点,考生可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来突出所要赞美的内容的可赞之处,做到立意深远、构思新颖,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生动、结构严谨。
【佳作示例】
赞赞我的母亲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我本以为生活会像湖面一样一直宁静祥和下去,殊不知那奔来的汹涌波涛会将这一切撕碎,伴随着的,还有那将我温柔地护于羽翼之下的母爱。【点评】开头点题,突出母亲的温柔
暴风雨的前夕是没有任何征兆的。那天我正在上体育课,微风拂过,宛如骄傲的少年在奔跑。我微微昂首,四肢不断地摆动,我的前方是空旷的终点,后方是略有些疲惫的人群,我勾了勾嘴角,开始加快脚下的频率。【点评】细致地描写“我”的神态、动作,为下文的意外做铺垫突然,我那骄傲的翅膀折在了离终点最近的地方。我坐在地上想奋力站起,可脚踝的刺痛让我如小丑般站起,又不受控制地坠落。母亲何时来到我身边,用怎样轻柔的声音询问也不知。从医院回到家里,我的脑子里就只有五个字——“我要拄拐了”。
我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因此被渐渐拉长,我把伤痛所带来的所有委屈、不甘、难过、恼怒一股脑儿全塞给母亲。在那被羽翼温柔呵护的天地里,我到处撕扯那洁白的羽毛,毫不在意那柔和下的伤痛。
“慢点儿走,又没人跟你抢,你单脚跳那么快干什么 ”母亲搀扶着我缓慢地上楼,声音如阳光一样温暖,却引燃了我。我突然甩开了她紧紧拉着我的手,双手扶着楼梯扶手,一级一级地向上跳,速度更加缓慢了。楼梯间的回声萦绕在我耳边,大声嘲笑着我的无能。我咬着牙,舌头顶着上腭,将那似海浪般的委屈卡在嗓子眼儿里,就这样一阶一阶,缓慢地向上移动。这时母亲并没有打断我,只是凝视着我的背影。【点评】将“我”的固执与母亲的默默支持作对比,凸显母爱的伟大
我累了,静静靠在扶手边,楼下是同样十四五岁的生命体,他们结伴在欢声笑语中绽放绚烂的色彩,而楼上只有那灰白的寂静。我脆弱得不堪一击,原本封锁在眼中的泪珠,自己从眼眶中蹦了出来,冰冷的风刮得脸生疼。身后,那羽翼再次张开,把我拥入怀中,轻柔地抚摩着我的伤痛,弯腰用额头轻轻抵着我的额头,传递着那温暖却强大的力量。【点评】细致地描写母亲的一系列动作,表现出母亲用她特有的温柔传递给“我”强大的力量,彰显主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声音如春风般轻柔,却让我心中的一切委屈与不甘一溃千里,我躲在她的羽翼下,躲在她的怀抱中,失声痛哭,亦如儿时,她轻声细语地给我讲一些话,抚摩着我的头。她,似熬过漆黑的、漫长的夜晚后,带着暖意的橘红。
母亲啊,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呵护我长大,教会我成长,是这漫长岁月中,我最不可缺的人。【点评】直接抒情,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与感激之情,深化全文主旨
【名师总评】 文章选取小作者在一次体育课上不慎摔倒,脚踝受伤,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故事,表现了母爱的伟大,道出了小作者赞赞母亲的原因。在叙述的过程中,小作者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使自己的无理发泄与母亲的包容形成对比,表现了母亲对自己的耐心与关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