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2 08:1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评价
错题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为方便中考复习,小金想制作一本“错别字消灭集”,请你一起参与完成。(3分)
错别字消灭集
(1)利用汉字偏旁消灭错别字
如:转朱阁,低琦户。
解析:“琦”的偏旁“王”表示美玉,而此处“qǐ户”意为雕绘着花纹的门窗,与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有关,故应写作“    ”。
(2)利用成语消灭错别字
如:暂凭杯酒涨精神。
解析:成语“zhǎng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助长别人的声势,低估自己的力量,“zhǎng精神”的“zhǎng”意思为增长,振作,故应写作“    ”。
(3)利用文化常识消灭错别字
如:千里共蝉娟。
解析:“chán娟”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故“chán娟”应写作“    ”娟。
2.下列同学的做法,学习过程无法达成目的的一项是(  )(2分)
A.小金想收集一些关于岳阳楼的名篇佳作,他收集到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登岳阳楼》。
B.小语整理了《醉翁亭记》中的一些成语,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峰回路转、水落石出、觥筹交错,她认为这些成语在文中的含义和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没有变化,想直接使用。
C.小文想写一篇关于西湖雪景的作文,于是她读了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D.小选想梳理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写下的作品,于是他搜集到了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方块字里隐乾坤。班里开展汉字溯源学习实践活动,请你结合示例,给汉字“临”做解析。(2分)
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个人跟在后面。“从”本义为“跟随”。例如,《醉翁亭记》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的“从”即“跟随”之意。
一个人俯身看地上的物品。“临”本义为“        ”。
例如,                       。
4.学完古诗后,小语制作了四个书签准备送给朋友,请你帮她将书签制作完成。(5分)
 甲       乙       丙       丁
(1)在甲、乙、丙、丁的横线上分别补写出句子。(4分)
(2)乙、丙、丁书签主题分别是“情趣”“思念”“怀古”,甲书签最恰当的主题是(  )(1分)
A.惜别      B.祝愿      C.理趣      D.乡愁
5.下面是阅读《艾青诗选》后填写的阅读发现单。请根据要求,补全相应内容。(4分)
阅读任务 过程记录
单首诗阅读小组交流 (1)[谈发现] ◎小金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发现:诗人遣词用语的深厚功力,精心选择三个色彩鲜明的形容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小文读《黎明的通知》,发现:诗人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让所有正在遭受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表达了对黎明的期盼。 ◎我读《        》,发现:   (2分)
诗歌阅读基本方法探究 (2)[提建议] 如何读诗 在读现代诗时,从方法上我有以下建议(要求适当联系诗歌): (2分)
6.(2021·成都中考改编)下面是一组有关“古诗中的植物”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7分)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全唐诗》出现频率前五位植物统计
     (单位:首)
(数据来源:《草木缘情》,商务印书馆,2016年)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①           。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在众多的植物中,②         ,3 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③         。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④         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2)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一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3分)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 《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         ,植物的自语:            ,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 —8题。(4分)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本诗具有强烈的抒彩,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下面是同学整理的情感变化图,请结合诗意,将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 为什么 (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诗中画横线的句子哪个词最需要重读 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10.老师请同学们为画波浪线的诗句配插画,以下两种设计,你会选择哪一种 请结合诗句内容和诗人情感说明理由。(2分)
设计一:将“沉舟”“病树”居中突出,将“千帆过”和“万木春”画得邈远。
设计二:将“沉舟”“病树”置于画面一角,用明亮的色彩渲染“千帆过”“万木春”的景象。
(三)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1—13题。(8分)
【材料一】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材料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1.一词多义是汉语中常见现象。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名之者谁    莫名其妙  不可名状
B.野芳发而幽香 间不容发 整装待发
C.乐亦无穷也 理屈词穷 山穷水尽
D.射者中,弈者胜 中规中矩 百发百中
12.请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材料一的第一段是如何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并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3分)
13.面对人生困境,欧阳修、韩愈有着不同的表现,请你联系这些表现探究他们身上相同的精神品质。(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关链接】
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何福消受。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而深山清寂,皓月空明,枕石漱流①,卧醒花影,除林和靖②、李岣嵝③之外,亦不见有多人矣。即慧理④、宾王⑤,亦不许其同在卧次。
(节选自张岱《冷泉亭》)
【注】 ①枕石漱流:头枕青石,用溪流漱洗。指隐居生活。②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③李岣嵝:明朝隐士。④慧理:印度高僧,晋朝时建灵隐禅寺。⑤宾王:唐朝诗人骆宾王,相传在讨伐武则天失败后遁入空门。
14.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在语境中的意思。(3分)
文言词句 参考方法 解释
(1)是日更定矣 成语推断:亦复如是
(2)上下一白 根据语境推断
(3)亦不许其同在卧次 查阅词典:①次序,等次;②依次;③止,停留;④近,接连。(《古代汉语词典》) (只填序号即可)
15.请用“/”给相关链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余 故 谓 西 湖 幽 赏 无 过 东 坡 亦 未 免 遇 夜 入 城。
16.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话富有表现力,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2分)
17.课堂上,同学们就“张岱在湖心亭偶遇金陵人到底是怎样的心情 ”展开辩论,正方认为是“惊喜”,反方认为是“扫兴”。假如你是反方,请结合文本和相关链接,阐述你方的理由。(3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1题。(11分)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
【乙】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①,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②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③,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 ①制中:居丧期间。②昭烈:刘备的谥号,指刘备。③器:才干,指治国的才干。
18.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之”代指“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横无际涯”中的“横”是“宽阔”的意思,表现洞庭湖的浩渺广大。
C.“春和景明”中的“景”指风景、景物,写出春天的景物非常漂亮。
D.“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中的“哭”是“为……哭”的意思,写出了人们对于范仲淹的去世非常痛惜,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崇。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20.范仲淹去世后,朝廷给予“文正”这个谥号。对于这件事,同学们有以下一番交流,请你从下面的小贴士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后,也加入其中吧。(4分)
小贴士
谥号,即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宋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都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历史上能得到该谥号的人数较少,大多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司马光、方孝孺等。
小金:怪不得范仲淹的文集名叫《范文正公集》,原来“文正”是他的谥号,这谥号真是太厉害了!
小语:是啊!范仲淹在当时本来就是一个风云人物,影响力很大。你看在《宋史·范仲淹传》中,史家就是用“(1)           ”这种褒扬性的称号来称呼他。
小文:察其一生所为,我觉得“文正”这个谥号正是对范仲淹(2)        的远大抱负和济世治国的千秋功绩的表彰。
小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毛泽东眼中,范仲淹应称得上是个“风流人物”了。
小语:的确,范仲淹在政务方面有卓越的才能,尤其是治理地方,成绩斐然,造福一方,这可以从《宋史·范仲淹传》中“(3)            ”看出来。
小文:其中还有“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这样的记述,恰好印证了他在《岳阳楼记》中说的那句话“(4)            ”,可见他的思想品行能受到全天下的推崇与认可,被赠谥号“文正”,是名副其实的。
21.有学者认为,范仲淹的忧乐思想不仅是对孟子忧乐思想的继承,更是一种发展。请读孟子的这几句话,结合【甲】【乙】两文,简要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与认识。(3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三、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40分)
  风用它的力量让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势,雨用它的力量让孱弱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流水用它的力量让船只扬帆远航……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神奇的力量,社会生活中也一样。那么,这些力量带给了我们怎样神奇的改变呢
  请以“总有一种力量,让我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答案
1.(3分)(1)绮 (2)长 (3)婵(每小题1分)
2.(2分)B 《醉翁亭记》中很多成语意思流传至今已发生很大变化,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意思为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义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3.(2分)示例:从高处往低处看 《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临”即“居高面下”之意 [解释本义、举例说明(不局限于所给答案)各1分]
【解析】本题考查仿照示例解释汉字的意思。观察所给示例,分析可知,作答时,根据图中的画面描述的提示分析汉字本义从所学诗文中举例说明即可。观察所给图片和空前的提示句,画面内容是一个人俯身看地上的物品,由此可推测出“临”的本义为“从高处往低处看”。结合所学诗文举例说明即可,如本单元的《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临”即“居高面下”之意。
4.(5分)(1)(4分)千里共婵娟 枳花明驿墙 有弟皆分散 湘水无情吊岂知(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2)(1分)B 词句表明了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苏轼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最真诚的祝福,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故选B。
5.(4分)(1)(2分)示例:鱼化石 诗人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活力,没有叹息,听不见浪花。诗人由此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启迪我们生命在于运动,只有斗争地活着,才能发挥人生最大的价值。(结合所选诗歌具体内容分析1分,诗人的情感主旨或读后的感受1分)
(2)(2分)①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分行书写的,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②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加以“陌生化”处理,表意更为新颖别致,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如泰戈尔《飞鸟集》:“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③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如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邮票、船票等意象,赋予了它们相似的内涵。④体味诗歌的情感。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⑤体会诗歌的理性美。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如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表面上写林中之路,实际上是在写人生之路;选择不同的路,喻指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任写一点,建议1分,联系诗歌内容1分)
【解析】第(1)题,考查拟写名著阅读的感受。作答时,结合题干和示例可知,我们可选择《艾青诗选》中的一首诗,来谈自己的读书发现,具体可从诗歌内容、诗人的情感主旨、读后的感受等方面来作答。如我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现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第(2)题,考查读现代诗歌的方法。作答此题,可精读统编教材中“名著导读”中的“读书方法指导”作答即可。
6.(7分)(1)(4分)示例:①唐诗宋词中的常客 ②“柳”独占鳌头 ③“梅”异军突起 ④寓意美好(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2)(3分)示例1:《竹里馆》中的“竹” 我的幽深、静谧,一如诗人你淡泊、超脱的心境。
示例2:《饮酒》(其五)中的“菊” 我生长在东篱之下,可否为你归隐的生活增添一缕馨香
示例3:《蒹葭》中的“蒹葭” 我“苍苍”的样子,愿疏解你寻找伊人的焦急心情。(植物特点1分,植物特点与自语内容匹配1分,句式1分)
【解析】第(1)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补写句子。作答此题,要建立在读懂图表信息的基础上,具体需以下几步:①通读语段,理解语段大意;②看横线前后的标点符号,根据标点符号判断所填的句式;③关注上下句的关键词,以及图表的信息,确定句意;④将所填的句子带入语段中,检验语言的流畅、连贯,以及逻辑的严密性。两张图是关于唐诗宋词中出现频率前五位的植物,据此第①空可填“唐诗宋词中的常客”;根据“寄托‘离情’”和数字3 463可知,第②空应填“柳”独占鳌头;根据“凌寒独放的特性”以及宋词出现的明显变化可知,第③空应填“梅”异军突起;最后总结,这些都是寓意美好的植物,所以第④空应填“寓意美好”。注意不超过10个字。第(2)题,考查仿写句子。作答此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所给的示例,明确要仿写的内容;然后从三个选项中任选一种植物,结合植物在诗中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从第一人称视角拟写“自语”,仿写时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7.(2分)①惆怅 ②自信(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变化的把握。要补充空缺之处诗人的情感,首先要弄清已给出部分对应的诗句:“欢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郁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迷惘”“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振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余下的四句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惆怅之情溢于言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诗人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增添了信心。据此作答即可。
8.(2分)示例1: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1分)因为这两句诗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1分)
示例2: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1分)因为这两句诗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1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旨。解答本题,应从整体上理解诗歌的意思,并结合诗句内容和主旨联系现实生活具体分析。
9.(2分)示例1:“二十三年”最需要重读。(1分)该词突出了诗人贬官时间之长,表达出诗人的无限辛酸与愤懑。(1分)
示例2:“弃”最需要重读。(1分)该字写出了诗人被贬官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的无限辛酸与愤懑。(1分)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表面上是考查朗读,实为考查炼字。解题时,首先要注意整体把握该诗句的情感,带着情感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语调,把握需要重读的词。然后结合该词的特殊用法,具体分析其表现力。
10.(2分)示例1:选择设计一。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比,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表达了世事变迁、宦海浮沉的感慨,所以将“沉舟”“病树”居中突出。(1分)而“千帆过”和“万木春”指的是新贵们仕途得意,不是诗人的心情,应画得邈远。(1分)
示例2:选择设计二。“沉舟”“病树”固然使人感到惆怅,但“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1分)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因此应当用明亮的色彩渲染“千帆过”“万木春”的景象。(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内容和诗人情感的理解。画线诗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作答时,只要明确观点,结合诗句内容和诗人情感,恰当地阐明理由即可。如设计一:“沉舟”“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诗人寂寞、忧伤,他人却仕途得意,所以应将“沉舟”“病树”居中突出,“千帆过”和“万木春”不是重点,所以应画得邈远。言之有理即可。
11.(2分)B B项,开放/头发/启程。A项,命名/说出/说出;C项,都是“穷尽”的意思;D项,射中目标/符合/射中目标。
12.(3分)材料一第一段是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先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一笔勾出滁州的地理环境;(1分)然后层层推进,写沿途的所见所闻(先写西南诸峰林壑之美,后写琅琊山草木之秀,再写泉水潺潺或层层推进,写“西南诸峰”、琅琊草木、山行之路、酿泉之水);(1分)最后定格在“醉翁亭”上。寥寥数语,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1分)(如果概括作答“先用广镜头、长镜头拍摄全景,然后不断拉近镜头,变为小镜头、短镜头,最后定格为特写镜头,犹如逐渐拉近的电影画面一般,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也可给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法的分析。作答本题,应仔细阅读相应材料。分析可知,第一句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一笔勾出滁州的地理环境。第二句写西南诸峰林壑之美,琅琊山草木之秀;第三句写泉水潺潺。层层推进,写出沿途的所见所闻,犹如电影镜头不断拉近。第四句犹如特写镜头,定格在“醉翁亭”上,由此“推出”醉翁亭。作者这样写,不仅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3.(3分)欧阳修被贬之后造福百姓,与民同乐(随遇而安,豁达乐观);韩愈被贬之后内心沉痛(无限悲慨)。对待人生的困境,他们的行为态度各有不同,但是透过表象,能看出他们都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或责任感)。(结合材料分别概括其不同表现和态度,各1分;归纳他们的相同品质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亦可。如果笼统地答“爱国精神”或者“面对逆境不屈服”等,只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语段综合探究。作答本题,首先要分别总结出两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表现,然后分析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分析材料一可知,欧阳修面对被贬的困境,随遇而安,与民同乐,滁州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由此可概括出他的旷达情怀。分析材料二,抓住“家何在”“马不前”等不难判断作者被贬后内心的沉痛,而由“肯将衰朽惜残年”一句可看出作者即使被贬也依然忧国忧民,为国忧虑。考生据此分析概括两人相同的精神品质即可。
14.(3分)(1)这,此 (2)全,都 (3)③[每小题1分,(1)(2)题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3)题,考查课外文言词语。可结合语境翻译出该句的大意,然后将给出的义项代入句中进行判断,这句话的意思是:也不允许他们一同停留在卧榻旁边。由此可推断“次”取“止,停留”之意。
15.(2分)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每处1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解答本题,理解语句意思是关键。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我说对西湖深入欣赏,没有超过苏东坡的,可是他也免不了一到夜晚就进城去。考生据此断句即可。
16.(2分)寥寥数十字即写出了雪之大、下雪时间之久和大雪后万籁俱寂的特点,令人感受到当时雪之深、天之寒;运用环境描写突出作者雪夜游西湖的痴(高雅情趣)(【注意】人物形象上的作用)/为下文写作者看到“上下一白”的奇景做铺垫/也使后文中偶遇金陵人更显意外。(【注意】结构上的作用)(分析合理即可。景物特点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人物形象或结构上的作用1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结合语段分析可知,这是一个写景句,因此作答时,要从句子本身出发,答出其所写景物的特点。根据“大”可知写出了雪之大,根据“三日”可知写出了下雪时间之久,根据“人鸟声俱绝”可知写出了大雪后万籁俱寂的特点从人物形象塑造或结构上的作用等角度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17.(3分)①从作者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而今又避嚣灵隐”,不许别人“同在卧次”等可以看出,作者有孤高自赏、遗世独立的情怀;②作者特意在更定之时才出发独往湖心亭看雪,是想独自在湖心亭欣赏西湖雪景,但到了亭上却发现早已有人在,难免扫兴;③从“见余大喜曰”“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等来看,高兴、主动的一方是金陵人,张岱更像是被动接受对方邀请,碍于礼节勉强应酬;④张岱前往湖心亭看雪时“拥毳衣炉火”,做好了在湖心亭赏雪景的准备,但见了金陵人后喝了三大杯酒即仓促告别,并无与其共赏雪景之意。所以我们认为张岱是乘兴而去,又因为独游西湖不成扫兴而归。(言之有理即可;第①点必答,2分;第②③④点任答一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分析。题干要求站在反方的角度阐述理由,即分析张岱在湖心亭偶遇金陵人是“扫兴”的心情的原因。作答时,首先应先借助注释疏通相关链接的大意,然后结合张岱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具体分析。根据《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和相关链接中“而今又避嚣灵隐”“不许其同在卧次”可知,张岱有孤高自赏、遗世独立的情怀。因此当他在湖心亭偶遇金陵人时,难免扫兴;面对金陵人的盛邀,他“强饮”后而别,可见他是碍于礼节勉强应酬,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在此基础上,结合辩论词的行文特点,总结、强调己方观点即可。
【参考译文】
【相关链接】我待在西湖时,多半把湖船当作住所,夜夜欣赏西湖上的月亮,如今又在灵隐寺里躲避喧嚣,晚上坐在冷泉亭里,又夜夜面对山里的月亮,哪里来的福分能得到这么好的享受。所以我说对西湖深入欣赏,没有超过苏东坡的,可是他也免不了一到夜晚就进城去。真能领略深山的冷清寂静,明月的通明透彻,头枕青石,用溪流漱洗,在花影里睡下又醒来的,除了林和靖、李岣嵝之外,也不见有多少人了。即使是慧理、骆宾王,也不允许他们一同停留在卧榻旁边。
18.(2分)C “春和景明”的意思是“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所以“景”的意思是“日光”。故C项表述不正确。
19.(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方法
  ①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②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③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⑤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按照“留、替、调、补、删”的文言句子翻译方法,可归纳出以下歌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字词,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语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对照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20.(4分)(1)一代名世之臣 (2)先忧后乐 (3)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 (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外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探究朝廷赐予范仲淹谥号“文正”的原因,首先要结合小贴士了解相关知识,再结合课外文言语段的事件具体分析。考生借助自己的文言积累和注释不难疏通课外文段的大意,根据题干要求,找出对应的语句即可。第(1)题,根据题干要求,找到议论性语句“自古一代帝王之兴……无愧乎此”,由此可填“一代名世之臣”。第(2)题,根据空后的“远大抱负”和“济世治国”可知,可填“先忧后乐”。从“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可看出,范仲淹在政务方面有卓越的才能,尤其是治理地方,故第(3)题应填“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第(4)题,根据题干中范仲淹当初在制中,上宰相书,大谈国家的事情的提示可知,此题应填“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1.(3分)两者都体现了儒家一脉相承的以民为本(仁爱)的思想。(1分)孟子是以此来劝导君王要施行仁政,认为这样可以使君王称王天下;(1分)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激励,更有着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舍己为人(以天下为己任) 的奉献精神。(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作答时,先分析链接材料关于孟子的忧乐思想,“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即孟子以此来劝导君王要施行仁政,得民心、顺民意,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爱戴。再分析【甲】【乙】两文可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以天下为己任。两者都体现了儒家一脉相承的以民为本(仁爱)的思想。最后结合两文所提及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思想谈谈理解即可。
【参考译文】
【乙】范仲淹内心刚强而外表温和,天性十分孝顺父母,因为母亲在世时他正贫困,后来虽然富贵了,没有宾客时仍不吃两样肉菜。妻子儿女的衣食,也仅够自己吃穿。然而他乐意把自己的钱财送给他人,在家乡设置义庄,用来赡养本族的穷人。他博爱众人,乐于行善,当时的读书人很多出自他的门下,虽然是城乡的普通百姓,也都能说出他的名字。他去世的时候,各地听到死讯的人,都为他叹息。他处理政务崇尚忠厚,所到之处多有恩德,邠、庆二州的百姓和归附宋朝的羌人,都画了他的肖像并建立生祠来纪念他。等到他去世的时候,羌族大小首领几百人,像父亲去世一样为他痛哭,斋祭了三天才散去。范仲淹有四个儿子:范纯祐、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
自古一代帝王的兴盛,一定有一代闻名于世的大臣。宋有仲淹等贤臣,无愧于此。仲淹当初在制中,送给宰相书信,尽力论述天下大事,以后当政,都将他的话付诸行动。诸葛孔明在草庐刚开始见到昭烈时说的几句话,一辈子的事功业绩都可以从中见到。豪杰的自知之明,就是这样啊!考察他在朝当政,虽然不能长久,但是先忧后乐的志向,海内之人原本已相信他有弘大坚毅的才干,足以担当这项重任,如果探究他所想做的,难道不如古人吗
22.(40分)【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题目中关键词语的含义。题目中的核心词语是“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来自某个人,也可以来自自然或社会;可以是一种精神品质,也可以是某种情感。“总有”一词则表明这种力量一直陪伴在“我”的左右。而横线上需要补写的内容应是这种力量带给“我”的某种影响或改变,如“成长”“感动”等。具体写作时,考生可选取身边的小事,重在写出“我”的内心感受,一定要以真情实感取胜。
【佳作示例】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倍感温暖
当你感冒时,一包纸巾也许能够带来感动;当你无助时,一个袋子也许能够带来震撼;当你窘迫时,一张纸币也许能够带来幸福。【点评】开头运用排比句,不仅增强了气势,也引出下文
一包纸巾的感动
记得那是一个雪花飞舞的日子,我感冒了,在上书法兴趣班时,我竭力“节约纸张”,可是卫生纸还是很快就用完了。是你,友好地拍拍我,把一包纸巾递到我的手中。虽然只是一包纸巾,我的心中却涌过一股暖流。那位我不认识的朋友,谢谢你,谢谢你给予我的温暖与感动。
一个袋子的震撼
思绪又回到去年十月的某一天,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妈妈买了一些坚果。可在回家的路上,坚果锋利的外壳戳破了薄薄的塑料袋,散落了一地。过路人有的好心绕着走,有的却直接踩了上去。就在这时,路旁一位卖花的老爷爷从车上扯了一个袋子颤巍巍地递给我,我愣了一下,赶忙接过袋子。妈妈感动之下,从老爷爷那儿买了一盆水仙花。现在每当我看见那盆水仙花,眼前便浮现出老爷爷颤巍巍的样子……陌生的老爷爷,谢谢您,谢谢您带给我的震撼与温暖。
一张纸币的幸福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细雨蒙蒙,寒意刺骨。最无奈的是我还坐错了车,身上仅有的一元钱已经投入了投币箱。我慌乱地下车,在站台盲目地等。细细的雨丝仿若丝线,紧紧地缠绕着我的心,我无奈地想,今天只有等雨停后走着回家了。一个等公交车的阿姨见我一直不走也不上公交车,便疑惑地问我缘由。我声音沙哑地说:“没钱坐车了。”她二话不说,将一元纸币塞到我手里,便上了一辆驶来的公交车。我紧紧攥着那张纸币,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儿……陌生的阿姨,谢谢您,谢谢您带给我的温暖与幸福。【点评】以上三个段落的最后转换人称,用第二人称结尾,突出表达了对叙述对象的感谢之情
其实,温暖总在我们身边。也许,一包纸巾,一个袋子,一张纸币,就能凝聚成一种力量,给我们带来如阳光抚摩般的温暖。【点评】总结全文,从“我”到“我们”,升华主题
【名师总评】 本文以小见大,撷取生活中的三件小事,以小标题串起成文。这三件小事看似毫无关联,却无不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帮扶带给“我”的温暖。而这些小温暖汇聚在一起,则能够形成社会的大能量,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情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