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评价
错题
一、积累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8分)
村民告别了拮据的日子后,村里的门户自然也 (万象更新 焕然一新 耳目一新)。在树绿花艳的村里走一走,崭新的木门、铁门比比皆是,中间还冒出了一幢幢小别墅。古旧的宅院保存完好,斑驳的院墙、雕花的窗棂和空kuàng的庭院 (撩逗 招惹 招引)着摄影发烧友的情思。听说,村里已商量好修缮方案,想让老宅变身为兼具古朴与时尚,也出来见世面,对外迎客。又听说,村里几户家dǐ殷实的人家,在离村子不远的县城买了房。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拮据( ) 别墅( )
空kuàng( ) 家dǐ( )
(2)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①村民告别了拮据的日子后,村里的门户自然也 (万象更新 焕然一新 耳目一新)。
②斑驳的院墙、雕花的窗棂和空kuàng的庭院 (撩逗 招惹 招引)着摄影发烧友的情思。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 。 。 。 。今天,让我们再次向共和国的英雄和先锋致敬。
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②英雄胸前的勋章、奖章,凝结着人民的敬意
③这是一部民族史,一部奋斗史,一部英雄史
④无数先辈筑起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
⑤后代手中的荣誉牌和纪念物,铭刻着国家的记忆
A.②①④⑤③ B.④②⑤③① C.③①②④⑤ D.④③②⑤①
3.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名著阅读记录卡,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6分)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读小说要关注人物 只见那人挺着朴刀,大叫如雷,喝道:“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飞也似踊跃将来。 (1)句中“那人”的姓名是 。(1分)
读小说要关注情节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2)当中的“迷天大罪”指 。(2分)
读小说要关注主题 (说明: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网络中出现的次数越多) (3)请从左边的词云图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3分)
4.启明中学举办了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1分)
(1)【活动一】下面是“走进小说天地”活动计划的框架图,请你用连贯的语言将活动计划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同学们。100字左右。(4分)
(2)【活动二】小金找到几副关于名著人物的对联布置教室,可惜对联被打乱了,请你帮他找出人物对应的上下联,填写在横线上。(4分)
上联 下联 人物
①一诗二表三分鼎 ②禅杖打开危险路 ③心较比干多一窍 ④八卦炉中逃大圣 ⑤病如西子胜三分 ⑥戒刀杀尽不平人 ⑦五行山下定心猿 ⑧万古千秋五丈原 诸葛亮: 林黛玉: 鲁智深: 孙悟空:
(3)【活动三】本次活动成功举办,校报小记者为活动写了一则新闻,请你对下面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80字左右。(3分)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名著为伴,2023年11月21日,启明中学举办了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此次活动中,三个年级的同学积极参与,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并分享了阅读心得,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享受着精神盛宴。通过此次活动,启明中学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学会思考,感受多样的人生,提高了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7分)
明子出师
曹文轩
①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 ”
②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③烛光静静地照着。
④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⑤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⑥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⑦“谁先来 ”三和尚问。
⑧“黑罐先来吧。”明子说。
⑨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⑩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
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砍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他坐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实际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烛光里,明子眼睛最亮。
三和尚对明子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也不太坏。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他专门对着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但这分寸怎么掌握,全靠你自己了。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就算是你师傅的一点情义吧。”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
(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
5.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3分)
小语:我认为本文的情节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展开,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就是“(1) —(2) —明子斧击—明子出师”。
小文:我认为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才构成情节。我这样梳理情节:因为(3) ,所以明子出师了。
6.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7分)
(1)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从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你读出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 )(4分)
(2)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7.作者将三和尚的徒弟分别取名为“明子”和“黑罐”,有什么寓意 (3分)
8.如果你来评判,明子和黑罐哪一个应该出师 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6分)
小莫的海底
①小莫下水前,朝我郑重地挥了挥手。这是他每次下水之前必做的一个动作。这种仪式从我4岁的时候开始,到我16岁的时候结束。
②我坐在礁石上一个绑着石头的大筐里,每次他挥手的时候我总是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我很紧张,却不知道为什么紧张。我从小生长在海边,但我只能看到海的表面,我一点儿也不清楚海底是怎么样的,但我知道,海底是属于小莫的另一个世界。
③小莫从12岁开始下水采淡菜,那年,我刚满4岁。
④淡菜是我们那里最常见的海贝,味道鲜美。海里能吃的贝类不少,淡菜是长得比较怪的一种,椭圆形的壳,漆过似的亮黑,随身还带着一团乱麻,一群淡菜的乱麻纠缠在一起,运气好的采到了就能拉出来一大串。
⑤小莫属于运气特别好的。从第一天下水,他就成串成串地往上拉淡菜。岛上的马大开了个加工厂,雇了些赋闲在家的女人,把淡菜用大锅煮熟,去壳晒干,装到塑料袋里封口,销到上海、北京那些大城市里去。塑料袋上印着红色的字:马大贻贝干。那是有名的海鲜干货,很受欢迎。小莫把淡菜卖给马大的加工厂,一个夏天能赚到不少钱。
⑥采淡菜的季节在夏天,其他季节小莫也并非无所事事,他在海边钓鱼捉蟹,也在滩涂上捡海螺、海瓜子,但小莫从不跟着渔船出海捕鱼。
⑦从我4岁开始,小莫主宰了我的全部世界。
⑧从小到大,我记不清被小莫打过多少次,他的手板又大又硬。以前爹打我,我有娘的裤脚可以躲。小莫打我,我没地方躲,只有大哭大叫,隔壁的马婶听到我的哭声跑过来,有时候正财伯也会跟着过来,马婶搂着我唉声叹气,正财伯对着小莫骂,直到把他骂得低下了头。
⑨晚上,我和小莫一人占据着床的一边,背对背。床很大,是爹娘留下来的。半夜醒来,我发现我们都挪到了床的中央,我蜷缩着贴在他的胸前,而他的手臂自然地环住我,就像以前娘经常做的那样。想到娘,我就想哭,但我从没见小莫哭过,小莫比我大8岁,他已经不会哭了。
⑩小莫的水性很好。小时候我常被吓哭,因为一起潜下去的人都冒出来了,他却迟迟没有露出海面。小莫似乎很喜欢待在海底,这让我很好奇,海底到底有些什么 我甚至有些无端的猜测,不过这些念头过于荒唐,刚冒出来就让我压了下去。
10多岁的时候,我缠着小莫想学游泳、学潜水,我也想看看海底。小莫瞪着眼,决不允许我下水。
16岁那年,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小莫不再下海了,马大的厂子聘他做销售部经理,在县里设了个销售点,离我的学校仅隔两条街。我住在他的宿舍。晚上我做作业,他就去外面。
上大学后,我终于在学校的泳池里学会了游泳。暑假回乡,我拖着个大箱子,里面是我借来的两套潜水装备。小莫来码头接我,他已经成了一个很平常的居家男人,一个3岁男孩的爸爸。儿子叫爸爸,他就笑,儿子要什么,他都给。我有点迷茫,那个动不动就打我的小莫,那个下水之前总是朝我挥手的小莫,就是眼前这个满脸堆笑的男人吗
我带上两套潜水装备,拉小莫去海边,我终于潜到了海底,却没有看到任何我想看到的东西。
我和小莫坐在我小时候常常坐的礁石上,望向大海。
“我还记得你小时候坐在大筐里的样子,”他侧过头看了我一眼,“终于长大了。”
“我记得你向我挥手的样子。”
他沉默了一会儿:“其实每次挥手,都是跟你说,再见了,这次下去我再也不要上来,我要跟爹娘在一起。”
“为什么我从没看到你哭过 ”
他指了指前方:“它看到过。”
前方是大海,我刚才下海的时候,尝到过它的苦涩。
小莫,大名徐海莫,12岁辍学,是我唯一的哥哥。
(有删改)
【梳·故事情节】
9.文章主要写了“我”和小莫的哪些故事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导图。(4分)
【明·人物形象】
10.文中的小莫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析·写作手法】
11.这篇小说以“我”回忆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探·文章主旨】
12.假如你是校报的编辑,你准备把这篇小说放在下面哪个栏目 请联系小说内容与主旨简述理由。(4分)
栏目一:《成长之旅》 栏目二:《温暖亲情》
三、写作(40分)
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一件小小的物品里,常常蕴藏着真情:一把小伞,因为倾向你而湿透了母亲,从此那伞里便流淌着浓浓的母爱;一部手机,因为寄托着好友对你的牵挂,从此那手机里便暗藏了千丝万缕的友情;一双手套,因为是冬日里老师所赠,从此那双手套里便饱含了浓浓的师生情……
请以“藏在 里的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体不限;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答案
1.(8分)(1)(4分)jū shù 旷 底(每空1分)
(2)(2分)①焕然一新 ②撩逗(每小题1分)
【解析】
(3)(2分)示例:可在“时尚”后加上“的民宿”。
2.(2分)D 仔细阅读文字可知,这是一段向民族英雄和先锋致敬的议论性文字。在排序时,既要关注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要注意提示性的词语。仔细观察供排句,第④句应紧承前文“为了民族独立……幸福”,阐述无数先辈的作为;第③句中的“这”指代前面所阐述的无数先辈们的奋斗经历,应紧随第④句;第②句和第⑤句句式相同,形成对称,且根据句意,先英雄再后代,故第②句在第⑤句前;第①句为总结句,且句中的“英雄”和“先锋”与横线后“向共和国的英雄和先锋致敬”相照应,故应放在最后。综上分析,应选D项。
3.(6分)(1)(1分)杨志
(2)(2分)晁盖与其他几位兄弟智取生辰纲的事
(3)(3分)示例:我会想到反抗。《水浒传》就是一部英雄反抗暴政的传奇。鲁智深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是对恃强凌弱的社会生存状态的反抗;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是胸有大志、不甘平庸的体现。梁山好汉们的反抗精神,寄托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从“忠义、反抗、英雄、情义”中任选一个1分,能结合书中相关情节进行阐释2分)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第(1)(2)题,根据题干给出的内容,调动《水浒传》的阅读积累,不难作答。第(3)题,根据题干要求,首先要关注词云图中出现次数较多的词语,即字体大的词语,分别为忠义、反抗、英雄、情义;然后从这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围绕主题,根据整本书阅读,结合书中具体的情节进行分析即可。《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另外,《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因此,可围绕“反抗”“情义”“英雄”“忠义”这些主题进行阐述。
4.(11分)(1)(4分)示例:“走进小说天地”活动主要分为讲座和实践课程两部分。(1分)讲座主题分别为人物评说和情节构思。(1分)实践课程由阅读课和写作课构成,阅读课进行讲故事比赛和表演课本剧;写作课进行小说鉴赏和小说创作。(1分)实践课程的学习成果通过表演、展示两种形式呈现。(1分)
(2)(4分)①⑧ ③⑤ ②⑥ ④⑦(每个人物对联1分)
(3)(3分)示例:2023年11月21日,启明中学举办了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1分)各年级同学积极参与,并分享阅读心得。(1分)本次读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多样的人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分)(字数不符合要求可酌情扣分)
【解析】第(1)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把握思维导图的框架结构,依次进行解说。该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具体内容。从活动主题开始,该图采用“总—分”结构,分支分层体现整个活动内容依据“总—分”的顺序,先总说活动分为“讲座”和“实践课程”两部分,再对每个活动的具体内容展开介绍即可。表述时要理清包含关系,内容要完整,语言流畅连贯。第(2)题,考查名著中的人物。解题时,根据人物形象的特点或者主要事迹来寻找相应的上下联。如“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是对鲁智深的生平概括。第(3)题,考查缩写。缩写时,要交代清(【注意】缩写时,不能改变内容的中心思想,也不能随意增添内容)楚新闻的时间、主要事件和参与人员等,此外还应该交代清楚本次活动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据此缩写即可。
5.(3分)(1)师傅请客(或“师傅设局”“师傅散徒”等)
(2)黑罐斧击(或“黑罐三击”“黑罐砍墩”等)
(3)明子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
6.(7分)(1)(4分)从黑罐“手微微颤抖地”读出了他预感到任务艰巨,事关重大,自己没有把握完成的胆怯与不安;(2分)从明子“一把操起斧头”这个果决的动作里,读出了他胸有成竹的镇定自信。(2分)(意思对即可)
(2)(3分)①渲染了小窝棚里紧张、严肃的氛围;(1分)②以环境的凝重来反衬人物内心的波澜,预示着明子将有不俗的表现。(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1)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解答此类试题,有三种方法可以分析人物心理:①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分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心理)。②抓住能体现人物情感(心理)的动词、形容词等,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活动)。③从修饰、限制性词语或关联词语入手,分析出人物情感(心理)变化过程。作答本题,根据题干“从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提示,应从黑罐和明子的动作入手分析他们二人的心理。通读文章可知,这三次斧击直接关系到二人的前途,事关重大,黑罐“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可以看出他在任务前的紧张与不安;而明子“一把操起斧头”,可见他动作的果断,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第(2)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阅读句子可知,小窝棚里“蜡烛油的气味”“黑暗”、寂静,营造出了严肃、紧张的氛围;同时为后文明子斧击的不俗表现埋下伏笔。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7.(3分)名字对比的意味强烈,体现了作家的情感倾向。(1分)“明子”有聪明的意思,人情练达,明白事理,自然胜人一筹;(1分)“黑罐”有实诚的意思,纯朴自然,雕琢不精,尚在暗中摸索。(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小说中人物名字的寓意。小说中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倾向表现在人物的名字中。“明子”与“黑罐”,两个名字一“明”一“黑”,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合二人的行为来看,作者的情感倾向于“明子”,“明”有聪明之意,表现明白事理,会让人生更光明;而“黑罐”的“黑”则表现了人过于诚实,往往会在黑暗中摸索人生路。
8.(4分)示例1:应该是明子出师。
第一层级:理解肤浅,只是笼统地做出选择。(1分)
示例:明子砍了三下,只留下一道斧痕,明子很聪明。(1分)
第二层级:有一定的理解,能结合文本内容简单分析。(2—3分)
示例:明子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砍了三下,只留下一道斧痕,得到了师傅的赞许,明子比黑罐聪明,他知道做人不能太老实,他也知道师傅是在考验他们。(3分)
第三层级:理解深刻,能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全面阐述。(4分)
示例:明子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得到了师傅的赞许,达到了师傅的预期。在这个过程中,明子不仅有黑罐所没有的镇定与自信,而且表现出了黑罐不具备的胆识与智慧。明子的表现正契合了师傅半辈子的人生经验。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不能太老实,因为太老实容易受气,但是也不能太没心肝,因为太没心肝容易作恶。把握好这个分寸,明是非,知进退,才是做人的智慧。(4分)
示例2:应该是黑罐出师。
第一层级:理解肤浅,只是笼统地做出选择。(1分)
示例:黑罐老老实实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了。(1分)
第二层级:有一定的理解,能结合文本内容适当分析。(2分)
示例:虽然黑罐没有达到师傅的预期,也没有得到师傅的赞许。但是他老老实实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了,这种诚实做人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相信他今后一定能成功。(2分)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阅读感悟与观点。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认为哪一个出师都可以,只要能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明子的优点在于做事灵活,懂得变通;黑罐的优点在于老实憨厚,做事扎实。另外小说结尾中三和尚的话,表明师傅的最后一课教的是做人做事的分寸和原则,且师傅把自己的工具也给了明子,可见明子出师符合小说立意。所以选黑罐出师,最多只能得2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9.(4分)①“我”4岁起跟着小莫,在海边等他 ②小莫因为打“我”被骂,半夜却搂着“我”睡觉 ③“我”上高中,在小莫的宿舍学习 ④小莫与“我”在海边交流,吐露心声(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的情节梳理。题目以“鱼骨图”的形式,要求考生分别从“我”和小莫两个角度梳理同一时期两人的故事,因此可以先根据题干已经给出的故事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把小说分成四个部分。第①—⑥段写小莫采淡菜;第⑦—段写“我”挨打;第段写“我”上高中后,小莫到县城做销售部经理;第—段写“我”上大学后的故事。然后在每一部分找到相应角度的人物故事进行概括。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有交叉,有插叙,有补叙,所以梳理情节的时候还要参考其他部分中同一时期的故事。如已给信息中的“小莫12岁辍学”就是在文章结尾出现的。
10.(4分)①有责任有担当。当家里只有小莫和弟弟的时候,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②坚强勇敢。在弟弟面前没有哭过,只有下水的时候独自难受。③勤劳。12岁开始下水采淡菜,靠着辛勤的劳动养活他们兄弟两个。④牺牲自我。12岁辍学,却努力让弟弟上学。(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第9题中,考生已经梳理清楚“我”和小莫的故事,可据此概括小莫的形象。如他12岁就开始下水采淡菜,靠着辛勤的劳动养活他们兄弟两个,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一直供弟弟上学。由此可看出他的勤劳、有担当、牺牲自我等。作答时要有文本意识,联系全文整体分析小莫的形象,不能透过某一情节片面概括。如小说并没有交代小莫打“我”的理由,所以在概括性格时,从“小莫打‘我’”这一情节并不能概括出清晰的性格特点。又如,小莫辍学打工并非不爱学习,从结尾段可以看出他是为了照顾弟弟。
11.(4分)①小说以“我”回忆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我”和小莫的故事,显得亲切真实,增强文章感染力;②有利于安排故事的发展变化,用“我”的感受、“我”的叙述交代故事的发展,避免过多地解释说明,也有吸引读者的作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叙述视角的作用。分析小说以“我”回忆往事的角度讲述“我”和小莫的故事的好处,可以从人称的作用和情节安排的作用两方面入手。小说用第一人称,给人亲切的感受和真实的印象。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有两条线,一条是“我”的成长经历,一条是“我”的角度观察、理解的小莫。两条线始终交织在一起,所以从“我”的视角讲述既能用“我”的好奇、关心、不理解等来吸引读者,也能让情节的发展脉络随着“我”的成长更清晰。
12.(4分)此题分层赋分。
(1)我选择《成长之旅》。
第一层级:理解层次较浅,只概括写出小说是两人的成长故事。(1—2分)
示例1: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和小莫的成长故事。(1分)
示例2: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和小莫的成长故事。“我”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小莫从一个少年成长为一个平凡的男人。(2分)
第二层级:理解角度多样,思维有深度,能关联两人的成长。(3分)
示例: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和小莫的成长故事,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磨难。对小莫而言,是责任担当,是对读书的放弃,是孤独的坚守,他最终成长为一个平凡的男人;对“我”而言,虽然失去父母有巨大的痛苦,但是小莫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支持与温情,在小莫的支持下,“我”不断求学,成长得更优秀。(3分)
第三层级:思维全面,能从两个人的成长拓展到带给人们的启示。(4分)
示例: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和小莫两个人的成长故事,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磨难。对小莫而言,是责任担当,是对读书的放弃,是孤独的坚守,他最终成长为一个平凡的男人;对“我”而言,虽然失去父母有巨大的痛苦,但是小莫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温情与支持,在小莫的支持下,“我”不断求学,成长得更优秀。这个故事启示人们,成长过程中有各种艰难困苦,一定要坚持,不断向上,努力改变。(4分)
(2)我选择《温暖亲情》。
第一层级:理解角度单一,只能从“我”或小莫一个角度理解。(1—2分)
示例1: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和小莫之间的兄弟亲情。(1分)
示例2: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和小莫之间的兄弟亲情。写“我”对小莫的依恋、感激之情。(2分)
示例3: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和小莫之间的兄弟亲情。小莫对“我”的帮助、照顾和支持,能体现温暖亲情。(2分)
第二层级:理解角度多样,能关联两个层面,从“我”和小莫两个角度理解。(3分)
示例: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和小莫之间的兄弟亲情。小莫为了“我”,12岁辍学,承担起照顾“我”的责任,下水采淡菜,在滩涂捡海螺、海瓜子等来养活“我”;他还支持“我”学习,为“我”创造好的读书条件,这就是哥哥对弟弟的温情。“我”小时候对小莫很依恋,会在海边等小莫,夜晚贴着他睡等。从不理解小莫为什么不哭到理解并心疼,小说最后对小莫的郑重介绍,是“我”对他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敬。(3分)
第三层级:思维全面,能从两人之间的温暖亲情拓展到带给人们的启示。(4分)
示例: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和小莫之间的兄弟亲情。小莫为了“我”,12岁辍学,承担起照顾“我”的责任,下水采淡菜,在滩涂捡海螺、海瓜子等来养活“我”;他还支持“我”学习,为“我”创造好的读书条件,这就是哥哥对弟弟的温情。“我”小时候对小莫很依恋,会在海边等小莫,夜晚贴着他睡等。从不理解小莫为什么不哭到理解并心疼,小说最后对小莫的郑重介绍,是“我”对他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敬。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亲情伟大而珍贵,要珍惜身边的亲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内容和主旨的把握。题干创设了情境,要求联系小说内容和主旨分析,对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了要求。小说以“我”的视角讲述了父母离世后哥哥小莫和自己相依为命的故事,因此,分析主旨应从人物关系入手。如果只看到单一的人物,分析出来的主旨也是单一、片面的,如只看到个人的成长或兄弟间单向的情感等。如果能看到两个人物的命运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就能够分析出小莫对“我”的支持与温情,以及“我”对小莫的依恋、感激和敬意等。如果还能联系现实思考作品的现实意义,就能挖掘出苦难对成长的重要意义、亲情对人生的重要滋养等意蕴。总之,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答案的丰富程度。
13.(40分)【写作指导】 弄清关系,准确补题。两条横线上所填写的内容存在着内在联系,前一条横线上可填写某种小物品的名称,如“雨伞”“风筝”“文具盒”“舞鞋”等,围绕这种小物品,叙写发生的故事;后一条横线上可填写围绕小物品所发生的故事蕴含的某种情感,如“爱”“关怀之情”等。本文宜写成记叙文,通过记叙真实的故事,来表达某种真情实感。
【佳作示例】
藏在烤鱼里的爱
每年暑假,我最爱去外婆家玩了。在外婆家的时候,每逢晴朗的早晨,外婆总是早早地催促外公去捕鱼,而且还不厌其烦地交代:“老头子,要打溪口的江鲢,那里的江鲢最好吃,飞儿最爱吃……”“记住啦!”【点评】写外公外婆的对话,点出“我”爱吃鱼,引起下文外公听着外婆的唠叨,好像听着动听的歌谣,每次都笑着响亮地回答。
鱼捕回来后,外婆要亲自给鱼开膛破肚,从不让旁人帮忙。她会边清理鱼边对我说:“我做的鱼吃着绝对放心,干净!”
鱼剖好后,外婆点燃好久没用的大灶里的柴火,我则自告奋勇要帮忙烧火。外婆先是往锅里倒上清凉的山泉水,然后放上笼屉,最后将鱼放到笼屉上蒸。【点评】“倒上”“放上”“放到”和“先是”“然后”“最后”等词的运用,紧凑连贯地写出外婆蒸鱼的过程,有条有理她总是得意地对我说:“你一定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做的鱼没有外婆做的好吃,那是因为他们嫌麻烦省去了蒸鱼这一道工序。我的乖外孙来了,再麻烦我也欢喜……”外婆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我却丝毫不觉得烦,反而感到心里暖暖的。
鱼蒸好后,外婆用事先准备好的锡箔纸把鱼包得严严实实的,放到架在火上的平底锅内去烤。每每此时,外婆就会把她珍藏的一壶香油拿出来。【点评】“珍藏”一词,表明外婆平时做菜舍不得用香油,凸显对“我”的爱平时做菜,外婆用的都是大豆油,只有我来了,她才笑呵呵地从一个柜子的隐秘处提出香油壶来。外婆说,香油烤鱼,香气扑鼻!果然,当香油倒入锅内时,一缕缕浓浓的鱼香便扑鼻而来,我的味蕾瞬间兴奋得如同遇到阳光的花骨朵,仿佛能立刻蓬蓬勃勃地绽放出艳丽的花朵!【点评】运用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写出“我”闻到烤鱼香的兴奋,表现出对外婆做的烤鱼的喜爱
就在我愣神的当儿,外婆已经将鱼端了出来。我早已等不及了,忍不住夹起一块外酥里嫩的鱼肉放进嘴里。哇,真是太好吃啦!肥而不腻,清爽可口,用嘴轻轻一抿,那鱼肉便化作细细的肉末儿,滑入喉管。【点评】通过“我”吃鱼的动作、感受,侧面描写外婆做的烤鱼极为可口,体现其对“我”的爱
“飞儿,慢点吃,别噎着,没人和你抢,这条鱼都是你一个人的,你外婆和外公可都不喜欢吃这玩意儿……”这句话,外婆不知说过多少遍,可是,我却常常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有好几次,我看到她和外公偷偷吃我剩下的烤鱼。我知道她为什么说这句话,她看我吃得香,比她自己吃更高兴!
去年暑假,外婆永远地离开了我,我再也吃不到外婆做的烤鱼了。
虽然舅妈也会做烤鱼,但我吃起来,总觉得没有外婆做的香,因为那鱼里,藏着外婆对我浓浓的爱。【点评】点题,表达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名师总评】 外婆把对“我”的爱全都藏在了烤鱼里:她叮嘱外公要打最好的鱼;她从不让旁人帮忙清理鱼;她将平时珍藏的香油拿出来……这一切,都说明外婆对“我”浓浓的爱。文章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彰显了外婆对“我”的疼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