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评价
错题
一、积累运用(23分)
班级开展“诗意青春”主题活动,班长撰写了主持词。请你阅读语段,完成1—4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走进诗歌,就是走进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青砖斑驳,碧草萋萋,鲜妍的花,随风摇yè。一位娉婷女子,踩着高高低低的石子路,脚步在低吟一首平平仄仄的诗歌,不断寻找着前行的韵律……
诗歌是中国人精神的栖息地,我们 ① (漫游 环游)在诗行里,为之欢欣,为之忧qī,为之深思……倘若你踏上诗歌的沃土,就能采撷清香的谷穗。去读诗吧,从诗中汲取力量,丰厚我们的底蕴;去悟诗吧,在诗中濡养精神,滋养我们 ② (丰盛 丰润)的生命。
诗歌已经渗透到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 ,脚步会凝涩; ,岁月会褪色; ,青春便会萎缩; ,心灵会干涸。今天,通过诗歌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摇yè( ) 忧qī( ) 娉婷( ) 谷穗( )
2.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语段横线处。(4分)
① ②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通过诗歌的文化盛宴,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B.今天,诗歌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C.今天,通过诗歌的文化盛宴,让我们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D.今天,通过诗歌的文化盛宴,我们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4.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成长中如果没有诗歌
②旅途中如果没有诗歌
③生命中如果没有诗歌
④生活中如果没有诗歌
A.③②①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5.请你参加以“品味诗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9分)
(1)【活动一:拟制刊名】第一小组准备出一本诗集,请你选择链接材料中的一句诗,仿照示例为刊物取名,设计好封面,说明理由。(4分)
【示例】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诗集名:夏花
诗句: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可节选)
封面配图:一朵夏日艳阳下盛开的花朵
理由:夏花是旺盛生命的象征,生如夏花,活着,就要灿烂,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不能浑浑噩噩,在生活与学习中努力盛开
【链接材料】
①群星毫不畏惧自己会看似萤火虫。
②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③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
(2)【活动二:品读诗韵】第二小组准备派小语为代表,朗读下面的小诗。请你完成对话,帮助她准确把握这首诗。(5分)
我年轻时的生命宛如一朵鲜花——当春天的微风登门求恳,她会翻开自己的繁盛花瓣,随意抛下一片两片,浑不觉花容清减。
如今到了青春的终点,我的生命宛如一枚果实,再没有余物可以虚掷,只待将满怀甜美一举奉献。
(选自泰戈尔《采果集》)
小语 你觉得这首小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我 我觉得是 的,因为它表达了
。
小语 你说得很有道理。我总是读不好“只待将满怀甜美一举奉献”这句,你能从重音、语速、语调方面给我点建议吗
我 我认为你应该这样读: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5分)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蒋 勋
①我喜欢诗,喜欢读诗、写诗。
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一个小角落,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即使没有诗集,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有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面有诗,四处流浪,很狂放,也很寂寞。
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一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 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
⑤少年的时候,有过一些一起读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是狂妄。
⑥后来星散各地,也都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他们流浪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
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
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 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
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朗读是发自肺腑的声音,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几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
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一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一首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农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
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
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
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
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
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朝朝暮暮。
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还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6.文章第⑦段说“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下文写了“我”在哪几种具体生活情境下聆听诗的声音 请简要概括。(3分)
7.请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6分)
(1)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请理解“加餐饭”的含义)
(2)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请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8.第 段中“有诗,就没有了惩罚”有何含意 (3分)
9.“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这是作者读诗的深切体验。在你心中,“美的钥匙”又是什么呢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述。(3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0—13题。(18分)
材料一
带我飞上去!带我上云端!
云雀呵!你的歌高昂强劲;
带我飞上去!带我上云端!
你唱啊唱啊,周围远近
天宇和云霓都悠然回响;
带着我飞升,领我去寻访
你那称心如意的仙乡!
我辛劳跋涉于旷野穷荒,
到如今已经神疲意倦;
此刻我若有仙灵的翅膀,
我就会凌空飞到你身边。
你的歌饱含神圣的欣喜,
周围的气氛是狂欢极乐;
带着我飞升,高入云霓,
到你的天国华筵上做客!
——节选自华兹华斯《致云雀》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
整个大地和大气,
响彻你婉转的歌喉,
仿佛在荒凉的黑夜,
从一片孤云背后,
明月射出光芒,清辉洋溢宇宙。
——节选自雪莱《致云雀》
材料二
腾讯文化:你觉得什么是好诗
江弱水:这种问题最好不要回答,没有人能够给出完美的答案。
诗有各种各样的美,它有单纯的美,也有复杂的美;有格律的美,也有自由的美;有阳刚的美,也有阴柔的美。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没办法定于一尊。
那就“操千曲而知音”吧。你读了几百首诗,什么是好的你都知道了。你一说到心仪的东西,遗漏掉的只会更多。所以关于好诗是什么,我们最好不要去界定,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好诗,就像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一样。
腾讯文化:
腾讯文化:你在课堂上怎么教学生欣赏诗
江弱水:欣赏每首诗,角度都可能不同。有的诗要讲典故,有的诗要讲结构,有的诗要讲历史叙事,有的诗则是纯粹地谈它的语言,所以走进每一首好诗的路径可能都不同,没有办法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去谈论。
走近每一个人的方式不一样,走进每一首诗的方式也不一样。因为有的诗像军人,有的诗像少女,有的诗像世故老人,各有各的精彩。
腾讯文化:你觉得读诗对人生有何助益
江弱水:读诗是闲下来的事。中国人民忙碌了太久,应该闲下来读点诗了,因为诗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丰富我们的内心生活。作为诗学研究者,我很幸运能够沉浸在诗的世界里。一般人不可能每天这么享受。
诗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的区别,就相当于一个花卉专家和一个爱花人的区别。有人愿意去买花、种花,有人只满足于远远地看花园里的花。我天天跟花打交道,应该对花有着更深的了解。但是面对一束鲜花时,一个普通爱花人跟一个花卉专家,感受是一样的。
对于一般读诗的人的要求,就是不要满足于远远地看花,我们要去种花,至少我们要去买花,把花插在案头,来细细地端详。
10. 班里举行诗歌朗诵会,小金和小语要朗诵材料一中的两首诗。你是主持人,请你围绕这两首诗歌节选部分的共同意象和主旨拟写报幕词。(80字左右)(4分)
11.认真阅读材料二,请你以“腾讯文化”的身份在第一个访谈问题后做一个小结,补写在文中横线处。(3分)
12.按照要求,完成批注。(6分)
(1)请从材料一中选出能体现云雀特点的一处诗句,进行理解感悟式批注。
(2)对材料二中画线句进行鉴赏评价式批注。
13.诗歌朗诵会结束后,同学们都意犹未尽,尤其对云雀情有独钟,忍不住纷纷拿起笔来创作诗歌,请你也加入。要求:①以“云雀”的口吻;②抒发和上面阅读理解材料一中两首诗歌相同的主旨情感;③不少于四句,且要符合诗歌的形式要求。(5分)
(三)整本书阅读。(4分)
14.随着时代的变化,艾青诗歌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请结合下面的两首诗,从内容或形式方面探究艾青诗歌风格的变化。(4分)
河(二)
沿着寒夜的河边
我听见河水哗哗地流着
好像一群喧闹的夜行者
一边行走,一边歌唱
它们在这冷寂的夜晚
从冰层的下面
不止地奔向远方……
一切都已入睡了
但河水依然兴奋地流着
经过广大的黑暗的地域
一直奔向黎明
(写于抗战时期) 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写于1978年以后)
三、写作(40分)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大千世界,万象纷呈。行走其间,总有令你驻足沉醉之处,或许是一段肝胆相照的友谊,或许是一位魅力十足的师长,或许是一处秀丽壮观的山水……
请以“ ,令我沉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答案
1.(4分)曳 戚 pīng suì(每空1分)
2.(4分)①漫游 ②丰润(每空2分)
【解析】
3.(3分)D 这句话中,“通过”和“让”同时出现,造成主语缺失,可删去其中一个;“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搭配不当,应将“发挥”改为“感受”。故选D。
4.(3分)C 第一空后的“脚步”与第②句中的“旅途”衔接紧密,故应选②;第二空后的“岁月”与第④句中的“生活”对应,故应选④;第三空后的“青春”与第①句中的“成长”语意相连,故应选①;第四空后的“心灵”与第③句中的“生命”衔接紧密,故应选③。综上,正确排序应为②④①③。
5.(9分)(1)(4分)示例1:
诗集名:群星
诗句:群星毫不畏惧自己会看似萤火虫
封面配图:浩瀚宇宙,繁星点点
理由:浩瀚宇宙象征文学殿堂的博大精深,繁星象征同学们写的诗歌很多,在文学的殿堂遨游
示例2:
诗集名:完美
诗句: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封面配图:一块鹅卵石在淙淙河水中日益光滑
理由:鹅卵石是完美的象征,槌的打击象征追求完美的事物遇到的强硬外力,水的载歌载舞象征着长期温柔的润化,我们的生活要像鹅卵石一样光滑完美需要长期润物无声地潜移默化
示例3:
诗集名:翱翔
诗句: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
封面配图:一只鸟翼系上黄金的鸟扑腾地飞
理由:系上黄金的鸟翼象征着我们生活的包袱或物质的诱惑,唯有放下这些羁绊,我们才能飞得更远(名称1分,配图描绘1分,理由2分)
(2)(5分)示例:积极温暖(1分) 对生命和奉献的礼赞(1分) “一举”应重读;语速不宜太快,应迂缓悠长;语调应上扬(每点1分)
【解析】第(1)题,考查刊物封面设计。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分析所给示例的内容和格式。然后拟订刊物名时,可从选定的诗句中提取或概括,名字应有深意;描绘配图时,应描绘出诗句中的画面感;说明理由时,要从诗句的深层含义入手分析。第(2)题,考查对诗歌感情基调和朗诵的把握。结合诗句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和奉献的赞美,因而感情基调是积极温暖的。朗诵“只待将满怀甜美一举奉献”时,“一举”可重读,表示甘愿彻底“奉献”的决心,语速应迂缓,不宜太快,体现出“我”成长后的深刻感悟;结尾句语气肯定,是全诗的高潮,语调应上扬。
6.(3分)①在街坊邻居闲聊间听诗。②在惩罚里背诗。③在门联、楹联上品诗。(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与概括。根据题干锁定答题区间,即第⑧— 段。划分层次,提炼出答题要点。第⑧段写“我”在街坊邻居闲聊间听诗;第⑨— 段写“我”在惩罚里背诗;第 — 段则写“我”在门联和楹联上品诗。据此分条作答即可。
7.(6分)(1)(3分)“加餐饭”的表层含义是指正餐之外增加的饭食,让人多吃一点,保重身体;(1分)深层含义是指要多阅读、多积累,补充精神食粮,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2分)
(2)(3分)“长大”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美丽的汉字与汉语给予“我”的自豪感越来越强烈,(2分)表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文化自信。(1分)
【解析】第(1)题,考查对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作答时,一般可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着手。“加餐饭”表面意思是生活里额外加的饭,结合句中的“文学里”“一样重要”可知,“加餐饭”还应指多阅读、多积累,补充精神食粮,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据此作答即可。第(2)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解题时,应结合语境,体会该词语的语境义。从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揭示主题等角度体会其作用。这里要明确“长大”是个形象的说法,“长大”写出了作者长期受到古典文化熏陶,对汉字汉语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与日俱增。据此作答即可。
8.(3分)在惩罚中“我”感受到了诗歌之美,(1分)懂得了领悟与反省,懂得了尊重生命,(1分)有了精神寄托,懂得了应该持有豁达的人生态度。(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联系上文可知,共写了三件与“惩罚”有关的事:第⑨段,作者受惩罚背诗,却领略到辽阔大气、澄澈光明的境界;第⑩— 段,受惩罚背诗让作者读懂了杜甫,“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第 段,举苏轼的例子,诗是苏轼受到政治惩罚时的精神寄托,诗让苏轼一生豁达。结合上下文,不难得出此题的答案。
9.(3分)示例1:我认为,音乐是美的钥匙。音乐能让人在浅唱高歌中放飞心灵,获得美的享受。
示例2:我认为,书法是美的钥匙。在横竖撇捺的书写中,我感受到了流动的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钥匙”1分,简述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迁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种让自己的精神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的美的事物进行相应阐述即可。
10.(4分)示例1:还记得鲁迅笔下那只轻捷的叫天子吗 这只自由的云雀飞出了百草园,唱着悦耳的歌,飞向神圣的天堂。(3分)下面欢迎小金和小语为我们朗诵《致云雀》节选。(1分)
示例2:有一种鸟儿,总在云端高唱,悦耳的歌喉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有一种鸟儿,总在云端飞翔,矫健的身姿点燃人们对光明的向往……(3分)下面欢迎小金和小语为大家朗诵《致云雀》节选。(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主旨的把握和口语交际能力。读这两首诗可知,其共同意象是云雀,诗中的云雀有共同的特点:展翅高飞,歌喉悦耳。诗人在赞美它的同时抒发对自由神圣、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的向往之情。据此分析,拟写报幕词即可。(【注意】报幕词要有感染力,有现场感;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可适当采用拟人、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情达意)
11.(3分)示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好诗因人而异。(1分)但我们可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关键是要大量读诗,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好诗。(2分)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情境概括观点的能力。题干要求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小结,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江弱水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有两点内容:一是好诗不好界定,因人而异;二是“好”的标准源于大量的阅读积累,品位才能逐渐养成。据此概括作答即可,表述时要注意和上下文衔接连贯。
12.(6分)(1)(3分)【示例】诗句: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1分)批注:它的歌声响彻整个大地,那是自由之声。(2分)
(2)(3分)示例:江弱水用“看花”“买花”“种花”来类比“读诗”“赏诗”“作诗”这三种不同的追求,(2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易懂。(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这两首诗中云雀的特点是欢乐、向往自由,从诗歌当中选取表现其特点的一句,写出自己的理解感悟即可。第(2)题,考查句子品析。细读画线句可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用“看花”“买花”“种花”来类比“读诗”“赏诗”“作诗”这三种不同的追求,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解释深奥的道理,把深奥的道理阐释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13.(5分)示例: 我以自由为方向
飞在天宇,飞上云端
以酣畅淋漓的歌声
撞击你的心胸
(“云雀”口吻1分,主旨情感3分,形式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创作。雪莱笔下的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华兹华斯笔下的云雀是快乐的,富有智慧的,作者渴望在其引领下获得自由和愉悦。因此,两首诗对云雀的情感都是赞美的。创作时,要理解云雀的意象以及其形象特点,以云雀的口吻,表达热爱自由、追求光明的情感。要注意诗歌形式要求,多采用短句,分行表述。
14.(4分)形式方面:《河(二)》是艾青抗战时期写的一首自由体诗,语言简洁明快,句式长短错落,不求押韵,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鱼化石》是艾青在1978年以后写的一首哲理诗,诗歌自觉追求音乐性,出现了格律化倾向,诗句变得更整齐。
内容方面:《河(二)》全诗感情真挚,展现出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与《河(二)》相比,《鱼化石》诗情更深沉,诗意更警策。通过鱼化石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字里行间饱含哲理。(形式或内容任选一方面,每首诗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艾青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把握。
【对接教材】
对接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艾青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诗歌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
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另一个高峰。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15.(40分)【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考生首先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择一个点来写,这个点一定要是自己特别喜爱,并有独特感悟的。将题目补全后,要围绕“沉醉”来组织材料。“沉醉”是一种抽象的体验,写作时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咏物抒怀,还可以采用侧面烘托等手法。
【佳作示例】
琴声,令我沉醉
曾敬畏大海的波澜壮阔,也敬仰天空的宽广辽阔,熟睡在自然演绎的交响曲中,最后沉醉在那悠悠琴声之中。【点评】先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对自然之声的神往,进而落到对琴声的沉醉,巧妙点题
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我开始了与钢琴的故事,漫漫学琴路也从这里延伸。那时正逢春节,我和父母一同去酒店聚餐,吃得尽兴时,忽然传来悠扬和谐的琴声,我仿佛瞬间走进了安静平和的世界。那声音是如此吸引我,顺着琴声来到大厅,一架黑色的钢琴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位身穿红色礼服的女子端庄地坐在琴前,白纤的手指如精灵般在琴键之间灵巧飞舞,手臂起伏平稳,优雅至极。悠悠琴声便在一起一伏之间回荡在整个大厅。我就那样痴痴地站在琴旁,久久不肯离去。【点评】“痴痴”摹写“我”听琴陶醉的状态;“久久”摹写“我”对琴声的恋恋不舍。叠词的运用抒情意味浓郁,朗朗上口直到父亲说“等你再大点,我就让你学”,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后来父亲果真买了一架钢琴作为我的生日礼物,我开始了琴键上的音乐人生。那些年,为了能看到奇迹的光芒,我用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接近梦想:从最初不时间断的练习曲,到完整的曲子;从最初生涩模糊的曲调到和谐流畅的旋律;从最初琴谱上变换的曲目到指尖流淌的情绪。我在钢琴的世界里徜徉、成长,享受着音乐的盛宴、人生的丰富。每一次联欢会,我用琴声表达着我的喜悦;每一次比赛,我用琴声证明着我的努力;每一次独处,我用琴声写下我的故事。
就在昨天的晚会上,我端坐在琴前,台下掌声过后一片寂静,随着和弦乐响起,踩下脚底的踏板,悠扬的琴声将我带到了夜晚的林间湖畔:在高高的树干的遮蔽下,一切都那么静谧。月光皎洁,如薄纱般的雾气笼罩在身边,笼罩着湖水,笼罩着大地。风是那么轻柔,湖面泛起微波。我沉醉在柔美的情境中无法自拔。随着最后一个音符从琴键上蹦出,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透过同学们惊异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第一次遇见钢琴的我。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能让每个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无言纯净的世界,让每个人都能释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这是音乐的生命与灵魂所在。一花一世界,一琴一梦境。【点评】饱含情感的议论,阐述音乐的魅力,表达“我”对学琴的感悟,极具思想深度
那琴声,令我沉醉。
【名师总评】 本文紧扣“琴声,令我沉醉”组织材料,小作者分别写了自己第一次遇见钢琴、坚持不懈地练习和精彩演出的经历,行文有张有弛,结构疏密相间。在内容上,小作者把“沉醉”这种抽象的感情表达得具体可感,借助联想和想象,将琴声的魅力以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富有感染力。结尾的总结发自肺腑,真挚感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