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景阳冈》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整个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展示了悠悠中华的优秀文学篇章,本单元安排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和《猴王出世》四篇课文。这组教材采用以篇章带名著的编排方式,学生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了解到的却是一本本名著,这样的编排不仅以少驭多,更重要的是,引领他们从此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去亲近名著,阅读名著。
《景阳冈》这篇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共分四部分,分别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其中,第三部分打虎是重点。课文条理清晰,在叙述过程中出现了“两劝、两看、四闪、两打”,情节一波三折,塑造人物形象时又采用了细节刻画、反面衬托等方法,都极具特点,非常值得学生感受、品味和学习。
二、《课标》要求:
《课标》对于高年段的要求共26条,本节课中着重想体现的是以下几点: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三、学情分析:
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对这个故事或多或少都有了解,甚至一部分孩子对于《水浒传》整本书也不陌生,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英雄的事例,所以课文虽长,且有许多文言表达的地方,但整体并不难把握,学生有阅读学习的热情。但故事叙述方面的特点及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生是关注不到的。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鉴于本课特点、《课标》要求及学情分析,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两劝、两看、四闪、两打”体会课文叙事时情节一波三折的特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运用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及反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场面的精彩。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一波三折的叙事特点,学习文章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及反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教学流程及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分别为“导入”,“整体感知”,“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业设计”。
第一板块导入,除了引入课文之外,还引导学生阅读了文章上面的引语部分,许多孩子在用教材时更多关注的课文,对于其他细节总是会忽视掉,通过这样一个设计,提示学生要学会用书,关注细节。
第二板块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是通过字、词、句、段、篇的结构和恰当的表达方法来显露的,所以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布局是必不可少的,每篇文章的叙事方法、结构布局都会有所不同,引导学生关注它们,并完成对文章样式的积累,久而久之,对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会大有裨益。比如同一单元中的其他几篇课文,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顺序和结构,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布局谋篇特点。
所以我们在学文之初设计了梳理课文内容的环节,从地点、事件、人物三条脉络入手,同时把大框架中的每一个小环节整理出条理,这样使学生明确了这篇课文的脉络结构,抓住“两劝、两看、四闪、两打”体会课文叙事时情节一波三折的特点,同时也为后面的细致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环节还关注了课内外阅读的契合点,比如在感受一波三折的叙事特点时,拓展了其他作品中具有相同特点的章节、故事,如《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扑天雕两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第四十八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西游记》中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虽然我们只是读了读章回的题目,却是意在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果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再读到相关内容,相信他也会联系到《景阳冈》,对这样的写法有更深刻的体会。
第三板块读“打虎”部分,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知道故事,了解武松这个人物,更要关注大师名著的表现手法,所以我们不是单纯地停留在感受武松这个英雄形象上,而是引导学生发现施耐庵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在这个环节中我们抓了“闪”“挨”两个字,让学生体会用精准的词语塑造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的方法,然后抓了对猛虎的描写体会反衬写法的作用,之后研读二打老虎的部分,抓“揪、按、踢、打”四个动词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体会透过动词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想体现的是作业的层次性,第一项作业是根据《课标》要求布置的,力求训练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第二项作业则是意在课内得法课外用,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推进《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在阅读中完善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
追求直观、简洁,凸显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具体如下:
景阳冈
冈下酒家 上冈路上 冈上
喝酒 看榜文 打虎 挨下冈去
一劝 一看 闪
二劝 二看 一打
二打
(揪、按、踢、打)
七、教学评价:
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力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突破难点——领悟课文叙事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整节课基本秉承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深化教学内容的规律。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展开积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叙事一波三折的特点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落实了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