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1 16: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清朝皇帝的一天
时间 事项 时间 事项
04:00 起床 13:00 会见臣工
05:00 早课 15:00 批阅奏章
07:00 御门听政 16:00 会见臣工
09:00 批阅奏章 17:00 鉴赏文物
11:00 经筵日讲 20:00 就寝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康熙(晚年)
落日余辉:美好但终将西沉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
与危机
02
03
学习目标
01
通过阅读皇帝勤政、奏折制度和思想文化专制的相关史料,辩证地看待君主专制强化的双重影响;
结合阅读相关材料,知道清王朝开疆固土、治理边疆的具体措施及其与历代王朝的不同之处,理解清王朝国家版图奠定的重大意义;
通过了解康乾盛世由盛而衰的历程,感悟盛衰之鉴,树立理想,做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公民。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 。
论财力, “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
论文化,则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
论城市,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占了6个。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若要将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康熙
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
——雍正
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皆亲揽庶务,大权在握…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乾隆
②三位皇帝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反映出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特点:皇帝勤政,乾纲独断,大权独揽
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表现:康、雍、乾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表现一:奏折制度
皇帝不知,臣僚已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官员
上级官员
皇帝
官员
皇帝
上级官员
单线联系
特点:
迅速、机密
作用:
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材料一: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
——(日本)佐伯富
材料二:雍正朝现存的汉文奏折有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达41600余件,他在位十二年零八个月,也就是4000多天,算下来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折10多件以上。有人统计过,他每天朱批的文字达到8000字以上。
材料三:雍正帝借奏折搜集情报......故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
——(日本)佐伯富
军机处
南书房
内阁
皇权受到限制
皇权得到扩大
皇权到达顶峰
皇太极
康熙
互相制约,集权于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
雍正
表现二:中枢机构的变化
雍正:设立军机处
南书房
始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位于故宫乾清宫西南,原本是书房,康熙读书的地方,又称南斋。康熙常常和翰林院词臣们在南书房探究学问,吟诗作对(喻为“文化俱乐部”)。
康熙亲政后,为了把握国家大权,以南书房为核心,逐步形成权力中心。南书房地位由此越来越高,“权势日崇”。在康熙时期,南书房时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发挥着较为重要的政治作用。
设立 雍正时期
原因
职能
性质 中枢秘书机构
特点
影响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暴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
——(清)赵翼
材料二:(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抄写)撰,而不能稍有赞画(指手画脚)于其间也。
——(清)赵翼
材料三:军机处结构简练,只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层;奏折多至百余件者,皆于当天办完,没有过一日者。军机值庐,不准任何人窥探打听。
直接:办理西北军务;
根本:加强君主专制。
辅助皇帝处理机要政务
皇帝直接监督;机构简单、朝臣兼职;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表现二:中枢机构的变化
雍正:设立军机处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枢机构的变化及趋势
巩固
中外朝制
一省二院制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二府三司制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立军机处
(顶峰)
确立
三公九卿制
秦朝
唐朝
汉朝
宋朝
元朝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总的趋势:
【归纳总结】
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目的:
影响:
实质:
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材料二:在乾隆后期的禁书运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万余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 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
材料一:世宗微服游于市,就一书肆翻阅书籍,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一书生见状,即高吟曰:“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世宗以为讥讽也,旋下诏杀之。
——《清稗类抄·狱讼类八》
表现三:控制思想文化:文字狱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特点:皇帝勤政,乾纲独断,大权独揽
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表现:康、雍、乾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表现一:奏折制度(特点、作用)
表现二:中枢机构的变化: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特点、影响)
表现三:控制思想文化:文字狱(目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清朝疆域图(1820年)
清朝建立了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历史的延续性。
——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种视野看“中国”》
二、疆域的奠定
西藏
东北地区
新疆
西南地区
蒙古
台湾
流官制度
郑成功
盟旗制度
沙俄入侵
伊犁将军
达赖、班禅
驻藏大臣
土司制度
《尼布楚条约》
平定准噶尔
设府,隶属福建省
大小和卓叛乱
连连看
收复与管辖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反击沙俄
康熙前期,中俄雅克萨之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国领土。
治理新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治理蒙古
共治西藏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派遣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治;、③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确立对西藏的管辖。
④金瓶掣签制度
①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相结合,重视法律手段;
概括清朝奠定疆域措施的特点?
改土归流
设置理藩院
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
②既尊重民族风俗,重用上层,又突出中央权威;
18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5个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
2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
1个盟旗——内蒙古
③措施灵活开明,因俗而治因地制宜,恩威并施。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勒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思考:清朝边疆治理有什么意义?
如果没有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更就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
——戴逸
(1)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2)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4)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疆域的奠定
(1)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2)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4)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疆域的奠定
1.边疆治理的具体措施:
2.边疆治理的特点:
3.边疆治理的意义:
①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相结合,重视法律手段;
②既尊重民族风俗,重用上层,又突出中央权威;
③措施灵活开明,因俗而治因地制宜,恩威并施。
1.内部危机
(1)人口增长使得资源危机(人地矛盾突出)日益显露。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3)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2)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社会乱象逐渐萌生。
和珅抄家清单: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赤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两一个的)100个、小银元宝56600个、洋钱15800元……所有物品总计约10亿两白银,真富可敌国。
乾隆末年、嘉庆初年震动全国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的一个标志……这场斗争……持续九年,蔓延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五省……清朝政府调动了十六个省的军队,耗费军费2亿两白银,才把它平定下去……清朝从此由盛转衰。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天理教起义
2.外部危机:
(1)表现: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清朝对策: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原因:
①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根本原因);
②政治: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及西方殖民者侵略的扩张;
③思想: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主观原因)。
影响: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1.内部危机
(1)人口增长使得资源危机(人地矛盾突出)日益显露。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3)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2)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社会乱象逐渐萌生。
2.外部危机:
(1)表现: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清朝对策: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影响)。
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纵向比较而言的。……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戴逸《论乾隆》
清政府 欧美国家
政治 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 部分国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工业革命(英国1765年开始)
思想 文字狱、八股取士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展,海权意识
曾经辉煌逐渐落幕的农业文明
如今新生蓬勃崛起的工业文明
盛世之治·君主专制: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天朝之危·危机初显:
盛世之治·边疆治理:
外部危机
措施
奏折制度
军机处
文字狱
特点
人地矛盾
阶级矛盾
内部危机
勤政传统
意义
东南:统一台湾,设台湾府
东北:反击沙俄,签约划边界
西北:击败准噶尔,设立盟旗制度
平大小和卓,设立伊犁将军
西南:管辖西藏,改土归流
君主专制顶峰
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恩威并施,抚剿并用
版图奠定、巩固统一、边疆开发、民族交融
思想文化专制
控制官僚机构
闭关自守
落后世界潮流,中西差距扩大
农民起义
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的危机
政治危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文化危机: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程朱理学愈发僵化条 , 严重阻碍中国科技进步
外交危机:实行“闭关锁国”
社会危机: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 ,政治腐败、阶级矛盾
    
     ......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经济危机: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