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必刷题训练:资料分析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必刷题训练:资料分析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11 20:3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必刷题训练:资料分析题
1.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 续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 6三区三线,深入实施河 湖长制、林长制,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6六大行动,加快从 6绿起来,向 6美起来,转 变。”
资料一 : 广东省积极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和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州 。 南岭国家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物种宝库”之称,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黄腹角维、南方红豆杉等。 丹霞山国家公园建设了野生生物红外相机与视频智能监测系统,用来监测野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
资料二 : 广东省完善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使广州、深州和筆庆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稳居全国区域碳市场首位。请回答:
(1)资料一 中 , 南岭国家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 ,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 性 , 其实质是     多样性 。黄腹角维属于鸟类 , 身体呈     型 , 前肢特化成    , 有     辅助肺呼吸。
(2)资料一 中 , 丹霞山国家公园监测野生动物的研究方法属于     法 。丹霞山中的梧桐属于    (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3)资料二中 ,“碳排放”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 此气体主要被绿色植物通过作用所吸收 , 进行该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
(4)“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 。在实际生活中 , 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些事情?(写出一条即可)。
2.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铭同学为妈妈科普:“今天,生物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血液,血液中有不同的血细胞。它们当中有的像勤劳的搬运工,有的像忙碌的修补匠,还有的像是英勇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材料二:小宇同学经常早晨来不及吃早餐就去上学,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中午他喜欢在校门口的摊贩购买小吃、碳酸饮料,炸鸡、袋装零食作为午餐,也不爱吃蔬菜,长期挑食的他经常牙龈出血。
(1) 材料一中提及的“搬运工”是血细胞中的   ,它主要搬运的物质是   。参与完成“搬运”的主力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做   。
(2) 材料二中小强经常牙龈出血是因为缺乏   。
(3) 请你从膳食平衡的角度给小强提一条建议:   。
3.资料分析
火灾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灾害之一。据统计,在火灾中有以上的人是因为吸入了可燃物燃烧时释放的毒气和烟雾而死亡的,有毒气体主要以一氧化碳为主。一氧化碳会与血液中的a物质结合,从而阻止氧气与a物质的结合,进而影响氧气在b细胞中的运输,最终使人窒息。火灾发生时,烟尘中的烟雾颗粒不仅能造成呼吸道阻塞,还会导致人们在逃跑时看不清逃生路线而耽误撤离。火灾发生后,社会救援往往不能马上到达,所以在家中备有家用灭火器、灭火毯、强光手电、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等很有必要。
(1)上述材料中的a物质指的是   ;b细胞指的是   。
(2)发生火灾时,毒气和烟雾会依次经过呼吸系统的:   →咽→   →气管→支气管→   。(填结构名称)
(3)呼吸道除了能使进入的气体变得清洁外,还能使气体变得温暖和   ,但这种处理能力有限的。
(4)对于呼吸困难的受灾患者,可借助呼吸机使外界气压   肺内气压(填“”、“”或“”),从而帮助患者吸入氧气,用于治疗。此时肋间肌和膈肌会   (填“收缩”或“舒张”)。
(5) 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正确的灭火或逃生方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在浓烟中大声喊叫,无惧吸入更多烟雾
B.在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用浸湿的棉被裹在身上防止皮肤被灼伤
D.用湿布堵住门缝,避免烟雾进入室内
4.截至2023年2月初最新数据显示,在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军人中约15.7万人死亡,约23.4万人受伤。超过1150万乌克兰人不得不逃离家园,其中约630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俄军方面,有超1.8万名俄罗斯军人在执行任务中死亡,还有超过4万人受伤。
(1)部分乌克兰难民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如果你是无国界医生,会建议他们多吃富含   和   的食物。
(2)缺铁性贫血患者感觉体乏无力的原因是   。
(3)某难民在逃难过程中不慎摔倒,皮肤擦伤出血后很快自动止血,起作用血细胞是
   。这类细胞的特点是   。
(4)执行任务中死亡军人的辨认只能借助于DNA对比,因此在上战场前政府会采集录入军人的DNA,某地区采集材料为血液,则提取DNA的血液成分是   。
5.海水稻是由袁隆平团队研发的一种水稻品种。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海水稻所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请分析下列有关海水稻的问题:
(1)海水稻富含的淀粉是由图中生理活动   (填序号)制造的,写出该反应式   。
(2)海水稻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由图中生理活动   (填序号)提供的。
(3)如图海水稻的生理活动①、②、③中,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是   。
(4)耐盐碱是海水稻的特点之一。根据所学内容推测,它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原因可能是:根细胞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根细胞   (选填“吸水”或“失水”)。
(5)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能让我们未来能够像工业发酵生产啤酒一样生产粉。人工合成淀粉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请举例说明   。
6.在学习眼球的结构之后,生物学社的同学利用气球、铁丝圈、橡皮管、细丝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该模型可以模拟睫状体对晶状体曲度的调节,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该模型中,铁丝圈模拟睫状体,而气球模拟   。
(2)拉紧铁丝圈时,铁丝圈的直径缩小,气球的曲度变大,此时我们能看到   (近处/远处)的物体。当放松铁丝圈时,铁丝圈的直径扩大,则气球模拟的结构曲度复原。
(3)如果睫状体长时间不能放松,则晶状体曲度无法复原,容易造成   视眼,其成像情况可用图2中   图表示。
(4)除上述所示的调节,人体还可以通过调节   的大小,来控制进入眼球光线的多少。
7.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我国相关管理部门也不断地加大了处罚力度。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现象,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图一中的[   ]   造成的([]中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2)“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是“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红灯停”的反射活动属于   ,参与该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的   、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3)某行人在看到绿灯转为黄灯正准备疾步通过时听到文明劝导员的哨声停下了脚步并退回到了原地,行人接受哨声刺激的感受器是图三中的[   ]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冲动,神经冲动经过图二中的[   ]   传向神经中枢([]中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4)女足们在剧烈运动的过程中,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   调节的影响。
8.资料分析题。
一天磊磊同学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他急忙找寻避雨场所并迅速跑过去。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遇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你会选择地点避雨,这种反射活动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2)磊磊感受雷声、风声的感受器位于   ,看到乌云、闪电的感受器位于   。
(3)突然听到巨大雷鸣,有的同学会出现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因为   素分泌增加。当遇到巨大雷鸣时,最好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使咽鼓管张开,以保持   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4)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   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阳光从树叶的空隙中洒下,照在了我的脚下,一点点、一片片,随着微风吹动着树叶,而变换、跳动着。我张大嘴,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宁静替代了烦躁。
材料二: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系统,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造成肺癌。雾霾天气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专家建议:市民在雾霾天气应减少出门,家中门窗紧闭时可用空气净化机净化空气,雾霾天气出门时尽量戴有特殊功能的口罩等。
(1)人体吸入的空气成分与呼出气体相比较,呼出的气体中   和水蒸气增多,   减少。
(2)呼吸道中的纤毛和黏液可以起到   空气的作用,但是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有限的。
(3)外界的氧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后,可以通过   循环到达心脏的   (填左或右)心房。
(4)在我国不少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对治理雾霾,你有何建议,请写出一条   。
10.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很多废物,有些废物可能会带来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人体的必尿系统是主要的排出废物的途径,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   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2)人体还有其他排出废物的途径如   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将废物排出体外。
(3)有些工厂将大量的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等污染,请写出1条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
(4)人体的废物不及时排出会危害健康,大自然的健康也需要我们来维护,下列做法能保护生态环境,减小污染的有____。
A.植树造林
B.乱扔垃圾
C.绿色出行
D.使用电子贺卡
E.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1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3年2月,甲型流感在我国进入高发期,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严重的会引起肺炎或其他脏器的衰竭。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方式传播。
资料二: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所以称为肺结核,也可侵犯其他部位,因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和结核杆菌都属于   。
(2)某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3)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卡介苗,卡介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使人们获得对结核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吃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后来,巴甫洛夫给狗食物之前,都会先开启铃声,他一直重复这个操作,最后,狗在听到铃声而没有食物时,也会分泌唾液。
材料二: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班廷发现:切除狗的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他们推测胰岛分泌一种能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并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这种物质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了成功。
(1)材料一中,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   反射,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   。
(2)材料二中,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的物质是   。
(3)上述两则资料说明狗的生命活动有赖于神经系统和   系统共同的调节作用。
13.酸雨常被称为“空中恶魔”,对生物有极大危害。某生物社团的同学们设计了“探究酸雨对番茄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足够的清水和食醋(pH为3),两盆生长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番茄苗,两个洒水壶。
(1)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酸雨影响番茄苗的生长(或酸雨不影响番茄苗的生长)。
方法步骤:
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为4。
(2)将两盆番茄苗放在适宜的环境中,每天向甲盆中喷洒1次定量的模拟酸雨,同时向乙盆中喷洒1次   ,设置乙盆的目的是   。
(3)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两盆番茄苗的生长状况。请你预测结果:   盆内的番茄苗生长受阻,另一盆番茄苗生长良好。
(4)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机动车尾气排放均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学生,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以减少酸雨的危害?   (写出一条)。
(6)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很多,其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除酸雨以外,还包括臭氧层破坏和   ,我们应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14.阅读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某单位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进行调查。监测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处于高位波动,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处于高位波动的主要原因:电子产品泛滥导致不健康的用眼习惯普遍存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用眼强度增大,造成视力低下。
(1)我们既能看清书中的文字,也能看清远处树上的小鸟,主要是通过   的曲度调节。眼球结构中,   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   将信息传给   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寝室突然熄灯,瞬间眼前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片刻后借助微弱的光线逐渐又能看见周围的物体。这一变化过程主要依赖   大小的改变。
(3)经常看电子产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致使眼球的前后径过   或晶状体曲度过   且不易恢复,远处物体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可配戴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请结合资料对预防青少年近视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15.资料一:在过去的三年里,新冠病毒一次次变异,德尔塔、奥密克戎……狡猾的新冠病毒一次次升级“装备”向人类发起进攻。2023年5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咨询小组对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强针更新作出建议,提出新的疫苗应主要针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奥密克戎变异株XBB。
资料二:自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全面解除疫情管控,随着环境的开放,很多人都“阳”过了。现在半年过去了,钟南山院士预测“新冠疫情的第二波高峰将在6月底来临”。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奥密克戎毒株属于   。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各种新冠病毒样本,这是为了利用生物   多样性进行科学研究。
(2)核酸检测能够有效发现携带新冠病毒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让他们居家隔离,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勤洗手则属于   。
(3)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该疫苗   (填“能”或“不能”)预防病毒性肝炎,所以这种免疫称为   免疫。现在同学们都已接种了疫苗,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叫做   免疫。
(4)解除疫情管控后,很多打过疫苗的人也“阳”了的原因可能是   。
(5)钟南山院士预测的依据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下降。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食肉的饮食习惯不仅促进了脑容量的显著增加,还增强了人体对脂肪及蛋白质的处理能力,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消化系统。
植食性动物的小肠非常长,约为身体(躯干)长度的8~10倍,而且肠道壁多纹路皱褶,盘在腹中,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肉食性动物,相对“简短”,小肠长度大约只相当于身体长度的3倍,而且没有很多皱褶。而我们人类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4~5倍,介于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之间。
食物的消化不仅仅需要消化道、消化腺,还需要肠道中的益生菌。不要小看这些肠道益生菌,人体中大约含有100亿个益生菌,而人体细胞的数目才10亿,如果把这些益生菌排成一行,可以绕地球2周。
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分解难以消化的食物。而且,在食肉的进程中,肠道细菌也在和我们协同进化。科学家从研究中发现,伴随着进食熟食、饮食精细化程度的加深、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人类肠道细菌种类已经逐渐减少了。
(1)人体中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   。在这里,脂肪被消化为   。
(2)从文章中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从肉类食物中获取营养,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B.羚羊的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应小于狮子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
C.肠道中存在有大量的益生菌,帮助我们消化食物。
D.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群中,肠道益生菌的种类不一样。
(3)黑猩猩主要以植物块茎、树叶等为食,这些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科学家们收集了黑猩猩和人类的肠液,测定了其中的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肠液中的纤维素酶含量   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而蛋白质酶和脂肪酶的含量   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请你针对这一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   。
17. 2023年3月8日,国家疾控局发布流感健康提示,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流感活动水平上升,主要以甲型流感为主。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甲型流感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主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资料二:上课期间,林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喉痛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甲型流感。学校立刻采取措施:要求林同学居家隔离治疗;对课室进行消毒;建议体质弱的学生接种流感疫苗等。
资料三:处方药---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流感治疗用药,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抗生素的使用,是目前治疗流感的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1)从资料一可知,甲型流感属于   病,其病原体是   ,主要通过   和   传播。
(2)资料二中,患有甲型流感的林同学进行居家隔离治疗,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甲型流感患者属于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种做法属于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   ,获得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3)资料三中,从安全用药的角度分析,奥司他韦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由患者自我诊断后自行服用。针对甲型流感的传播方式,请你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制定一条预防甲型流感的具体措施:   。
18.合理均衡的营养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我国营养学家研究提出,成年人的蛋白质供给量应不少于80克/天,钙供给量应不少于0.8克/天,青少年因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其蛋白质和钙的供给量应更高。
资料二: 甲同学的早餐食谱为一块面包、一杯牛奶、少量蔬菜和水果; 乙同学的早餐食谱为一根香肠、一个鸡蛋和一杯牛奶。
(1)含钙的无机盐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儿童缺钙易患   ,对于缺钙的儿童,除了服用钙片外,还应当补充   。
(2)面包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里可被初步消化分解为   ,在小肠中最终被可消化分解为   。
(3)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蔬菜可提供   ,人如果缺乏它,可引发坏血病。
(4)分析甲、乙两位同学的食谱可知,   同学的食谱更合理,理由是   。
1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是岭南常见水果。题图为荔枝在人体内旅行过程的模式示意图。请据此回答问题。
(1)小李看到又大又红的荔枝时,忍不住直流口水,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2)荔枝中丰富的糖类可通过   系统(填字母)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运到组织细胞处:细胞利用   过程(填数字) 获得的氧气将糖类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糖类分解产生的代谢废物可通过   系统或器官排出体外(填字母,写出任一种途径即可)。
(3)研究报告称,空腹时大量食用荔枝,可引发急性低血糖症,这就是“荔枝病”。为了安全享用荔枝,远离“荔枝病”,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条合理的食用建议:   。
20.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孙先生起床时突然感觉胸疼,吃了速效救心丸没有缓解,去医院刚做完检查就失去意识。40多天后,在ICU重症监护室苏醒过来的孙先生终于知道,原来自己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心梗,是心脏中的“承重墙”坍塌,把自己置于生死的边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险境?
室间隔就相当于心脏中的“承重墙”,一旦发生破裂穿孔,患者的心脏功能将迅速衰退,所以手术成功了也不能立刻确定患者是否脱险。而导致室间隔破裂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前降支”堵塞造成的。“前降支”是左冠状动脉的一个分支。左心室的血液供应有50%来自于左前降支,左前降支主要供血区域为左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因此“前降支”一旦发生心梗,影响面积大,造成后果严重,抢救不及时往往致人死地(如图2所示)。
如何预防危险的来临呢?除了避免饮食和生活不规律,也应该积极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帮助身体打开和建立侧支循环。
(1)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与   相连,并逐渐分支形成   血管,在此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2)心脏的“承重墙”破裂或穿孔,就会出现左心室的   血和右心室的   血的混血现象。
(3)120急救车到来之前孙先生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经过血液循环运输至冠状动脉的途径是:舌下毛细血管→   →肺动脉→肺→肺静脉→   →冠状动脉,这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4)根据资料并结合图1、图2可知:“承重墙”倒塌大多是因为左冠状动脉出现堵塞,从而影响心脏的   区域的血液供应,使其心肌细胞缺少   和养料,成为坏死的心肌,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供血。
(5)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孙先生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的   也有损伤,使得血液从动脉流向心室,从而出现了   现象。
(6)孙大爷康复出院后,以下生活习惯有利于孙大爷身体健康的是____。
A.均衡膳食 B.适量运动 C.高盐饮食 D.戒烟限酒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物种(或生物种类);基因(或遗传);流线;翼;气囊
(2)观察;被子
(3)光合
(4)植树造林(合理均可)
2.【答案】(1)红细胞;氧气;血红蛋白
(2)维生素C
(3)要按时吃早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类食品等(合理即可)
3.【答案】(1)血红蛋白;红细胞
(2)鼻;喉;肺
(3)湿润
(4);收缩
(5)A
4.【答案】(1)铁;蛋白质
(2)由于红细胞的缺乏使得机体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机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不足
(3)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4)白细胞
5.【答案】(1)①;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③
(3)②蒸腾作用
(4)大于;吸水
(5)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并且能节约耕地资源
6.【答案】(1)晶状体
(2)近处
(3)近;甲
(4)瞳孔
7.【答案】(1)②;小脑
(2)条件反射;视觉中枢
(3)⑩;耳蜗;⑤;传入神经
(4)激素
8.【答案】(1)复杂
(2)耳蜗;视网膜
(3)肾上腺;鼓膜
(4)神经系统
9.【答案】(1)二氧化碳;氧气
(2)清洁
(3)肺;左
(4)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对工厂排放的废气加装净化装置;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不要露天焚烧秸秆等;多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10.【答案】(1)肾脏;肾小球
(2)皮肤
(3)酸雨可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死亡
(4)A;C;D
11.【答案】(1)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特异性
12.【答案】(1)复杂/条件;反射弧;耳蜗
(2)胰岛素
(3)内分泌
13.【答案】(1)酸雨对番茄苗的生长有影响吗?
(2)等量的清水;做对照
(3)甲
(4)酸雨对番茄苗的生长有影响
(5)二氧化硫;绿色出行
(6)温室效应
14.【答案】(1)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
(2)瞳孔
(3)长;大;凹透镜;三要: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写1条,合理即可)
15.【答案】(1)病原体;基因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不能;特异性/获得性;计划
(4)新冠病毒变异种类多,体内原有的抗体对新的变异的病毒无效。(或从个体差异,体内产生的抗体浓度低等角度回答,合理即可)
(5)抗体的浓度和保护作用(或抗体的浓度、抗体的数量、抗体的保护作用,答出一个即可得分)。
16.【答案】(1)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2)B
(3)少于;多于;黑猩猩的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人类的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肉类,需要蛋白酶和脂肪酶进行消化分解
17.【答案】(1)传染;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接触;接触/呼吸道
(2)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抗体;特异性
(3)不可以;戴口罩、勤洗手等
18.【答案】(1)佝偻病;维生素D
(2)麦芽糖;葡萄糖
(3)胃;氨基酸;维生素C
(4)甲;主副食合理搭配,荤素搭配合理
19.【答案】(1)大脑
(2)A;①;B、D、E
(3)避免空腹食用荔枝(或食用要适量)
20.【答案】(1)主动脉;毛细
(2)动脉;静脉
(3)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4)左心室;氧气
(5)动脉瓣;血液倒流
(6)A;B;D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