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
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为一株植物;
3、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
2学情分析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并验证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科学之旅。在这次旅行的道路上,我们不但会收获知识,还会收获很多快乐。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利用激情的语言,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揭开科学这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是有趣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联系旧知,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小狗、小鸡图片。师: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新生命的诞生。他们的到来,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了许多生机。2、提问,引出绿色植树是从哪里来的?
师:小狗和小鸡幼小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师:小动物们新生命的开始,有的是由妈妈生出来的,有的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那么一株幼小的绿色开花植物它们的生命又是从哪里来的?(出示向日葵图片)3、导入课题。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使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从学生的旧知出发,使学生不会感到突然,潜移默化地把新学内容渗透给学生】三、想想画画。1、你熟悉的绿色开花植有哪些?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用图画和文字将它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吗?画好后,找小组代表展示一下自己画的作品。2、巡视,启发。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顺应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了解的一种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为了下一步引出种子的概念】4、师: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树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但还有一些植物是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以根、茎、叶繁殖后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柳树、海棠花、白薯)【帮助学生区分概念】5、课件出示:(有些植物是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生齐读。过渡:这一粒粒种子中蕴含着哪些秘密,大家想不想一起来探究?让我们敲开种子王国的大门,化身成一位位小小的科学家来探究他们的奥秘。四、观察植物的种子。 1、课件出示种子图片(1)师:这些种子,你们认识吗?(请一生回答) (2)让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吧。【从熟悉的种子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一:观察种子的外部特点。(1)师:我们现在就要来观察这些种子的外部特点。请问小科学家们,你们要观察这些种子的什么特点呢?要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
(2)生回答。(3)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摸的方法,了解种子的光滑度;用闻的方法,了解种子的气味;用看的方法,了解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特征。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还可以请放大镜来帮忙。(板书外部 —形状 大小 颜色)为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两种使用方法:第一种方法: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第二种方法: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进行观察前老师还有一些温馨提示: A、认真观察,小组分工合作。 B、观察同时,做好记录工作。 C、记录完毕,整理活动材料。 (2)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并作好记录。(3)小组反馈:你们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课件出示,生齐读)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它们却都能成长成一株植物,种子里面会有什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这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活动二: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学生猜测:种子里面有什么? 2、为什么你认为是这样的?3、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对不对?我们要怎么验证?4、老师这里提前浸泡了一些蚕豆的种子。我们观察的时候要轻轻地剥开它们的种皮,再分成两半进行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观察完后,告诉同学们在种子里面,你们发现了什么?和你们的猜想一样吗?5、师小结:种子的内部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课件出示,生齐读)6、总结方法:孩子们,我知道你们当中的很多人长大都有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梦想。那我们从小就要养生良好的习惯:善于提出问题,根据自己已生活知识和经验进行大胆地猜测,并想办法去证明自己的猜测。这是一位科学家必备的科学素养。
【让学生学会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观察事物的特点。种子的特征在学生研究下一一展示出来。同时渗透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五、下节课准备。1、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植物的生长变化,这很好。但这毕竟是一种推测,你们想不想种颗凤仙花,亲自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2、那我们就得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出示大屏幕,齐读 ● 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教师准备)● 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学生课外查找) ● 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