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计数 配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古人计数 配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4 11:02:5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
2、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3、初步认识“十位”、“个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感知。
5、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了解数的起源以及数的符号化历程,初步培养数感。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以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了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对于20以内的数大多数学生会数但对于建立数位概念、数的组成却不清楚。所以本节课重点掌握11~20的组成以及各位、十位上各数的意义,难点是建立数位概念。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等差异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的活动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他们认真倾听、大胆尝试操作、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一个十是10个1,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2、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预设
1、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学过了1-10这些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师手指着标题问:这11~20中间这条短线表示哪些数?(生口述)
师板书:11、12、13、14、15、16、17、18、19、20
11~20中间的数都这,大家仔细观察是不是刚才他说的这些数呢?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从实际出发,通过读出11~20这些数,让学生感觉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不陌生。)
2、情境引入,展示认知
师:大家真聪明,我们觉得很容易的知识却在古时候难住了我们的祖先,来看动画,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播放古人计数动画)
师: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生1:计数的问题
生2:他们用手指、树枝、石子来计数
活动2【导入】活动1
数学活动1 通过摆小棒数羊,数比10多1的数,就是10的后继数是11。
一位猎人也在用同样的方法在计数(演示《古人计数》的主题图),我们没有石子,用我们的小棒来代替羊摆一摆,帮助牧羊人吧。为了方便大家记录,这些羊都关在羊圈里,老师放一只羊,你们就摆1根小棒,老师再放一只羊,你们就摆几根小棒?(生口答:再摆一根)如果老师放2只羊,你们就要摆几根小棒?(摆2根)准备好小棒了吗?老师可要放羊了。(师环视确认学生准备好后再开始)
师:播动画放羊,学生摆小棒
师:数一数有几只羊?
生1:10只
生2:11只
师:究竟有几只呢?老师把刚才放羊的过程录下来了,再看一遍,确认羊的只数。(播动画学生再数)
生:11只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白板画一画)
生1:一个一个的数
生2:五个五个的数
生3:四个四个的数
生4:十个十个的数
(设计意图: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数出羊的只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意识。)
师:以前我们只学到了10这个数,可是,现在羊的只数比10还多,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新的数。
活动3【活动】活动2
数学活动2:通过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理解“10个一是一个十”,“十”是一个新的计数单位,知道数“10”与计数单位“十”的区别。
1、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
师:大家的方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啊,(生:10个10个的数)此时过来一个聪明的人,他数出了10根小棒放在一堆,还捆成一捆,咱们也来数一数,捆一捆吧。 (动画演示)
再来看一次:
师:老师告诉你们,1根小棒就表示1个一,那10根小棒表示几个一?(生:10个一)
师:10个一是几?(生:是10)(课件出示)
师:现在老师把这10个一捆成一捆(演示课件)变成了1个十,这1个十是几?(10)(课件出示:10个一就是1个十)
师:你们想不想也捆出一个十来?(想)在捆之前,老师想采访一下同学:要捆出一个十,得先怎么做?(数出10个一)然后呢?(捆起来)开始。
师巡视,并提醒:还不会用皮筋的同学可以请同桌帮忙。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又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进行合作学习的启蒙教育。)
2、介绍计数器,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这样计数很麻烦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数学朋友——计数器,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出示计数器)
规定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蹲下来,等一等”,既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计数器的方法,又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好准备。)
活动4【活动】活动3
数学活动3通过用小棒、计数器和数字表示“19”和“比19多1”的数,理解20是紧跟在19后面的那个数(简称20是19的后继数),并了解“满十进1”(即较小的计数单位累计到10个就用一个较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是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征。
3、在计数器上拨数(11、15、16、19、20)
(1)拨11
师:我们认识了计数器,那想一想猎人的11只羊该怎么用小棒表示,又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呢?(先让学生用小棒表示出来,然后对照白板)
师:那么这个11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呢?一捆小棒应该放在计数器的什么位置(生:十位,请学生摆一摆)
师:那么这一个十该用几个珠子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一个珠子十位上表示)学生上前摆一摆
师:怎么说呢?又怎么用加法表示?(一个十一个一是11,10+1=11)
(设计意图:突出小棒——计数器——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形象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2)、初步感受“满十进一”
师:课件演示15、16、19
师:19根,这时师再添1根小棒问:现在是几?你怎么知道?
师手指着散的10根问,有没有同学要提醒老师又得干嘛了?(又满十个了要捆成一捆)
师:动手捆,问:现在是几捆,也就是几个十?(2个十)2个十是几?(20)
师:2个十是20。
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吗?(学生上前动手摆)
(设计意图:在师生与生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说和听的学习习惯。)
活动5【活动】活动3
数学活动3通过用小棒、计数器和数字表示“19”和“比19多1”的数,理解20是紧跟在19后面的那个数(简称20是19的后继数),并了解“满十进1”(即较小的计数单位累计到10个就用一个较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是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征。
3、在计数器上拨数(11、15、16、19、20)
(1)拨11
师:我们认识了计数器,那想一想猎人的11只羊该怎么用小棒表示,又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呢?(先让学生用小棒表示出来,然后对照白板)
师:那么这个11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呢?一捆小棒应该放在计数器的什么位置(生:十位,请学生摆一摆)
师:那么这一个十该用几个珠子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一个珠子十位上表示)学生上前摆一摆
师:怎么说呢?又怎么用加法表示?(一个十一个一是11,10+1=11)
(设计意图:突出小棒——计数器——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形象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2)、初步感受“满十进一”
师:课件演示15、16、19
师:19根,这时师再添1根小棒问:现在是几?你怎么知道?
师手指着散的10根问,有没有同学要提醒老师又得干嘛了?(又满十个了要捆成一捆)
师:动手捆,问:现在是几捆,也就是几个十?(2个十)2个十是几?(20)
师:2个十是20。
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吗?(学生上前动手摆)
(设计意图:在师生与生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说和听的学习习惯。)
活动6【练习】课堂提升
1、书本第75页练一练的第1、第2题。集体评议。
2、孩子们,你们还记得吗?刚才我们就用2个珠子在计数器上表示了11,又用2个珠子表示了20(相机演示课件),谁还能在计数器上用2个珠子表示不同的数呢?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