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部分学校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部分学校中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2 08:4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二四年中考仿真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一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法国作家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你想得到什么样的人生,你就得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你的青春是怎样度过的,决定了你日后成就的大小、生命的质量。让青春永保昂扬的姿态,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抉择。因此,在青春时期,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奋进前行,锲而不舍,让青春在拼搏中绽放光彩。
(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让青春在拼搏中绽放光彩。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抛弃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不转睛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利奥波德《大雁归来》)
C.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杨利伟《太空一日》)
D.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马丽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B.通过世乒赛的历练,使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和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改善。
C.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中国力量。
D.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市文化,我校有近90%左右的学生参加了“中秋节一日游”的活动。
4.古诗文默写。(10分)
(1)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泊秦淮》中用婉曲之笔巧妙地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饱含作者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隐忧的句子是:______。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传达出对中华儿女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古代诗人常用“沧海”的意象,表现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比如:“______,______。”
5.走近名著。(4分)
(1)下列《水浒传》中的人物与绰号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吴用——智多星 B.林冲——豹子头
C.戴宗——神行太保 D.晁盖——玉麒麟
(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2分)
众头领席散,却待上山,只见A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A哭道:“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晁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A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
上面的选段出自名著《______》,选段中的A是______。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全民阅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对于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据此,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全民阅读,重任在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下面是班长收集的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
抓实学生“读书大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框架下,家庭和社区都要负起应担的责任,但学校和教师的作用最为关键,在中小学阶段尤其如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综合实践活动,都可以融入阅读指导。阅读工作不单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其他学科教师尤其是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其他学科教师,应当是此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阅读领导力对中小学生阅读能否真正发生与深入推进至关重要。唯有自己爱读书、会读书,也能教学生读书、带学生读书的教师,才能组成优秀的领读人队伍,逐步带动中小学生真正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选自《中国教育报》2023年5月4日)
7.为使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三种活动形式。(第8题涉及的除外)(3分)
8.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召开“全民阅读,重任在肩”主题班会,作为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9.你的同桌小林认为中考在即,时间紧迫,没有更多的时间读书,还不如多刷几套题来得划算。对此,你该如何劝说他?(3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诗词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2分)
【古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帶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矛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阳明子①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②而出,遇伏③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揖逊俯仰,若洙、泗④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⑤,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节选自《君子亭记》)
【注释】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②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③伏:伏天。④洙、泗:二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与弟子习礼之地。⑤正笏:恭敬地拿着上朝的笏板。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 (2)名之曰 名: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
13.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好品质。(至少写出两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回答14~17题。(共8分)
【材料一】
台风的本质,是大量积雨云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涡旋。赤道附近低纬度海洋的表层海水温度较高,风与风之间相互碰撞,很容易形成上升气流,从而导致积雨云不断发展。像这样在热带海洋中形成的积雨云,就是台风的“种子”。
被上升气流携带到高空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滴(云滴)时,会向周围释放热量(凝结热)。也就是说,在热带海洋中形成的积雨云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当陆续增大的积雨云聚集为集团时,积雨云集团释放出的热量导致海面附近的气压降低。最终,积雨云集团会转化为“热带气旋”。
刮向热带气旋中心的风,特别是从水温超过27℃的海洋表面刮来的风携带了大量的水蒸气,这使得热带气旋蓬勃发展,气压越低而风速越强。当靠近中心的最大风速超过每秒17米(即达到8级风)时,则称为“台风”。
严格来说,在气象学上只有风速达到每秒33米,即12级风时才能称为台风,而风速在每秒17~33米时则称为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不过,由于达到热带风暴等级的热带气旋都会得到编号与命名,习惯上通常都称为台风。
台风的级别可用“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等表示。狭义的台风指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33~41米(风力12~13级),强台风指风速为每秒41~51米(风力14~15级),超强台风指风速超过每秒51米(风力16级或以上)。风速较小的话则分别被称为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以及热带低压。
(摘编自《关于台风,你了解多少?》,《科学世界》2023年7月27日)
【材料二】
每年的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降水量占了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一次直径不算大的台风登陆时能带来30亿吨水,可以缓解全球水荒。
众所周知,地球两头冷中间热。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寒带地区严寒难受,台风对调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功不可没。台风时速最高可达200千米以上,产生的巨大能量流动,能把热带地区的热量驱散到高纬度的寒带地区,从而使热带地区热量削减,寒带地区热量得以补偿。
世界著名的渔场,多是由寒流和暖流交汇形成。日本的北海道大渔场,由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将海底的营养物质翻搅上来,成为众多鱼类的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出现了大的“鱼汛”。台风每次到来时也会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聚集,大大增加了捕鱼量。
(摘编自《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将会怎样》,《科普时报》2023年7月30日)
【材料三】
在西太平洋地区,台风的路径和移动速度对人们生活和财产有重要影响。如果台风移动速度较快,可能会导致短时间内暴雨、强风等极端天气现象集中暴发,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较大破坏。而如果台风移动速度较慢,可能会导致长时间的降雨和强风,增加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的风险。
台风的路径复杂多变,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高气压或者低气压会调整台风路径,高层有强风使得潜热扩散等,也可能改变台风的发展和行进的路径。例如,8月4日“卡努”突然“卡”住了,随后发生“急转弯”转向东北方向,7日开始,台风路径向日本西南部海域向偏北方向移动,正是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其他气压域场的综合影响所致。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台风监测、预测和应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卫星遥感、气象观测和数值模型等多种数据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对台风路径进行预测和分析,为应对台风提供科学依据。
(摘编自《一生都在“奔跑”的台风》,《科普时报》2023年8月19日)
14.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
A.严格来说,在气象学上只有风速达到每秒33米,即12级风时才能称为台风。
B.台风的级别可用“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等表示。
C.台风对调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功不可没。
D.如果台风移动速度较快,可能会导致长时间的降雨和强风,增加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的风险。
15.材料三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材料二中的加点词语“以上”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7.读完上述材料后,请你说说台风对人类的益处和危害。(2分)
(三)阅读《“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回答18~21题。(共9分)
“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青团要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主题,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鼓舞着广大青年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所以,广大青年应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②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青年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广大青年施展抱负、奋力驰骋、建功立业。他们中,有苦学本领、钻研技术,迅速成长为重大工程顶梁柱的大国工匠;有海外学成归来,将满腔热情和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科技创新事业的科研专家;有以身许国、无悔逆行,投身于伟大抗疫斗争的白衣战士;有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训练,感言“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的00后奥运冠军……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广大青年用青春的激情奏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事实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③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广大青年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继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青春业绩。
④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85后航天员桂海潮,完成儿时航天梦,顺利进驻空间站,开启紧张工作;北京东城区青年环卫工作者李萌,以“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赢得居民认可;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党委书记雷晓华,扎根偏远乡镇13年,坚信在基层可以“舞出人生‘大精彩’”……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无论身处何地、什么岗位,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必将让青春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⑤青春无边,奋斗以成。对中国青年来说,生逢伟大时代,更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前进道路上,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广大青年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壮丽青春篇章!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3日,有删改)
1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20.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1.结合文章,说一说广大青年应该如何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3分)
(四)阅读《晚霞中的拥抱》,回答22~25题。(共9分)
晚霞中的拥抱
①那个黄昏,太阳停靠山头的时候,霞光突然漫天飞舞,把大半个天空都变成它自由表演的舞台。
②我停下筷子,一时有些出神。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窗外这突如其来的流光溢彩和惊心动魄。我的内心,不由连连惊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③坐在对面的父亲也放下碗,看着这突如其来的鲜亮,蜡黄的脸上明显有丝欣喜。他有些小心翼翼地征求我的意见:“闺女,我们去转转路?”
④每天日落时分,一帮做完作业的孩子,开始在街头尽兴地表演。他们的嬉笑声从房前茂密的榕叶上传来,叶片便多了几分绿油油的青翠。我正准备躲进房间温习考研资料,看着父亲期待的眼神,不由朝他点了点头。
⑤下楼,我挽着父亲的胳膊。父亲愣了一下,似乎想把手抽出来,但瞬间又垂直手臂,任由我挽着。
⑥父亲的身上,有淡淡的中药味道。他的头发,有些油腻、零乱。背后的衣领上,附着不少头屑。我轻轻帮他拍了拍,父亲转过身,朝我羞涩地笑。
⑦好久好久都没这样近距离打量父亲。小时候我怕他。他长年累月在外打工,我跟着母亲在村里上学。他过年回来,背着硕大的蛇皮口袋,里面鼓鼓囊囊装着花花绿绿的东西。我一开始不敢靠近,后来忍不住想探究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中,有没有属于我的那一份。我扭扭捏捏走过去,父亲大声喊我,把我吓得往房柱后躲。父亲见我如此胆小,转而笑意盈盈地招呼:“闺女,这个发夹你拿着!”
⑧是一个粉红色的心形发夹。父亲递给我,我正想仔细瞧瞧,父亲却轻轻帮我捋了捋前额的头发,又拿过来,帮我夹在头发上。我转身跑出去,围绕一群伙伴又蹦又跳,又说又唱。
⑨此时的街头,依然有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他们追逐打闹,光着的后背大汗淋漓。父亲静静地站着,霞光把他的后背照得闪亮闪亮。他的目光,应该在探寻这一群追风少年,他的眼里,是否闪过我年少的时光?
⑩隔壁的婆婆坐在椅子上。父亲走过去,轻声问好:“三娘,你最近身体好不好?”不等婆婆回答,父亲又说:“三娘,这是我家兰儿,都上大三了。”三娘睁大眼睛,仔细地看我:“娃呀,兰娃都这么大啦?该你享清福咯。”
父亲嘿嘿地笑。那笑容,透着难得的轻松。在那一瞬间,我感到父亲用胳膊把我的手紧了紧。
这条街,大大小小的铺子开了20多家,其中也有我们家的。大约是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坚决要把我们三姊妹送到镇上读书,同母亲商量着开了一家店,卖些生产用具。父亲起早贪黑,生意却不温不火。再后来他们不再卖生产用具,转型代理移动产品,生意一下子竟然好了许多。
同住一条街的二爸在吃晚饭,见父亲过来,忙不迭递上板凳。父亲推辞不坐,对二爸说:“兰儿隔几天要去上学了,她今天想陪我好好走走呢!”我腼腆地向二爸问好,二爸说:“对的,兰妹,你去陪你爸好好走走。”
我拉着父亲,有些羞愧。打小和他话就说得少。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我大约算是他“跑风漏气”的一个。我知道自己爱他,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晚霞十分惊艳,天空的云彩红得惊心动魄,像血一样流淌。父亲沿着小街走了两圈之后,停了下来。我看见远方的林子,铺着厚厚一层凝重的色彩。
我和父亲都没说话。霞光和蝉声环绕着我们。
父亲突然伸开双臂,他说:“闺女,让爸抱抱!”
我乖乖地一动不动,任由父亲双手搂着我的肩,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父亲胸前。那时的晚霞依然十分灿烂。我相信,它一定含情脉脉,为我们父女定格了一段最为绚丽的剪影。
我不知道一直坚强的父亲为什么一瞬间那么柔情,等我知道,已是九月开学后的第一周。我接到家里来电,匆匆赶回镇上,那时的父亲,却再也无法伸手拥抱他疼爱的女儿。
我在父亲面前长跪不起,泪流满面。我总以为来日方长,却真的忘了世事无常。
这是兰子多年后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她说,她们一家人搬离小镇后,每年夏天她都要回去,站在她和父亲曾散步的街头,只想让父亲再次抱抱。
(选自《安庆晚报》2023年8月8日)
22.品析文章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小心翼翼”的表达效果。(2分)
23.文章⑦~⑧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24.文章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有什么作用?(2分)
25.揣摩下面的语句,分析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我在父亲面前长跪不起,泪流满面。我总以为来日方长,却真的忘了世事无常。
(2)她说,她们一家人搬离小镇后,每年夏天她都要回去,站在她和父亲曾散步的街头,只想让父亲再次抱抱。
四、写作(第26题,共50分)
26.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为了这一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要放弃,调整好状态走向更好意境。
在追梦的路上,遇到困难焦虑调整自己的状态,浮躁也要调整状态。
请以“调整状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600字以上。
二○二四年升学模拟大考卷(二)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
1.(1)评分标准:(2分)用楷书准确、规范地书写1分;抄错涂改、标点不写或不符规范扣1分。
(2)lüè zhàn
评分标准:(2分)每个拼音书写正确1分。
(3)“蜇”改为“蛰”“心”改为“欣”
评分标准:(2分)每个汉字1分。只找出未改正不得分。
2.B(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用在句中不合语境,原文为“不以为然”。)
评分标准:(2分)
3.D(A.语义重复,“约”“左右”删其一;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才”改为“就”,或将“只要”改为“只有”;C.语序不当,将“创新”和“突破”调换位置。)
评分标准:(2分)
4.(1)百草丰茂(2)无可奈何花落去(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示例: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③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④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评分标准:(10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5.(1)法布尔昆虫记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2)萤火虫形态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6.示例:材料一:龙很早就出现在华夏初民的生活中。材料二: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材料三: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发行龙票版张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
评分标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7.活动一:绘有关“龙”的图画活动二:诵有关“龙”的诗歌
评分标准:(2分)每项活动1分。
8.示例:画龙点睛、叶公好龙、笔走龙蛇。
评分标准:(2分)每个故事名称1分。
9.示例:姜老师,您好!咱们班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班级召开“不负龙年韶华,共赴美好未来”主题班会,诚挚邀请您参加并给予指导。全班同学期待您的到来。
评分标准:(3分)称呼0.5分,语气委婉、语言得体0.5分,语言表达简洁、准确2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10.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评分标准:(2分)
11.(1)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2)派遣。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正确1分。
12.(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近臣来赞赏你啊!
评分标准:(4分)每个句子翻译准确2分。
13.【甲】文: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乙】文:求真务实,奖罚分明。
评分标准:(2分)每点1分。
【乙】文参考译文: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帮助的缘故啊!”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近臣来赞赏你啊!”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悚然,不敢再弄虚作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二)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回答14~17题。(共8分)
14.D(团圆,是春节的第一主题。)
评分标准:(2分)
15.不能删去。“主要”表限制,说明送灶神、扫尘、接祖先等习俗是春节最重要的节日习俗,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习俗。如果删去,与实际不符。“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评分标准:(2分)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判断不得分;指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6.举例子。举七言春联和五言春联巧妙的平仄安排,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春联直接体现了汉语作为声调语言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易懂、更有说服力。
评分标准:(2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
17.示例:放鞭炮。理由:因为放鞭炮最能体现年味,还特别刺激。
评分标准:(2分)活动1分,理由1分。
(三)阅读《以美育人向美而行》,回答18~21题。(共9分)
18.(我们要)以美育人,向美而行。
评分标准:(2分)
19.举例论证。举学校学生们推出话剧展演《你好,恽代英》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以美启学”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评分标准:(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20.不能调换。③~⑤段的内容与第②段中“‘以美立德、以美启学、以美冶情’的美育育人体系”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评分标准:(2分)只答“不能调换”,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1.首先,由如何使审美教育成为一种育人自觉这一时代考题引出中心论点——(我们要)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然后,从“以美立德”“以美启学”“以美冶情”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重申论点,得出“以美育人,向美而行,使审美教育成为一种育人自觉”的结论。
评分标准:(3分)每层1分。
(四)阅读《一粒米的旅程》,回答22~25题。(共9分)
22.“噌噌”这一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苗生机勃勃、快速生长的情状,表达了“我”对蓬勃生长的麦苗的喜爱之情。
评分标准:(2分)
2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豆子人格化,赋予豆子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豆子脱离豆荚时的情形,抒发了作者对粮食丰收的欣喜之情。
评分标准:(2分)修辞手法1分,作用1分。
24.结构方式:总分结构。描写顺序:时间顺序。抒情方式:间接抒情。
评分标准:(2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5.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所述之景物能凸显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即可。
评分标准:(3分)
四、写作(第26题,共50分)
26.作文评价等级及赋分标准参见中考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