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2 08:3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选择题
1.(2023·河南联考)20世纪60年代中叶,苏联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以利润和奖金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这表明,当时苏联(  )
A.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B.极力冲破斯大林个人崇拜
C.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2.(2023·河南统考)1962—1963年底,苏联经济学界就“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把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经济学界也卷了进来。由此可知(  )
A.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B.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得以延续
C.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
3.(2023·天津武清)1975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美国的57.5%,军费开支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3%,苏联的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的导弹从1963年分别约占美国的23.6%和44.6%到1975年在数量上超过美国。这说明(  )
A.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B.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
C.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
D.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
4.(2023·浙江宁波)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5.(2023·浙江统考)1950年,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工人自治,几乎取消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南斯拉夫的改革(  )
A.使其摆脱了苏联的影响
B.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C.走向“福利国家”道路
D.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
6.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于199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下表是书本第九章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第二节的目录,本节所述内容发生的根源是(  )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实验和联邦的分裂及内战 二、波兰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团结工会的上台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败和反对派掌权 四、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和联邦一分为二 ……
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B.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C.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急剧的变化
D.东欧国家国内都遭遇严重危机
7.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改革的共同点是( )
A.源于爆发了社会政治危机
B.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半途而废
8.从1991年初开始,南斯拉夫各地爆发日益激烈的民族和地区冲突,直至酿成大规模内战并导致国家解体。造成这一悲剧的历史隐患主要在于( )
A.推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存在严重偏差和失误
B.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放任西方“和平演变”导致思想上出现混乱
D.民族问题上长期推行强制政策导致矛盾尖锐
9.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10.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11.1991年,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该计划反映出( )
A.经济学家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
B.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C.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
D.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
12.一位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走过一个广场,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很多地方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根据历史知识,这位旅行者的原国籍可能是( )
A.民主德国     B.古巴
C.朝鲜    D.越南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的心态就很能说明问题:“政策一付诸实施,混乱局面开始平息,饥荒也逐渐减轻,城市生活重新出现了生气,农产品开始重新上了市场的摊头,物价也下跌了。……然而,要我们自己去适应政策仍然感到十分困难,甚至很痛苦。”
——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
材料二 苏联外交官亚历山大于1930年返回莫斯科,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大街上一片灰暗,餐馆和咖啡馆逐一消失,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氛,除了纸箱和食品罐头,橱窗内什么也没有。店员在张贴“无货”的标签,所带的神情与其说是轻率,毋宁说是绝望。每个人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其质量真是难以形容,我身上的巴黎西装让我不知所措、无地自容。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
——摘编自[英]奥兰多·费吉斯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1)根据材料一,描述赫鲁晓夫的心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苏联模式在民生方面的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认识。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选择题
1.(2023·河南联考)20世纪60年代中叶,苏联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以利润和奖金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这表明,当时苏联(  )
A.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B.极力冲破斯大林个人崇拜
C.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叶,苏联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以利润和奖金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可知,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旧体制的改革,没有体现个人崇拜信息,排除B项;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C项;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河南统考)1962—1963年底,苏联经济学界就“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把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经济学界也卷了进来。由此可知(  )
A.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B.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得以延续
C.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
解析:据题干可知,苏联经济学界将东欧等国经济学界卷入“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的讨论,据所学可知,价值规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进行讨论并没有否定它,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到西方经济理论的优点,对当时斯大林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D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对西方价值规律的讨论,不能就此认定市场因素在社会主义阵营得到充分重视 ,排除A项;据所学,苏联已经在1928年停止新经济政策,本观点与题干时空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的信息只能表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意识到西方经济理论价值规律的作用,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推断出这场讨论为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天津武清)1975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美国的57.5%,军费开支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3%,苏联的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的导弹从1963年分别约占美国的23.6%和44.6%到1975年在数量上超过美国。这说明(  )
A.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B.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
C.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
D.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在军事上不断加大投入,致使国内经济发展畸形,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苏联在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导弹的数量上超过美国,不代表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排除B项;此时苏联在争霸中占据优势,但不能说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浙江宁波)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解析:根据题意“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可知,题干显示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这使得原来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雪上加霜,忽略了对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题干显示依然是着重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经济模式,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只是一个诱因,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浙江统考)1950年,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工人自治,几乎取消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南斯拉夫的改革(  )
A.使其摆脱了苏联的影响
B.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C.走向“福利国家”道路
D.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
解析:根据材料,南斯拉夫改革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整,这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东欧国家一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排除A项;南斯拉夫改革意图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并未放弃社会主义方向,排除B项;福利国家也就是国家实施全面的社会福利制度,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但是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6.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于199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下表是书本第九章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第二节的目录,本节所述内容发生的根源是(  )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实验和联邦的分裂及内战 二、波兰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团结工会的上台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败和反对派掌权 四、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和联邦一分为二 ……
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B.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C.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急剧的变化
D.东欧国家国内都遭遇严重危机
解析: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第二节的目录”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受到苏联模式影响,出现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于是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B项正确;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成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源,排除A项;此时的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变化是表现,不是根源,排除C项;“东欧国家国内都遭遇严重危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改革的共同点是( )
A.源于爆发了社会政治危机
B.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半途而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各国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困难,都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放松对经济的控制,发展生产力,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共同点,但不包括南斯拉夫,排除;B项不符合南斯拉夫的情况,排除;D项只符合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排除。
8.从1991年初开始,南斯拉夫各地爆发日益激烈的民族和地区冲突,直至酿成大规模内战并导致国家解体。造成这一悲剧的历史隐患主要在于( )
A.推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存在严重偏差和失误
B.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放任西方“和平演变”导致思想上出现混乱
D.民族问题上长期推行强制政策导致矛盾尖锐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导致了严重偏差和失误,直至酿成大规模内战并导致国家解体,故A项正确;B项只是苏联模式弊端的一个方面的体现,排除;C项是外部历史隐患,排除;D项不是主要历史隐患,排除。
9.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解析】苏联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改革中虽然加大了对于科研项目的投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显然是因为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状况是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所致,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显然不是外交政策导致,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不是经济比例失调问题,故D项错误。
10.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解析】题干中所述措施的实行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时期全国包括农村都是单一的公有制,故B项错误;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农业领域的经济刺激手段,故D项错误。
11.1991年,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该计划反映出( )
A.经济学家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
B.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C.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
D.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
【解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与市场应有机结合,材料中的改革计划完全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是一种过激行为,故C项正确。
12.一位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走过一个广场,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很多地方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根据历史知识,这位旅行者的原国籍可能是( )
A.民主德国     B.古巴
C.朝鲜    D.越南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旅行者小时候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可推测该国以前是社会主义国家,后来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根据“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可推测与欧盟推行欧元有关,据此分析,只有民主德国符合这些条件,民主德国以前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在20世纪末的东欧剧变中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后来又成为欧盟成员国,故A项正确;古巴、朝鲜、越南至今仍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C、D三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的心态就很能说明问题:“政策一付诸实施,混乱局面开始平息,饥荒也逐渐减轻,城市生活重新出现了生气,农产品开始重新上了市场的摊头,物价也下跌了。……然而,要我们自己去适应政策仍然感到十分困难,甚至很痛苦。”
——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
材料二 苏联外交官亚历山大于1930年返回莫斯科,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大街上一片灰暗,餐馆和咖啡馆逐一消失,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氛,除了纸箱和食品罐头,橱窗内什么也没有。店员在张贴“无货”的标签,所带的神情与其说是轻率,毋宁说是绝望。每个人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其质量真是难以形容,我身上的巴黎西装让我不知所措、无地自容。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
——摘编自[英]奥兰多·费吉斯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1)根据材料一,描述赫鲁晓夫的心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苏联模式在民生方面的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认识。
【答案】(1)心态:肯定政策取得了成效,但还是难以接受。
原因:新经济政策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符合当时的国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赫鲁晓夫未能认识到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反而认为其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主义。
(2)特征:缺乏消遣和娱乐场所,人民生活单调沉闷;私营经济受压制,影响相关从业人员;长期忽视消费品生产,生活物资短缺,质量不高;基本食品供给匮乏,人民面临吃饭问题。
(3)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生产积极性,民生有所保障;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虽然快速推进工业化,但是忽视了民生改善;民生关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影响了苏联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