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2 08: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选择题
1.(2023·河南商丘)列宁在谈及俄国革命时指出,政治革命的基础不是新的生产关系,而是生产力的新的发展与旧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革命的中介,其彻底完成是在社会关系的革命发生之后,这是一个总体过程,不排除各国革命的发生在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这一论断(  )
A.强调国家资本主义的合理性
B.意在阐明俄国生产力落后的本质
C.凸显俄国政治革命的先导性
D.体现出政治与经济变革的统一性
2.(2023·江西联考)在1917年的《四月提纲》里,列宁设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从而提出了和平发展方针。列宁这一设想提出的主要依据是(  )
A.存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俄国沙皇已经宣布退位
C.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D.两个政权实现和睦相处
3.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谴责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同时选举产生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这次大会(  )
A.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B.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
C.丰富与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初步建立“苏联模式”
4.(2023·宁夏石嘴山)有学者指出,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小农经济的共耕制和集体化,实现了农业经济的社会主义转化;取消私人贸易,实现了商业的社会主义化;将工业集中和国有化,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构建”。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塑造了苏维埃政权的权威
B.提高了工农业生产的效益
C.始终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D.践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5.1921年6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恢复商品生产和货币机制,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下半年,国家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允许私人承租经营;同时准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开办商店。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C.开展工业化建设
D.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
6.(2023·江西联考)1928年,美国特津市的卡思公司接受了为苏联建设一个价值为4000万美元的拖拉机厂的合同。1935年苏联的一个文件统计,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这说明(  )
A.新经济政策具有顽强活力
B.经济危机成为苏联发展的机遇
C.苏联重视引进西方技术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科技创新
7.1929—1941年,苏联共建成大型国营企业9 000多个,新增大型国营农场2 752个,拖拉机站7 064个,新建铁路13 412千米,新增邮电企业36 000个。苏联成就的取得( )
A.得益于计划体制的实施
B.深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C.借助了二战的有利时机
D.受到罗斯福新政的推动
8.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      ( )
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
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分配制
9.1917年12月,苏俄宣布取消沙俄与英国签订的瓜分波斯和土耳其的秘密条约,并呼吁:“立即起来打倒你们国土上百年来的占领者吧!”“在革新世界的道路上,我们期待着你们的同情和支持。”该举措( )
A.使中东地区摆脱了殖民枷锁
B.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涨
C.着眼于改善苏俄的国际环境
D.瓦解了英国的殖民主义体系
10.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该政策属于( )
A.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2.1930年,时任苏维埃外交官的亚历山大·巴米尔纳在国外待了四年后回到苏联,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氛……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经济( )
A.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
B.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
C.取消自由贸易导致生活水平的骤降
D.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弊端显现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即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选择题
1.(2023·河南商丘)列宁在谈及俄国革命时指出,政治革命的基础不是新的生产关系,而是生产力的新的发展与旧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革命的中介,其彻底完成是在社会关系的革命发生之后,这是一个总体过程,不排除各国革命的发生在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这一论断(  )
A.强调国家资本主义的合理性
B.意在阐明俄国生产力落后的本质
C.凸显俄国政治革命的先导性
D.体现出政治与经济变革的统一性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国革命的发生在形式或顺序上有其特殊性,政治革命先于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并不违背革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政治革命的“彻底完成是在社会关系的革命发生之后”,列宁强调的是政治革命先行的合理性,即十月革命的发生符合历史客观规律,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俄国政治革命,“国家资本主义”指的是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列宁意在强调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并非阐明俄国生产力落后的本质,排除B项;材料阐述了经济变革与政治变革的先后顺序,而非统一性,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江西联考)在1917年的《四月提纲》里,列宁设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从而提出了和平发展方针。列宁这一设想提出的主要依据是(  )
A.存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俄国沙皇已经宣布退位
C.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D.两个政权实现和睦相处
解析: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17年列宁提出了和平发展的方针,不使用暴力推翻临时政府。结合所学可知,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因此列宁依此提出和平过渡的方针,A项正确;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宁对国内政局的判断,而不是国际,排除C项;“实现”说法错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排除D项。故选A项。
3.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谴责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同时选举产生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这次大会(  )
A.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B.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
C.丰富与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初步建立“苏联模式”
解析:从材料中“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成立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可以知道,这次大会是在十月革命即将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准备,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A项正确;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排除B项;在俄国,列宁主义的诞生,丰富与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排除C项;苏联模式是在斯大林时期逐渐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宁夏石嘴山)有学者指出,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小农经济的共耕制和集体化,实现了农业经济的社会主义转化;取消私人贸易,实现了商业的社会主义化;将工业集中和国有化,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构建”。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塑造了苏维埃政权的权威
B.提高了工农业生产的效益
C.始终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D.践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解析:材料表明,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商业、工业方面都保持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践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D项正确;A、B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来造成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D项。
5.1921年6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恢复商品生产和货币机制,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下半年,国家退出拥有2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允许私人承租经营;同时准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私人开办商店。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C.开展工业化建设
D.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
解析: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21年(苏俄)。据材料“决定恢复商品生产和货币机制,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可以看出此时苏俄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也属于这个范畴,排除A项;实质是利用市场来恢复经济,并不是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排除B项;工业化建设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江西联考)1928年,美国特津市的卡思公司接受了为苏联建设一个价值为4000万美元的拖拉机厂的合同。1935年苏联的一个文件统计,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这说明(  )
A.新经济政策具有顽强活力
B.经济危机成为苏联发展的机遇
C.苏联重视引进西方技术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科技创新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29—1933年是美国的经济大危机期间,这一时期的经济大危机影响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缓解危机,美国向苏联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所以经济危机成为苏联发展的机遇,B项正确;1928年后苏联已经不再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是苏联利用了西方经济大危机的机遇,并不是重视引用西方技术,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利用外资和技术,而不是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排除D项。故选B项。
7.1929—1941年,苏联共建成大型国营企业9 000多个,新增大型国营农场2 752个,拖拉机站7 064个,新建铁路13 412千米,新增邮电企业36 000个。苏联成就的取得( )
A.得益于计划体制的实施
B.深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C.借助了二战的有利时机
D.受到罗斯福新政的推动
【解析】1929—1941年正是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苏联模式,即计划体制的实施,故A项正确。
8.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      ( )
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
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分配制
【解析】材料中提到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形式是合作社,说明苏联准备进行农业集体化,故选B项。
9.1917年12月,苏俄宣布取消沙俄与英国签订的瓜分波斯和土耳其的秘密条约,并呼吁:“立即起来打倒你们国土上百年来的占领者吧!”“在革新世界的道路上,我们期待着你们的同情和支持。”该举措( )
A.使中东地区摆脱了殖民枷锁
B.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涨
C.着眼于改善苏俄的国际环境
D.瓦解了英国的殖民主义体系
【解析】材料表明,苏俄宣布废除沙俄与英国签订的瓜分波斯和土耳其的秘密条约,并呼吁当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其着眼点是争取当地人民的支持,改善苏俄的国际环境,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10.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该政策属于( )
A.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主张停用货币”,可以判断是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D项。
11.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认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主要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落后,为此,斯大林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符合题意。
12.1930年,时任苏维埃外交官的亚历山大·巴米尔纳在国外待了四年后回到苏联,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氛……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经济( )
A.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
B.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
C.取消自由贸易导致生活水平的骤降
D.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弊端显现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苏联模式逐渐形成,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导致民生萧条,故D项符合题意;苏联的计划经济跟世界市场联系很少,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排除A项;苏联模式僵化与衰退是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排除B项;取消自由贸易是1918年开始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即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
【答案】(1)“新”的表现:适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
(2)表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
特点:经济方面——所有制形式为单一公有制,管理体制为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