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单选题
1.《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如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该画面反映出
A.茶在法国已不再是奢侈品 B.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
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 D.中法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
2.某事件明确推翻了“天圆地方”的推测,也预示着任何陆地只要不封冻,便可驾船前往。该事件
A.开启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 B.促进了美洲蛮荒之地的开发
C.得到了英国王室的经费支持 D.打通了欧洲与亚洲的新商路
3.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甘薯、西红柿、鳄梨、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农作物和古柯碱、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B.促进了洲际物种大交流
C.大力推动了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 D.拓展了欧洲的政治势力
4.下图反映的是( )
A.商业革命的开展 B.马铃薯的传播路径
C.三角贸易的扩大 D.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5.读如表,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A.奴隶贸易持续不断 B.生产力迅速发展 C.世界联系逐渐加强 D.国际人口的迁移
6.欧洲商人把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到世界其他地区,小麦、水稻等作物又随着欧洲移民逐渐进入美洲。这一现象开始于
A.丝绸之路开通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新航路的开辟 D.垄断组织的出现
7.在16世纪以后,土豆、玉米、香料、咖啡、茶叶、可可开始成为欧洲民众新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欧洲农业科技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耕地面积的扩大 D.欧洲人饮食品味的提高
8.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种交换中,欧洲与美洲之间交换的粮食作物有
①小麦 ②水稻 ③玉米 ④可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在整个19世纪,来自美洲的白糖简直变成了一种英国穷人的食品。它是除茶叶外唯一一种对英国大众的饮食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口商品,“在英国人均卡路里摄入量中所占比例从2%提高到14%”。这则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 )
A.世界市场与民众日常生活 B.物种交流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C.对扩外张与社会结构转型 D.种植园经济与美洲的独立运动
10.16世纪,小麦传入北美洲南部地区并被大量栽种,一些部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改变。按照当地传统,收割本来是妇女的任务,但当小麦被大量种植后,收获任务变重,男人逐渐成为收割小麦的主力。据此可知,新物种小麦的传入( )
A.降低了女性经济地位 B.引发了劳动分工变化
C.冲击了社会等级结构 D.推动了洲际文化交流
11.17世纪时期,随着中国茶叶在欧洲的传播,英国人发明了下午茶,但当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直到18世纪中期以后,下午茶才开始进入平民的生活。这说明茶叶的传播( )
A.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习惯 B.消除了阶级差别
C.促进了英国商品经济发展 D.传播了中华文化
12.下表是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地区 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
14世纪 欧洲 食物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
16世纪 欧洲、亚洲 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
A.生产技术进步’ B.对外大量移民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发展
13.中国引进美洲作物,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等经济作物,总数超过了20种。这些外来作物的引进对中国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丰富了中国农产品种类 B.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C.利于充分用地和养地 D.提高农产品商业化程度
14.清朝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写道:“又如玉蜀黍一种,于古无征,今遍种矣。”材料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C.嘉庆年间 D.道光年间
15.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后,在乾隆年间得到空前的推广和传播,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吴其溶在《植物名考录》中记载:“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山地适宜外来作物种植
C.人口食粮需求激增 D.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二、填空题
16.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欧亚作物传入美洲
(1)物种:粮食类的 ;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
(2)影响:小麦和水稻对美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②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禽畜的传入
(1)概况:欧洲移民把 等畜禽传入美洲
(2)影响: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17.马铃薯和甘薯:16世纪末, 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18.推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当地 的发展。
19.美洲物种的外传:辣椒原产于 —带,15世纪末传入 。16世纪,辣椒传到 。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 。
20.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特点:范围具有 ;交流就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三、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洲某岛)岛民们也用一种小米容易地制成面包,该小米类似于米兰人和安达卢西亚人大量存在的那种。该小米棒比手掌略长,一头略细,约有手臂的上半部那么粗。该谷粒具有豆粒的形状和大小。当它们生长时为白色……磨成粉时雪白。这种谷粒叫“玉米”。我的信使也将带给阁下一些他们用以做面包的那些种子。
——参与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安格勒利亚,于1494年5月3日致罗马教廷国务大臣的信件
材料三 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中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
材料四 1582年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成为一个农场主送给罗维戈的圣巴托罗缪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载,“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
(1)根据材料,概括玉米在欧洲传播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2)指出材料二、三、四各涉及哪种类别的文献史料,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玉米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文献记载,菩提达摩是南天竺人,生卒年不详,南北朝时来华弘法,被中国禅宗尊为初祖。关于菩提达摩有很多传说,其中之一涉及到茶叶的起源:达摩为了祛除坐禅时的瞌睡,把自己的眼皮割下扔在地上,结果眼皮在地上生根发芽,长成了茶树。该故事18世纪传至欧洲后,曾被英国学者塑造成茶叶起源于印度的依据。
——摘编自宋时磊《达摩的眼皮:一个茶叶起源故事的由来、传播与变异》
我们可以从各种维度考证“达摩眼皮变茶树”一事的真伪,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1)完成以下提纲。
(1)从人物的维度,考证菩提达摩及其生平的真实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早期之前, 甜味是人类所罕能享有的滋味。蔗糖在远东或南太平洋开始踏上其普及全球之路。这种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最晚在公元前300年时于印度遭到驯化为作物。一千年后已传至中国、日本、中东。阿拉伯人最早大规模栽种甘蔗。阿拉伯人征服欧洲伊比利亚半岛,随之将甘蔗引进栽种。威尼斯贸易商运用其庞大的商业舰队和海军,加上密布于地中海地区的要塞、贸易站,主宰了中世纪欧洲的糖贸易。葡萄牙人驾着他们适合航海又易操控的商船和轻快多桅小帆船,在距非洲陆地不远的海上发现了圣多美岛(中非西海岸)。蔗糖的生产发生了变革,却也是可怕的变革。非洲人沦为奴隶,被带到这里的甘蔗园工作,它为葡萄牙庄园主和意大利商人带来了丰厚利润。欧洲16世纪的遽然致富,创造了更大一群享受得起这种甜味的人。为满足这新需求,葡萄牙人把甘蔗引进巴西,扩大生产。美洲成为第四个被拉入世界蔗糖市场的大陆。甘蔗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力、美洲土壤。
——摘编自【美】彭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根据材料,请在答题卡上的世界地图中用箭头绘制出蔗糖的传播路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威尼斯商人成功主宰欧洲蔗糖贸易的原因、并说明推动甘蔗成为全球性作物的各种因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该画展现的是法国民众饮茶的场面,而茶叶是东方的物产,因而此画反映了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C正确;A项过于表面化,排除A;茶叶并不--定来自中国,南亚也是产茶的重要地区,排除B、D。
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全球航行首次证实了海包陆的假设和“海洋相通”的推测”,这次航行的完成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A正确;B项是哥伦布船队航行的成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经费支持,排除C项;欧洲与亚洲的新商路在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前就已开通,排除D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以来的世界。据题意可知,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将旧大陆的物种带到了新大陆,同时新大陆的物种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说明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洲际物种大交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以来的物种交流,并不能体现欧洲为中心世界市场的确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物种的交流,而非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更不能体现欧洲势力的拓展,排除C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据材料可知,地图中描述的是从美洲向世界各州传播的信息,这与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换、人口迁移相关,因此结合选项可知是马铃薯的传播路径,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物种的交流,而非商业革命,排除A项;三角贸易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排除C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以亚洲、美洲、欧洲为中心,而美洲与欧洲之间没有参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650年至1850年世界。据材料可知,1650年至1850年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占比变化是欧洲人口占比提高,据题干时间可知,这一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高产作物马铃薯等被引进到欧洲,再加上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得欧洲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因此这一时段欧洲人口增加快,非洲因三角贸易,大量黑奴被贩卖至美洲,因而人口下降迅速,美洲因殖民者的种族屠杀,再加上欧洲殖民者将流行疾病带到美洲,因此美洲人口迅速下降,中国因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甘薯、玉米被引进而促进粮食产量增加因而带动人口增加,说明世界各大洲因世界联系加强而导致人口变化,C项正确;A项与非洲和美洲人口变化有关,与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不相关,排除A项;生产力迅速发展主要适合欧洲,不适合其他洲,排除B项;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涉及欧洲、非洲、美洲,不涉及中国,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新航路开辟之后,美洲和欧洲实现了物种的交流,C正确;丝绸之路开通于汉代,当时尚未发现美洲,排除A;罗马帝国的扩张主要在欧亚非地区,与美洲无关,排除B;垄断组织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中“开始”限定不符,排除D。
7.B
【详解】新航路开辟之后,引起商业革命,其中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物种的交流,“土豆、玉米、香料、咖啡、茶叶、可可”的交流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B项正确;农业科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耕地面积增加并不会带来新物种,排除C项;饮食品味的提高是结果,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根据所学,玉米和可可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传出的,但是可可不属于粮食作物,而欧洲生产小麦,水稻较少,故欧洲与美洲之间交换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和玉米,C项正确;排除AB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世纪(英国)。从材料信息可知,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像茶叶、白糖等输入到欧洲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英国民众生活中较普遍的食品,因此可以看出,世界市场不断影响着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英国民众生活的变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美洲白糖对英国的影响,没有体现社会转型,排除C项;材料与美洲独立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美洲)。在小麦传入前,收割是妇女的任务;小麦传入后,男人逐渐成为收割小麦的主力。据此可知,新物种的传入使北美洲南部地区原有的劳动分工发生变化,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女性经济地位的变化及社会等级结构受到冲击,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洲际之间的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依据材料“但当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直到18世纪中期以后,下午茶才开始进入平民的生活”,可以看出中国的茶叶对欧洲人民的生活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A项正确;“消除”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英国商品经济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茶叶对西方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16世纪欧洲和亚洲的食物谱中增加了来自美洲的作物,这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不同大陆之间的物种交流,C项正确;生产技术在这一时期并未有明显的进步,排除A项;对外移民不是食物种类的变化主要原因,排除B项;当时亚洲地区主要是自然经济而非资本主义经济,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外来作物的引进丰富了中国农产品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的结构,利于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符,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14.D
【详解】根据材料“玉蜀黍”“今遍种矣”可知,当时玉米在我国已普遍种植,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出现于鸦片战争前,即道光年间,故D正确,ABC排除。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乾隆年间)。根据材料信息,玉米和番薯在乾隆年间空前的推广和传播,尤其是川、陕、两湖的山地丘陵地区。结合所学可知,应该和乾隆年间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的人口食粮需求激增有关,C项正确;玉米和番薯在乾隆年间的推广和传播,固然有政府助推的作用,但无法就此充分说明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排除A项;山地确实适宜玉米和番薯这些外来作物的种植,但是如果没有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粮食等客观情况,空前的推广和传播也很难,因此不是该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排除B项;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在江南的一些地区很高,但是基本不涉及川、陕、两湖地区,这些地区还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排除D项。故选C项。
16. 小麦、大麦、水稻 牛、驴、马、猪、羊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欧洲移民把牛、驴、马、猪、羊等畜禽传入美洲。故填空1.小麦、大麦、水稻;2.牛、驴、马、猪、羊。
17.马铃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18.经济和贸易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因此填写经济和贸易。
19. 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 西班牙 英国等欧洲国家 “番椒”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辣椒原产于①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带,15世纪末传入②西班牙。16世纪,辣椒传到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④“番椒”。
20.全球性
【详解】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特点: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就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21.(1)由观赏植物转变为粮食作物;由贵重物品转变为一般物品;由在个别地区传播转变为在欧洲广泛传播。
(2)
史料类别 研究价值
材料二 时人的信件,属于一手史料 表明玉米在1494年已经传入了欧洲,可用于研究玉米传入欧洲的时间; 三则史料从不同领域和角度相对客观点反映了玉米在欧洲传播的情况。
材料三 学术著作,属于二手史料 说明玉米已经在德国的庭院中广泛种植,可用于研究玉米在欧洲的种植范围。
材料四 计划书、财产清单等文书和官方文献,属于一手史料 说明玉米已被农民广泛种植,成为重要粮食作物,并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可用于研究玉米传入欧洲后种植范围、功能的变化。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我的信使也将带给阁下一些他们用以做面包的那些种子。”根据材料三“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可推出由观赏植物转变为粮食作物;根据材料四“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可推出由贵重物品转变为一般物品以及由在个别地区传播转变为在欧洲广泛传播。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参与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安格勒利亚,于1494年5月3日致罗马教廷国务大臣的信件”可知这是时人的信件,属于一手史料,可得出玉米在1494年已经传入了欧洲,可用于研究玉米传入欧洲的时间;根据材料三“ 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中记述”可知材料三是学术著作,属于二手史料,根据材料三“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可知玉米已经在德国的庭院中广泛种植,可用于研究玉米在欧洲的种植范围;根据材料四“田地播种计划”“农场财产清单”“1588年,玉米成为一个农场主送给罗维戈的圣巴托罗缪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可知材料四属于计划书、财产清单等文书和官方文献,属于一手史料,可说明玉米已被农民广泛种植,成为重要粮食作物,并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可用于研究玉米传入欧洲后种植范围、功能的变化。从相同点分析,三则史料从不同领域和角度相对客观点反映了玉米在欧洲传播的情况。
22.从文献的维度,考证文献的来源和可靠性。
从故事内容的维度,考证故事内容的真实性。
从茶叶起源的维度,考证茶叶的起源和传播。
从起源地的维度,考证当地是否存在此类记载。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题意要求,参照(1)完成以下提纲,从各种维度考证“达摩眼皮变茶树”一事的真伪,可从文献的维度,考证文献的来源和可靠性;故事内容的维度,考证故事内容的真实性;茶叶起源的维度,考证茶叶的起源和传播;起源地的维度,考证当地是否存在此类记载等方面分析。
23.(1)蔗糖传播路线:①印度至中国及日本;②亚洲至欧洲(或印度至中东及葡萄牙);③欧洲(葡萄牙)至非洲;④欧洲(葡萄牙)至美洲(巴西)。(考生大洲方位判断基本准确即可。)
(2)原因:威尼斯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威尼斯是传统东西方贸易(或丝绸之路)的枢纽;威尼斯拥有庞大的商业舰队和海军,军事实力较强;威尼斯商业相对发达,较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任答2点即可)
各种因素:甘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亚洲植物);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为甘蔗向欧洲和东亚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三点回答一点即可),甘蔗传播至非洲、美洲;欧洲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欧洲通过掠夺非洲劳动力,在美洲建立奴隶制庄园的方式,推动了甘蔗的国际化;美洲的自然条件适合甘蔗的种植;欧洲经济发展,对甘蔗的需求增加。(任答三点即可,考生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详解】(1)关于在世界地图中用箭头绘制出蔗糖的传播路线,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在图中相应地方绘制①印度至中国及日本;②亚洲至欧洲(或印度至中东及葡萄牙);③欧洲(葡萄牙)至非洲;④欧洲(葡萄牙)至美洲(巴西)等线路方向,大洲方位判断基本准确即可。
(2)关于原因:根据材料“威尼斯贸易商运用其庞大的商业舰队和海军,加上密布于地中海地区的要塞、贸易站,主宰了中世纪欧洲的糖贸易。”和所学知识可从地理位置、交通枢纽、军事实力强大、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等方面分析。
关于各种因素:根据材料“蔗糖的生产发生了变革,却也是可怕的变革。”“非洲人沦为奴隶,被带到这里的甘蔗园工作,它为葡萄牙庄园主和意大利商人带来了丰厚利润。”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甘蔗的经济价值、传播甘蔗的条件、新航路开辟利于甘蔗传播、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美洲适合甘蔗种植的自然条件、欧洲经济发展对甘蔗的需求增加等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