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作文解析集锦
今年的高考作文稳中有新,体现出出题人对新时代语文命题的深度剖析。重点分析作文的出题思路,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一、紧扣时事热点。以新高考卷为例,它们的出题内容都是来源于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比如,ChatGPT、天问一号……;二、警醒思考作用一以贯之。即便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出题人还是能从中找到发人深省的内容,提出具有哲理性的问题;三、言简意赅,审题难度不大,体现了对考生的友好。整体来说,考生的审题难度降低,不易跑题,“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的写作任务设置清晰平和,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凸显大语文学科特色。
1.(2024·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无极之外仍是无极
盘古开天辟地,启动了世界运行的按钮。从刀耕火种到互联网普及,从混沌蒙昧到人工智能,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问题能迅速在网上检索到答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从思考探索中摆脱出来,问题越来越少呢?窃以为不然。正如汤之问棘:“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旧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不断循环可谓无极之外仍是无极。
爱迪生曾说:“一切都是谜,一个谜的答案是另一个谜。”人类本就是一种爱探究原因的生物,600万年以来,哪怕是茹毛饮血,人类从未停止过质疑释疑的脚步。也正是得益于此,代表着人类智慧结晶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高效快捷地反哺着人们好奇的胃口,顷刻间便消散了人们心中的疑惑。于是,在本能的驱使下,人们只会“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问题岂会越来越少?
放眼物理研究,牛顿解答了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后,又疑惑引力来自哪里,爱因斯坦发现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问题,但广义相对论却与量子力学格格不入……力学的问题如同一个九连环,环环相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孜孜不倦!可见,世界本就是一本“沙之书”,解答了一个谜,另一个谜便应运而生,解答的速度越快,产生的问题便越多。世界便是在这样的回环往复当中,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催生了今天的日新月异!
毋庸置疑,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全面答疑的同时,的确加速了我们探索的步伐。但是,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我们在欣喜于自己越来越智慧的同时,也悲哀地发现很多人开始不自觉地依赖于这些智能产物,彻底地放飞了自我。正所谓“用进废退”,我们心中的问题越来越少,可是身上的问题却越来越多。
不知从何时起,“不懂问度娘”成了我们的口头禅,消减了我们探索的欲望;超级计算机成了我们的新“头脑”,退化了我们运算的功能;移动支付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收起了我们感知的触角;网上购物成了流行的购买方式,钝化了我们交际的灵敏;无人驾驶汽车成了未来的新宠,抽取着我们生活的技能……智能的时代似乎帮我们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却也可怕地反噬着我们的能力,让懒惰懈怠的人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愚蠢”。
所幸,哲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让人左右为难的问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这无极之外仍是无极的浩瀚空间里,我们既可以自豪于问题激发问题的超能力,又要避免于问题衍生问题的新焦虑,扬长避短,方可在这亘古未有的新时代里逍遥畅游。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比较简单,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指出社会智能发展的现状: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第二句话是由此引发的思索: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材料意蕴丰富,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关键词是“问题”,解读这个词是审题的关键。“问题”的内涵有两层:既可以是需要解答的疑问和难题,又可以指存在的缺陷和毛病。从第一个层面的内涵来讲,在互联网普及和人工智能应用这个大前提下,现有人类有限认知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全面的解答,或应用人工智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这样看来,需要解答的疑问和难题确实越来越少。但实际上,社会和人类都是动态发展的,当旧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和解决方法,人们的认知和能力就得到了提升,在“更上一层楼”之后,视野更阔,眼界更高,原有的解答会变得或过于肤浅或过于片面,内心的疑问只会更多更难,这样看来,要解答的疑问和难题就会越来越多。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而且从辩证的角度来讲,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并非万能,其给出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很可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或是浅表式的分析和专业性的解答,更多具体的、复杂的、情感的、观念的问题,都因人因事而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无法给出最合适的解答和深层的分析,更无法做到对一个问题作出千变万化的解答。这样看来,问题是变多还是变少,不能一概而论。从第二个层面的内涵来讲,智能时代,当人们的疑问总能快速便捷地得到解答时,被压抑的惰性就很容易抬头,渐渐地很可能会依赖于这些智能工具,不愿思考,不愿探索,懒得积累,懒得归纳。看似智能工具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实际上人们可能会渐渐丧失提问的能力,甚至某些生存的技能。这样看来,可能问题会越来越多。而这个可能性,本身又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
从“联想和思考”可知,文体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辩证思维,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举例分析“问题会越来越多/少/问题多少视情况而定”的现状和原因,并指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若写记叙文,考生可以选取自身经历或身边的人和事,运用多种叙述手法,讲述智能时代人物“问题”多寡的故事。还可以写成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畅想智能时代关于“问题”多少的情形。
立意: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智能助惰性,问题触心目。
3.更上一层楼,“问题”千般多。
4.心中“问题”不妨多,身上“问题”宁可少。
2.(2024·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肩负人生使命 抵达未知之境
上古神话里,炎黄子孙渴望御龙乘鹤、摘星揽月,对灿烂星河充满向往;当代太空之旅中,航天英雄冲破云霄,直上九天,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深空。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上下求索,抵达一个个未知之境,吾辈青年也应追风赶浪,探索不息,不断抵达生命的未知之境。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人生使命在于永葆好奇心,永葆求知欲,探查未知之境的秘密。
天马行空的好奇心,是通向未知之境的灯塔。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先民们早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萌发出探索宇宙的念头,浩如烟海的神话故事中更是不乏“嫦娥奔月”般唯美的遐想。人类迈向星空的脚步更是不曾停歇,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到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再到“中国天眼”的诞生,我们在好奇心灯塔的指引下,一次又一次地探索更辽阔的世界。探索的乐趣与未知的诱惑,给予了人类不竭的动力,让我们一步步接近科学和宇宙的奥义,照亮人类文明进步的旅途。
“千淘万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人生使命在于脚踏实地,不懈拼搏,让遥不可及的未来变成踏踏实实的已来。
想要抵达远方之境,必须心中有信念,脚下有行动,走过千山万水,还要跋山涉水;跨过雄关险隘,还要闯关夺隘。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才终于圆梦禾下乘凉;如樊锦诗,扎根大漠,梦爱遗迹,才取得数字敦煌的举世瞩目;如张桂梅半生奔波,半生坚守,才实现让贫困女孩走出大山的梦想。“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孰不知当初她的芽儿渗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说如是。抵达远方不是挂在嘴边,喊喊口号,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要把它转化为内生动力和实际行动,日日夜夜的奋斗、持续不断的探索,才能一步一步抵达未知之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使命在于不满当下,探索不止,奔赴下一个大海星辰。
抵达之境是上一次探索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对生命进行追问与探索,这种前赴后继的研究与追寻带领我们从这个已知之境奔赴向下一个未知之境。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航天时代,从活字印刷术的派生到如今快速便捷的互联网,从物种起源到克隆技术的发展,从扫地机器人到ChatGPT ……踔厉向前,笃行不怠,才能看得见一路的彧彧花繁,才能抵达下一个未知的美好之境。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让好奇之心点燃求知的热情,让探索的足迹化合成创造的交响乐,让永不停歇的脚步带领我们抵达一个又一个充满吸引的未知之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关联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以材料三为主,兼及材料二,并以“太空之旅”一词照应材料一,展现出人类的月球探索历程。
作文材料最后一句“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将伟大的人类探索之旅拉回到考生的现实生活场景,其中的关键短语是“抵达未知之境”,既包含了“抵达未知之境”之前的探索进程,充满艰辛,饱含期待;也蕴含着“抵达未知之境”之后永不止步的愿望,充满信心,渴望再度踏上征程。考生立意作文,不能止步于对“航天精神”的讴歌,而要回到“我们每个人”这一语境,使“抵达未知之境”的太空之旅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之间构成一种新的观照维度。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新的人生起点的憧憬与期盼,都是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的着力点。
材料中的“未知”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让探索变得迷人,而好奇心在驱遣我们去想象,推动我们去思考,由此考生可以生发出深邃的议论与独到的观点。可以围绕“探索未知”、“勇于挑战”和“不断成长”等主题展开,探讨个体在面对未知时应有的态度、行动和收获。
如果能以日常学习生活的成长进步为切入点,写出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记叙文,写出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探究精神”,都是符合作文命题指向的。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探索未知之境,收获生命厚重。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需要有探索未知的勇气,勇敢迈出第一步;二、需要有坚持不懈的奋斗,一步一步向未知靠近;三、需要有永不满足的心态,向下一个未知之境进发。最后总结观点,生命因探索而变得厚重,我们只有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抵达更远的地方。
立意:
1.探索未知之境,成就无限可能。
2.我以探索之心,追逐未知之境。
3.勇于挑战,不断成长,抵达未知。
4.始于好奇,续于探索,成于新境。
3.(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心迹不掩,英雄本色
现代社会,人际错综,在群体相处的复杂过程中,人们往往为了提高“隐蔽性”、增加安全感而掩藏心迹、力求“大同”,生怕被人看穿自己的“底牌”,拿住自己的“软肋”。其实,一味遮掩闪躲、矫饰趋众并不是缓和矛盾、寻求认同的妙方,唯有率真坦荡、直露心迹,方能彰显个性魅力,吸引同频挚友,赢得社会尊重。
不掩心迹,敢于直陈与众各异的观点、表达独特无二的看法,既不畏惧因成为大众眼中的“少数人”而被视为异类,也不担忧因无法追随主流的脚步而倍觉孤独,即使为时人所讪笑、不解、嘲讽讥刺甚至排斥孤立,仍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呵护不易动摇的本心,以敢当千夫所指、无惧踽踽独行的执着刚毅行走于朗朗世间,以不肯随波逐流、拒绝人云亦云的明亮坦荡彰显着大勇大慧。
不掩心迹,乐于袒露不加伪饰的性情、展示多有瑕疵的真我,既不遮掩粉饰并不完美的“黑暗层”、真个性,也不追求浮夸矫造的假“人设”、高“友商”,即使知音寥寥,同行无几,仍始终保存虽有缺陷却不失特色的真面目,怀抱虽感落寞而不改本我的真风骨,以不因寂寥而盲目迎合、不因从众而勉强改变的实言实行对抗一众“假面”,以心口如一的磊落洒脱、率直天真的霁月光风对抗着诸如“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类的人情“箴言”。
不掩心迹之杰出人物,古今皆众。前有“必不堪者七”和“甚不可者二”的嵇康直拒司马政权邀请,“行不为饰,动求真适”的孟浩然直陈胸中“不才明主弃”的郁结之气,声震朝野的“拗相公”王安石直言对京官高职的排斥反感;后有“不要迁就什么,也不要盲目地去追什么潮流”的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直评创业心路,“能爬珠穆朗玛干吗还要爬那些小山”的中科院院士颜宁直扬凌云之志……心迹所显,本色所向,英雄之气,难掩行藏。
诚然,寻求群体接纳,渴望社会认同本是人之常情,隐藏真实想法、力求避免冲突的处世态度并非不可理解。但若是人人都掩藏心迹,不愿坦诚,交接之间含糊其辞、虚与委蛇,唯恐自己的“全抛一片心”碰上了对方的“且说三分话”, 生怕首先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态度、客观情绪而丧失主动权,如此,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善意、赤诚真挚将不复存在,人们将永远保持着所谓的“安全距离”而无法触碰彼此的灵魂,永远受困于身边的“无效社交”而无法脱离原始的恐惧与孤独。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哼哼哈哈、遮遮掩掩并非润滑人际、左右逢源的“万金油”,直率天然、简单澄澈方为提升格局、收获美满的“强心针”。不掩心迹,方显英雄本色,展露真我,笑迎盛放人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意在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正向的人际交往理念,关键句“坦诚交流才有可能遇到真正的相遇”直接指明中心论点和写作方向,把握住“坦诚交流”一词,则易进行文章构思。
与他人相处时,不愿表达真实想法,因此人云亦云、从众而谈、唯唯诺诺,无非出于寻求群体、避免矛盾、保护自我的心理,固然能暂时起到润滑关系、规避冲突的作用,但长此以往,则会使人丧失个性,面目模糊,看似左右逢源,实则孤独自苦,既无法培养起勇敢表达、直抒己见的能力,也错过与同频的朋友交流、相知的良机。
坦诚交流,既可以勾勒真实自我,让群体认识、了解自己,更能够吸引到认同、欣赏自己的“同类”,在共性的基础上建立起牢固真实的友情;既可以摆脱虚言矫饰的疲惫,克服怕做“异类”、怕成“孤岛”的畏缩情绪,更能以我口说我心的姿态消除他人对自己的假性印象,释放由持续掩饰伪装带来的精神压力;既是一种不惧发声、敢于袒露的胆量、勇气,更是一种磊落洒脱、质朴天然的人生态度。总之,唯有坦诚交流,适合的机会、同质的朋友、应得的利益、独特的魅力……才会和自己有一场“真正的相遇”。
写作时,可以先明确提出论点——“坦诚交流”,然后分别从坦诚能够吸引真正的朋友、赢得应有的尊重,能够培养磊落的品行、锻炼坚韧的心志等方面进行论述;再从反方面假设人人都戴上面具、不肯坦诚,将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怎样的打击、对和谐社会造成怎样的破坏;接下来联系实际,适当批驳现代社会中某些提倡“圆稳”、曲解“中庸”的乱象;最后总结观点,收束全文。
立意:
1.率真为人,英雄本色。
2.展露真我,不敛锋芒。
3.坦以承己,诚以待人。
4.袒露心迹,同向而行。
4.(2024·北京卷)根据要求作文。
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的确,中华五千年文明弦歌不辍,原因就在于无数的文化精华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我辈新人,自当沐浴古人思想之光辉,丰盈我辈之精神。
在古老经典的诵读中,发现其深刻见解,为个人发展铺石开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浩如烟海的古代经典,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人生智慧的源泉。我们在《论语》中发现了当代陌生人社会相处的为人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孟子》中发现了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正确的自我认知——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我们在《庄子》中发现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该具有的学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从历史典籍中汲取先人的智慧,并与时俱进,让我们在纷繁的新时代亦可内心充盈,信念坚定。
在伟大精神的传承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国家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先人不畏艰难、筚路蓝缕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实现了科技领域的不断突破,“嫦娥”“挖土”归来,“北斗”巡天导航,“神舟”天地间自由往返;在先人勇于创新、革故鼎新精神的鼓舞下,我们拥有了横跨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有了自主的“麒麟“芯片,有了探求寰宇的“天眼”望远镜;在先人同舟共济、家国一体精神的引导下,我们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目标,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先人的精神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当下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在杰出思想的熏染中,洞察其新时代价值,为时代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先人思想不仅给我们以启迪,更给世界以启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为倡导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提供价值基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的早期表述,为促进各国共同繁荣提供了深刻的哲学指引。“天人合一”的哲学,赋能绿色经济,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智慧源泉。“兼收并蓄”的思想,是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曾说,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传承思想,古为今用,以古人之境界,开今人之生面,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指出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有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伟大的精神等。它们或常读常新,或常用常新,或亘古常新。第二句总结升华,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伟大的精神以及其它事物,在时间的长河的淘洗中,在新时代,愈发显出新的活力和价值。
任务导引部分要求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历久弥新,即经历了很长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有生机。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也指事物很有生命力。材料中提到三种事物“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古老的经典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见解,杰出的思想让人在汲取中不断得到新的启迪,伟大的精神让人们在传承中不断得到鼓舞。考生也可以联想到其它中华民族文明长河中熠熠闪光的古老事物、思想、精神,如特色的美食、悠久的诗词、传统的技艺、珍贵的文物、古老的节日等。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精髓传承不衰,它们虽然古老,但更能在新时代焕发新意,展现新活力,体现新价值,这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是我们的自信之基。
写作时,考生应重在由“久”到“新”的阐述,借古老的事物阐述其带给我们在新时代的新认识,如带给我们新的收获、新的启示、新的力量、新的价值、新的智慧、新的动力等。写作时,在文章开头,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华文化绵延传承五千年,之能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便在于其历久弥新的无穷魅力。在论证部分,需要思路清晰,需要运用丰富的论据来支持和证明论点,论据要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主体部分分别论述古老的经典历久弥新,给个人带来精神滋养;杰出的思想历久弥新,让世界感受中国智慧;伟大的精神历久弥新,给时代注入磅礴力量。结论部分总结升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承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花”。
立意:
1.赓续中国精神,汲取新的力量。
2.捧读古老经典,感受新的智慧。
3.传承杰出思想,发现新的价值。
4.让古老文化和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5.(2024·北京卷)根据要求作文。
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1.打开
我是一只燕子,现在正飞行在秋风中,矫健如箭,轻快而自由。看着下面错落低矮的屋顶、贴地蠕行的猪羊、蹒跚而行的鸭鹅,我庆幸:我勇敢地打开了稚嫩的翅膀。
谁曾经还不是个“宝宝”?
我也曾在爸爸妈妈的羽翼的庇护下,没心没肺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在别人的屋檐下,筑了巢,让我一出生就处在温暖、安全、封闭的保护之下。
每天,我们只需在那唯一的通向外面世界的洞口,张开乳黄的嘴巴,享受爸妈的投喂。
每当外出觅食时,妈妈总要告诫我们:一定不要走出家门,外边,有猫,有鹰,有悬崖,有狂风、闪电、暴雨,有各种看不到的危险,随时都会让你断命。
我和几个兄弟姐妹,都被吓得瑟瑟发抖,对外边的世界充满恐惧。除非爸妈觅食归来,听到他们的召唤,我们才敢探出头来,在叽叽喳喳争地抢食物的间隙,一瞥外边的世界。
但是,燕,总会长大。慢慢地,我们身上的绒毛,变成了羽毛,散发出悠悠的蓝紫的光泽。慢慢地,我们发现,我们的翅膀也在变长变强,像爸妈的那样,伸展开来,羽片修长有力、排列整齐、富有弹性。
渐渐地,我感觉到,我们的巢穴有点狭小拥挤了。在如此逼仄的空间里,兄弟姐妹挤在一起,充满了各种争吵、冲突。
这个温暖、安全的襁褓,现在,似乎成了一种束缚。
有一天,爸妈又一次扇动着翅膀,飞离了家门。我在门口看着它们远去的背影,感受着被他们的翅膀掀起的气流,不由自主地说:“为什么我们不飞出去看一看呢?”
家里瞬间安静了。
过了一会儿,二哥轻轻地附和了一声:“是啊,我们也有翅膀,为什么不打开它们,飞出去呢?”
随即,又有几个声音响起。
大姐嗫嚅着说:“可是,妈妈说外边的世界很危险,我们不要走到外边去……”
我马上高声反驳:“可是,我们为什么要长翅膀呢?难道翅膀不是用来飞翔的吗?爸爸妈妈能飞,我们肯定也能!”
七妹轻声问道:“我还没有飞过,能行吗?会不会被摔死?”
“我先来!”我脱口而出。
当走到洞口时,看到离地那么远,我心里开始打鼓。但是,转念一想:难道不应该试着打开一次翅膀吗?
于是闭上眼睛,纵身跳出,同时奋力地拍击双翅。随即,我听到身后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等张开双眼时,我看到,鸡窝、牛舍、绿树、民房,都在我的下面,矮小如斯。
那是我第一次飞翔。虽然飞行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却让我知道,打开翅膀,打开通向外界的大门,对一只燕子的成长多么重要。
而今,到了深秋。我要拍击着翅膀,跟爸妈,跟兄弟姐妹,一起穿过万里长空,去往南方,去经历风雨的洗礼,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我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曾经勇敢地打开了翅膀。
2.打开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关键的时刻,这些时刻如同一扇扇门,打开它们,我们便能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的故事,便是从一次“打开”开始的。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刚刚升入高三,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压力和繁重的学业,我感到无所适从。每天放学后,我总是独自一人回家,心中充满了孤独和迷茫,不愿打开心扉,也无法打开心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公告栏上看到了一则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内容是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提供帮助。我心中一动,决定报名参加。第一次去社区服务时,我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社区负责人安排我去看望一位姓李的老人。
推开她家的门,我看到她坐在轮椅上,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韧和温暖。“孩子,你来了啊。”李奶奶微笑着对我说。我点点头,开始帮她打扫房间,整理物品。李奶奶看着我忙碌的身影,开始和我聊起了她的过去。
她年轻时是一名教师,毕业于名牌大学,原以为会被分配到大城市工作,可没想到却被分配到山区支教。她想不通,内心充满痛苦,几次想要逃跑回家。然而一天早晨,她收拾行李准备启程时,推开屋门,她看到外面站满了来送她的乡亲,他们有的拿着一篮子鸡蛋,有的拿着一兜苹果,还有的拿着一把新鲜的韭菜……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但她的心却慢慢打开,充溢着温暖。她一下子豁然开朗,决定留下来,她觉得生命从此找到了归宿。
听着她的故事,我的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动。
高三这一年,我坚持每周去看望李奶奶,陪她聊天,帮她做家务。她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了我心灵的导师。她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珍惜当下,如何用爱和希望去点亮自己的生活。
每当我遇到挫折和困惑时,李奶奶的笑容和她的话语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我力量和勇气。那一次“打开”,不仅让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它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结识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故事。正是这些“打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坚韧和宽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
作文题目为“打开”,考生写作时应该确定:“谁”打开?打开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打开?所供材料就此给考生提供了启发。
材料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等语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考生围绕“打开”这个词,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营造情景,从而构思文章。第二个层次,则指出了“打开”所带来的作用:通过打开,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让自我有了新认知、新思想、新提升;通过打开,也让人生焕发新气象,让人生有了新境界、新格局、新局面。当然,我们也可以由个人生发开去,想象一类人、一群人的“打开”,让整个社会呈现出的新气象。第三个层次,则为后面题干中的“写一篇记叙文”做铺垫,告诉考生,写作时,要从讲“故事”的角度,通过一段具体的故事,有声有色地来表现每一次“打开”给个体或群体带来的新变化,引发的新感悟,带来的新气象。
写作时,要先确定“谁”在打开“什么”,故事的中心环节要围绕着“打开”而展开,要让打开之前与打开之后的情节形成波澜。叙写过程中,要重视对细节的捕捉和刻画,可重点写打开之际的感受,打开前后的心理的变化、思想的震动。在文章最后要指出这一次“打开”给个人或者社会带来的影响。另外,要挖掘“打开”这一活动所承载的情感、思想意义,或者赋予其象征意味,处理好具体动作之“实”与承载意义之“虚”之间的关系。
立意:
1.打开心门,让爱延续。(打开妈妈留下的信封,让我认识到母爱的厚重。)
2.打开经典,传承传统文化。(打开《古文观止》,我进入瑰丽的传统美文的花园。)
3.打开心扉,让友情进来。(打开“心结”,与挚友共赴似锦前程。)
4.打开需要勇气,破除才有新世界。(打开信息茧房,接纳世界的多姿多彩。)
6.(202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与人共舞“被定义”,不惧独舞“自定义”
世界是一张由“定义”编织成的大网。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被定义”,在他人的眼光审视中成长、前行;而作为“人”的主体性又告诉我们,绝不能放弃“自定义”的权利,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独立于世。
那么,请学会在“被定义”中与人共舞吧,兼听则明,得失了然,收获更完整的自我。
恰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被定义”,借助他人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拓宽视野,发现盲点与不足。鉴古:唐太宗在被魏征一次次定义该如何做一名好皇帝中,不断约束自我、励精图治,最终开创“贞观之治”。知今:写作天赋高的“被定义”,可以激励我们投身文学创作,事半功倍地发现自己的更多可能。保持开放心态,不惧“被定义”,倾听他人声音,吸收他人智慧,为自己的提升助力。
然而,“被定义”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全盘接受他人的评判。“被定义”也需经过一个明辨是非,去芜存真的历程。鲁迅曾破开千年迷雾,发出惊雷之问:“郭巨埋儿”是否能成为“孝”的定义?孝顺是不是可以逾越人性,残害生命?而如今,身在高考考场的我们,亦可以此为鉴,理性思考数日后我们这些“孝子”是否要全盘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包括放弃自己的志趣,而去选择长辈眼中所谓前途光明的专业。
那么,当矛盾冲突不可避免时,当我们了然他人并不完全理解我们时,何不勇敢拒绝“被定义”,保持优雅的独舞姿态?以“自定义”之姿起舞,亦能塑造自我,彰显风华!
莎士比亚说:“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不论正确与否,他人的“定义”只能作为参考,真正决定“我”之为“我”人生轨迹的,恰恰是“自定义”的选择与行动。泛舟古籍,多少文人墨客不在意世人的非语,坚定自我,立下精神的标杆?王安石不畏惧司马光等人为他定义的“三不足”罪名,坚定地把“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作为坚持变法的“自定义”,一腔赤子之心名垂千古。遍览尘世,又有多少青春少年不畏流言,一往无前,活出人生的风采?“留守状元”钟芳蓉不在意旁人或网上的议论纷纷,坚持把虽冷门但自己热爱的考古学作为“自定义”,素履以往,一苇以航。坚守“自定义”,是对梦想的坚持,更是对初心的坚守。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写下这样一个等式:我+我们=完整的人。那么,请认真对待“被定义”,与人共舞,完善自我;勇于坚持“自定义”,优雅独舞,坚持真我: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我”的定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这道作文题,围绕“定义”这一主题词,引发我们思考如何面对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来自外界的认知、定义与评判,也就是“被定义”。这些“被定义”可能是他人基于我们的行为、成就、性格等多种因素给出的合理分析。正如古人所言:“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了解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同时,这也能激发我们向更高标准努力,不断进步。然而,有时候,他人未必真正了解我们,给出的“定义”未必准确,或者,有时候我们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亦会让我们失去自己的特色,陷入无尽的迷茫与焦虑。由此,材料进一步给出“自定义”的主张,说明人应该活出自我,而不是只活在别人的见解中。“自定义”,即主动塑造自我,按照自己的理念和方式前行。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忽视外界的意见,而是在接纳有益建议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如同一位艺术家在创作时,既要尊重传统技法,也要敢于突破常规,展现个性。唯有权衡好“被定义”与“自定义”的关系,认清自我、反思自我、坚持真我,我们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不断进步。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被定义”与“自定义”的关系,二者各自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与自我认知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兼顾“被定义”和“自定义”的重要性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引用希腊德尔斐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以及《云图》中“只有通过别人的眼睛,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名言论证兼顾“自定义”(自我认同)与“被定义”(他人评价)的重要意义。
立意:
1.坚守自我,兼听他言。
2.以“被定义”为镜,正己之身。
3.在“自定义”中塑造自我,在“被定义”中完善自我。
7.(2024·上海卷)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在“认可度”面前,请保持一份清醒
购物要看消费者评价,“认可度”高的就买,低的就划走;食客多的餐厅闭眼进,门可罗雀的饭店“八抬大轿”来抬也不去;选学校选专业,不调研不咨询,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挤……不得不承认,“认可度”不啻于一剂良药,有时的确帮我们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免于消耗大量的脑细胞。
但如果就此认定“认可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东西,那实在是危险之极。就好比奥威尔《动物庄园》里的那群勇敢“起义”,并赶走主人琼斯的动物们,他们随后所信奉的“七诫”精髓——“四条腿好,两条腿坏”——“认可度”不可谓不高,但结果却令他们往悲惨的深渊里越陷越深;因为“四条腿”的“猪”开始演变为庄园的独裁者,其残酷统治较之于“两条腿”的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单纯地将“认可度”奉为圭臬,我们人类也必将步那群可怜的动物们的后尘。
历史如明镜,在那些特殊的时代里,“认可度”的闹剧和悲剧也曾频频上演。即便在当下文明的时代,也总有一些人抱着“认可度”不放,投资“认可度”高的股票,购买“认可度”高的楼盘,疯抢“认可度”高的“小杨哥扣肉”……结果如何?“竹篮打水一场空”,既破财,又伤身!何苦来哉?要知道,“认可度”高不见得诚信高、品质高,有多少“表里不一”“挂羊头卖狗肉”的“坏东西”,它们恰恰利用虚假的装点来 取非法的利益。那些高“认可度”哪里来?还不是刷出来的,造出来的。
迷信“认可度”,只会被“认可度”误导。我们人之所以高贵,不是因为有生命,而是因为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我们有自己的思考力、判断力,我们能于迷雾中看清日月,能于黑暗中寻到光明,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认可度”再高,也是群体做出的判断,而群体人数再多,也终究不过是人;是人,其认知就有人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所谓的“群体即正义”,在很多时候不过是一场荒诞的闹剧,一群丑角的盛筵。对此,古斯塔夫·勒庞早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就曾指出,群体同样“无知”,个体也会习惯于“从众”。当无知的群体与从众的个体相结合,理智的大门就会在他们身后砰然关闭,结果他们发现自己不是身在天堂,而是深陷地狱。昆德拉说:“这样的时刻使我感到,历史总是喜欢开怀大笑的。”的确如此!
作为新时代青年,在喧嚣的声浪里,我们要做的不是“随波逐流”,与“认可度”同浮沉,而应保持理智、清醒的态度,尊重自己的合理性的判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为话题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认可度”进行思考。
对思辨性的重视,是上海高考作文题一贯的风格,本题也不例外。考生审题的第一步,必须明确“认可度”的概念。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能进而对“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的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至于什么叫“认可度”,命题人偏偏没有言明,给考生留下一个巨大的“空白”,呈现出所谓的“开放”“包容”“大气”的特点。当然,考生也无须对“认可度”下一个极为标准的定义。这个概念与考生的生活实际存在密切关系,比如购物、人际关系、专业填报与大学选择,等等,考生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加深对“认可度”内涵的理解。
“认可”即意味着接受和赞同,而“认可度”则指某一事物或个体被大众接受和赞同的程度。“认可度”有高有低,“认可”的主体一般是占据数量优势的“大众”,客体则是处于数量劣势的“小众”的人或事物。并且,“认可度”有其客观性,也有其主观性。“认可度”意味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构成形式的起点;“认可度”是一种价值判断,既然是价值判断,就必然要遵循相应的价值标准,并服从于相应的价值体系。若是“认可度”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以事实为准绳,以理性为根基,具备历史的、发展的眼光,那无疑是非常客观的,且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若是以“做假”的方式或纯粹感性的认知作为判断的依据,那样的“认可度”则是完全主观的、非理性的,以之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自然只会坏事。
本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思辨点,那就是“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应该是时代青年的应有之义。“认可度”固然很有参考价值,但只是一个必要的补充,我们在判别事物时,还是要充分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自己的兴趣、需求、价值观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丧失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要努力做到清醒,理智,不跟风,不盲从。
具体行文,考生可以围绕上面的两个重要思辨点中的任何一个来立意,或是综合立意,行文要体现出较强的思辨性。“如何辩证地看待‘认可度’”“我们判别事物的标准是不是只有‘认可度’”,这两个问题是议论文行文过程中的两大思维核心点。要使议论文的议论分析有价值,就必须将思考置于时代背景下,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出客观审视,比如:当下人们判别事物时使用的究竟是怎样的标准,对“认可度”的依赖性如何,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理性看待“认可度”并对事物或他人做出正确的判断。
立意:
1.理性看待“认可度”,判别事物须客观。
2.“认可度”虽好,却也有其局限性。
3.群体认可亦会有偏差。
4.新时代青年要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8.(2024·北京卷)按要求完成下题。
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示例:我认为“点赞”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一面。积极方面,点赞可以表达对他人内容的认可和支持,增强社交联系。然而,过度关注点赞数量可能滋长虚荣心和焦虑,甚至影响自我价值判断。我们应理性看待点赞,不应将其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更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和内在价值。这样,才能在社交媒体中保持健康的心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议论类微写作。
审题:材料由微信“点赞”功能引出话题,如何看待“点赞”现象。对于“点赞”,有人关注数量,有人喜欢给他人点赞,省略号表示可以有其它观点。考生要紧紧围绕题目中的这一核心信息进行思考。对于“点赞”,我们可以持肯定观点,因为点赞,让我们融入网络,沟通他人,维系真情,传播真善美,既便捷又完美充当了“桥梁”,还传播着真善美,在生活中实在不可或缺。也可以持否定态度,如自己的随手一赞,习惯性一赞,是习惯成自然,是为了刷脸、刷存在感。“点赞”早已经超越了维系情感、交流沟通的范畴,打上了商业化的烙印,让人不堪其扰,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考生可以选择一个方面的观点进行表达,也可以辩证考量,综合分析。
写作思路:议论语段常用的结构有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可以从多个方面或角度来对“点赞”现象进行论述。写作时,可以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点赞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一面”,然后阐述具体的理由,分别从积极和消极的方面进行论述,“积极方面,点赞可以增强社交联系,促进感情交流”,“消极方面,缺少真情流露,能滋长虚荣心和焦虑”等,最后总结观点,重申立场,“理性看待点赞,注重其内容和情感”。同时,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让论述更有说服力。
(2024·北京卷)按要求完成下题。
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
我建议去绍兴,探访鲁迅的故乡。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绍兴,我们可以参观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感受他成长的环境和创作的灵感来源。通过实地研学,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作品,还能感受到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真理的追求,这对我们的学习和人生都有重要启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议论类微写作试题。
审题:
试题给出“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这一现实情境,要求考生写出自己最想去的名人故乡,并陈述理由。在这里,考生首先应当注意区别“故乡”与“故居”这两者,避免审题失误。一般来说,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文人墨客、政治家等人物曾经居住的地方,叫做名人故居。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是我们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家庭关系、师承关系等的最直接资料。所以介绍名人故乡,这部分内容也可以纳入分析。但除此之外,故乡还有更丰富的意义,比如一个地方的地貌气候、风土文化、人情关系等等,相比故居,能够给人刻下更深的地理与人文印痕。因此,对我们来说,寻访名人当年在故乡的活动踪迹,探索他怎样在故乡起步,走向人生,走向世界的轨迹,无疑有助于今人(尤其是青少年)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名人精神。
思路:
写作时,首先应当明确地给出名人及其故乡的具体名称,然后从名人及其故乡两个角度分别论述原因,并适当论述两者之间的联系。从名人这一点来说,可以阐述故乡留有名人的成长印痕。比如,若要选鲁迅的故乡绍兴,可以说我们能在绍兴这片土地上,看到三味书屋、咸亨酒店、水乡小河等,找到鲁迅的成长痕迹,从而在课本之外进一步理解鲁迅为何走上了文字救国之路。除此之外,还可适当结合这篇土地上的古今变化,说明这次的名人故乡之旅还是一次告慰历史、告慰先辈的旅程。
(2024·北京卷)按要求完成下题。
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示例:
月的独白
我,夜空的守望者,在黑暗中洒下银辉。每当你仰望,我便与你对视,无言的交流,心灵的契约。
我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也曾为你照亮孤独长夜。在静谧时光里,我是你的陪伴;在繁星点点的夜晚,我是你的安慰。
无论你身在何处,我的光芒总会找到你。愿你在我的怀抱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温暖。
我是月亮, 你永远的朋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抒情类微写作。
审题:首先题目必须是“月的独白”,“月的独白”是指月亮的自述,需要用月亮的视角来表达。“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用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因此,试题带有广阔的写作空间。
月的形象,我们从古至今都在塑造;独白又增添了一丝个性的内容,充满浪漫情趣。独白赋予了“月”人的形象、思维和情感。由于是“独白”,须使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达。
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写作任务,题目限定为小诗或是抒情文字,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形式。注意“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的要求,构思月亮可能的情感和表达,以及如何通过语言和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语言应简洁而富有诗意,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若选择写诗,应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使作品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写作指导:“月的独白”,即月亮的自述或内心感受。月亮在文学中常被赋予多种情感,如思念、寂寞、温柔等。确定月亮的情感基调是写作的第一步,通过深入挖掘月亮的情感层面,深刻感受到月亮的“独白”不仅仅是自然现象,也是对人生、情感的深刻反思。
注意采用第一人称,以月亮的视角来叙述,使读者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月亮的情感和思想。可描述月亮在夜空中的景象,如星辰的陪伴、云层的遮掩等。可将月亮作为夜晚的守护者,可以表达对地球的默默守护、对人类的温柔关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作文解析集锦
今年的高考作文稳中有新,体现出出题人对新时代语文命题的深度剖析。重点分析作文的出题思路,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一、紧扣时事热点。以新高考卷为例,它们的出题内容都是来源于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比如,ChatGPT、天问一号……;二、警醒思考作用一以贯之。即便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出题人还是能从中找到发人深省的内容,提出具有哲理性的问题;三、言简意赅,审题难度不大,体现了对考生的友好。整体来说,考生的审题难度降低,不易跑题,“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的写作任务设置清晰平和,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凸显大语文学科特色。
1.(2024·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24·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2024·北京卷)根据要求作文。
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5.(2024·北京卷)根据要求作文。
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6.(202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7.(2024·上海卷)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8.(2024·北京卷)按要求完成下题。
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2024·北京卷)按要求完成下题。
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2024·北京卷)按要求完成下题。
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