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走社会主义之路》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走社会主义之路》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4 13:0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走社会主义之路》同步练习
1.图表归纳法是历史最重要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民族独立,喜获新生 D.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2.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晴朗的日子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4.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中国工农红军 B. 中国人民志愿军
C. 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5.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6.今年也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2周年。而歌曲作品最能反映时代特征,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期间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7.新中国在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8.毛泽东曾兴奋地告诉老一辈的革命家:“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
9.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下面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黄继光、邱少云 B.黄继光、邓稼先
C.雷锋、黄继光 D.邱少云、雷锋
10.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新文化运动 B. 开国大典 C.北平和平解放 D. 五四运动
11.2014年10月1日清晨,来自祖国各地的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地区观看升国旗仪式,共同为祖国65周年生日祝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B.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
C.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1949年,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若干决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次会议应该是:
A. 第一届人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七届二中全会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1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下列历史事件与这句歌词相关的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5.“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同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同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述内容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A.1949年 B.1954年 C.1979年 D .1982年
16.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回顾这段历史,代表性的成绩有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④西藏和平解放。根据表中的示例,将重大事件与历史进程相匹配的是
A.①②④ B.④②① C.④①② D.②①④
17.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65年的风雨春秋,下列对此段历史中所发生的几个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使港澳台顺利回归祖国
18.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第II卷(非选择题)
19.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定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请回答:
(1)毛泽东和周恩来这段对话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中的“进京赶考”是什么意思?
(3)建国初期(1949—1952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是如何赶考的 考试成绩如何?
21.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说着一段历史。以下三幅图片呈现了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请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友情提示:观察三幅图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然后从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中叙述说明)
请回答:
(1)三幅图各反应了哪一历史事件?
(2)图一的人物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
(3)图三的人手里拿的文件名称是什么?
(4)用一句话概括图一和图二图三之间的关系。
22.材料一 “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材料二: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1)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中提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早提出是哪年? 是我国政府同哪国就什么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 是谁提出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变革?变革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表明我国在这一时期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变革?变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否发生了变化?
(3)材料三的民谣反映的是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项改革?这项改革开始于什么地方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概括出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4.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国际地位的上升,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
【材料一】:新华社5月2日讯近期短短12天时间,中国政府不仅从战火纷飞的也门安全撤离了613名中国公民,还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此举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赞誉。对此,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表示,也门撤侨是我国综合国力上升的体现,也是这次行动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它见证了大国能力与担当。再者,社会主义体制叫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央一声令下,在极短的时间之内集中所有的资源和力量,迅速地把我们公民撤出。最后,这也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凤凰新闻
【材料二】: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于2015年4月22日至24日在印尼万隆举行。60年前,在中国的努力下,突破重重障碍,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亚非国家为主宰自己命运,发出了震撼世界的呐喊。而亚非国家在1971年10月25日将中国抬进了国际大舞台,中国的**原则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60年后,习近平主席同亚非领导人一道,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奏响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友谊的万隆精神新乐章。
——————网易新闻
(1)依据材料一归纳也门撤侨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也门撤侨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中“将中国抬进了国际大舞台” 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材料二中60年前万隆会议圆满成功和什么方针有关?依据材料指出什么是万隆精神?
(4)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C
6.D
7.C
8.B
9.A
10.B
11.C
12.D
13.B
14.B
15.B
16.B
17.D
18.B
19.
(1)阻碍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
(3)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
20.(1)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
(2)如何执政(或建立新中国)
(3)①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实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④外交上,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扩大了国际影响。
21.(1) 图一是开国大典;图二是朝鲜战争的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图三是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胜利;1950—1952年中共中央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这两件大事,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使国家形势趋于稳定。
22.(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印度,西藏地区;周恩来。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23.(1)土地改革 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农业合作化运动 有变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小岗村
(4)土地制度的变革;恰当的农业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
24.
(1)我国综合国力上升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求同存异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友谊
(4)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国际地位的上升,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