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作文押题:5篇预测及写作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作文押题:5篇预测及写作指导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2 14:1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中考作文押题:5篇预测及写作指导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值很高。如何写好作文很多同学都为此发愁,在作文中取得高分更是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会有不会写作文问题,其实,这哥问题是大多数学生会遇到的问题。而遇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掌握大量的优秀作文。
01请以“____________是一剂良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优秀例文:
《友情是一剂良药》
友情是成长的一剂良药,药中有童年的天真,少年的青涩,未来的憧憬。
当然,这药有最奇特的疗效,不只是赋予了你坚强、勇气、向往和目标,还让稚嫩于世的心灵,感受到丝丝温暖和无限希望。友情是相互理解的安慰,是无话不说的开朗,是成长的一剂良药,它的保质期——永远!
人们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不知我们俩当的称职不称职。总而言之,从蹒跚走路,到依依呀呀读书,这一成长的过程,是她见证我走过来的。而之后的路,我们必定要相互鼓励的走下去。那时是三年级,那是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孩童到礼貌聪慧的小学生转变的一个年级,也是这个年级,让我获得了对我来说最珍贵的东西——友情!
虽然已经入秋,寒风飒飒,她却依然活力四射。我从小没有什么运动细胞,她却是个天真的运动健儿,整天拉着我东跑西逛,这不,她又要我学自行车啦。“求求你啦,我真的学不了,咱俩玩别的吧?”我哀求道。“怎么行呢,就差一点啦,马上就学会了,快点起来!”她厉声吼道。在她的面前我显的软弱无力,我们俩也算互补吧。在她的催促下,我极不情愿的骑上自行车,手握着车把,紧张的出了一手心的汗,“来噢!”她喊了一下,接着车子便动了起来,我慌乱之下脚一下子踩空了,不出所料,我又摔倒了。“哼,我就说嘛,我学不会的。”灰头土脸的我埋怨道。毕竟手摔破了皮,一动就火辣辣的疼,朋友既伤心又无奈。
可她接下来的举动,实在令我惊讶。她在一片花丛中翻来覆去的找东西,我起初很好奇,没想到她手里竟握着两片树叶,“你拿树叶干什么?”我不解的问。“帮你搽药呀,我妈说过,那些中草药一搽立马就好了!”那不过是几片长得十分玲珑的草叶子罢啦。不过,天真的我竟信了她的话。那时毕竟是孩子嘛,谁也不懂啊。只见她仔细的将叶子磨碎,在我手心中磨擦,我幼小的心灵似乎被友情敲开了门。我知道,我感受到了友情。她又鼓励我让我再试一次,说有了这草药,摔跤也不会疼,她是在鼓励我勇敢的面对困难。
从此,我知道我遇到了真正的朋友,虽然个性不同,却处处欢乐,我想那些“草药”其实是对我心灵的慰藉,是我成长必不可少的一剂良药,它的保质期——永远!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良药”是好药的意思。这里用的应是其比喻义。是对某人某物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治愈了自己心灵上的某种缺陷,让自己走出黑暗,迎来光明。可以正面立意,如:自信是一剂良药、乐观是一剂良药、坚强是一剂良药。可以反面立意,如,挫折是一剂良药、磨难是一剂良药、寂寞是一剂良药等。
选材构思: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就像一剂“良药”,以独特的方式,“治愈”着我们,促我们反思,引我们成长:微笑是一剂良药,治愈孤独和悲观;沟通是一剂良药,治愈误解和隔阂;挫折是一剂良药,治愈胆怯和懦弱;书籍是一剂良药,治愈愚昧和狭隘;时间是一剂良药,治愈伤痕和隐痛。文体以记叙文为宜,从生活中选材,表达自己的成长感悟,以真情打动读者。
02根据要求写作。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就会灿烂一片天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温情关怀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静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
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600字以上,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生命的芳香》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当你为别人开一朵鲜花,灿烂一片天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那是一个12岁的男孩,还在上小学一年级,还不能流利的读出课本上的任何一句话。不能计算出两个数以上的加减法,换句难听的话来讲,他就是傻子。和别的孩子不同,他从来就没有笑。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会笑,代表他不快乐。好像他没有笑神经——他是一个忧郁的傻子。学校领导及老师
多次与家长协商,让孩子退学。学校领导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是他连笑一下就不会。”家长说:“笑不笑没有关系,只要让他继续读书就行。”就这样,那个孩子仍然读一年级,仍和以前一个样子。
孩子的班主任决定和他的家人做一次长谈,班主任一路打听来到他的家,他的母亲轻轻的开了门,把她请进屋子,孩子母亲给她倒了一杯水。“抱歉,您先坐一会,我先把他哄睡。”母亲温和的说。那是一个怎样的家啊!接近于家徒四壁。只有两间屋子,阴暗潮湿。散发着难闻的异味。他的床只能安放在客厅的位值,那孩子已经躺下,身上盖着一床破棉被,眼睁着表情严肃。母亲坐在床头,轻轻抚摸着他的头。他看着母亲,似乎在等待什么。于是母亲清清嗓子,轻轻唱起来:一只小蜜蜂,飞到花丛中,飞啊,飞啊……她的声音沙哑,歌声丝毫没有美感和感染力。可是班主任却惊奇的发现,那个傻孩子竟然笑了。这个从来不会笑的傻子,因为这样一首歌,竟然笑了。笑的表情快乐无比,就像盛开的花朵。
母亲的声音舒缓下来,他的表情也渐渐平静下来,终于他睡着了,只有梦中的他脸上才挂着孩子应有的单纯的笑容。
母亲一边为他掖好被子,一边说只有听到这首歌,他才会笑,才肯睡觉……他一生下来,就是傻子……那时他爸爸还在,那时他才两岁……一次喝酒,他爸抱着他唱了这首歌,他就笑了……于是我学会了这首歌……如果他永远是傻子,那么我就永远给他唱……也许这世上只有这首歌,他才能够听懂吧。母亲说:“您来,是劝他迟学的吧?”女教师说:“不是。我来是想让您教我唱这首歌。”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女教师对全班的孩子说:“今天我来教你们唱一首歌。”然后她轻轻的唱起来:一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飞啊……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让我们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受伤的救助是一朵花,一句沙哑的歌也是一朵花……
生命的芳香,芳香四溢!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审题立意:话题“生命的芳香”有两个关键词:“生命”和“芳香”。“生命”可以是人、植物、动物。“芳香”是指人、事物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等对别人产生的有益的影响。谁的生命?根据导入语可知,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可以是名人的,也可以是平凡人的;可以是大自然界中的生命,也可以是历史中的名人。作品中的形象,范围相对宽泛。生命又哪来“芳香”呢?根据导入语又知,生命历程中美好的,让人积极向上的,给人以感动、给人以启迪的意志、品质、精神、价值观等等都可以形象地比喻为“芳香”。这样,通过追问,真正地吃透话题的含义。
选材构思:通过解读文题,我们已知,“生命的芳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值得写的东西很多。此时,我们必须选准切入点:
①准确确定中心。是写自己生命历程中感受到的他人的芳香,还是写自己追求生命芳香的历程?是写大自然界中的生命所引发的我对生命芳香的思考、还是写历史名人四溢的生命的芳香?要做到心中有数,千万不能让主题游离不定,那样文章就缺少了灵魂。
②选准切入角度。就“生命”来形象地比喻,可以从听觉角度说“生命如歌”,也可以从视觉角度谈“生命如画”。因此我们写作时要注意选取合适的切入角度,巧妙地体现“芳香”的内涵。
0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村上春树说:“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是的,在时间的旅途中,总有一个人值得铭记于心,就像史铁生眷恋于他的母亲;总有一个物品值得反复赏玩,就像迅哥儿痴迷于他的《山海经》;总有一种梦想值得不断追寻,就像居里夫人念念于寻觅镭……“值得”,也许是回望过去的感慨,也许是展望未来的信念;也许是珍贵的情感记忆,也许是厚重的责任担当……
要求:(1)以“值得 ”为题写一篇文章。(2)立意明确,文体特征鲜明,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得透漏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值得回味》
深秋,漫步于山间小道。萧瑟秋风迎面扑来,我不禁拉紧了外套,这冷清的秋天!
忽地,一缕清香缓缓钻进我的鼻孔,在我眼前描绘出一个金黄身影——没错,就是她,菊。
环顾四周,她,就怒放在眼前。纯净的黄色,没有一点沾染。硕大的花朵,散发着无与伦比的清香。草儿们一吹便倒,就连那仍然青翠挺拔松树也不得不收起了魁梧的身躯,在秋风肃杀中微微抖动。而菊,这看似软弱的身躯,却傲然迎风对立,在秋天萧索中给这苍凉大地做着最后的装饰。
我不由地向她探过身去。忽然,一个挡路虎挡在了我面前——又丑又危险的荆棘。他伸出爪牙,将菊花层层包围住。“这样丑陋的东西,怎么能存在于这高贵的菊花旁呢?铲除他吧。”我心中想到。
于是,我便顺着荆棘沿着根拔起,不一会儿便将他铲除干净。令我吃惊的是,看似干枯的他却有着十分坚韧的根,而他的一部分枝干也伸到菊花身上了。“这该死的蠢物,竟敢玷污她,罪有应得。”我心中暗暗骂道。
看着被清理干净的现场,我得意地点一点头,再去看她。芬芳依旧,可她不再迎风傲立,反而随风飘荡,摇摇欲坠,随时有倾覆的可能。
我连忙冲上去,小心翼翼地将她护住。看见已被风吹落的花瓣,心中像滴血一般。“我把她带回去吧,不然她定会被风摧残的。”小心翼翼地将她从土中轻轻移出,双手捧着她回家。一路上芬芳迷人,让人沉醉。
十多天后,她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死去了。
我大哭一场,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一位朋友知道原委后,对我说道:“是那荆棘的缘故。那荆棘其实是菊花的保护神,它不仅保护她不受其他生物伤害,还帮助菊花加固了茎部,才使挺着如此硕大的花朵仍然能够迎风而开。”
“那为什么我将她带回家了,我精心照料她,可她为什么还是死了呢?”我急切地问道。
“因为她长期处于被保护状态,所以没有注意根与茎的发展。失去了荆棘的保护,纵使你的照顾再周全,她也会不堪重负而死。”朋友含有深意地说道。
刹那间,我忽然明白了,或许我,就是下一朵这样的菊花吧。
闭上眼,回味着房间里悠长的芬芳,很久,很久……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
一、审题立意。“值得 ”,审题可知,“值得”指这样去做有好的结果,有价值,有意义。从题目提示语来看,提示给学生写作的对象与范围可以是:珍藏的记忆,珍贵的情感,人生的感悟,梦想的追求……因此可选的题材内容特别宽泛,可以是人物,可以是事物,可以是山水自然,也可以是某种情怀……题目横线上需要补充的内容为“值得”的对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补充,例如:某一段记忆、某一种情感、某一个道理、某一个梦想、某一种品质、某一个现象、某一个人、某一个物、某一个季节、某一段时光等。要把“值得”的对象具体化,如,父爱值得感恩,那个春天值得品味,那朵花值得回忆,失败值得被尊重,困难值得被体会等等。“值得”是本文的题眼,是写作的重点。
二、构思选材。文体上,适合写记叙文。可以写“值得珍藏”的“记忆”,“值得珍惜”的“情感”,“值得感悟”的“道理”……如“值得拥有”“值得再来一次”“值得珍惜”“值得去追求”等,围绕选定的题材,抓住这件事中“值得”的部分展开书写。如,生活中一件偶然的小事让自己幡然醒悟,努力改变自己,认真学习,不懂就问,多做练习,因为“我”认识到:“我”值得这样做。末段可以阐述自己从中得到的体会,以议论收束全文,再次强调“值得”的原因,深化中心。注意书写时语言要流畅,感情要真挚。
04要求:①结合个人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素材,写一篇700字左右记叙文;②或根据自己所思所感,写成一篇700字左右散文。③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班级名和人名。
优秀例文:
《点燃心中那盏灯》
一缕金光,将黑暗的天空撕裂。阳光,洒满大地。
——题记
紧张的模拟考刚刚过去,我的心久久平静不下来。
要去上二课的时候,得知老师要在第二课堂发基础验收卷,心里着急的要命,心里不禁一紧:我这次会不会考得很差;同学会不会偷看我的成绩;他们会不会嘲笑我的错题呢?千万种“可怕的事情”在我脑海中闪现。
这时候,风吹过,她们好像在议论我的成绩;鸟飞过,她们好像在偷看我的错题;草也挺了腰,踮足了脚想拿走我的试卷。
洗澡之后,我飞快冲回教室,开始寻找着我的试卷。
我坐到座位上,着急地问同桌:“Hey,boy,你知道我的试卷在哪吗?”
“不知道”,他很平淡地回答了一句。
然后,我开始下位,开始寻找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抽屉;每一个铁柜,还是没有结果。这时同桌一问三不知的油,加上怎么也找不到试卷的火,二者结合一起,在我心中轰轰轰燃烧起来。唉,没办法,最后一个办法——去问我的闺蜜小佳。
我飞奔地跑到小佳的桌前,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问道:“小佳,你知道我的试卷在哪吗?”
小佳半天不看我,闷着头一直笑,我心里那个急啊,头上的汗珠像小雨般往下落,手紧张的不知举起来还是放下,这时小佳憋着通红的脸说:“瞧你这样儿,放心,你的试卷在我这儿藏着呢。我看你这次考的不理想,便把你桌子上的试卷悄悄地收了起来,谁也没看见。”
在此时,因为小佳的贴心举动,我“蹦哒蹦哒”的心平和了下来,不经意间朋友的关心,温暖了我这颗稚嫩的心。
我想,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不正需要有人来为你点燃心中那盏善良的灯吗?
太阳下山了,为我心中的那盏灯抹上了余辉……我沉思着,凝望远方……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点燃”是动词,使燃烧,点着的意思,即之前是熄灭的,后来点燃了,写作时要注意“点燃”的过程。“心中”是没办法有实实在在无题的“灯”,所以,“灯”应该是一种美好的事物,让自己感到温暖、幸福、快乐、有力量、有勇气的事物,例如:爱、友谊、关心、鼓励等。
第二,立意。无论是具体的事物还是抽象的情感,其意义和价值都不是事物本身,应该是事物背后的含义和价值。“灯”,可能是同学间的关心或友谊。“点燃”曾经忽略的事物,此事物引起自己的注意,一定是因为其对自己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一点是文章的写作重点之一,写出其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它支撑着自己,温暖着自己,它鼓励着自己,它启迪着自己等等。另一个侧重点在“心中”,这是自己内心的想法,相对较为主观,可能和客观现实不同,也可能恰恰因为不同,“点燃”了“心中的灯”。
第三,选材。文章的体裁应该是记叙文,要有具体的事例,最好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印象比较深刻,素材要尽量小、真、新,对于素材的处理要突出前后的变化,要有起伏,前后对比中方能更好的展现情感的浓烈,引发共鸣,打动读者。
05读下面材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任选角度进行写作。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民族总要有点精神,否则就会失去脊梁骨,不能自强自立;一个家族总要有点精神,否则就会家业衰败,一代不如一代。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没有使命般的激情,不思进取,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要求:①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7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套作。
《人无精神难立,国无精神难强》
回溯历史,在物质条件不足时,精神意志总是最强劲的支撑力量,志愿军能不畏强敌打出军威,林县人民不惧天险筑成奇迹,都是靠着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而前辈的光辉事业,犹在提醒我们青年要想有一番作为,先要有精神于身。
人无精神难立,志存远方造大业。
敬爱的袁隆平院士为我们创造了农业大产,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推崇去相信,有了精神,一切均不在话下。无论他在哪儿,他总是怀着为人民解决粮食的伟大精神而投入工作。他不平凡的事迹正在教育着我们,怀精神去拼搏,为所爱之人,所爱之国家去奉献自己的力量。如今人未见而精神永存于世,试想,当时的条件是如此的极端,当时的设备是如此的落后,但袁隆平院士未曾放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如今的杂交水稻正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而他的两个大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在一步步逼近实现。青年们,你看啊,袁隆平院士是多么的伟大,伟大的背后是他那致力于所爱之事业的伟大精神,是顽强且从不言弃的坚持精神。造就大业正是需要这番精神去支持去鼓舞。
国无精神难强,意志为国谱华章。
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说“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从远古时代的放风筝想飞上天空,到现在的航天飞船已飞向月球,这一大跨度的想法和实现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坚持与拼搏的伟大精神。当时的技术是落后的,但人们的思想是前进的。现在航天大业的伟大成就,是对他们的坚定意志,拼搏精神,永不挫败的斗志的嘉赏!是对他们航天精神的嘉赏!不仅如此,我国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震后救灾精神……无不在体现着强大精神支撑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一步步逼近伟大的中国梦富强大国!
历史长河不会倒退,只会勇往无前。碰到险境,唯有秉持坚定精神去创造属于个人的伟大事业,属于国家的伟大事业,才有立身于世的存在意义。吾辈青年更要发奋图强,要献身于国家之需要,为国争光!在新的奋斗道路上,我们青年要坚守精神,要铭记强国有我!我们定会持顽强拼搏的精神去擘画属于我们自己,属于我们国家的富强蓝图!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一、审题立意。“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强调了精神在个人和国家命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写作重心应放在肯定昂扬向上、使命般的激情等精神价值上,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明确主题,文章最好能入浅入深,分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来谈谈精神的作用。注意文中要有“我”,要有情境感,重心要展现时代机遇和年轻人的责任,切忌空喊口号,大话连篇。
二、思路提纲。(1)经济越繁荣,科技越进步,我们越要从那些经典篇章中找寻精神之骨,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建设国家强盛、民族强大的雄峻楼宇。天地一股浩然气,不随江海作泥沉。(2)苗无阳光不茁,人无精神不立。可记事,写某种昂扬向上精神对自己成长的作用。(3)精神之于人,犹如血脉筋骨——无血脉不能通变,无筋骨不可存身。(4)楼无房梁易倒,国无精神难存。(5)每个民族应当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凝聚了一个国家无数代人关于生存发展的思考与经验,是高度凝炼的智慧精华。(6)时间永在流动,时代面貌也会常新,对国家精神的传承永不能停止。正是因为这些精神之骨的支撑,才有了个人价值,才有了民族脊梁,进而才有了国家的立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