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中考阅读中主题义、表达主题方式解读与训练
考点: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新序》——观点的相同处
2. 钱永广《等不到你老》——多元主题探究
3. 《尊重每一个生命》——表现主旨的方法
4. 欧阳修《卖油翁》与《李生论善学者》——心得
5. 《宫灯的前世今生》——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写作意图
6. 刘洋《篾匠》——视角表达主题
7. 马宇龙《军毯》——卒章显志
【考点研究】
一、表达主题的方式
1.开门见山——开篇就把主题直接扼要、明确而醒目地提示出来。
2.曲径通幽——不直接点明主题。
3.关键句点明主题——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精辟的话,将全文精神点化出来。
4. 扣题句点明主题——依循主题行文,时时注意紧扣主题。方法有开头结尾相扣、围绕主要情节多处反复、针对主要论点重点重复等。
5. 夹叙夹议句点明主题——边叙述事情边杂以议论,使主题凭借多处的议论形式,渐次而出。
6.角度表达主题——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写作意图
7. 视角表达主题——不同视角有不同的情感态度
8.卒章显志——尾段或尾句表达主题
【考题示例】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新序》——观点的相同处
文本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段(二)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问题 语段(一)和语段(二)的观点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语段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①两个语段都谈到了“法家拂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语段(一)指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语段(二)则通过宋昭公感慨在朝做官的和侍从、妃子等人说谄媚的话太多因而失掉社稷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一点。②两个语段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语段(一)说“人恒过,然后能改”;语段(二)中的宋昭公“亡而能悟”,有过能改,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解析 语段(一)“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点出了“法家拂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语段(二)“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内外不闻吾过”可知,宋昭公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缺少直言进谏的贤臣,即缺少“法家拂士”;两文都谈到了“法家拂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语段一“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语段二“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宋昭公出逃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两文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
译文1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译文2 宋昭公亡国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昭公看来,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的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出逃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二、主题的启示义
1.材料中的道理——概括特定事实的经验或教训
2.概括事实的本质与设计对策
3.观点评论——不同观点有不同启示义
4.读后感——心得
【考题示例】
(一)钱永广《等不到你老》——多元主题探究
1. 观点评论
文本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等不到你老 ①记得年幼的我,有一次,面对满头白发的爷爷,看着气喘吁吁的父亲刚从地里回家,我问父亲,有一天你会不会也像爷爷这样老?父亲像个孩子似的,伸了伸胳膊对我说:“儿子,你看,爸爸的肌肉多结实,我是不会老的!” ②身强力壮的父亲不会老,在年幼的我眼里,他可以举起晒谷场上三百斤重的大石碾子,可以轻松地把我高高地举过头顶,可以肩挑二百斤重的担子连续走上十多里山路。是啊,这样的男人,怎么能会老呢? ③哥哥结婚前,家里还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没有房子,谁家的姑娘愿意嫁人?为了给哥哥娶上媳妇,那些日子,父亲突然像是老了许多,他的眼睛里满是沧桑,他只得去了一个工地。 ④高一那年暑假,我从学校回来,父亲知道后,特地从工地赶到车站去接我。在车站,看到父亲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可让我奇怪的是,父亲的头发曾是银白相间,在阳光下,这一次看上去却黑了许多。看到我,他笑了笑,一把提起我重重的箱子,像是提起一片树叶那样轻松。 ⑤正值盛夏,他的额头浸满了汗珠。我像妈一样训斥他:“天太热,你不能在家呆着?”他憨笑:“爸身体壮,有的是力气,这点热奈何不了我。” ⑥后来,还是母亲告诉了我,她说,他那头发是染黑的,在孩子们面前,他不想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小老头。我怔了怔,心想,父亲原来也怕老啊,低了头,眼泪却不听使唤地流了出来。我只知道,父亲每次递给我生活费时,他的腰板挺得比谁都直。 ⑦上大学时,为了让我按时报名入学,父亲领着我,一家一家去筹集学费。由于长年劳动、父亲的腰已佝偻如弓,为了让借钱的人放心,他笑着说:“我还年轻,我在工地挣的钱也不少,明年这个时候,就可以还上了。”父亲说话是认真的,亲友们都信他,第二年,父亲果真履行了还钱的诺言。 ⑧工作后,我就要结婚了。有一次我回老家,50多岁的父亲郑重地把一万元钱捧在手里,对我说:“儿子,你也要成家了,爸没能为你留什么家产,这一万元钱,就是我和你妈给你准备结婚用的,只能表达一下我们做父母的心意,如果不够,以后我们给你再补上,爸爸还没有老,我还能去工地打工挣钱的。”上大学,已花了家里两万多元钱,我知道,这一万元钱,又是父亲靠卖苦力得来的。我把厚厚的一万元钱,又重塞回父亲的手里,抚摸着他手上厚厚的老茧,生硬地说:“爸你都快六十岁的人了,我也早已长大并工作了,你说你还没有老,你可以不服老,但是,难道你要为我卖一辈子苦力最后把身体搞垮,你才会感到幸福吗?” ⑨见我第一次这样和他说话,父亲显然被我吓着了。可父亲并没有因为我们的这次谈话,就停止去工地。我知道,在父亲眼里,我永远只是一个孩子,他当然不会把我的话放在心里。因为他始终不服老。他还年轻,工地上还有很多活在等着他。 ⑩再后来,那是我有了儿子之后,有一次,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感到身体很不舒服。我匆匆赶回家。看到我,他先是喜出望外,继而又皱起眉头,对着母亲说:“叫你不要打电话,你偏要让孩子回来,我只是一点小毛病,我还年轻,身体抗一抗就会过去了……” 父亲说话时,喘着气息,我心疼地看也不看他,指着儿子对他嚷着说:“爸,你看你的孙子都这么高了,你还不服老,你以为你还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吗?” 看着小孙子,父亲摸了摸自己的白发,笑了。可父亲没有笑多久,取而代之的是我的眼泪。因为父亲被诊断出晚期癌症,不久他就走了。如今,我再也不能在父亲面前絮絮叨叨,说什么他老了,因为他的一生,从来就没有老过,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62岁。 回想父亲的一生,是父亲,拼命打工挣钱,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现在每逢在街上看到儿女们搀扶着老人,我就想,如果父亲还健在,他也应该这么老了,可如今,父亲不在了,我哪里还能等到他老呢? (作者:钱永广。有删改)
问题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父辈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答案 示例一:我赞同抒写家庭亲情。①文章写了父亲和“我”之间的四件事,按时间顺序写出了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对“我”无私的付出,表现了父对子的关爱;②“我”不仅见证着父亲对“我”的付出,同时,也有对父亲的心疼,工作后希望减轻父亲负担;③父亲去世后,对不能看父亲到老的遗憾,体现了子对父的怜悯疼惜,全文洋溢着浓浓的家庭亲情。 示例二:我赞同对父辈生活状态的关注。①父亲身强力壮到头发银白相间,再到腰背佝偻如弓,最后因晚期癌症去世,这一系列的描写是“我”对父亲正在慢慢变老的观察;②文中“我”多次提到“你还不服老”,父亲为了儿子,不辞劳苦,卖苦力挣钱又不想让儿子担心,最后累垮了身体,“我”还未来得及回报父亲,父亲便不在了,这是“我”永远的遗憾。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情感主旨。 结合第③段“为了给哥哥娶上媳妇,那些日子,父亲突然像是老了许多,他的眼睛里满是沧桑,他只得去了一个工地”,第④段“高一那年暑假,我从学校回来,父亲知道后,特地从工地赶到车站去接我。在车站,看到父亲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第⑦段“上大学时,为了让我按时报名入学,父亲领着我,一家一家去筹集学费。由于长年劳动、父亲的腰已佝偻如弓”可知,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无私的付出,表现了父对子的关爱;这是家庭亲情的体现;结合第⑧段“我把厚厚的一万元钱,又重塞回父亲的手里,抚摸着他手上厚厚的老茧,生硬地说:‘爸你都快六十岁的人了,我也早已长大并工作了,你说你还没有老,你可以不服老,但是,难道你要为我卖一辈子苦力最后把身体搞垮,你才会感到幸福吗’”可知,工作后的“我”心疼父亲,希望减轻父亲负担,希望父亲不要把身体搞垮,这也是家庭亲情的体现;结合第 段“回想父亲的一生,是父亲,拼命打工挣钱,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现在每逢在街上看到儿女们搀扶着老人,我就想,如果父亲还健在,他也应该这么老了,可如今,父亲不在了,我哪里还能等到他老呢”可知,父亲去世后,“我”对不能看父亲到老感到遗憾,体现了子对父的怜悯疼惜,这也体现了浓浓的家庭亲情;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赞同抒写家庭亲情; 结合第②段“身强力壮的父亲不会老,在年幼的我眼里,他可以举起晒谷场上三百斤重的大石碾子,可以轻松地把我高高地举过头顶,可以肩挑二百斤重的担子连续走上十多里山路”,第④段“高一那年暑假,我从学校回来,父亲知道后,特地从工地赶到车站去接我。在车站,看到父亲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第⑦段“上大学时,为了让我按时报名入学,父亲领着我,一家一家去筹集学费。由于长年劳动、父亲的腰已佝偻如弓”,第⑩段“有一次,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感到身体很不舒服。我匆匆赶回家”,第 段“父亲说话时,喘着气息”,第 段“看着小孙子,父亲摸了摸自己的白发,笑了。可父亲没有笑多久,取而代之的是我的眼泪。因为父亲被诊断出晚期癌症,不久他就走了”可知,文章展现了父亲身强力壮到头发银白相间,再到腰背佝偻如弓,最后因晚期癌症去世的一生;这一系列的描写都是“我”对父亲正在慢慢变老的观察的结果;文中“我”多次提到“你还不服老”,父亲为了儿子,不辞劳苦,卖苦力挣钱又不想让儿子担心,最后累垮了身体,“我”还未来得及回报父亲,父亲便不在了,这是“我”永远的遗憾;这些都表现了儿子对父辈生活状态的关注,从而引发读者对父辈的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思考,故从这个角度说,我赞同对父辈生活状态的关注。
【考题对接】
一、《尊重每一个生命》——表现主旨的方法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尊重每一个生命 ①晚上,埋头趴在电脑前找资料,突然屏幕上弹出一个新闻窗。瞟一眼,不相信,点开来看,是真的:杨绛先生走了,105岁高龄。 ②不知怎么,我的眼睛湿润了。 ③虽然很小就看过《堂吉诃德》,可我对杨绛先生的了解仅限于她是钱锺书的夫人,而钱锺书是我最爱的两位中国作家之一,另一位是老舍。是在钱锺书去世后,她写的《我们仨》,让我了解她、心疼她、尊重她。在18年之后,他们仨团圆了。我感慨中国少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④科室小医生知道我好读书,问我借《我们仨》。我很惊奇,他是从来不读闲书的。问为什么?他说朋友圈都被刷爆了,全是杨绛先生的各种文字。他想知道真实的她是什么样子。 ⑤上专家门诊,来了个老太太开防治心脏病的药,讲到注意事项时,我怕老人忌讳“心跳骤停”“死”之类的词,便说得很委婉。老人倒痛快;“我不怕,我已经到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捐献表,人死了,还能派上点用处,多好。器官老了不能用,皮肤总可以用吧,或者,做科学实验用,再不济,给医学院做解剖也行,骨头做成骷髅架子,我看你们骨科都挂着的。我儿子不同意,我问了,只要我态度坚决,表达意愿,能行。我相信,我儿子最终会理解我。我不愿在临死前还要遭各种罪,我是不愿被抢救的。人总有死,你说是吧医生?”我被老太太乐观豁达的态度感动了,握着她的手说:“我为您保驾护航,先好好活着,享受生活,再平平静静地百年。” ⑥下班路上恰逢暴雨,我随着缓慢的车流朝家的方向行进。交叉路横七竖八的车堵在一起,谁也过不了,我前面两辆大越野车互不相让,挤在一条车道,都想着有机会先过。我索性拉了手刹,捡起副驾座位上备着的书做好长时间等待的准备。 ⑦隐隐约约的警笛声,透过雨声穿进车窗。凭医生的直觉:是救护车。这样的雨,这么多车,怎么走?我抬头环顾,在我的前面,隔着那两辆大越野车,忽闪着警灯的……果然是救护车,实在挤不进正向的车道,进了我们这条逆行道。可是两条道都是车,没有避让车道,怎么让?大约是没有希望过去,救护车灭了警灯。 ⑧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挂上挡,打了右转灯,放下右侧车窗,缓慢向右侧挤去,冲瞄着我的隔壁车道车上的司机指指前面,又指指他的方向,示意我想给救护车让路,要挤进他的车道。其实,我心里没底,他会让我吗?我一辆车过去了,有用吗 我后面那么多车,会有人像我一样,让一条生命之路吗?前面还有那两辆大越野车堵着。 ⑨隔壁车道的车慢慢往后退,让我过去。我冲司机挥手,小心翼翼摆过去。看后视镜,突然心头一热,我后面的车都打着右转向灯,准备挪动到隔壁车道。大家车挤车,可秩序井然。前面两辆大越野车休战了,一辆车慢慢后退,另一辆也打起了右转向灯。 ⑩说起来漫长,其实过程大约只有1分钟。我左侧的车道空了,救护车明显迟疑了一下,才重新拉响警报,呼啸过去。我不知道它能畅通地走多远,希望它有足够的时间到医院。在剩下的回家的路上,我心情激动,为我、为素不相识却有缘同行的司机们点赞。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1.阅读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这个主旨的?
一、《尊重每一个生命》【答案】
1.(1)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典型事例。从尊重名人到尊重人格高尚的老太太再到尊重无名患者,多方面突出主旨;(2)运用人物描写突出主旨。在写悼念杨绛先生时,用“瞟一眼”“眼睛湿润了”“不相信”“感慨”“惊奇”等神态和心理描写, 表现杨绛先生离去对我的影响之大。在写老太太时,侧重通过语言描写突出老太太想要捐献器官的坚决。让路一事用无声的动作传递众人对生命的尊重;(3)用细节描写突出主旨。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大家井然有序地为救护车让道的细节,突出众人对生命的尊重态度。
【解析】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典型事例。文中的三件事:用阅读怀念逝去的生命,用爱护帮助垂老的生命,用谦让救助垂危的生命,从尊重名人到尊重人格高尚的老太太再到尊重无名患者,多方面突出主旨;
运用人物描写突出主旨。结合第⑨段“隔壁车道的车慢慢往后退,让我过去。我冲司机挥手,小心翼翼摆过去。看后视镜,突然心头一热,我后面的车都打着右转向灯,准备挪动到隔壁车道。大家车挤车,可秩序井然。前面两辆大越野车休战了,一辆车慢慢后退,另一辆也打起了右转向灯”可知,在写给救护车让路时,运用动作、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写大家井然有序地为救护车让道的细节,表现大家对生命的尊重。
二、欧阳修《卖油翁》与《李生论善学者》——心得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②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③,盍④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⑤。” (《李生论善学者》) 【注释】①志:记住。②还:同“旋”,掉转身。③自厌:自我满足。④盍:hé,何不。⑤炯戒:告诫。
1.“学习贵在有法”,请结合中甲乙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心得。
二、欧阳修《卖油翁》与《李生论善学者》【答案】
1.【甲】文通过记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以及熟能生巧的道理;
【乙】文通过记述李生论什么是善学者,告诉我们学思结合,不耻下问等道理。
【解析】此题考查阅读心得。
《卖油翁》通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通过记叙陈尧咨以擅长射箭而自夸,告诉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习不能骄傲自满。
《李生论善学者》中“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告诉我们学贵善思;“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要择善而从;“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告诉我们学习不能骄傲自满,要勤奋自勉。
【译文甲】
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译文乙】
文:王生喜欢学习,却得不到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自己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在千里之外就拒绝人,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吗?求学的人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到你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彰显警诫。”
三、《宫灯的前世今生》——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宫灯的前世今生 ①宫灯又称宫廷花灯,主要是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②宫灯始于汉代,盛于隋唐,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具有基本的照明功能外,宫灯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皇家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造型有四角、六角、八角,各面画屏上一般绘有龙风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喜庆图案。 ③说起宫灯,不得不提1968年在河北满城出土的“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汉代鎏金铜灯,在造型上比较独特,属于人物形宫灯,宫女跪坐持灯的形象是汉代宫女生活的真实写照。宫女头上梳髻、戴头巾,身穿广袖长衫,动作自然优美,面目端庄清雅。 ④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了庆贺这一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正月十五,洛阳城陈设百戏,遍布宫灯,全城灯火辉煌,半月不息。隋唐以后,每逢元宵节,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 ⑤随着历史的变迁,宫灯制作技术逐渐流传至民间,在此基础上,宫灯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⑥虽然“中华第一灯”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但宫灯发展最辉煌的阶段是明清时期。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了装饰宫殿,他召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来制作灯具。这一举动虽然有点奢靡,但也大大推动了宫灯工艺的发展。 ⑦到了清代,宫灯的工艺变得更加精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了“灯库”,专司宫灯的制造和修理,每盏宫灯都配有精美装饰。与此同时,在皇宫外也出现了文盛斋、华美斋等灯铺。这一时期,仿古宫灯由于珍贵而成为皇帝赏赐王公大臣的物品。《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定制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灯数对。” ⑧宫灯艺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从历史中走来,并逐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⑨传统宫灯多采用燃蜡的方式照明,外面的灯罩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现代宫灯则经常与现代照明方式相结合,虽然不需要防风,却可以达到柔和灯光的效果,营造出颇具中国风的“朦胧美”。 (选自《科学之友》,有删改) 文本二: ①长信宫灯的造型十分优美。全器为宫女跪坐双手持灯状。宫女身穿广袖长袍,腰间束带,头梳髻,略向前倾,上身平直,双膝着地,足尖抵地以撑全身。左臂伸向右方,左手紧握灯座底部的圆形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形成灯的顶部。人执灯,灯映人,人灯合一。 ②长信宫灯的结构非常精巧。灯罩由内外两片弧形屏板组成,合拢时呈圆柱形。灯盘直壁平底,壁分内外两重,形成宽0.9厘米、深1.8厘米的凹槽一周,两片屏板嵌于凹槽之中,可以左右推动。盘心有一蜡扦,可插蜡烛。灯盘有一平出的方形銎柄。銎柄可安装木柄,用来转动灯盘。灯座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拆卸。上部形似豆座,直接插入灯盘底部;下部形如豆盘,盘口与灯座的上部相扣。 ③长信宫灯的设计极为科学。全器由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以及灯罩、灯盘、灯座六部分分别铸造后装配而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可以拆卸,便于移动和清洗。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照射方向和照明亮度。宫女体内中空,左手执灯,右衣袖似在挡风,实为吸收烟臭(tái,由烟凝集成的黑灰)的虹管。点灯后,烟炱通过其右臂形成的虹管进入体腔内,可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 ④长信宫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堪称“中华第一灯”。
1.文本一第③段和文本二均提到“中华第一灯”,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
三、《宫灯的前世今生》【答案】
1.文本一的写作目的是介绍宫灯的发展演变,中间提及了宫灯造型,而“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是宫灯发展、演变过程中人物形宫灯的一个代表,因此侧重于介绍其造型;文本二的写作目的是说明为什么长信宫灯堪称“中华第一灯”,因此侧重于从造型、结构、设计三个方面详细说明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文本一的标题“宫灯的前世今生”以及主要内容可知,其说明对象是宫灯的发展历史,写作目的是介绍宫灯的发展演变过程,根据文本一第③段“说起宫灯,不得不提1968年在河北满城出土的‘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汉代鎏金铜灯,在造型上比较独特……”可知,本段举了“中华第一灯”的例子作为宫灯的典型代表,旨在说明宫灯的造型,所以,文本一的侧重点是介绍“中华第一灯”的造型;
而文本二的说明对象是“长信宫灯”(即“中华第一灯”)本身,本文第①段写“长信宫灯的造型十分优美”,第②段写“长信宫灯的结构非常精巧”,第③段写“长信宫灯的设计极为科学”,第④段总结长信宫灯堪称“中华第一灯”,其写作目的是说明长信宫灯堪称“中华第一灯”的原因,所以,文本二的侧重点是从造型、结构、设计三个方面详细说明原因。
四、刘洋《篾匠》——视角表达主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篾匠 刘洋 ①熙熙攘攘的百货超市门口,一位衣衫褴褛的耄耋老人蜷缩在一堆篾制品的中间,专心致志地编织着他的精致的艺术品。 ②街上的人群摩肩接踵,老人的摊位面前却门庭寥落,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一件工艺品的诞生。一根又直又青的竹竿酣睡在老人的怀中,一把锃亮的镰刀将一颗三五米长的竹竿逢中划破,伴随着竹节“嚓,嚓、嚓”的清脆响声,竹竿瞬间竟被均匀地一分为二,接着老人拿起其中的一块,左手举着,将竹块放置于镰刀内侧,右手握住镰刀和把手交接处,一只手往上送竹子,一只手往下递镰刀,由上而下,“嘶”,这块之前被解剖的竹子又一次被一分为二,对剖再对剖,一根圆柱形的竹子不一会儿便被肢解成无数根的篾条,粗细均匀、青白分明。这就是蔑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劈篾。 ③篾匠是一门细致活,也是一门技术活,更是行走江湖的傍身技能。 ④在我的记忆中,当年在农村走街串巷的“江湖高手”有三:一曰货郎;一曰骟猪匠;再者就是蔑匠。三者均是现场秀活,与前两者不同的是,篾匠制作的篾制品种类繁多,且农民对此需求量大。比如撮箕、提篮、箩筐、背篼、筛子等等,这都是农户必不可少的工具。正因如此,篾匠在当时可谓是香饽饽。我们村就有一个优秀的破落篾匠。 ⑤之所以说他优秀,是因为他会编一些简单常见的工具,也因此他在那个单身汉风靡、无业游民横行的农村跻身于少有的能成家立业的优秀青年之列,从而鹤立鸡群。每到农忙季节,来家里请他编撮箕和箩筐的人络绎不绝,有的送礼品,有的用货币,有的以换工的方式来换取他编织的农具,门庭若市可见一斑。除此之外,每逢赶集天,他便背着他的这些篾制品到集上贩卖,不消多时,便宣告售罄。后来,他便在屋后种了一大片竹子,竹林越来越茂盛,他的蔑制品也越来越多,家里的瓦房也推了,盖了一层小平房,率先奔上了小康大道,日子不可谓不其乐融融。再后来,小儿子也出生了,正当他准备授业之时,塑料制品的出现让他措手不及。人们不再青睐毛乎乎的竹制品,扎手、不美观、不方便携带,大量的塑料撮箕走进了农户的家庭,再后来,种地的也不多了,荒废的耕地变多了,农村的农民不多了,城市的农民工变多了,他的妻子和小儿子出去打工也再没有回来过了。从此,一个优秀的篾匠也开始破落了。他不再种竹子、不再编箩筐,也买来了方便美观的塑料制品,和大家一样。时间久了,他好像也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名篾匠。 ⑥无独有偶,记忆中的农忙时节,特别是秋收的时候,村里就会来一些篾匠。 ⑦这些外地来的篾匠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他们技艺娴熟,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到村口,便被村民邀到家中,好吃好喝伺候着。他们还会制作本地篾匠不会的“包篼”,而秋收的时候,这是储存粮食最好的器物。南方的农村不具备像样的粮仓,气候多湿润,粮食容易受潮进而发霉,所以人们便迫切地需要一口较大的包篼来储存粮食。所以,但凡一有行走江湖的篾匠进村,这一逗留,很可能就是一个季节。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是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听说村里来了一个篾匠,据说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小伙,人长得精神,手工费又不高,正在王家院子编包篼。我便和刚辍学的邻居家的张姐跑去看热闹了,围观的群众将院坝堵得水泄不通,我躬着身子挤进人群,开始偷师学艺。只见他的面前摆满了大小不一,宽窄不同的篾条,蔑刀、小锯、凿子、度篾齿整齐地摆在地上。他先是找来四根较宽的竹篾,在地上摆出一个正方形,再用稍细一些的蔑条将其上下缠绕,绑紧,一个初具规模的底子便完成了。然后挑出白色的竹片从四周插进去,再用小竹条把衔接处栓严实。他说包篼是弧形的,下面要细,中间要粗,封口的时候收得住,编出来才好看。反正我是看不懂,也听不懂,周围的妇人们却拍手叫好。我不知道他在村里呆了多久,也不清楚他为乡亲们编了多少个包篼,只是后来听说,辍学的张姐和他一起闯荡江湖了。 ⑧再后来,塑料制品的出现与普及,木制品和篾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淘汰,而与这两类生活用品息息相关的篾匠也一度消失在大众的视野。心念及此,我竟不由自主地走向偏安闹市一隅的老篾匠。手起刀落,他的膝盖上堆满了细如发丝的篾条,两只手各自捏着篾条在胸前来回环绕,时而用力一拉、时而轻轻一撵,犹如太极一般刚柔并济,心无杂念。我俯下身子,在一堆的蔑制品中间,挑选了一个鸟型图案的玩物,老人说这叫竹鸟。我打算带回家送给儿子,告诉他这是渐行渐远的民间艺术,这是流淌着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
1.文章通过“我”的视角来讲述篾匠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四、刘洋《篾匠》【答案】
1.①“我”是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将三位篾匠的故事串联起来。②“我”见证了篾匠从“香饽饽”到“破落”直至“消失在大众的视野”的历程,直接写“我”的感受,更能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主题。③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解析】本题考查人称作用。
根据文章第①段“熙攘攘的百货超市门口,一位衣衫褴褛的耄耋老人蜷缩在一堆篾制品的中间,专心致志地编织着他的精致的艺术品”,第④段“我们村就有一个优秀的破落篾匠”和第⑦段“还清楚的记得,那是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听说村里来了一个篾匠,据说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小伙,人长得精神,手工费又不高,正在王家院子编包篼”可知,“我”目睹三位篾匠的兴起衰落,“我”的所见所闻描写了一篇篾匠兴衰的故事,文中的“我”充当文章线索;
根据文章第⑧段“告诉他这是渐行渐远的民间艺术,这是流淌着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可知,“我”为这衰落的民间艺术而感到惋惜,怀念这具有民居文化的人文情怀。“我”的直接的内心感受可以更加突出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主题;以“我”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故事,所写内容均为“我”的所见所闻,更能增加文章的真实性,读者阅读更加亲切,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五、马宇龙《军毯》——卒章显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军毯 马宇龙 ①十天了,孙瑞斌的老父亲孙士田嘴里一直含混不清地说着:“冷,好冷啊。”孙瑞斌已经为他压上了两床被子,可父亲还是说冷啊,冷啊。父亲的眼睛总看向一边,孙瑞斌觉得父亲一定还有话说。他把耳朵贴在父亲的嘴边,只能听到几句含混不清的话。 ②在一旁的妹妹从父亲的眼神里读懂了他的想法。父亲的眼神始终不离屋子的一处角落,那里有一个红漆柜子。妹妹打开红漆斑驳的柜子,取出了一张老旧的毯子。往外拿的时候,那毯子分明有些僵,有些硬,不像是编织的,倒像一块破损的薄土坯。看到这个毯子,父亲的眼睛里突然闪出一星光亮:“冷,冷。它,暖,真暖。”他的嘴里吐出了新鲜的词语。孙瑞斌说:“爸是感觉身上冷,要盖上这个老毯子。”说着就要把毯子往父亲身上扯。忽然,父亲僵硬了一年的胳膊猛地抬了起来,挡住了孙瑞斌手中的毯子。 ③孙瑞斌和妹妹都吃了一惊。八十八岁的父亲在卧床一年之后,脸上忽然泛出了红晕,眼睛里散发出奇异的光彩,仿佛毯子的突然亮相,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灵魂。接着,父亲说起话来,言语比之前清晰许多,让孙瑞斌大为惊讶。他终于想起来了,黄河,黄河,那真的是黄河。 ④那是解放战争时的事了。那天,人民军队强渡黄河,作为民兵排长的孙士田带着民兵去帮忙。忽然天降大雨,6月里出现了军见的低温。只穿一件破烂褂子的孙士田站在木筏子上,嘴唇发紫,瑟瑟发抖,手中的橹桨越来越不听使唤。河水起起伏伏,他感觉头晕目眩,脚下一软,终于一头栽倒……就在这时,一双大手托住了他。他被放平,躺在了木筏子上。接着,一个毯子盖住了他。刺骨的冷渐渐被温暖代替,他就像是躺在火盆前,暖烘烘地睡去了。 ⑤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他正躺在自家的炕上,身上还盖着那个草绿色的毯子。妻子说,部队已经顺利渡河走了,一个战士把他背了回来。这条毯子是从敌人那缴获的,首长说送给他做个纪念。他把毯子捧在怀里,埋怨妻子说:“这怎么行?这怎么行?你怎么不把我叫起来?更不该收人家的毯子,就算推辞不下,也该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那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妻子摇摇头:“我问人家,人家也不说。” ⑥这些往事,其实父亲很早就告诉过孙瑞斌。只是这些年,父亲长期卧床,混混沌沌,孙瑞斌忙于照顾,竟然忘了有这么一档子事。后来,父亲安详地走了。走前叮嘱他一定要想办法找到那名送他毯子的解放军。只是这么多年,军毯的主人依旧没有着落。 ⑦那天,孙瑞斌听说了一件事:当地有个农民,收集了一大批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服、红军刀、红军水壶等老物件,把自家的农家小院改造成了上下两层的红色博物馆。孙瑞斌循着地址找了过去,参观之后,感动不已。从这些林林总总的对象中,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父亲渡河的情景。这些物件的背后,也都有一段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并不比父亲和他的军毯逊色。 ⑧孙瑞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那条沉淀着父亲气息和体温的军毯送进了这家红色博物馆,还像一个亲历者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父亲的故事。孙瑞斌离开博物馆前,一遍遍抚摸这陪伴了他们家半个多世纪的毯子。他觉得,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⑨军毯被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每一个来参观的人,都将听到它的故事:“这个毯子的来历,要从一名叫孙士田的离休老干部说起。孙士田,山东阳谷人……”顺着讲解,人们跟孙瑞斌一样,恍然走进了那个黄河奔腾、冷雨刺骨的日子里。满屋子静悄悄的,有老人,有中年人,还有一群戴红领巾的孩子。
.请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满屋子静悄悄的,有老人,有中年人,还有一群戴红领巾的孩子。”的含义和作用。
五、马宇龙《军毯》【答案】
1.①军毯承载的军民鱼水关系感动了几代人,军民鱼水关系代代传;②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升华了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段。
结合文章结尾“满屋子静悄悄的,有老人,有中年人,还有一群戴红领巾的孩子”分析,这写的是人们在参观红色博物馆时的情景,“满屋子静悄悄的”写出了人们在参观红色博物馆时的庄重、肃穆的情景,渲染了寂静、严肃的氛围,人们被军毯的故事及其他每一个物件背后故事的动容;而提到的“老人”“中年人”和“孩子”分别代表了老、中、青三代人,“老人”代表着与孙士田一样的父辈,“中年人”代表着孙瑞斌和妹妹等中年群体,“孩子”代表着青少年,既写出了全民对于这段历史的动容;也由“孩子”寓示着革命历史的传承,红军精神和军民互助精神有了传承与发展,“军毯”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所熟知,丰富了文章的精神内涵,深化文章主旨,令人回味无穷。
据此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