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阅读中“由果溯因”因果题解析与对应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阅读中“由果溯因”因果题解析与对应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2 14: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中考阅读中“由果溯因”因果题解析与对应训练
考点:
1.《范式》——一果一因
2. 《我是一匹即将退役的军马》——选材原因:花费笔墨描写的理由
3. 袁中道《清荫台记》——分析原因
4.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与王之涣《登鹳雀楼》——因果题
5. 杜甫《石壕吏》——一果多因
6. 李娟《清水一般的杨绛》——标题的原因
【考点研究】
一、“因”的类型
1.一果多因——一个结果,有多个原因产生;多个原因中任何一个原因,都能产生这个结果。
2.一果一因——一个结果,产生于一个原因。
3.两种原因——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
【考题示例】
(一)《范式》——一果一因
文本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式仕为郡功曾②。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扩kuàng:墓穴。⑤空biǎn:落葬下棺。③柩jiù:棺材。
问题3 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1)(2)题。(4分)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答案 为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
解析 首先筛选出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句子“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然后加已理解翻译成自己的话。不需要一字一句翻译,基本意思对即可。“范式忽然梦见元伯呼唤他:‘巨卿,我已经某日死,应该按时下葬,永归黄泉。你没有忘记我,能赶来为为送葬吗?’”
译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人。年轻时在太学读书,是儒生,和汝南郡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请假回家乡,(分别时) ,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该回来的时候,我将前往贵府拜见你的母亲大人,并看望你的孩子。”两人互相约好日期。后来约好的日期将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了母亲,请求母亲准备酒食等待范式的到来。张劭的母亲说:“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怎么会如此肯定地相信呢 ”张劭回答说:“范式是讲信用的人,肯定不会违背约定的。”张劭的母亲说:“如果真是那样,当然得替你们准备酒食。”约定的日子到了,范式果然前来赴约,登堂拜见张劭母亲后,接着开怀畅饮,兴尽才离开。
后来范式到京师,在太学接受教育。当时太学生长沙人陈平子也一同在太学学习,与范式没有见过面,但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范式当了郡里的功曹。后来张劭病重卧床,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早晚都去探望他。张劭临终时叹息道:“可惜见不到我生死之交的老朋友了!”范式(有一天)忽然梦见张劭戴着帽子,垂着帽带,拖着鞋子喊他:“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会在某时埋葬,永远命归黄泉。我知道你没有忘记我,希望你能赶得上我的葬礼!”范式猛然醒来,不由得悲叹流泪。(第二天)便将晚上做的梦全部告诉太守,请求前去奔丧。范式便穿上为朋友吊丧的服装,到下葬的那天,坐着快马奔赴那里.范式还未赶到时,灵柩就已经出发了,到了墓地,要下葬了,但灵柩却不肯进入墓穴.元伯的母亲抚摸着灵柩说:“元伯,难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于是就停下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有辆白马拉的素车,远远号哭而来.元伯的母亲看着那车,就说:“一定是范巨卿来了.”巨卿一到,就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生死异路,从此就永别了.”参加葬礼的一千多人,全都感动得流下眼泪.范式就拉着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灵柩这才缓缓向前.然后,他又留在坟地,为元伯修坟种树,才离开那里。
二、因果题的考点
1.内容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2.手法原因——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选材,谋篇布局,风格
【考题示例】
(一)《我是一匹即将退役的军马》——选材原因:花费笔墨描写的理由
文本 我是一匹即将退役的军马 ①起初,我并不喜欢高原的骑兵连。 ②因为从踏入骑兵连的那天开始,我知道自己失去了自由。 ③我来自辽阔肥美的草场,那里的风景令人沉醉,那里的生活安逸舒适。后来,主人将我交到一名身着迷彩服的军人手中。临行前,母亲说整个草场的马匹都会为我感到骄傲。但那名不苟言笑的军人,让我望而生畏。 ④来骑兵连不久,我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4027高地。这里的草似乎更好吃,所以我经常光顾。有一次,我不小心吃了有毒的草,差点丢掉小命。那名不苟言笑的军人把我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 ⑤我喜欢4027高地,不只是因为草,更因为在那儿能望见整个安宁祥和的小镇。有一天,我窥见4027高地西南角的篱笆被老乡的牦牛撞矮了许多。这对一直向往自由的我来说,真是天大的诱惑。 ⑥为此,我苦练越障。一次次摔倒,致使我有点跛脚,但这并不影响我在某个云淡风轻的午后,避开牧马人员的视线,偷偷来到4027高地西南角那个矮了许多的篱笆墙前——自信一跃,跑了出去。 ⑦可自由连一小时都不愿意眷顾我,因臀部的编号和易分辨的毛色,老乡们认出我是军马。一个小女孩眼里闪着光,在人群中叫出了我的名字:“快看呐,是‘大成功’!” ⑧我认得她。当初连队官兵集体为一名难产大出血的产妇献血,这个女孩就是产妇的大女儿。她打小就知道解放军救过自己的母亲和妹妹。 ⑨我被热情的老乡送回营区,只能安下心来待在骑兵连。 ⑩在与官兵的朝夕相处中,我对他们愈发佩服。 他们的皮肤不是被风沙磨砺就是被烈日暴晒,粗糙得像老树皮,不管多贵的护肤霜也抹不平手上皲裂的口子。 他们铁骨铮铮。越障训练,他们一次次从我身上摔下来,从不喊痛,还天天吵着要把我征服。明明身上有伤,他们硬撑着说“这次的乘马劈刺课目,我一定能拿第一”;他们白天“雄赳赳、气昂昂”,一到晚上疼痛来袭就久久不能入睡。 他们也懂柔情。平时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模样,但休息时,他们坐在我身旁看着千里之外的妻儿照片,不知不觉眼泪已滴落在照片上。 他们总说“真打起仗来,骑兵一定是最不怕死的”,我对此深信不疑。 他们还说我是一匹能给人带来好运的军马,这话我爱听。你看,我的几任主人都成功考入了军校。平心而论,他们的脚踏实地、奋进拼搏,我看得最清楚。 转眼20年过去,如今我老了、跑不动了,需要一片安静的草场安放衰老的躯体。要离开他们了,我着实难过。 在整齐的骑兵队伍前,我一一打量面前的这些老面孔和新面孔。他们和我一样,眼睛里写满不舍。难以开口道再见,我知道,我对他们的牵挂不会被时间冲淡……
问题 选文第⑤~⑨段为什么要花费笔墨描写“我”出逃的一次经历?
答案 ①此时“我”强烈想要离开骑兵连与文章结尾要离开骑兵连时的不舍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转变表现了骑兵连的人对“我”的影响之深,突出了骑兵连人的优秀品质;②从乡亲们对“我”的热情态度,侧面反映出人民对解放军的爱戴。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 选文第⑤~⑨段描写“我”出逃的一次经历,写出“我”出来骑兵连时,知道自己失去了自由,不喜欢高原的骑兵连,此时的“我”强烈想要离开骑兵连,与文章第 段“转眼20年过去,如今我老了、跑不动了,需要一片安静的草场安放衰老的躯体。要离开他们了,我着实难过”,即将要离开骑兵连时的不舍形成鲜明对比,在与官兵的朝夕相处中感受到他们对为国为民、铁骨铮铮的形象,这一情感的转变表现了骑兵连的人对“我”影响之深,触动之大。 结合第⑦段“一个小女孩眼里闪着光,在人群中叫出了我的名字:快看呐,是‘大成功’”“我被热情的老乡送回营区,只能安下心来待在骑兵连”分析,乡亲们对“我”的热情态度,表现百姓对连队官兵的爱戴,侧面反映出连队官兵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考题对接】
一、袁中道《清荫台记》——分析原因
清荫台记 袁中道 长安里居左有园,多老松。门内亘以清溪,修竹丛生水涯。过桥,槐一株,上参天,孙枝皆可为他山乔木。其余桃李枣栗之属,郁然茂盛。内有读书室三楹,昔两兄与予,同修业此处。两兄相继进士,举家皆入城市而予独居此。夏日无事,乃于溪之上,槐之下,筑一台。台为青槐所覆,日影不能至,因名之曰“清荫”,而招客以乐之。虽无奇峰大壑,而远冈近阜,郁郁然攒浓松而布绿竹,举凡风之自远来者,皆宛转穿于万松之中,其烈焰尽而后至此;而又和合于池上芰荷之气,故虽细而清冷芬馥。至日暮,著两重衣,乃可坐。俯观鱼戏,仰听鸟音,予意益欣欣焉。乃大呼客曰:“是亦不可以隐乎!”
1.根据划线句,对清荫台虽“夏日”而“清冷”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荫台被青槐覆盖,太阳照射不到。
B.清荫台位于奇峰大壑之中,群山围绕。
C.清荫台四周遍布浓松绿竹。
D.远处吹来的风,热度被万松过滤变得清冷。
一、袁中道《清荫台记》【答案】
1.B【解析】B.结合文中“虽无奇峰大壑,而远冈近阜”可知,“位于奇峰大壑之中”是错误的;
故选B。
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与王之涣《登鹳雀楼》——因果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甲】诗中诗人为什么“怆然而涕下”?从诗中找出理由。



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与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
1.①明君不见(不见古贤);②壮志难酬(不见今贤);③人生短暂(天地悠悠);④孤独寂寞(独自孤单)。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怆然涕下”形容诗人倍感凄凉而落泪;联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可知,本诗是诗人登上幽州台后有感而发,“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诗人渴求明君的赏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现实是诗人屡遭贬谪,由此表现了诗人对明君不见(不见古贤)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因壮志难酬(不见今贤)而悲伤落泪;诗人登楼眺望,看到空间的辽阔无限,联想到世事的沧桑易变,天地浑然一体,唯独自己独立于幽州台上,作者因天地悠悠,人生短暂,自己孤独寂寞而悲伤落泪。
【译文】
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于辽阔大地上蜿蜒。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三、杜甫《石壕吏》——一果多因
赏析杜甫的《石壕吏》,按要求回答问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从整首诗看,你觉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句中的人物“泣”的原因是什么?从“如闻”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样的形象呢?



三、杜甫《石壕吏》【答案】
1.原因是: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孩子尚年幼,生活很贫困,苦不堪言,所以“泣”;形象是:关切人民痛苦的形象。
【解析】“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意思是: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泣”的原因是多重的;联系“老翁逾墙走”可知,公公不在家;根据“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可知,丈夫死了,孩子尚年幼;“出入无完裙”,表现了生活的贫困;根据“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可知,婆婆被拉走,苦不堪言;据此可总结“泣”的原因。“如闻”指隐隐约约听到;诗人难以入眠听着动静,展现了诗人关切人民痛苦的形象。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凶恶,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老翁一个人告别。
四、李娟《清水一般的杨绛》——标题的原因
清水一般的杨绛 李娟 ①看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年轻时的照片,钱锺书潇洒俊朗,她温婉清秀,真是一对璧人。我觉得,他们骨子里散发出的儒雅和端庄最为动人。暮年时,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裳,戴着黑框的眼镜,两位白发老人一起捧书阅读的侧影,那么安详、静美、温情。他们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此生只深爱一个人。 ②世间所有的繁华都过去了,他们的漫漫人生有书相伴,一同在书香里优雅地老去,多好。钱锺书曾称赞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③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不由得惊叹,杨绛先生已是百岁老人了。岁月的河流中,有的人,如江南人家的一坛女儿红,历久弥香,醇厚芳香。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 ④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⑤她八十余岁时,钱锺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病重住院,她奔波在两座医院、两位病人之间,悉心照料,辛苦和操劳可想而知。钱先生临终,眼睛一直未合上,她在他的耳边柔声地低语:“你放心,有我。”听到这句话,钱先生安然离世。 ⑥这是她年轻时常对他说的话。早年她和钱先生一起留学英国,在英国牛津生下女儿钱瑗。在她住院期间,常见钱先生苦着脸去看她。一次,他说,不小心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她说,不要紧,有我,我洗。几天后他又说,门轴坏了,不能锁门了。她又说,不要紧,有我,我修。他感激之余,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有我”深信不疑。 ⑦钱锺书一生学贯中西,著书立说,但在生活琐事面前却如幼童一般束手无策。有她一生陪伴在身旁,与他比翼齐飞,做他温柔的知己。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她还是那句话:“你放心,有我。”在生死面前,内心如此强大和沉静,听之令人落泪。此时,她唯一的孩子钱瑗也已经过世。 ⑧她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走,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⑨尘世间,她最爱的俩人都离她而去,内心的悲苦和孤独无以言表。八十余岁的老人,提笔写下散文集《我们仨》,写下一个学者家庭半个多世纪的相濡以沫、患难情深,写下我们仨在人世的点点滴滴,如微风细雨,温馨感人。 ⑩那段灰暗的日子,他们都被下放“干校”劳动。艰苦繁重的劳动之余,杨绛先生写下散文《干校六记》,从容练达,幽默风趣,细微处见真情。那是寒冬里一树树盛开的梅花,清芬暗盈,几乎所有的苦难都被她一支妙笔化解了,连同那漫天的冰雪。她温情而柔弱地支撑着他,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杨绛先生年近九十岁,开始认真整理钱先生几十年来的书稿和笔记。那些手稿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霜,纸张发黄变脆,字迹模糊不清,她一字一句艰难地辨认,抄录,整理,而后相继出版了《容安馆札记》《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钱先生离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完成钱先生未完成的事业。她以这样的方式,寄托自己深深的思念。书稿所得的稿费和版税800万元,全部捐赠母校清华大学,成立“好读书”奖学金。留给后来的莘莘学子,连同他们一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有一次,媒体邀请她参加作品研讨会,她没有去。还幽默地说:“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听她的话,令人莞尔。 她说得真好。她就是一滴清水,文字和内心一样干净,清澈,透亮。她清华其外,淡泊如水,不做媚世之态,也不被俗世所打扰,一生沉浸在文字里,一活就是百余岁,终成一代大师。成为被世人尊称“先生”的女性。
1.试分析以“清水一般的杨绛”为题的原因。



四、李娟《清水一般的杨绛》【答案】
1.①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杨绛的温婉清秀,静美端庄。(外在形象)②生动地写出了杨绛文字的特点和内心的品质:干净、清澈、透亮,清华其外,淡泊如水,不做媚俗之态,也不被世俗所打扰(内在品质)。③暗示文章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杨绛的无限欣赏赞美;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联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
从题目本身的含义来看,用“清水”比喻杨绛,写出杨绛的特点“温婉清秀”“儒雅和端庄”。
从人物形象来看,“清水”也指杨绛的文品与人品,“文字和内心一样干净,清澈,透亮。她清华其外,淡泊如水,不做媚世之态,也不被俗世所打扰”。
从文章主旨来看,“清水”是作者对杨绛人品文品的赞美。
从读者角度来看,“清水一样的杨绛”,能够引发读者对杨绛其人的联想,从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