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计数 配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古人计数 配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4 13:31:3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认、读、写、拨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了解进制,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能准确掌握这些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数学模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感知。
2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将认数范围从10以内扩大到20以内,10以内的数的概念和认数的方法都将成为本单元的认知基础,且在生活中孩子对11~20各数时有接触,基本上都认识11~20各数,对于数数、数的读写、数的顺序和大小这些内容,他们并不陌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对一个具体的数,用数的组成加以说明,会感到困难,以及为什么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这两个才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性,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这也是教学中要考虑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感念,正确读写11~20各数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口算练习:开火车出示口算卡。
2、我们已经认识了0-10这些数,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新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看来同学们对这些数并不陌生,你们读的真棒!为了奖励你们,接下来老师讲一个和数有关的小故事,你们愿意听吗?
活动2【讲授】二、听故事,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古人计数的故事”
古时候,数字还没发明出来前,人们还不会今天的计数方法,牧羊人并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羊群。牧羊人是这们记录他的羊群数量的:牧羊人坐在羊圈门口,每出去一只羊,牧羊人就在地上摆一个石子,出去一只再摆一个……我们也学着牧羊人用小棒来记录羊的只数。这些羊都关在羊圈里,为了让大家能摆出小棒,老师放出一只羊,你们就摆一根小棒,那我又放出一只,你们又摆一根。现在请准备好小棒,我可要放羊了,我想请一名同学上讲台来摆。现在你们的小手准备好小棒,眼睛看着我的羊。准备,一只羊,又一只羊,……
牧羊人到底有多少只羊?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一共摆了多少根
你们的眼睛和小手配合得可真好。
2、同学们,快数数你数的是不是11只羊。感谢你为他们数出了羊的只数,接下来老师有个问题要考大家,请看黑板,谁知道这些是几根小棒?
老师告诉你们,1根小棒就表示1个一,那10根小棒表示几个一?(一个一,一个一的来数。出示课件)
板书:10个一
10个1是多少?现在我把这10个1捆在一起,看好了。(师:出示课件捆的过程)捆了几捆?
这10个一合起来是多少?一个十,(师板书:一个十)
所以我们说10个一就是一个十,(请学生齐读)
练习:学生用小棒摆一摆11、15、13、14、19、20,说一说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用算式如何表示?
3、介绍计数器,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1)、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学习伙伴,(出示计数器)它叫计数器,请跟老师说一遍。
(2)、计数器有两面,后面的珠子是计数用的,这些珠子可不能乱拨哟,不同位置上的珠子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了这一课之后就会明白。
(3)、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
4、体会数的组成。
还记得刚才我们数了几只羊吗?
谁能用小棒快速地摆出11。请同学说为什么这样摆。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师演示课件。)
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1吗?生拨珠子,再请学生展示。
活动3【活动】三、尝试应用,加深认识。(快速拨数)
活动一: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数。(师生互练对口令:例如;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依次进行。)
2、教师拨珠子,学生说数。
3、同座互相练习拨珠子和说数。
4、找一找、说一说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11—20各数。
活动二:
1、师生共同完成填、读尺子上的数。
2、完成练习比较大小。
3、口算练习(10加几)
活动4【测试】四、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习题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