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总结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9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12 16:3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原公式 变形式 释义及单位换算
s vt 3 1 1 1S: 路程 km 1 0 m 1 0 dm 1 0 cm 1 0 mm
s
1.速度 v t s t:时间 h 6 0 min 6 0 st v
v: m/s 3 .速度 6 km/h
3 3
10 3
m: 质量 t(吨) kg
1 0 g 1 0 mg
m V v:体积/容积
2.密度 m 3 3 3m3 1 0 dm3 1 0 cm3 1 0 mm3V V m L(升) mL(毫升)
3
3 3 3 3
g/cm3 10 kg/m3 水 1.0 10 kg/m 1g/cmρ: 密度
x F κ: 劲度系数( 常数,一个弹簧,k 是固定不变的),单位 N/m
k
3.弹力 F k x F Δχ:弹簧伸长量,单位 mk
x F: 弹力,单位 N
G 3 3 3m m: 质量 t(吨) 1 0 kg 1 0 g 1 0 mg
g
4.重力G mg g :重力系数 g =9.8N/Kg 或 g=10N/Kg, 纬度↑g↑,高度↑g↓
g G G: 重力 N
m
静摩擦力 (二力平衡解题)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f F
f 静 平衡力 f F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
5.摩擦力 滑 压 擦力最小
f 静与其对应的平衡力有关 f 滑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和压力有关
6.压强(普适) F PS F GF: 压力 N 水平放置有: 压 物
P F 2 2 2S F m2 1 0 dm2 1 0 cm2 1 0 mm2S
P S:受力面积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柱体
p: kpa
103 pa
P= gh 压强 1pa=1N/m2ρ )

ρ P
3
3 3 3 310
液 3 3 1.0 10 kg/m 1g/cmgh ρ液: 液体密度 g/cm kg/m 水7.液体压强
P ρ gh P h :深度(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m
液 h ρ g g: 重力系数 g =9.8N/Kg 或 g=10N/Kg, 纬度↑g↑,高度↑g↓

103
p: kpa pa压强
1. 平衡法 2.称重法 3.压力差法 4.阿基米德原理 5.阿基米德原理
(漂浮或悬浮) 推导式
F 浮 F1 F
F
2 F3 F4 浮
F 浮 G F / F G拉 示 向下 G G F 排桶 物 拉 G 总 m 排 g
G 桶+液
G
8. G物 液
gV 排
浮力 G F G向上
G 物 液 F 浮
F浮 G物 F浮 G物-F拉 F浮 F向上-F向下 G 物-F 拉=G 总-G 桶(F2-F3=F
g V 排
4-F3)
m g V F浮排物
F F -F F浮 G排 m排g 液 g gV F浮 G物-F示 浮 下表面 上表面物 物
浸没时:V排=V 物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
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最终状态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F F浮 F 浮浮
F 浮
G 物 F 浮
9.浮沉条件 FG 支物 G 物 G 物
G 物
F 浮﹥G 物 F 浮﹤G 物 F 浮=G 物 F 浮=G 物 F 浮﹤G 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动态,受不平衡力 静态,受平衡力
W F: 力 NF 3 1 1 1
10.功 W FS S 10 10 10 10S:沿力方向移动的距离 km m dm cm mm
3
W FS Gh S W W: 功 kJ 1 0 J 1 J = 1N·m
F
W Pt 103W: 功 kJ J 1 J = 1N·m
11.功率
P W t WP t
6
:时间 h 0 min 6 0 s
t
W FS F
P 3
v 10P:功率(做功的快慢) kw w 1 w = 1J/s
P Fv
t t v PF v: 速度 m/s
3 . 6 km/h
F1 L2 F2
L1
支点
F1 O L2
12.杠杆的平衡条件 F2 L1 F1 L1
F L F L L21 1 2 2
比例式: F1 L2 L1
F2 L2 O: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F1 F1: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2 L1 F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2
L2 F1 L1 L1:动力臂 (支点 O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F2 L2: 阻力臂(支点 O 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动力臂、阻力臂单位要统一才能进行计算)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F拉
(L1=L2等臂杠杆) (L1=2L2省力杠杆) (n:动滑轮上的绳子根数) f
F拉 G
1 G
物 F拉 G
13. F 2

F 1滑轮 拉 拉 (G物 Gn 动

F 1 f
F S绳 h物 S绳 2h物 F
拉 n
拉 拉 S绳 n hG 物G S n S
V绳 V V 2V 绳 物物 绳 物
G V绳 n V物 V nV
绳 物
F FF 拉 拉拉 f F S h
G
G
G
W有 G物h物 W有 (G物 F浮)h物 W有 f S物 W有 Gh
14.机械效率 W总 F拉S绳 W总 F拉S绳 W总 F拉S绳 W总 FS(或Gh f S)
W有用 100% W额 W动滑轮 W摩擦 W绳重 W额 W总-W有 W额 W总-W有 W 额 f S
W总
一般忽略
一般η﹤1, W动滑轮 G动h物 W有用 W有用 W有用
理想η=1。 W W总总 W总
(G -F Gh 物 浮)h物 f S物
W
FS
有用 G物h物 G物 G物 F拉S绳 F拉S绳 Gh
W总 F拉s绳 nF G G G物-F浮 f 物 动 nF Gh f S
W有用 W有用 G物h
nF拉

W总 W有用 W额 G物h物 G动h物
推导过程“×100%”已省略,计算题自己加进去
如有错误,欢迎讨论 微信 13049328826
15.电路 公式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单位换算
S
S
电路图 S1 L1
L1 L2 S2 L2
I I U
A mA μA
电流( ) (欧姆定律) I=I1=I2 =…=In I=I1+I2 +…+InR 103 103(串联中,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MV ..kV.. V..mV
U=U1+U2 +…+Un U=U1=U2 =…=Un
电压(U) U IR 3 3 3
(在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 (在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 ..10 10 10
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两端电压)
R L (4 影响因素)
S 1 1
R R
1
1 R 2
1

R U Rn
MΩ kΩ Ω
电阻(R) I R 总=R1+R2 +…+Rn R R 1R 2 (两个电阻并联) 3
2 总 R R 10 10
3
U 1 2R 额 (功率中常用)P额
串联分压 U1 R1分配 并联分流 I1 R2U2 R2 I2 R1
R0
组合 n个 R R总 nR0 R总 0 n
W=UIt (普适) 电能表:
W=Pt W=W1+W2+…+Wn电功(W) (普适)
2 W=W 月末-WU 月初W t (纯电阻)R W=UIt=(U1+U2)It=W1+W2 W=UIt=U(I1+I2)t=W1+W2 n
W I2Rt W kw h(纯电阻) N
W 1 U1It U1 R1 W 1 UI 1t I1 R2
电功分配 1kW h=3.6×106JW 2 U2It U2 R2 W 2 UI 2t I2 R1
P W kW Wt (普适) P=P1+P2+…+Pn 103
P W UItt UI (普适) 2R 2(R R U
2 U2 U2
t P I I
档位问题:
1 2) P1 P2 P R R R P1 P21 2 2
电功率(P) U 2 P UP R(纯电阻)R (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2 高档:R小,P大,U 2额
P I2R (纯电阻) R P P
U 实 P I 2R 中档:R中,P中
实 实
先: 额 后: R 或 实 低挡:R大,P小
(纯电阻:白炽灯、电阻、电烙铁、熨斗、电炉、热得快) (非纯电阻:电动机、节能灯)
P 1 I2
2
R 1 R 1
U
P 2 R P1 R1 R2 1 W =1 J/s2 2
电功率分配 I R 2 P2 U 2 R1
(I相同时,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R2
(U相同时,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Q I2Rt
(焦耳定律,普遍适用) Q=Q1+Q2+…+Qn 单位:焦耳 符号:J
Q W UIt (纯电阻)
电热 U
2
U2 2
t
t (纯电阻) Q 1 I R 1t R 1 Q1 R R2Q W 1 R Q 2 I2R 2t R 2 Q2 U2 R1t
Q W Pt (纯电阻) R2
U1 P1 W1 Q 1 R1 I1 P1 W1 Q 1 R2比值 U2 P2 W2 Q 2 R2 I2 P2 W2 Q 2 R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