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质量调研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质量调研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2 11:35:25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质量调研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4六下·南京)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落难(nàn) 确凿(zāo) 触目伤怀(cù) 长吁短叹(xū)
B.称职(chèn) 勾当(gōu) 百鸟啾啾(jiū) 大彻大悟(chè)
C.嗤笑(chī) 倒坍(tā) 一抔黄土(póu) 苦心孤诣(yì)
D.绮丽(qí) 执拗(niù) 影影绰绰(chuō) 味同嚼蜡(jué)
2.(2024六下·南京)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问其故 西出阳关无故人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C.汤汤乎若流水 赴汤蹈火
D.孰为汝多知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024六下·南京)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我们已从幼稚的孩童成长为翩翩少年。____明天就要毕业,____我们不会忘记这六年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____记得老师的谆谆教诲,____记得同学间的深厚友谊。无论何时何地,____母校一声召唤,我们____会立刻投入她的怀抱。
A.因为 所以 不仅 还 不管 都
B.虽然 但是 不仅 还 只要 就
C.因为 所以 不管 都 只要 就
D.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不管 都
4.(2024六下·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在中国这片宽广的土地上,要说(  )的美景,可谓是(  )。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不仅会让游客(  ),也能点燃画家的无穷灵感。从古至今,无数画家用他们的妙笔,描绘出一处又一处的青山绿水,记录下他们眼中的大好河山。其中,有一位叫王希孟的年轻人,他用大胆的构思和天才的画笔,把绵延数百里的祖国山河凝聚到了一幅长长的画卷上,(  ),这就是古今闻名的《千里江山图》。
A.秀外慧中 星罗棋布 流连忘返 栩栩如生
B.山清水秀 星罗棋布 乐不思蜀 绘声绘色
C.山清水秀 数不胜数 流连忘返 栩栩如生
D.秀外慧中 数不胜数 乐不思蜀 绘声绘色
5.(2024六下·南京)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五彩”,指的是黄、青、赤、白,黑。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C.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D.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有着吃元宵的习俗,这一习俗寓意年年有余。
6.(2024六下·南京)下面关于世界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B.《鲁滨逊漂流记》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C.《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
D.《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采用“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024六下·南京)【读书的号召】
习近平爷爷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中发出号召(zhāo zhào):希望广大青少年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当你①gū dú____时,书是忠实的伴侣,②chè dǐ____驱散你的③jì mò____;当你④yōu shāng____时,书是贴心的知己,给你温暖的⑤fǔ wèi____;当你茫然时,书是精神的导师,为你⑥bō yún jiàn rì____。
同学们,开始读书吧!“问果那得清如许?____。”把读书当(dàng dāng)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____,一字值千金。”请你们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积累 积蓄)蓬勃力量,(修筑 筑梦)美好未来。
7.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8.根据拼音,写出词语①—⑥。
9.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语。
10.补写文中空缺的诗句。
11.(2024六下·南京)古人以物为偶像,傲咏物诗以明志。请你将诗句补充完整,并照范例填空。
(1)随风潜入夜,   。唐代杜甫赋予(春雨)默默奉献的品格(志向)。
(2)荷尽已无擎雨盖,   。宋代苏轼赋予(菊花)   的品格(志向)。
(3)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赋予   :   的品格(志向)。
(4)学习古诗词能铸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得到升华。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遭遇困境,要激励自己勇敢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常常吟诵:墙角数枝梅,   ;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没有过错却遭遇他人的不信任,指责,倍感压力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常常吟诵:   ,任尔东西南北风。
12.(2024六下·南京)你一定从课文中积累了不少勉励自己的话语,如《匆匆》里不能虚度光阴的感叹,《古人谈读书》中阅读的启示……毕业前夕,请引用积累的语句写下“毕业赠言”送给自己。愿你踏浪前行,成为自己的偶像!
二、文言文阅读
(2024六下·南京)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1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则节节有疑 节节:接连不断
B.以至融会贯通 至:达到
C.方始是学 方:方才
15.读书想有长进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16.谈谈你阅读文段后学到的读书态度或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
(2024六下·南京)阅读芳草地。
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只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  )没有图书馆,(  )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配置仪器。
④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⑤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7.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8.这篇毕业赠言的中心话题是:   。
19.选文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根据提示梳理全文思路。
提出赠言 ②     ⑤
①     ③④    
20.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少年”指的是   。这句话可以用与其意思相同的诗句或格言替代,如:   。
21.判断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只要愿意读书,没有图书馆创造条件也可以读书。   
②是否可以读书,取决于是否有图书馆。   
22.即将毕业的你是否有很多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请写下你对他们的寄语。
四、书面表达
23.(2024六下·南京)习作。
光阴似箭,如今的我们快要小学毕业,即将开始中学生活。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分鲁莽;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请以“我多了一分   ”为题,通过回忆成长中的难忘故事,写出自己成长的收获。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补充完整,不出现真实人名,字数不少于450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 A、有误,"触目伤怀"的"触"应读" chù",指接触。
B、有误,"勾当"的"勾"应读“gòu”,指事情,通常指负面的事物。读“gōu”时,指用笔画出钩形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
C、正确。
D、有误,"绮丽"的"绮"应读“qǐ”,指美丽;美妙。"影影绰绰"的"绰"应读" chuò",指模模糊糊;不真切。读" chāo "时,指抓起。"味同嚼蜡"的"嚼"应读“jiáo”,指味道像嚼蜡烛一样。形容文章、语言等枯燥无味。读“jué”时,义同"嚼"(jiáo ),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D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 A、第一个”故”意思是原因。第二个”故”意思是故人,老朋友。
B、第一个”之”意思是的。第二个”之”意思是去,到。
C、第一个”汤汤”意思是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第二个”汤”意思是热水。
D、两个”知”意思都是指智慧。
故答案为:D
【点评】 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3.【答案】B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分析】 第一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记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记得同学间的深厚友谊”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仅……还……”相连。”母校一声召唤””我们会立刻投入她的怀抱”之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 秀外慧中:指外貌秀美,内心聪明。
星罗棋布:指像星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形容非常多且密集。
流连忘返:指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忘记了回去。形容对美景或美好的事物的留恋。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清秀,风景优美。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绘声绘色:指把人或事物的声音、色彩等都描摹出来。形容叙事或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数不胜数:指数也数不清。形容数量极多。
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以次选填词语:山清水秀 、数不胜数 、流连忘返、 栩栩如生。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5.【答案】D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习俗及习俗寓意;汉字演变
【解析】【分析】 A 、 B 、 C 正确。
D、有误,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有着吃元宵的习俗,这一习俗寓意团团圆圆。
故答案为:D
【点评】 考查了传统文化、史书典籍、汉字的字体演变及节日风俗。传统文化又称文化遗产,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6.【答案】A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 B 、 C 、 D 说法正确。
A、说法有误。《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但不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骑鹅旅行记》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故答案为:A
【点评】 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答案】7.zhào,dāng
8.孤独、彻底、寂寞、忧伤、抚慰、拨云见日
9.积蓄,筑梦
10.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须用意
【知识点】字音;看拼音写汉字;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 考查了多音字、看拼音写汉字、选字词填空、古诗文默写。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7.考查多音字。”号召”的读音为: hào zhào 。释义:向所有人发出通知,让大家响应所发出的告示。故”召”读: zhào 。"当作"的"当"读音为:dāng ,释义为:认为;看成;当成。
故答案为: zhào,dāng
8.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学汉字之前,是先学拼音,看拼音写词语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认知拼音的含义,从而写出正确的汉字。①~⑥的词语依次为:孤独、彻底、寂寞、忧伤、抚慰、拨云见日。
故答案为:孤独、彻底、寂寞、忧伤、抚慰、拨云见日
9.考查选字词填空。先理解词语意思,根据语境进行选词填空。积累:(事物)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东西,使之慢慢增长,完善。积蓄:意思为积攒聚存。解释①积攒聚存。②积存的财物。③累积储存。④所储存的财物。结合句子语境,可填入词语:积蓄。修筑:意思是修缮建筑;修建。筑梦:构筑梦想。根据语意语境,可填入词语:筑梦。
故答案为:积蓄,筑梦
10.考查古诗文默写。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就像水源头一样。”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书:知识。到:等到。用:需要,有所用。时:时候。方:才。恨:悔恨,后悔。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增广贤文》,意思是读书一定要用心,因为书里的一个字价值千金。
故答案为: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须用意
11.【答案】(1)润物细无声
(2)菊残犹有傲霜枝;不畏严寒、傲世独立
(3)粉身碎骨浑不怕;石灰;坚守高洁
(4)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赞美了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它描述了春雨随着微风在夜间悄悄降临,滋润着大地万物,纤细无声。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是对初冬时节荷败菊残的如实描写。而实际是借用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菊花的”傲霜菊蕊独盈枝”来却暗示人的高尚品格。此两句是通过以物喻人的象征手法描写荷的不染尘埃,菊的不畏严寒,傲世独立的高洁品格。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意思是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出自于黄安石的《梅花》,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作者借物抒情,表达出诗人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全诗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可以理解为: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这两句的出处是来自清代画家郑燮的《竹石》,这首诗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竹的刚毅。
故答案为:(1)润物细无声;(2)菊残犹有傲霜枝、不畏严寒、傲世独立;(3)粉身碎骨浑不怕、石灰、坚守高洁;(4)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2.【答案】“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将远行,勿忘时光匆匆,且行且珍惜。
【知识点】劝告慰勉
【解析】【分析】 送给自己的”毕业赠言”,应该发自内心,可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也可以表达对以往时光的不舍之情。注意要引用积累的名言警句。
故答案为:“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将远行,勿忘时光匆匆,且行且珍惜。
【点评】 本题考查了赠言祝福。给老师和同学写赠言,要感情真挚,表达出你的感激与不舍,或者对未来的展望与祝福之情即可。
【答案】13.B
14.A
15.熟读;精思
16.学贵有疑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故断句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故答案为:B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 项,中则节节有疑:读到一半的时候,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节节:每个小节。
故答案为:A
15.结合”大抵观书先须熟读””继以精思”可知,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熟读”,第二阶段是”精思”。
故答案为:熟读、精思
16.根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知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贵有疑。
故答案为:学贵有疑
【答案】17.既……又……
18.不要抛弃学问
19.指出如何做学问;说明做学问的必要性;表达规劝和希冀
20.少年时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21.正确;错误
22.岁月匆匆,六年时间转瞬即逝,小学六年是回忆里最甜的那滴水,那么珍贵,那么美好。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勤学好问,别等到虚度以后追悔莫及。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7.考查关联词的运用。由文中”没有图书馆,没有实验室”,再结合语境,可知句子间是并列关系,填入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故答案为:既……又……
18.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由文章第一段”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知道本文的中心话题。
故答案为:不要抛弃学问
19.考察对文章的内容概括。根据题目划分的文章层次,可通读文章,按层次概括。第1段:提出赠言,揭示中心话题:不要抛弃学问。第2段:论说学问的重要性。在这段中,能凸现全段的主要意思的句子是:”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第3-4段提出怎样做学问。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采用总分式,就做学问表达的看法是:”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第5段表达了作者的希望与祝愿。
故答案为:说明做学问的必要性,指出如何做学问,表达规劝和希冀
20.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第二段画线句作者对学生提出要趁自己年轻时要多做学问,不然到年老时会后悔的忠告。
故答案为:少年时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21.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理解画线句含义,如果没有心思去读书和实验,即使有条件也不会去做;如果有决心读书和实验,自然会想出办法来。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
22.考查文章的拓展运用。根据要求,清楚要说寄语的对象,结合他们的特点和生活实际来说。如:岁月匆匆,六年时间转瞬即逝,小学六年是回忆里最甜的那滴水,那么珍贵,那么美好。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勤学好问,别等到虚度以后追悔莫及。
故答案为:岁月匆匆,六年时间转瞬即逝,小学六年是回忆里最甜的那滴水,那么珍贵,那么美好。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勤学好问,别等到虚度以后追悔莫及。
23.【答案】我多了一分细心人的一生中学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坚强、勇敢、宽容……其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细心。那是一次考试,刚发下来时,我浏览了一遍,心里得意洋洋,因为大多数的题我都做过,我飞快做完,我看着他人还没做好心里更开心了,到了最后一刻,我非常自信,所以没有检查,等我拿到试卷时,72!我瞪大眼,看着那几个因粗心而错,真的后悔不已,回家被妈妈教育了好久。第二次考试,我心里牢记要细心审题,我做到最后一题卡住了,我快速分析题目才发现这题,换汤不换药,变了个方法而已。我还细心的发现了单位不一样,我写完了还不忘检查,我开始验算时,有一题,别人在对答案不小心让我听到了,她的答案与我的截然不同。这该怎么办,这道题五分呢。可我以仔细算了很多遍了,不可能会错的,可考试后,她们都说我错了,我偏不信。回到家后,我与妈妈说:“这次考试,我很细心,还发现了题中单位不一样呢。”妈妈说:“真棒,要保持下去。”到了第二天,试卷发下来时,我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那题是对还是错。发下来后,我立刻去看那题,哈哈,不枉算了那么多遍和细心审题,我做对了,刚刚那种心情在看到题对后,全都如乌云般散去。迎接我的是那明媚的太阳。回到家后,我开心的奔向妈妈,告诉她我这次考了87分,妈妈说:“我知道,老师发微信给我表扬你呢。”真的!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晚上我在写作业时,我细心的发现一道算术题是“除”而不是“除以”还有算后要转换单位的。我想:如果我要是在考试粗心的话就失分了,幸好我有吸取教训不在粗心大意,而是仔细和细心。简简单单的细心二字,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好处。我想细心是个好东西,我希望以后的自己做什么事都要细心观察。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 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光阴似箭,如今的我们快要小学毕业,即将开始中学生活。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分鲁莽;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叙事作文首先要注意叙事六要素,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叙事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 文章开篇点题。注重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文章语言朴实,叙事条理清晰。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1 / 1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质量调研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4六下·南京)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落难(nàn) 确凿(zāo) 触目伤怀(cù) 长吁短叹(xū)
B.称职(chèn) 勾当(gōu) 百鸟啾啾(jiū) 大彻大悟(chè)
C.嗤笑(chī) 倒坍(tā) 一抔黄土(póu) 苦心孤诣(yì)
D.绮丽(qí) 执拗(niù) 影影绰绰(chuō) 味同嚼蜡(jué)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 A、有误,"触目伤怀"的"触"应读" chù",指接触。
B、有误,"勾当"的"勾"应读“gòu”,指事情,通常指负面的事物。读“gōu”时,指用笔画出钩形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
C、正确。
D、有误,"绮丽"的"绮"应读“qǐ”,指美丽;美妙。"影影绰绰"的"绰"应读" chuò",指模模糊糊;不真切。读" chāo "时,指抓起。"味同嚼蜡"的"嚼"应读“jiáo”,指味道像嚼蜡烛一样。形容文章、语言等枯燥无味。读“jué”时,义同"嚼"(jiáo ),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2024六下·南京)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问其故 西出阳关无故人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C.汤汤乎若流水 赴汤蹈火
D.孰为汝多知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D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 A、第一个”故”意思是原因。第二个”故”意思是故人,老朋友。
B、第一个”之”意思是的。第二个”之”意思是去,到。
C、第一个”汤汤”意思是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第二个”汤”意思是热水。
D、两个”知”意思都是指智慧。
故答案为:D
【点评】 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3.(2024六下·南京)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我们已从幼稚的孩童成长为翩翩少年。____明天就要毕业,____我们不会忘记这六年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____记得老师的谆谆教诲,____记得同学间的深厚友谊。无论何时何地,____母校一声召唤,我们____会立刻投入她的怀抱。
A.因为 所以 不仅 还 不管 都
B.虽然 但是 不仅 还 只要 就
C.因为 所以 不管 都 只要 就
D.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不管 都
【答案】B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分析】 第一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记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记得同学间的深厚友谊”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仅……还……”相连。”母校一声召唤””我们会立刻投入她的怀抱”之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2024六下·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在中国这片宽广的土地上,要说(  )的美景,可谓是(  )。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不仅会让游客(  ),也能点燃画家的无穷灵感。从古至今,无数画家用他们的妙笔,描绘出一处又一处的青山绿水,记录下他们眼中的大好河山。其中,有一位叫王希孟的年轻人,他用大胆的构思和天才的画笔,把绵延数百里的祖国山河凝聚到了一幅长长的画卷上,(  ),这就是古今闻名的《千里江山图》。
A.秀外慧中 星罗棋布 流连忘返 栩栩如生
B.山清水秀 星罗棋布 乐不思蜀 绘声绘色
C.山清水秀 数不胜数 流连忘返 栩栩如生
D.秀外慧中 数不胜数 乐不思蜀 绘声绘色
【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 秀外慧中:指外貌秀美,内心聪明。
星罗棋布:指像星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形容非常多且密集。
流连忘返:指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忘记了回去。形容对美景或美好的事物的留恋。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清秀,风景优美。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绘声绘色:指把人或事物的声音、色彩等都描摹出来。形容叙事或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数不胜数:指数也数不清。形容数量极多。
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以次选填词语:山清水秀 、数不胜数 、流连忘返、 栩栩如生。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5.(2024六下·南京)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五彩”,指的是黄、青、赤、白,黑。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C.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D.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有着吃元宵的习俗,这一习俗寓意年年有余。
【答案】D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习俗及习俗寓意;汉字演变
【解析】【分析】 A 、 B 、 C 正确。
D、有误,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有着吃元宵的习俗,这一习俗寓意团团圆圆。
故答案为:D
【点评】 考查了传统文化、史书典籍、汉字的字体演变及节日风俗。传统文化又称文化遗产,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6.(2024六下·南京)下面关于世界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B.《鲁滨逊漂流记》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C.《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
D.《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采用“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A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 B 、 C 、 D 说法正确。
A、说法有误。《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但不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骑鹅旅行记》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故答案为:A
【点评】 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2024六下·南京)【读书的号召】
习近平爷爷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中发出号召(zhāo zhào):希望广大青少年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当你①gū dú____时,书是忠实的伴侣,②chè dǐ____驱散你的③jì mò____;当你④yōu shāng____时,书是贴心的知己,给你温暖的⑤fǔ wèi____;当你茫然时,书是精神的导师,为你⑥bō yún jiàn rì____。
同学们,开始读书吧!“问果那得清如许?____。”把读书当(dàng dāng)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____,一字值千金。”请你们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积累 积蓄)蓬勃力量,(修筑 筑梦)美好未来。
7.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8.根据拼音,写出词语①—⑥。
9.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语。
10.补写文中空缺的诗句。
【答案】7.zhào,dāng
8.孤独、彻底、寂寞、忧伤、抚慰、拨云见日
9.积蓄,筑梦
10.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须用意
【知识点】字音;看拼音写汉字;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 考查了多音字、看拼音写汉字、选字词填空、古诗文默写。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7.考查多音字。”号召”的读音为: hào zhào 。释义:向所有人发出通知,让大家响应所发出的告示。故”召”读: zhào 。"当作"的"当"读音为:dāng ,释义为:认为;看成;当成。
故答案为: zhào,dāng
8.考查看拼音写词语。学汉字之前,是先学拼音,看拼音写词语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认知拼音的含义,从而写出正确的汉字。①~⑥的词语依次为:孤独、彻底、寂寞、忧伤、抚慰、拨云见日。
故答案为:孤独、彻底、寂寞、忧伤、抚慰、拨云见日
9.考查选字词填空。先理解词语意思,根据语境进行选词填空。积累:(事物)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东西,使之慢慢增长,完善。积蓄:意思为积攒聚存。解释①积攒聚存。②积存的财物。③累积储存。④所储存的财物。结合句子语境,可填入词语:积蓄。修筑:意思是修缮建筑;修建。筑梦:构筑梦想。根据语意语境,可填入词语:筑梦。
故答案为:积蓄,筑梦
10.考查古诗文默写。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就像水源头一样。”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书:知识。到:等到。用:需要,有所用。时:时候。方:才。恨:悔恨,后悔。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增广贤文》,意思是读书一定要用心,因为书里的一个字价值千金。
故答案为: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须用意
11.(2024六下·南京)古人以物为偶像,傲咏物诗以明志。请你将诗句补充完整,并照范例填空。
(1)随风潜入夜,   。唐代杜甫赋予(春雨)默默奉献的品格(志向)。
(2)荷尽已无擎雨盖,   。宋代苏轼赋予(菊花)   的品格(志向)。
(3)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赋予   :   的品格(志向)。
(4)学习古诗词能铸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得到升华。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遭遇困境,要激励自己勇敢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常常吟诵:墙角数枝梅,   ;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没有过错却遭遇他人的不信任,指责,倍感压力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常常吟诵:   ,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1)润物细无声
(2)菊残犹有傲霜枝;不畏严寒、傲世独立
(3)粉身碎骨浑不怕;石灰;坚守高洁
(4)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赞美了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它描述了春雨随着微风在夜间悄悄降临,滋润着大地万物,纤细无声。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是对初冬时节荷败菊残的如实描写。而实际是借用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菊花的”傲霜菊蕊独盈枝”来却暗示人的高尚品格。此两句是通过以物喻人的象征手法描写荷的不染尘埃,菊的不畏严寒,傲世独立的高洁品格。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意思是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出自于黄安石的《梅花》,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作者借物抒情,表达出诗人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全诗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可以理解为: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这两句的出处是来自清代画家郑燮的《竹石》,这首诗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竹的刚毅。
故答案为:(1)润物细无声;(2)菊残犹有傲霜枝、不畏严寒、傲世独立;(3)粉身碎骨浑不怕、石灰、坚守高洁;(4)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2.(2024六下·南京)你一定从课文中积累了不少勉励自己的话语,如《匆匆》里不能虚度光阴的感叹,《古人谈读书》中阅读的启示……毕业前夕,请引用积累的语句写下“毕业赠言”送给自己。愿你踏浪前行,成为自己的偶像!
【答案】“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将远行,勿忘时光匆匆,且行且珍惜。
【知识点】劝告慰勉
【解析】【分析】 送给自己的”毕业赠言”,应该发自内心,可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也可以表达对以往时光的不舍之情。注意要引用积累的名言警句。
故答案为:“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将远行,勿忘时光匆匆,且行且珍惜。
【点评】 本题考查了赠言祝福。给老师和同学写赠言,要感情真挚,表达出你的感激与不舍,或者对未来的展望与祝福之情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2024六下·南京)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1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则节节有疑 节节:接连不断
B.以至融会贯通 至:达到
C.方始是学 方:方才
15.读书想有长进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16.谈谈你阅读文段后学到的读书态度或方法。
【答案】13.B
14.A
15.熟读;精思
16.学贵有疑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故断句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故答案为:B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 项,中则节节有疑:读到一半的时候,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节节:每个小节。
故答案为:A
15.结合”大抵观书先须熟读””继以精思”可知,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熟读”,第二阶段是”精思”。
故答案为:熟读、精思
16.根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知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贵有疑。
故答案为:学贵有疑
三、现代文阅读
(2024六下·南京)阅读芳草地。
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只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  )没有图书馆,(  )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配置仪器。
④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⑤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7.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8.这篇毕业赠言的中心话题是:   。
19.选文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根据提示梳理全文思路。
提出赠言 ②     ⑤
①     ③④    
20.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少年”指的是   。这句话可以用与其意思相同的诗句或格言替代,如:   。
21.判断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只要愿意读书,没有图书馆创造条件也可以读书。   
②是否可以读书,取决于是否有图书馆。   
22.即将毕业的你是否有很多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请写下你对他们的寄语。
【答案】17.既……又……
18.不要抛弃学问
19.指出如何做学问;说明做学问的必要性;表达规劝和希冀
20.少年时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21.正确;错误
22.岁月匆匆,六年时间转瞬即逝,小学六年是回忆里最甜的那滴水,那么珍贵,那么美好。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勤学好问,别等到虚度以后追悔莫及。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7.考查关联词的运用。由文中”没有图书馆,没有实验室”,再结合语境,可知句子间是并列关系,填入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故答案为:既……又……
18.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由文章第一段”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知道本文的中心话题。
故答案为:不要抛弃学问
19.考察对文章的内容概括。根据题目划分的文章层次,可通读文章,按层次概括。第1段:提出赠言,揭示中心话题:不要抛弃学问。第2段:论说学问的重要性。在这段中,能凸现全段的主要意思的句子是:”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第3-4段提出怎样做学问。作者在这一部分中采用总分式,就做学问表达的看法是:”要创造条件做学问,要抓紧时间坚持做学问。”第5段表达了作者的希望与祝愿。
故答案为:说明做学问的必要性,指出如何做学问,表达规劝和希冀
20.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第二段画线句作者对学生提出要趁自己年轻时要多做学问,不然到年老时会后悔的忠告。
故答案为:少年时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21.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理解画线句含义,如果没有心思去读书和实验,即使有条件也不会去做;如果有决心读书和实验,自然会想出办法来。
故答案为:正确、错误
22.考查文章的拓展运用。根据要求,清楚要说寄语的对象,结合他们的特点和生活实际来说。如:岁月匆匆,六年时间转瞬即逝,小学六年是回忆里最甜的那滴水,那么珍贵,那么美好。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勤学好问,别等到虚度以后追悔莫及。
故答案为:岁月匆匆,六年时间转瞬即逝,小学六年是回忆里最甜的那滴水,那么珍贵,那么美好。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勤学好问,别等到虚度以后追悔莫及。
四、书面表达
23.(2024六下·南京)习作。
光阴似箭,如今的我们快要小学毕业,即将开始中学生活。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分鲁莽;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请以“我多了一分   ”为题,通过回忆成长中的难忘故事,写出自己成长的收获。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补充完整,不出现真实人名,字数不少于450个。
【答案】我多了一分细心人的一生中学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坚强、勇敢、宽容……其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细心。那是一次考试,刚发下来时,我浏览了一遍,心里得意洋洋,因为大多数的题我都做过,我飞快做完,我看着他人还没做好心里更开心了,到了最后一刻,我非常自信,所以没有检查,等我拿到试卷时,72!我瞪大眼,看着那几个因粗心而错,真的后悔不已,回家被妈妈教育了好久。第二次考试,我心里牢记要细心审题,我做到最后一题卡住了,我快速分析题目才发现这题,换汤不换药,变了个方法而已。我还细心的发现了单位不一样,我写完了还不忘检查,我开始验算时,有一题,别人在对答案不小心让我听到了,她的答案与我的截然不同。这该怎么办,这道题五分呢。可我以仔细算了很多遍了,不可能会错的,可考试后,她们都说我错了,我偏不信。回到家后,我与妈妈说:“这次考试,我很细心,还发现了题中单位不一样呢。”妈妈说:“真棒,要保持下去。”到了第二天,试卷发下来时,我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那题是对还是错。发下来后,我立刻去看那题,哈哈,不枉算了那么多遍和细心审题,我做对了,刚刚那种心情在看到题对后,全都如乌云般散去。迎接我的是那明媚的太阳。回到家后,我开心的奔向妈妈,告诉她我这次考了87分,妈妈说:“我知道,老师发微信给我表扬你呢。”真的!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晚上我在写作业时,我细心的发现一道算术题是“除”而不是“除以”还有算后要转换单位的。我想:如果我要是在考试粗心的话就失分了,幸好我有吸取教训不在粗心大意,而是仔细和细心。简简单单的细心二字,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好处。我想细心是个好东西,我希望以后的自己做什么事都要细心观察。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 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光阴似箭,如今的我们快要小学毕业,即将开始中学生活。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分鲁莽;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叙事作文首先要注意叙事六要素,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叙事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 文章开篇点题。注重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文章语言朴实,叙事条理清晰。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