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训练培优卷:21.2 电磁波的海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训练培优卷:21.2 电磁波的海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31 21:49:5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训练培优卷:21.2 电磁波的海洋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珠海模拟)2018年6月14日,中继卫星“鹊桥”顺利进入以地月拉格朗日点为中心的halo轨道。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如图所示)。至此,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鹊桥”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静止的
B.嫦娥四号在月面着陆过程中,如果关闭发动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鹊桥”在halo轨道上运动时,地球和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halo轨道的半径足够大,才能实现地面测控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中继通信
【答案】D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参照物及其选择;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010年1月17日零时12分,中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工程有取得了重大进展。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光导纤维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分析】通信卫星是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微波是电磁波;它绕地球转动,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解答】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叫做“同步”卫星,它们是相对“地球”静止的卫星.这些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和地面进行信息交流的.
故答案为:D
3.(2022·阿城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发生人身触电时空气开关切断电路
B.为了安全,家用电水壶使用三孔插座
C.使用移动电话进行通话,利用了电磁波的能量特征
D.太阳能汽车利用的太阳能是二次能源
【答案】B
【知识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安全用电原则;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当人发生触电事故时,由于人体有较大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并不大,所以空气开关不起作用。因此家庭电路中发生人身触电时空气开关不会切断电路。A不符合题意;
B.家用电水壶使用三孔插座,电水壶接入电路的同时,外壳通过地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止外壳带电引发安全事故。B符合题意;
C.使用移动电话进行通话,利用了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特征。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自然界直接存在的,可以直接获取的,属于一次能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空气开关:空气开关是一种只要有短路、过流现象,就会跳闸的开关,为什么叫做空气开关,是由于它的灭弧原理决定的。
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时,把金属外壳接地,即使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一次能源是指的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
4.(2024九下·增城模拟)我国5G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它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对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只能传播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B.所有电磁波的波长相等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可以传递能量
D.中央电视台和启东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2024·和田模拟)我国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建立覆盖1.5万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我国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建立覆盖1.5万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电磁波的应用的知识解答。
6.(2024·澄海模拟)古时候,北斗七星是人们用来辨别方向的重要指针。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已成为全球导航领域的璀璨明星。如图所示,北斗系统服务全世界,它传递信息是利用(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光纤
【答案】A
【知识点】信息与信息传播;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北斗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7.(2024·潮州模拟)【从生活走向物理】手机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但是不控制看手机的时间,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请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完成1~4题.
(1)小明用手机查阅信息,如题图所示,这台手机的宽度d约为(  ).
A. B. C.C.
(2)公共场所接听电话时,为了不影响他人,应尽量小声,这是指控制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手机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4)长时间看手机可能导致眼睛的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造成近视.下列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1)B
(2)B
(3)A
(4)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长度的估测;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手机宽度和手掌宽度接近,接近10cm,约7cm,B符合题意;
(2)为了不影响他人,公共场所接电话,控制声音的响度要小些,B符合题意;
(3)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4)眼睛的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造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C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手机和手掌的宽度关系,判断手机宽度;
(2)声音是响度小,产生的噪声小;
(3)手机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4)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
8.(2024·市中区)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电饭锅中的电热丝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导航
C.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D.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答案】D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超导体特点及作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饭锅中的电热丝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而超导体材料没有电阻,电流不会发热,故A错误;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定位导航,故B错误;
C.天然气需要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不是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分析;
B.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判断;
C.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
D.根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判断。
9.(2023·长沙模拟) 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
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B.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
D.“嫦娥二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
【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利用的是超声波,故A符合题意;
B.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利用电磁波,故B不合题意;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利用电磁波,故C不合题意;
D.“嫦娥二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利用电磁波,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确定是否与电磁波有关即可。
10.(2024九下·涟源期中)下列有关厨房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吸盘挂钩是利用分子间的引力吸在墙壁上的
B.图乙:微波炉是利用超声波来加热食品的
C.图丙:洗脸盆排水管中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防臭
D.图丁: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降低了水的沸点
【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图甲:吸盘挂钩是利用大气压强吸在墙壁上的,故A错误;
B.图乙: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故B错误;
C.图丙:洗脸盆排水管中的U形“反水弯”,上面开口,底部连通,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
D.图丁: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升高了水的沸点,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判断;
B.根据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判断;
C.底部连通,上面开口的容器为连通器;
D.液体的沸点随上方的气压而升高。
11.(2021·自贡)关于信息的传递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能是广泛使用的一次能源
B.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北斗卫星是利用超声波来进行定位的
D.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答案】B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能是消耗一次能源得到的,是广泛使用的二次能源,A不符合题意;
B.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受电磁波,B符合题意;
C.电磁波能够被反射,北斗卫星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实现进行定位的,C不符合题意;
D.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使能源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所以说能量虽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次能源是指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二次能源是消耗一次能源来获得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均是相对于一次能源来说的。
手机、卫星等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能量的转移或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12.(2015八上·东平期末)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
B.“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既可以用电磁波,也可以用次声波
C.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在月球上重为10N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解: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还是140kg,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可以用电磁波,不可以用次声波,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
D、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到达月球后,重了变为10N,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变化;(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4)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13.(2024九下·长沙期中) 如图是新一代智能配送车,具备城市公开道路40km/h的自动驾驶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送车在十字路口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配送车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向卫星发送位置信息的
C.以正在行驶的配送车为参照物,被配送的货物是运动的
D.地面对配送车的支持力和配送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平衡力的辨别;参照物及其选择;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配送车在十字路口转弯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
B.配送车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向卫星发送位置信息的,故B正确;
C.以正在行驶的配送车为参照物,被配送的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应该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地面对配送车的支持力和配送车对地面的压力,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B.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判断;
C.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D.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14.(2024九下·越秀月考) 如图是电磁波家族,蓝牙通讯使用的甲频率是4×109Hz,消毒灯工作时使用的乙频率是1.4×1015Hz,根据所给信息可推测(  )
A.甲的波长比乙的波长短
B.在真空中,相同时间内甲运动得比乙远
C.甲和乙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均为340m/s
D.蓝牙工作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消毒灯工作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A、由题干可知,甲频率小于乙频率,而在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由公式可知,甲的波长比乙的波长长, A错误
B、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均等于光速c,根据公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运动的距离相同,B错误
C、甲和乙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等于光速,即,C错误
D、蓝牙工作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消毒灯工作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D正确
选项ABC错误,答案选择D
【分析】在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根据波速公式分析波长的大小。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均等于光速c,根据公式计算运动路程。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训练培优卷:21.2 电磁波的海洋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珠海模拟)2018年6月14日,中继卫星“鹊桥”顺利进入以地月拉格朗日点为中心的halo轨道。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如图所示)。至此,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鹊桥”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静止的
B.嫦娥四号在月面着陆过程中,如果关闭发动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鹊桥”在halo轨道上运动时,地球和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halo轨道的半径足够大,才能实现地面测控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中继通信
2.2010年1月17日零时12分,中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工程有取得了重大进展。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光导纤维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3.(2022·阿城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发生人身触电时空气开关切断电路
B.为了安全,家用电水壶使用三孔插座
C.使用移动电话进行通话,利用了电磁波的能量特征
D.太阳能汽车利用的太阳能是二次能源
4.(2024九下·增城模拟)我国5G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它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对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只能传播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B.所有电磁波的波长相等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可以传递能量
D.中央电视台和启东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
5.(2024·和田模拟)我国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建立覆盖1.5万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6.(2024·澄海模拟)古时候,北斗七星是人们用来辨别方向的重要指针。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已成为全球导航领域的璀璨明星。如图所示,北斗系统服务全世界,它传递信息是利用(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光纤
7.(2024·潮州模拟)【从生活走向物理】手机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但是不控制看手机的时间,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请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完成1~4题.
(1)小明用手机查阅信息,如题图所示,这台手机的宽度d约为(  ).
A. B. C.C.
(2)公共场所接听电话时,为了不影响他人,应尽量小声,这是指控制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手机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4)长时间看手机可能导致眼睛的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造成近视.下列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的是(  ).
A. B.
C. D.
8.(2024·市中区)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电饭锅中的电热丝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导航
C.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D.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9.(2023·长沙模拟) 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
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B.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
D.“嫦娥二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
10.(2024九下·涟源期中)下列有关厨房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吸盘挂钩是利用分子间的引力吸在墙壁上的
B.图乙:微波炉是利用超声波来加热食品的
C.图丙:洗脸盆排水管中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防臭
D.图丁: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降低了水的沸点
11.(2021·自贡)关于信息的传递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能是广泛使用的一次能源
B.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北斗卫星是利用超声波来进行定位的
D.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2.(2015八上·东平期末)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
B.“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既可以用电磁波,也可以用次声波
C.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在月球上重为10N
13.(2024九下·长沙期中) 如图是新一代智能配送车,具备城市公开道路40km/h的自动驾驶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送车在十字路口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配送车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向卫星发送位置信息的
C.以正在行驶的配送车为参照物,被配送的货物是运动的
D.地面对配送车的支持力和配送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4.(2024九下·越秀月考) 如图是电磁波家族,蓝牙通讯使用的甲频率是4×109Hz,消毒灯工作时使用的乙频率是1.4×1015Hz,根据所给信息可推测(  )
A.甲的波长比乙的波长短
B.在真空中,相同时间内甲运动得比乙远
C.甲和乙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均为340m/s
D.蓝牙工作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消毒灯工作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参照物及其选择;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分析】通信卫星是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微波是电磁波;它绕地球转动,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解答】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叫做“同步”卫星,它们是相对“地球”静止的卫星.这些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和地面进行信息交流的.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安全用电原则;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当人发生触电事故时,由于人体有较大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并不大,所以空气开关不起作用。因此家庭电路中发生人身触电时空气开关不会切断电路。A不符合题意;
B.家用电水壶使用三孔插座,电水壶接入电路的同时,外壳通过地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止外壳带电引发安全事故。B符合题意;
C.使用移动电话进行通话,利用了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特征。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自然界直接存在的,可以直接获取的,属于一次能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空气开关:空气开关是一种只要有短路、过流现象,就会跳闸的开关,为什么叫做空气开关,是由于它的灭弧原理决定的。
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时,把金属外壳接地,即使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一次能源是指的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
4.【答案】D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我国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建立覆盖1.5万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电磁波的应用的知识解答。
6.【答案】A
【知识点】信息与信息传播;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北斗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7.【答案】(1)B
(2)B
(3)A
(4)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长度的估测;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手机宽度和手掌宽度接近,接近10cm,约7cm,B符合题意;
(2)为了不影响他人,公共场所接电话,控制声音的响度要小些,B符合题意;
(3)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4)眼睛的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造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C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手机和手掌的宽度关系,判断手机宽度;
(2)声音是响度小,产生的噪声小;
(3)手机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4)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
8.【答案】D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超导体特点及作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饭锅中的电热丝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而超导体材料没有电阻,电流不会发热,故A错误;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定位导航,故B错误;
C.天然气需要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不是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分析;
B.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判断;
C.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
D.根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判断。
9.【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利用的是超声波,故A符合题意;
B.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利用电磁波,故B不合题意;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利用电磁波,故C不合题意;
D.“嫦娥二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利用电磁波,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确定是否与电磁波有关即可。
10.【答案】C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图甲:吸盘挂钩是利用大气压强吸在墙壁上的,故A错误;
B.图乙: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故B错误;
C.图丙:洗脸盆排水管中的U形“反水弯”,上面开口,底部连通,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
D.图丁: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升高了水的沸点,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判断;
B.根据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判断;
C.底部连通,上面开口的容器为连通器;
D.液体的沸点随上方的气压而升高。
11.【答案】B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能是消耗一次能源得到的,是广泛使用的二次能源,A不符合题意;
B.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受电磁波,B符合题意;
C.电磁波能够被反射,北斗卫星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实现进行定位的,C不符合题意;
D.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使能源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所以说能量虽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次能源是指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二次能源是消耗一次能源来获得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均是相对于一次能源来说的。
手机、卫星等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能量的转移或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12.【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解: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还是140kg,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可以用电磁波,不可以用次声波,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
D、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到达月球后,重了变为10N,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变化;(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4)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13.【答案】B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平衡力的辨别;参照物及其选择;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配送车在十字路口转弯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
B.配送车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向卫星发送位置信息的,故B正确;
C.以正在行驶的配送车为参照物,被配送的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应该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地面对配送车的支持力和配送车对地面的压力,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B.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判断;
C.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D.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14.【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A、由题干可知,甲频率小于乙频率,而在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由公式可知,甲的波长比乙的波长长, A错误
B、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均等于光速c,根据公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运动的距离相同,B错误
C、甲和乙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等于光速,即,C错误
D、蓝牙工作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消毒灯工作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D正确
选项ABC错误,答案选择D
【分析】在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根据波速公式分析波长的大小。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均等于光速c,根据公式计算运动路程。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