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数学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題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一第四章4.4。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若(x十3i)2是纯虚数(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实数x=
A.±3
B.±1
C.-1
D.3
2.cos43°cos13°+sin43°sin13°=
A司
B号
c
D.c0s57°
3.若直线l⊥平面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仅垂直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
B.l仅垂直平面a内与L相交的直线
C.L仅垂直平面a内的两条直线
D.l与平面a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
4.已知正六边形ABCDEF,则AC+BD-F方=
A.BC
B.AE
C.BE
D.AC
B
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6,A=号,则△ABC外接圆的面积为
A.4π
B.12x
C.16π
D.48x
6.如图,某市人民广场正中央有一座铁塔,为了测量塔高AB,小胡同学先在塔
的正西方点C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45°,然后从点C处沿南偏东30°方向前进
140米到达点D处,在D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则铁塔AB的高度是
A.70米
B.80米
C.90米
D.100米
【高一数学第1页(共4页)】
24662A
7.已知osa十5sin。=是,则co(2十答)步为5水2量,西
A影
c-
D.
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一A1B1C1D1中,E,F分别为AA1,AB上的中
D
点,且EF=√3,P点是正方形ABB1A,内的动点,若C,P∥平面CDEF,
则P点的轨迹长度为
A.2√3
B.3π
C.√3
D.元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之1=1十2i,x2=2-i,则
A.之1的共轭复数为一1十2i
B.|z1l=|z2
C.之1+z2为实数
D.之1·之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10.已知a,B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m⊥n,m⊥a,n∥B,那么a⊥B
B.如果m⊥a,n∥a,那么m⊥n
C.如果a∥B,mCa,那么m∥B
D.如果m∥n,a∥B,那么m与a所成的角和n与B所成的角相等
1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则sinA>sinB
B.若A=60°,c=2,a=1.74,则△ABC只有一解
C.若tanA-号,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D.cos A+cos B+cos C-0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sina十cosa=号,则sin2a的值为
13.设复数z=号ina+icos(受-ai为虑数单位,且e∈(o,受)若=
1,则tan2a=
14.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A1=4,AB=2,则直线AB与直
线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高一数学第2页(共4页)】
24662A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数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本题考查纯虚数.(x十3i)2=x2一9十6xi,(x+3i)2是纯虚数,∴.x=士3.
2.c cos 43'cos 13+sin 43'sin 13"-cos(43-13"cos 30 C.
3.D若直线1⊥平面a,则1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4.B在正六边形ABCDEF中,AC+BD-FD=AC+BD+D京-AC+BF-AC+C克-C元-CA-A龙.故选B.
5B位△A8C外接圆的半径为R,2R一品后-45,据得R-25,△ABC外接时的面积为12x故法B
2
6.A设塔AB的高度为h,在Rt△ABC中,因为∠ACB=45°,所以BC=h;在Rt△ABD中,因为∠ADB=
30°,所以BD=√3h;在△BCD中,∠BCD=60°,BC=h,BD=√3h,根据余弦定理可得BD2=BC+CD2
2BC.CDeos60,即(W5h)2-2+1402-2h×140×号,解得方=70或h=-140(舍去).故选A.
7.D cosa+5sina=2sin(a+吾)=号,则sin(a+5)=高则cos(2a+号)=co[2(a+若)门=1
2sim2(a+)=0,故选D.
8.C如图所示,作CG∥DE交BB1于点G,作CH∥CF交A1B,于点H,连接HG,
D
.CH∩CG=C,CG∥DE,CH∥CF,∴.平面CGH∥平面CDEF,又:P点是A
B
正方形ABB1A1内的动点,∴点P在线段HG上,即轨迹HG=EF=√.
9.BD因为z1=1十2i的共轭复数为z=1一2i,所以A不正确;
因为|1|=√2+22=√5,|2|=√22十(-1)2=√5,所以B正确;
因为1十2=1十2i+2一i=3十i,所以C不正确;
因为1·22=(1十2i)(2-i)=4十3i,点的坐标(4,3)在第一象限,所以D正确.
10.BCD对于A,可运用长方体举反例证明其错误,如图,
不妨设AA'为直线m,CD为直线n,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为a,四边形ABCD
所在的平面为3,显然这些直线和平面满足题目条件,但ā⊥B不成立;
B正确,证明如下:设过直线n的某平面与平面a相交于直线l,则l∥n,由m⊥。
知m⊥l,从而m⊥n:
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如果a∥B,mCa,那么m∥B,C正确;
由平行的传递性及线面角的定义知,如果m∥,α∥B,那么m与a所成的角和1与B所成的角相等,D正
确.故选BCD.
11.AD对于A选项,由A>B,有a>b,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sinB,故A选项正确;
对于B选项,由√3<1.74<2,可知△ABC有两解,可知B选项错误;
对于C选项,由tanA=分,得sinA=sin Ban A,有cosA=sinB,可得A+B=受或B=受十A,可知C选
项错误;
对于D选项,若△ABC为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有cosA+cosB+cosC>0;若△ABC为钝角三角形,
不妨设C为钝角,有cosC<0,cosA>0,cosB>0,有cosA十cosB+cosC>cosA+cosC=cosA一cos(A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466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