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酶的催化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酶的催化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4 20:21:15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班上张平同学,饭后感到肚子疼,上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消化不良,医生为他开了几颗小药片,该同学按照医生嘱咐服用了两颗,半小时后症状明显减轻。食物中有机物蛋白质脂肪糖类多肽脂肪小液滴麦芽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葡萄糖消化(消化的场所主要是小肠)5、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分解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食物的化学消化离不开各种消化液的作用,那么消化液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呢?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酶小分子物质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蛋白质,也称为生物催化剂。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叫做消化酶,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依赖酶的作用唾液请说出以上消化液中有哪些消化酶?胃液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 酶是 制造的一种具
有 的 。一、酶的概念酶又称为“生物催化剂”来源功能本质生物体细胞生物催化能力蛋白质来源:生物体的活细胞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作用:具有催化作用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大家看这是什么病患者,他们的体内缺少了一种能促使黑色素合成的酶 酶的发现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老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就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内。过一段时间后,他把
小笼子取出来,发现
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于
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
含有消化肉的物质。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提取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后来知道,这是胃蛋白酶)
3、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尔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4、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且指出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5、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淀粉有甜味吗? 麦芽糖
(有甜味) 淀粉
(无甜味)主页思考:淀粉发生没发生变化,我们怎么知道呢?主页用碘液检验
淀粉遇碘变蓝
麦芽糖遇碘不变色实验: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实验一、实验准备:1、制备浆糊:取淀粉,加清水,搅拌,水浴加热溶解,冷却。2、收集唾液:清水嗽口后,取自然流下的唾液(不是咳出来的痰)1mL,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备用二、设计实验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4毫升,然后在A试管中加稀释唾液2毫升, B试管中加蒸馏水2毫升,振荡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10分钟。
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观察试管。 1为什么将试管放入盛有37 ℃温水 烧杯中?37℃酶的活性最强,思考: 放入37oC恒温水浴加热主页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37时催化作用最强,
将淀粉全部分解了麦芽糖活动加入2毫升蒸馏水加入2毫升唾液1%淀粉溶液4毫升滴入1滴0.4%的碘酒溶液实验说明了什么?碘液的作用是什么? B的作用是什么?①淀粉糊的量(4mL)
②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
③滴加的碘酒的量
④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
⑤保温的时间碘液作用:检验淀粉的存在。控制实验变量因素:试管滴加碘液后,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A试管内的淀粉已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B试管中清水不能消化淀粉
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分解)1. 本实验中,淀粉糊为什么不能太稠?答:因为如果淀粉糊太稠,那么淀粉含量相对较多,这在有限的唾液及有限的时间内,
淀粉将很难被完全分解。从而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思考: 淀粉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 口腔) (小肠)(麦芽糖酶)实验2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观察淀粉分解情况ph值会影响酶的活性滴碘液观察变色情况……会影响酶的活性请以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画图的形式)
1.提出问题:2.猜测:                    3.设计实验方案:4.获取事实和证据5.结论:说明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37℃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三、探究:酶的催化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温度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0℃37℃80℃将各组内的淀粉与唾液相互混合滴加碘液变蓝不变蓝变蓝感冒发烧了,食欲不振,试着解释 说明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淀粉若不经过相应的温度预处理,而是先加淀粉酶,3支试管中的淀粉都会被分解如果PH的高低对酶催化作用有影响,那么你能否在设计一个实验呢?酶的活性受pH影响最适pH结论:8、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酶是蛋白质,遇到强酸、强碱、高温条件下会被破坏。 淀粉酶----PH=7 胃蛋白酶----PH=I.8 胰蛋白酶----PH=8 需要适宜的条件:(1)温度37 ℃ (2)酸碱度 pH值发散思维:随同食物咽入胃中的唾液还能在胃中消化淀粉吗?活动一: 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实验方案合理吗?活动二: 另取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B号试管中,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高效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要多活动三: 另取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C号试管中,往溶液中滴加唾液,观察现象。专一性胰酶中含有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
多样性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107-1013倍。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化学反应。是否所有的酶在任何
条件下都会起作呢?多样性:生物体内酶种类多。四、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类衣料?(   )
A 化纤 B 纯毛 C 纯棉 D 真丝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还可以加入什么酶?B、D脂肪酶帮助消化蛋白质温水中,酶的活性强身边科学 人发烧时,消化功能会减退,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酶为生活添姿彩今天学了什么?4.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_____时催化能力最强。活细胞催化蛋白质37℃1.酶是________产生的具有_____能力的 _______。2.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3.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______________。温度、PH等
小明同学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按下表中的设计要求操作。(1)、试管1的预期结果中蓝色为什么会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 。
(pH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3)、正当小明感到纳闷时,小高同学跟他一起分析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你认为实验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4)、实验方案的改进只须将第 两步互换即可达到目的。
(5). 改进实验方案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2、4第四步前,淀粉已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
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5、如图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的部分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1)请你整理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从先到后依次是 (填字母). (2)实验结果:2号试管里的浆糊不变成蓝色,这说明 BEADC在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分解了 A B C D E6、某小组用馒头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下: ①在A、B两支试管中各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2毫升; ③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进行搅拌; ④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 ⑤将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10分钟; ⑥观察两支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并得出结论. 请你指出此实验设计方法步骤的错误. 步骤③还应向B试管加入2毫升清水;
滴加碘液应在水浴后,因此步骤④应置于步骤⑤后2、(12金丽-31)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 烧杯中,加入99毫升, 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 对照作用 先用清水漱口,再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嘴下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 在适宜温度下,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2台州-32)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答: 。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 。 第1步中,2号试管内所加稀硫酸改成1毫升1%的硫酸钠溶液 2号试管中的液体先褪色 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加热,节约燃料;利用人的体表(或手心)温度接近37℃等4、(2010金华31) .为了探究pH是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液。
步骤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不同的盐酸溶液3毫升,使1- 3号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3.0,4.5,6.0。
步骤三: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l毫升相同的稀释唾液(唾液的浓度满足本实验的要求),摇匀后,放人37℃恒温水浴箱中3分钟。
步骤四: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步骤五:观察并对比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果预期与结论:
①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相同,则pH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②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不相同,则pH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3支试管都要选择37℃ ,并且恒温? . 不是 是 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恒温可以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主要错误:漏写后一点5、(11温州卷)30.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l~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l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酌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l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滤纸编号)
(3)实验结果表明, (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因为l~3号小圆片上有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了 1和4 弱碱性 6、(10义乌35).果汁生产厂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内含果胶)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温度对
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
水溶液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A;
②将果胶酶与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 ℃水溶液
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
④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并记录果汁量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苹果的果实是由 __ __ __发育而来的;
(2)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 __ __ __;
(3)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 _ __ ℃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
(4)进行试验①的目的是 __ __ __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使果胶酶和苹果泥达到相同的温度40子房专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