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探究·实践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3.2探究·实践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教案(表格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12 16:2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探究·实践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教学目标
1. 通过建构模型进一步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2. 通过模拟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能解释配子种类多样性的原因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建构物理模型的基本过程
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难点: 1. 应用模型解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判断细胞减数分裂所处时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减数分裂过程,介绍本节课将通过构建模型深入学习减数分裂相关内容。 建构物理模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 【探讨1】材料选择与准备 带领学生回忆物理模型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画的形式来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提出模型构建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可以用来模拟染色体的材料,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橡皮泥: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可用于模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但缺点是容易干裂,不能重复使用。 扭扭棒:优点是便宜、轻巧,容易保存,而且可以多次重复利用,缺点是不方便模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 针对学生提出的其他材料进行分析评价,强调我们构建的模型是反映原型本质特征的模型,所以需要关注模型是否能够清晰的表示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是否能够区分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并不必拘泥于染色体形态细节上的相像与否。 【探讨2】操作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区分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2、如何模拟染色体的复制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3、怎样模拟细胞质的分离呢? 解决这三个问题后,学生先观看以扭扭棒为实验材料的模拟视频 学生活动: 学生动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并要求将每个时期的结果拍照保存下来,以便比较和总结。 对比不同小组(或个人)的配子染色体组成,思考原因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学生活动: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拍照记录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成 分析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不同方式导致产生配子的不同并填写下表(不考虑互换,2N=4)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个数理论上配子可能的种类实际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一个精原细胞一个卵原细胞
三、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学生活动:选择合适材料,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拍照记录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分析由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所产生的配子情况,归纳有性生殖生物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四、评价模拟过程 1、纠错 学生展示后,小组(个人)之间可以进行互评,教师展示有错误的照片,让学生纠错 2、学生根据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模型,填写下表(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比较项目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成熟生殖细胞间期前期中期后期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DNA数同源染色体对数
教师根据学生填表情况,分析其中易错点。 小结,布置作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