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音乐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教学目标
1、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及音乐形式要素。 2、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中所发挥的作用。 3、通过分析音乐要素,学会聆听音乐鉴赏音乐。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音频和视频欣赏,使学生掌握音乐要素及音乐要素在音乐中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音乐要素分析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与音乐语言。 孔圣人有句名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修身是从学诗开始的,学习礼仪是它的提升阶段,而在最后,完成品性的修养则要依赖于音乐” 我们一起来想一想,什么是音乐? 二、新课教学:
<一> 、欣赏歌曲《一杯美酒》及视频交响乐《猫和老鼠》,引出音乐要素、音乐要素的表现形式。 <二>、音乐形式要素介绍: 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就叫做节奏。 有强有弱的相同的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就叫做节拍。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永远是同时并存的,它们以音的长短、强弱及其相互关系的固定性和准确性来组织音乐。节拍就好像队列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奏就好像千变万化的鼓点。 常见节拍有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等。 拍 号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强弱规律强弱强弱弱强弱次强弱强弱弱强弱弱 次强弱弱
以2/4拍为例,基本节奏: (1)2/4 X X ▏X X ▏X X ▏X X (3)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强f、弱p、中强mf、中弱mp等) 速度: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成都。 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的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旋律。 和声: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音响的组合。 音色:人声(童声、女声、男声)和乐器音色之分。 欣赏视频《命运交响曲》、《稻香》 三、知识拓展与探究:
《轻骑兵序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苏佩于1866年所作的歌剧序曲。反映轻骑兵的战斗生活。 聆听《轻骑兵序曲》的A主题、B主题和C主题,通过音乐要素对三个主题音乐进行对比。 四、课堂小结: 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每个人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美好的音乐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欣赏音乐,学会聆听: 感知音乐,寻找要素 反复聆听,感受情感 感知感受,联想想象 正确认知,培养审美 五、课后作业 1、会哼唱《轻骑兵序曲》C主题,并敲击出乐曲的典型节奏。 2、聆听不同版本的《流浪者之歌》音响,找出音乐的不同处理方式。 板书设计:
音乐表现形式之节奏 音乐基本要素 音乐形式要素 学会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