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了解地区(二)单元复习课件(44页)—2023—2024下学期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了解地区(二)单元复习课件(44页)—2023—2024下学期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湘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13 11: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七年级下册
湘教版
第七章 了解地区
西亚 | 欧洲西部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01
课标解读
02
考点梳理
03
核心突破
目录/CONTENTS
04
课堂达标
课标解读
01
第一部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日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01
以某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02
课标解读
知识框架
第一部分
知识框架
第一部分
水运发达
河运发达
海运发达
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稳
中纬度盛行西风
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人口城市密集
乳畜业发达
经济发达
大陆西岸
山脉东西走向
纬度
海陆
地形
两极地区纬度高
酷寒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南极气温更低
南极地区海拔高
南极地区冰雪覆盖
反射强
影响因素
欧洲西部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考点梳理
02
知识点一 五海三洲之地
第二部分
西亚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主要位于中低纬度
跨热带和北温带
里海、黑海、地中海、
红海、阿拉伯海。
亚洲
非洲
欧洲
纬度位置
30°N
北回归线
地理位置
五海:
三洲:
知识点一 五海三洲之地
第二部分
西亚
海峡
沟通海洋
土耳其海峡
黑海与地中海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知识点一 五海三洲之地
第二部分
西亚
30°N
北回归线
战略要地
土耳其海峡:黑海进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 洲的重要通道。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海上唯一出口,是世界海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称为“ ”。
世界油阀

知识点一 五海三洲之地
第二部分
西亚
阿拉伯高原
安纳托利亚高原
两河平原又叫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农业区)
地形以 为主。
高原
伊朗高原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阿拉伯高原
安纳托利亚高原
伊朗高原
知识点二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第二部分
西亚
河流稀少,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
海水淡化、人工降雨、节才水农业、跨流域调水等。
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到西亚地区人民的生产利和生活。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西亚水资源紧缺程度日趋加重。
水资源状况
对策
知识点二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第二部分
西亚
阿富汗的紫羔羊
平原面积狭小;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
自然条件
主要牲畜:羊、牛、骆驼等。
畜产品及出口国: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紫羊羔皮;伊朗、阿富汗--羊毛地毯。
畜牧业
知识点二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第二部分
西亚
主要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需引水灌溉。
分布
农业区
典型国家
以色列(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匮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平原)。
灌溉农业
知识点三 世界石油宝库
第二部分
西亚
地位
分布
主要产油国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
世界石油宝库
经过的主要的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地区
A
B
C
A
B
C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红海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大西洋
欧洲、美国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
日本、中国
欧洲、美国
世界石油输出线路
知识点四 居民与宗教
第二部分
西亚
居民
世界上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区之一,属 人种,通用 语。
宗教
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被奉为圣城。
居民与宗教
白色
阿拉伯
耶路撒冷
知识点一 位置与范围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欧洲的西半部
欧洲西部是指:
知识点一 位置与范围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北半球
东半球
20°W
30°E
35°N
66.5°N
北温带
北寒带
北临北冰洋
西临大西洋
南临大西洋
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知识点二 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地形
以平原为主
地势特点
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特色地形
冰川地貌
海岸线曲折|深受冰川影响大,多峡湾、冰碛湖、冰碛平原
地形特征
知识点二 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大陆性逐渐增强。
西部
南部
东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类型
知识点二 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请结合地形与气候因素分析欧洲西部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地形
地势平坦
水流平缓
气候
全年温和
河流不结冰
降水均匀
径流变化小
降水丰富
水量大
航运价值高
河流特征
知识点三 实力雄厚的经济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制造业发达。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集约化程度高。
已形成庞大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海运、内河航运和航空运输等都很发达。
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工业大国众多。
工业
农牧业
交通
旅游业
地位
知识点三 实力雄厚的经济急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
挪威午夜的太阳
芬兰、挪威、瑞典极光
瑞士阿尔卑斯滑雪
梵蒂冈天主教中心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德国天鹅堡
希纳爱琴海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知识点三 实力雄厚的经济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旅游业繁荣的原因或优势?
1.自然景观优美、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
2.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
3.《申根协定》的促进
4.交通便利,方便游客进出
5.服务设施齐全,服务质量好
知识点三 实力雄厚的经济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有牛奶其制品。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由于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乳畜业发达的地区。
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有利于牧草地种植。
1.说说欧洲畜牧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知识点三 实力雄厚的经济
第二部分
欧洲西部
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有牛奶其制品。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由于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乳畜业发达的地区。
2.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市场、人口、交通、政策、科技
①欧洲西部经济发达
②人口和城市密集
③对乳肉产品的需求量大
⑤欧洲西部交通发达,有利于乳肉产品的快速运输
④冷藏保鲜技术发达
社会因素:
知识点一 自然概况
第二部分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第二部分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位置与范围 大部分在 (66.5°N)以北,包括北冰洋(主体)以及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大部分在南极圈(66.5°S)以南,包括 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四周被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包围。
气候特征 严寒、降水较少、多暴雪 酷寒、干燥、烈风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等; 生物资源:海豹、海狮、海象、 。
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丰富;
生物资源:海豹、磷虾、鲸、企鹅。
代表动物 。 。
原住居民 和拉普人 无
北极圈
南极
北极狐
北极狐
企鹅
爱斯基摩人
知识点一 自然概况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知识点二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第二部分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地区 科考站 特点
北极地区 黄河站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位于东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地区 长城站 属于南温带、西半球,四季变化明显,是极地地区唯一一个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科考站
中山站 属于南寒带、东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
昆仑站 我国纬度最高的科考站,位于东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
泰山站 南极内陆科考站,位于东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
秦岭站 属于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我国的科考站
南极地区五个科考站,有极昼极夜现象有4个,长城站是唯一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
第二部分
泰山站的碟形架空和秦岭站的离地建筑设计的目的是防风、防积雪掩埋。
泰山站
秦岭站
知识点二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第二部分
极地科考时间及成因
知识点二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时间 每年11月一次年3月 每年7月-9月
原因 此时处于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
第二部分
知识点三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存在问题
保护措施
过度捕杀鲸、海豹、海狮、海象等极地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
开采、加工石油和天然气等导致环境污染。
近年来,南极气温不断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宣传极地保护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极地地区进行科考、旅游活动时应随手带走生活垃圾;禁止捕杀极地动物等。
各国加强合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极地环境(如《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核心突破
03
核心突破
第三部分
西亚地区长期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范围、位置、国家、城市、海洋、海峡、运河
(东西方交通要道)“五海三洲之地”
(为石油而战)“世界石油宝库”
①西亚石油资源丰富②在世界上的地位③主要输出路线
长期的热点地区——西亚
(为水而战)匮乏的水资源
①水资源分配不均
②干旱的气候
(宗教纷争)多元的文化
①居民构成多样
②宗教文化差异大
③风俗习惯差异大
核心突破
第三部分
西亚地区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现象
现象 自然环境
男人的传统服饰是白色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 气候炎热干燥
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传统民居是平顶屋,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 骆驼是常见的牲畜,和传统交通工具 沙漠地区,水源稀少
太阳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热带沙漠气候广布,晴天多
核心突破
第三部分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暖湿气流
大部分位于40°N~60°N
西临大西洋
海岸线曲折
山脉多东西走向
北大西洋暖湿气流向
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偏西风
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沿海地区降水多
核心突破
第三部分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酷寒的原因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洋气温变化较小。
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高,气温低。
南极地区冰层厚,面积广,白色冰雪反射阳光。
北大西洋暖流和众多洋流为北极地区送去热量。
核心突破
第三部分
南亚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极地科考的意义
维护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资源的和平利用等方面的地位和权益。
监测极地气候环境的变化、研究全球变暖的问题。
记录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全球环境的变化。
课堂达标
04
课堂达标
第四部分
(23-24七年级下·陕西咸阳·期中)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为争夺宝贵的淡水资源和石油资源,区域内常年战争不断。有人说:“20世纪的中东曾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中东水资源紧张的自然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多②本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③河流稀少,沙漠面积广大④石油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下列缓解中东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沙特阿拉伯通过海水淡化获取淡水资源
B.以色列用滴灌等节水技术缓解缺水问题
C.农业以畜牧业和种植耐旱作物为主
D.通过战争的手段夺取所需水资源
C
D
课堂达标
第四部分
(23-24七年级下·山东滨州·期中)大洲的地形特征可以从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等方面归纳,读“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占欧洲面积的比例”和“欧洲地形图”,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岸线比较曲折 B.水流平稳
C.中部多山地,南北多平原 D.地形以平原为主
4.下列关于欧洲地形及其对该洲气候、河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地面起伏大,冰川地貌典型
B.欧洲山脉多为南北走向,阻挡了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
C.受平原地形影响,欧洲河网稠密,河短流急
D.欧洲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利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C
D
课堂达标
第四部分
5.暑假小明要到欧洲西部旅游观光,他能观赏到( )
A.巴厘岛、阿尔卑斯山 B.埃菲尔铁塔、挪威峡湾风光
C.大皇宫、长城 D.古罗马斗兽场、金字塔
6.近年来,中欧贸易额迅速增长,推测当地出口到中国的主要货物可能有( )
A.石油、瓷器、稻米 B.普通服装、铁矿石、家电
C.纺织品、橡胶、煤炭 D.汽车、葡萄酒、化妆品
B
D
课堂达标
第四部分
(2024·陕西宝鸡·模拟预测)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其濒临离南极点最近的海域,是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读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和中国南极秦岭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秦岭站主体建筑采用底部架空的设计是为了( )
A.隔绝寒冷空气 B.防止被积雪掩埋
C.便于北极熊活动 D.节省建筑材料
8.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环境的行为是( )
A.建材全部就地取材 B.掩埋施工建筑垃圾
C.使用风能和太阳能 D.废弃物品就地焚烧
9.为降低能耗,度夏宿舍在当地冬季关闭。秦岭站度夏宿舍最可能关闭的月份是( )
A.2月 B.6月 C.12月 D.1月
B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