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五年级科学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五年级科学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6-12 17:30:42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五年级科学卷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宇母填写在括号里)
1.(2023五上·富阳期末)(  )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
A.太阳 B.发光的萤火虫
C.火 D.灯光
2.(2023五上·富阳期末)科学家利用光的(  )原理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A.反射 B.曲线传播 C.散射 D.折射
3.(2023五上·富阳期末)小明想自制潜望镜,选用下列(  )最合适。
A.凹面镜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凸透镜
4.(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挖掘机,便其沿直线前进,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直线传播 B.反射原理 C.色散原理 D.以上都不对
5.(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成语涉及光的传指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一叶障月 B.凿壁借光 C.立竿见影 D.镜花水月
6.(2023五上·富阳期末)富阳地貌星“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下列不属于富阳地形特点的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7.(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有关火山叙述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冲出地面的现象
C.火山喷发给人带来很大灾害,没有益处
D.火山喷发会形成新的地貌地形
8.(2023五上·富阳期末)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
A.冲积平原 B.沙漠 C.戈壁滩 D.山坡
9.(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原地势高,外围陡,面积广
B.我国东部多高原
C.中国地形西高东低,河流大多南北流向
D.丘陵一般比山地要高
10.(2023五上·富阳期末)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能引起地形改变的是(  )。
A.板块的“漂移”运动 B.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C.地震 D.火山
11.(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对于水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钟白天和晚上都能使用
B.所有水钟都利用水的滴速不变原理计时
C.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
D.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类型
12.(2023五上·富阳期末)我们每天都通过钟表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作出决定。在现代生活中,下到哪些事例需要考虑计时的准确性 (  )
A.航天发射过程中需要精确计时
B.百米赛跑时,需要精确计时
C.列车发车时刻表保障交通有序进行
D.以上都是
13.(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有关摆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
B.单摆的摆幅始终不变
C.摆钟的发明大火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D.摆钟是利用摆锤的周期性振动来计时
14.(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下列情况下,摆的摆动次数前后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摆锤的重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B.摆锤的重量减为原来的一半
C.摆幅减为原来的一半 D.摆绳的长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15.(2023五上·富阳期末)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那么,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
①遗传②饮食习惯 ③合理的作息④坚持锻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2023五上·富阳期末)如右图,小明在进行背力训练。当他用手举起哑铃,组缓移到胸前,此时手臂上侧的肌肉会(  ).
A.变硬 B.变软
C.不变 D.先变硬后变软
17.(2023五上·富阳期末)生命在于运动,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关节,关节面和肌肉 B.骨、关节和肌肉
C.骨、关节头和肌肉 D.骨、关节面、关节窝
18.(2023五上·富阳期末)当被强光突然照射,你的眼睛会迅速闭上。其中,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是(  )。
A.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位出神经→做出反应
B.感受刺激→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C.感受刺激一传入神经一传出神经→做出反应→神经中枢
D.传入神经→感受刺激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
19.(2023五上·富阳期末)当你在篮球场上和其他同学因为场地问题而引起争吵,你应该如何处理(  )。
A.大打出手 B.聚众争吵 C.协商解决 D.大闹一场
20.(2023五上·富阳期末)血液不断地把氧气,养料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并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  )。
A.呼吸 B.心脏的跳动 C.胃部的蠕动 D.大脑的命令
二、判断题(用“√”或“x”表示)
21.(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可以看到镜子。(  )
22.(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名同学只能看到的一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光只能朝前传播。(  )
23.(2023五上·富阳期末)日食产生的原因是是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挡住,地球的影子投在了月球上。(  )
24.(2023五上·富阳期末)背对阳光喷水,我们就能看到美丽的人工彩虹这个实验与三棱镜实验类似,其中空气中的小水珠相当于三棱镜。(  )
25.(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地震视拟实验时,泥土用来代表岩层。(  )
26.(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火山”模型中,自“山顶”向下挖一个洞。是为了模拟人类挖井。
27.(2023五上·富阳期末)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因为海浪的侵蚀形成的(  )
28.(2023五上·富阳期末)眼、耳、皮肤都属于人的感觉器官。(  )
29.(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北半球使用日晷计量时间,晷面必须坐北朝南。(  )
30.(2023五上·富阳期末)人体内的关节众多,肩关节是可以向四周转动的关节。(  )
三、探究题
31.(2023五上·富阳期末)神秘的光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常见且神秘的光现象。请根据本单元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用纸筒、镜片、双面胶等材料制作简易潜望镜,为了能让潜望镜的作用达到最佳,镜片安装的角度应该是(  )。
A.30° B.45° C.60° D.90°
(2)下列对潜望镜镜片作用的描述,你觉得最正确的是(  )
A.会聚光线 B.发散光线 C.反射光线 D.折射光线
(3)你用潜望镜观察窗户外一根木棍,从中个到傍晚影子变化按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4)如右图,假如爷爷带着你去叉鱼,你看到鱼的位置比实际要浅,对这种“看上去变浅了”的现象,最合适的解释是(  ).
A.光的折射 B.鱼游上来了 C.光的反射 D.错了
(5)如有图所示①和②位置,叉向哪里更容易叉到鱼,说说你的理由   。
32.(2023五上·富阳期末)地球的运动
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请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甘肃积石山地震,主要发生在地球圈层的(  )中
A.地核 B.地幢 C.地壳 D.都有可能
(2)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你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地球圈层中   层释放的能量。
(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板块漂移 B.板块碰撞 C.板块分离 D.板块摩擦
(4)地震来临时,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A.乘坐电梯逃离 B.躲在电线杆下
C.躲在窗户边 D.躲在墙角
(5)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是山于(  )形成的。
A.风的作用 B.地震 C.水的作用 D.海啸
33.(2023五上·富阳期末)制作钟摆
请你根据图示及相关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中,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摆绳越长摆动次数越少 B.摆绳越短摆动次数越少
C.据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无关 D.摆绳越长摆动次数越多
(2)根据上图的数据,如果你要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最有可能在(  )区间内。
A.13到20厘米 B.28到35厘米 C.20到28厘米 D.28到42厘米
(3)请在图中用“}”表示出2号摆的摆绳长度。
(4)如果你要将2号摆调试成一个一分钟摆动50次的摆,你会怎么做    
(5)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你调试2号摆摆长后,第一次测其15秒摆动次数是15次,第二次测其60秒摆动次数是62次,请作分析上述数据出现的可能原因。   
34.(2023五上·富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睡眠对大脑的影响
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使脑功能和体力得到恢复,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老年人需要5-5小时,儿童需要12~14小时,新生儿则需要19~20小时。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如感觉功能减退,骨骼张性减弱、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呼吸变慢、体温下降、发汗功能增强,还会伴随脑电波的变化。
(1)小学生每天所需睡眠时间是(  )小时。
A.7~9 B.12~14 C.18~20 D.5~6
(2)为了促进大脑的发育,应该(  ).
A.食用海鲜、乳制品、高蛋白食品
B.减少运动、增加睡眠
C.多吃零食以补充维生素
D.多喝饮料,补充水分
(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白天睡觉,熬夜学习,睡眠不足
B.学习特别认真,课间也用来学习
C.喜爱脑力劳动,不爱体育运动
D.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4)大脑有很多褶皱,是为了(  )。
A.增强大脑抗弯曲能力 B.增加大脑表层面积
C.减小大脑体积 D.减小大脑重量
(5)(  )是身体的“联络员”,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在它的控制下,互相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
A.大脑 B.脊髓 C.神经系统 D.消化系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2.【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科学家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一束光,测量光到达月球表面并反射回到地球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光速计算出月球到地球的大致距离。
3.【答案】C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由两片平面镜相对放置而制成的,能够将光反射两次,让人在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
4.【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激光和普通光一样都是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而且激光比较集中,不容易发散;利用激光的直线传播,可以引导掘进机直线开凿,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5.【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A.一叶障目,指的是一个树叶遮住了人的眼睛,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B.凿壁偷光,指的是光通过墙上的洞通过,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C.立竿见影只在地上树立一个竿子就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镜花水月是指水面像镜子一样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的知识,符合题意。
6.【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八分为山,半分为水,一分半为田地。一般是指富阳地区,地处丘陵,地势上有80%山,5%水,15%田地。富阳没有高原。
7.【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爆发的地方地壳比较活跃,火山是沿着地表薄弱的地方喷出的岩浆;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火山喷发除了会给我们带来灾难以外,还能带来火山灰、地热能等。
8.【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9.【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河流流向为西向东。
10.【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地震、火山喷发、板块的“漂移”运动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变化,流水、风、海浪、冰川等是地球外部力量引起的地形变化。
11.【答案】B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分为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水钟能够记录时间,受水型水钟所用原理是水滴流速不变原理,水钟在中国又称“刻漏”,能够记录白天和夜晚的时间。
12.【答案】D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我们每天都通过钟表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作出决定。在现代生活中,航天发射过程中需要精确计时、百米赛跑时,需要精确计时、列车发车时刻表保障交通有序进行需要考虑计时的精确性。
13.【答案】D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摆钟是利用摆锤的周期性摆动来计时的。摆的摆动快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4.【答案】D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摆绳的长度减为原来的二分之,单摆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发生变化。
15.【答案】D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形态的改变、身体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动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遗传,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体育锻炼等。
16.【答案】A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当我们进行体育锻炼,用手举起哑铃,组缓移到胸前,此时手臂上侧的肌肉收缩,肌肉会变硬。
17.【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 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所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骨骼肌。
18.【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它负责把大脑发出的命令传送到身体各部位。我们若突然被强光照射,眼睛会立即将这个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闭上眼睛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传递指令,传到眼部肌肉,肌肉收缩使我们的眼睛迅速闭上,以保护眼睛。
19.【答案】C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我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在篮球场上和其他同学因为场地问题而引起争吵,应该协商解决。
20.【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血夜循序的动力是心脏的跳动。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线直接或者通过反射进入眼中,用肉眼看不到任何物体。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前面的同学反射的光能直接进入人眼,若所有的同学都在一条直线上前面相隔一位的同学反射的光就不会进入人眼,所以也就只能看到前面同学的后脑勺。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 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是太阳;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不同的是发生日食时月球在中间;发生月食时地球在中间。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了太阳;而日食发生时,是月亮挡住了太阳。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三棱镜可以分解太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人工彩虹是因为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散射成七色光。空气中的小水珠充当了三棱镜的角色。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分析地震模拟实验可知,实验中用两个小盒子的移动来改变岩层的状态,观察地质断裂景观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地质变化,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在“火山”“模型中,自“山顶”向下挖一个小洞,是为了模拟岩层裂缝,从而保证实验效果。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沙洲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堆形成的堆积地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是由于河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 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日晷晷面应该坐南朝北摆放,晷针指向北极,日的安放方位要依据纬度而确定。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指(趾)关节等,人体不同关节有不同的作用人体不同关节有不同的作用,一般包括屈伸作用、旋转作用、既能屈伸又能旋转的作用。肩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31.【答案】(1)B
(2)C
(3)C
(4)A
(5)②;光被折射后,我们看到的是处于上方的位置。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遭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遭循折射定律。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光线经过两次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路线。
(3)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早晨到中午影子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影子由短变长:因此题干中从中午到傍晚,影子的变化按顺序应该是②③。
(4)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你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要浅,对这种“看上去变浅了”的现象,最合适的解释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5)如图所示①和②位置,又向哪里更容易又到鱼,说说你的理由。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倌折,折射角大干入射角,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虑像,因此用鱼又捕鱼时,不是将鱼又对准看到的①鱼位置,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②位置又去。
32.【答案】(1)C
(2)地壳
(3)B
(4)D
(5)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
(1)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2)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燃着的酒精灯模拟的是地球内部产生的热量,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做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火山爆发。
(3)许多科学家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逃后躲”的原则,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就地寻找安全的庇护所,如果来不及撤离,若在室内立即远离架子和柜子,背对窗户躲入坚固的桌下,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乘坐电梯逃离、躲在电线杆下、躲在窗户边,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5)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33.【答案】(1)A
(2)C
(3)
(4)增加摆绳长度,摆绳长度大于28厘米。
(5)因为人用秒表计时和摆摆动周期之间存在误差,计时时间越长,误差越小,准确性越高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越快;根据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解答即可。
(1)通过分析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1号到6号摆,摆绳长度分别是9厘米、13厘米、20厘米、28厘米、35厘米、42厘米,摆动次数为89次、72次、64次、53次、42次、35次。由此判断摆绳越长,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少;摆绳越短,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多。
(2)根据上题分析总结的结论,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20厘米,摆动次数是64次,摆绳长度28厘米,摆动次数是53次。如果要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最有可能在20到28厘米区间内。
(3)如下图所示,摆绳长度是摆绳长和摆锤半径的长度之和,图中用“}”表示出2号摆的摆绳长度。
(4)如果你要将2号摆调试成一个一分钟摆动50次的摆,减慢2号摆的摆动速度,可以增加摆绳长度,摆绳长度大于28厘米。
(5)摆具有等时性特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调试2号摆摆长后,第一次测其15秒摆动次数是15次,第二次测其60秒摆动次数是62次。这是因为人用秒表计时和摆摆动周期之间存在误差,计时时间越长,误差越小,准确性越高。
34.【答案】(1)B
(2)A
(3)D
(4)B
(5)C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神经系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是人类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
(1)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老年人需要5~6小时,儿童需要12~14小时,新生儿则需要18~20小时。
(2)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为了促进大脑的发育,应该食用海鲜、乳制品、高蛋白食品。
(3)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有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4)大脑皮层表面布满褶皱,看起来像一个核桃,这些褶皱称作脑回,这些褶皱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和结构,储藏更多信息,实现更多更复杂的功能。
(5)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
1 / 1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五年级科学卷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宇母填写在括号里)
1.(2023五上·富阳期末)(  )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
A.太阳 B.发光的萤火虫
C.火 D.灯光
【答案】A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2.(2023五上·富阳期末)科学家利用光的(  )原理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A.反射 B.曲线传播 C.散射 D.折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科学家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一束光,测量光到达月球表面并反射回到地球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光速计算出月球到地球的大致距离。
3.(2023五上·富阳期末)小明想自制潜望镜,选用下列(  )最合适。
A.凹面镜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凸透镜
【答案】C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由两片平面镜相对放置而制成的,能够将光反射两次,让人在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
4.(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挖掘机,便其沿直线前进,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直线传播 B.反射原理 C.色散原理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激光和普通光一样都是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而且激光比较集中,不容易发散;利用激光的直线传播,可以引导掘进机直线开凿,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5.(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成语涉及光的传指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一叶障月 B.凿壁借光 C.立竿见影 D.镜花水月
【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A.一叶障目,指的是一个树叶遮住了人的眼睛,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B.凿壁偷光,指的是光通过墙上的洞通过,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C.立竿见影只在地上树立一个竿子就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镜花水月是指水面像镜子一样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的知识,符合题意。
6.(2023五上·富阳期末)富阳地貌星“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下列不属于富阳地形特点的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八分为山,半分为水,一分半为田地。一般是指富阳地区,地处丘陵,地势上有80%山,5%水,15%田地。富阳没有高原。
7.(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有关火山叙述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冲出地面的现象
C.火山喷发给人带来很大灾害,没有益处
D.火山喷发会形成新的地貌地形
【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爆发的地方地壳比较活跃,火山是沿着地表薄弱的地方喷出的岩浆;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火山喷发除了会给我们带来灾难以外,还能带来火山灰、地热能等。
8.(2023五上·富阳期末)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
A.冲积平原 B.沙漠 C.戈壁滩 D.山坡
【答案】C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9.(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原地势高,外围陡,面积广
B.我国东部多高原
C.中国地形西高东低,河流大多南北流向
D.丘陵一般比山地要高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河流流向为西向东。
10.(2023五上·富阳期末)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能引起地形改变的是(  )。
A.板块的“漂移”运动 B.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C.地震 D.火山
【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地震、火山喷发、板块的“漂移”运动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变化,流水、风、海浪、冰川等是地球外部力量引起的地形变化。
11.(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对于水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钟白天和晚上都能使用
B.所有水钟都利用水的滴速不变原理计时
C.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
D.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类型
【答案】B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分为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水钟能够记录时间,受水型水钟所用原理是水滴流速不变原理,水钟在中国又称“刻漏”,能够记录白天和夜晚的时间。
12.(2023五上·富阳期末)我们每天都通过钟表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作出决定。在现代生活中,下到哪些事例需要考虑计时的准确性 (  )
A.航天发射过程中需要精确计时
B.百米赛跑时,需要精确计时
C.列车发车时刻表保障交通有序进行
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我们每天都通过钟表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作出决定。在现代生活中,航天发射过程中需要精确计时、百米赛跑时,需要精确计时、列车发车时刻表保障交通有序进行需要考虑计时的精确性。
13.(2023五上·富阳期末)下列有关摆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
B.单摆的摆幅始终不变
C.摆钟的发明大火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D.摆钟是利用摆锤的周期性振动来计时
【答案】D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摆钟是利用摆锤的周期性摆动来计时的。摆的摆动快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4.(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下列情况下,摆的摆动次数前后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摆锤的重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B.摆锤的重量减为原来的一半
C.摆幅减为原来的一半 D.摆绳的长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D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摆绳的长度减为原来的二分之,单摆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发生变化。
15.(2023五上·富阳期末)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那么,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
①遗传②饮食习惯 ③合理的作息④坚持锻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形态的改变、身体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动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遗传,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体育锻炼等。
16.(2023五上·富阳期末)如右图,小明在进行背力训练。当他用手举起哑铃,组缓移到胸前,此时手臂上侧的肌肉会(  ).
A.变硬 B.变软
C.不变 D.先变硬后变软
【答案】A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当我们进行体育锻炼,用手举起哑铃,组缓移到胸前,此时手臂上侧的肌肉收缩,肌肉会变硬。
17.(2023五上·富阳期末)生命在于运动,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关节,关节面和肌肉 B.骨、关节和肌肉
C.骨、关节头和肌肉 D.骨、关节面、关节窝
【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 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所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骨骼肌。
18.(2023五上·富阳期末)当被强光突然照射,你的眼睛会迅速闭上。其中,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是(  )。
A.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位出神经→做出反应
B.感受刺激→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C.感受刺激一传入神经一传出神经→做出反应→神经中枢
D.传入神经→感受刺激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它负责把大脑发出的命令传送到身体各部位。我们若突然被强光照射,眼睛会立即将这个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闭上眼睛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传递指令,传到眼部肌肉,肌肉收缩使我们的眼睛迅速闭上,以保护眼睛。
19.(2023五上·富阳期末)当你在篮球场上和其他同学因为场地问题而引起争吵,你应该如何处理(  )。
A.大打出手 B.聚众争吵 C.协商解决 D.大闹一场
【答案】C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我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在篮球场上和其他同学因为场地问题而引起争吵,应该协商解决。
20.(2023五上·富阳期末)血液不断地把氧气,养料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并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  )。
A.呼吸 B.心脏的跳动 C.胃部的蠕动 D.大脑的命令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血夜循序的动力是心脏的跳动。
二、判断题(用“√”或“x”表示)
21.(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可以看到镜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线直接或者通过反射进入眼中,用肉眼看不到任何物体。
22.(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名同学只能看到的一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光只能朝前传播。(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前面的同学反射的光能直接进入人眼,若所有的同学都在一条直线上前面相隔一位的同学反射的光就不会进入人眼,所以也就只能看到前面同学的后脑勺。
23.(2023五上·富阳期末)日食产生的原因是是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挡住,地球的影子投在了月球上。(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 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是太阳;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不同的是发生日食时月球在中间;发生月食时地球在中间。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了太阳;而日食发生时,是月亮挡住了太阳。
24.(2023五上·富阳期末)背对阳光喷水,我们就能看到美丽的人工彩虹这个实验与三棱镜实验类似,其中空气中的小水珠相当于三棱镜。(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三棱镜可以分解太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人工彩虹是因为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散射成七色光。空气中的小水珠充当了三棱镜的角色。
25.(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地震视拟实验时,泥土用来代表岩层。(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分析地震模拟实验可知,实验中用两个小盒子的移动来改变岩层的状态,观察地质断裂景观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地质变化,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
26.(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火山”模型中,自“山顶”向下挖一个洞。是为了模拟人类挖井。
【答案】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在“火山”“模型中,自“山顶”向下挖一个小洞,是为了模拟岩层裂缝,从而保证实验效果。
27.(2023五上·富阳期末)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因为海浪的侵蚀形成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沙洲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堆形成的堆积地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是由于河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8.(2023五上·富阳期末)眼、耳、皮肤都属于人的感觉器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 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
29.(2023五上·富阳期末)在北半球使用日晷计量时间,晷面必须坐北朝南。(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日晷晷面应该坐南朝北摆放,晷针指向北极,日的安放方位要依据纬度而确定。
30.(2023五上·富阳期末)人体内的关节众多,肩关节是可以向四周转动的关节。(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指(趾)关节等,人体不同关节有不同的作用人体不同关节有不同的作用,一般包括屈伸作用、旋转作用、既能屈伸又能旋转的作用。肩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三、探究题
31.(2023五上·富阳期末)神秘的光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常见且神秘的光现象。请根据本单元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用纸筒、镜片、双面胶等材料制作简易潜望镜,为了能让潜望镜的作用达到最佳,镜片安装的角度应该是(  )。
A.30° B.45° C.60° D.90°
(2)下列对潜望镜镜片作用的描述,你觉得最正确的是(  )
A.会聚光线 B.发散光线 C.反射光线 D.折射光线
(3)你用潜望镜观察窗户外一根木棍,从中个到傍晚影子变化按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4)如右图,假如爷爷带着你去叉鱼,你看到鱼的位置比实际要浅,对这种“看上去变浅了”的现象,最合适的解释是(  ).
A.光的折射 B.鱼游上来了 C.光的反射 D.错了
(5)如有图所示①和②位置,叉向哪里更容易叉到鱼,说说你的理由   。
【答案】(1)B
(2)C
(3)C
(4)A
(5)②;光被折射后,我们看到的是处于上方的位置。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遭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遭循折射定律。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光线经过两次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路线。
(3)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早晨到中午影子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影子由短变长:因此题干中从中午到傍晚,影子的变化按顺序应该是②③。
(4)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你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要浅,对这种“看上去变浅了”的现象,最合适的解释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5)如图所示①和②位置,又向哪里更容易又到鱼,说说你的理由。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倌折,折射角大干入射角,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虑像,因此用鱼又捕鱼时,不是将鱼又对准看到的①鱼位置,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②位置又去。
32.(2023五上·富阳期末)地球的运动
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请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甘肃积石山地震,主要发生在地球圈层的(  )中
A.地核 B.地幢 C.地壳 D.都有可能
(2)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你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地球圈层中   层释放的能量。
(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板块漂移 B.板块碰撞 C.板块分离 D.板块摩擦
(4)地震来临时,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A.乘坐电梯逃离 B.躲在电线杆下
C.躲在窗户边 D.躲在墙角
(5)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是山于(  )形成的。
A.风的作用 B.地震 C.水的作用 D.海啸
【答案】(1)C
(2)地壳
(3)B
(4)D
(5)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
(1)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2)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燃着的酒精灯模拟的是地球内部产生的热量,用番茄酱做岩浆,用土豆泥做成火山的形状,做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火山爆发。
(3)许多科学家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逃后躲”的原则,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就地寻找安全的庇护所,如果来不及撤离,若在室内立即远离架子和柜子,背对窗户躲入坚固的桌下,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乘坐电梯逃离、躲在电线杆下、躲在窗户边,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5)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33.(2023五上·富阳期末)制作钟摆
请你根据图示及相关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中,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摆绳越长摆动次数越少 B.摆绳越短摆动次数越少
C.据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无关 D.摆绳越长摆动次数越多
(2)根据上图的数据,如果你要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最有可能在(  )区间内。
A.13到20厘米 B.28到35厘米 C.20到28厘米 D.28到42厘米
(3)请在图中用“}”表示出2号摆的摆绳长度。
(4)如果你要将2号摆调试成一个一分钟摆动50次的摆,你会怎么做    
(5)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你调试2号摆摆长后,第一次测其15秒摆动次数是15次,第二次测其60秒摆动次数是62次,请作分析上述数据出现的可能原因。   
【答案】(1)A
(2)C
(3)
(4)增加摆绳长度,摆绳长度大于28厘米。
(5)因为人用秒表计时和摆摆动周期之间存在误差,计时时间越长,误差越小,准确性越高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越快;根据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解答即可。
(1)通过分析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1号到6号摆,摆绳长度分别是9厘米、13厘米、20厘米、28厘米、35厘米、42厘米,摆动次数为89次、72次、64次、53次、42次、35次。由此判断摆绳越长,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少;摆绳越短,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多。
(2)根据上题分析总结的结论,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20厘米,摆动次数是64次,摆绳长度28厘米,摆动次数是53次。如果要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最有可能在20到28厘米区间内。
(3)如下图所示,摆绳长度是摆绳长和摆锤半径的长度之和,图中用“}”表示出2号摆的摆绳长度。
(4)如果你要将2号摆调试成一个一分钟摆动50次的摆,减慢2号摆的摆动速度,可以增加摆绳长度,摆绳长度大于28厘米。
(5)摆具有等时性特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调试2号摆摆长后,第一次测其15秒摆动次数是15次,第二次测其60秒摆动次数是62次。这是因为人用秒表计时和摆摆动周期之间存在误差,计时时间越长,误差越小,准确性越高。
34.(2023五上·富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睡眠对大脑的影响
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使脑功能和体力得到恢复,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老年人需要5-5小时,儿童需要12~14小时,新生儿则需要19~20小时。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如感觉功能减退,骨骼张性减弱、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呼吸变慢、体温下降、发汗功能增强,还会伴随脑电波的变化。
(1)小学生每天所需睡眠时间是(  )小时。
A.7~9 B.12~14 C.18~20 D.5~6
(2)为了促进大脑的发育,应该(  ).
A.食用海鲜、乳制品、高蛋白食品
B.减少运动、增加睡眠
C.多吃零食以补充维生素
D.多喝饮料,补充水分
(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白天睡觉,熬夜学习,睡眠不足
B.学习特别认真,课间也用来学习
C.喜爱脑力劳动,不爱体育运动
D.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4)大脑有很多褶皱,是为了(  )。
A.增强大脑抗弯曲能力 B.增加大脑表层面积
C.减小大脑体积 D.减小大脑重量
(5)(  )是身体的“联络员”,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在它的控制下,互相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
A.大脑 B.脊髓 C.神经系统 D.消化系统
【答案】(1)B
(2)A
(3)D
(4)B
(5)C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神经系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是人类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
(1)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老年人需要5~6小时,儿童需要12~14小时,新生儿则需要18~20小时。
(2)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为了促进大脑的发育,应该食用海鲜、乳制品、高蛋白食品。
(3)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有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4)大脑皮层表面布满褶皱,看起来像一个核桃,这些褶皱称作脑回,这些褶皱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和结构,储藏更多信息,实现更多更复杂的功能。
(5)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