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分题型复习:选择题四
、选择题
在玉米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主要是下列哪个环节受到影响( )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
多利羊与哪一只母羊几乎一模一样( )
A.提供细胞核的母羊
B.提供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的母羊
C.提供胚胎植入场所﹣﹣子宫的母羊
D.三者兼而有之
如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此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①
C.图中②将发育成果实
D.完成受精后③凋落,②④⑤能继续发育
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该方法能抑制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在鸡卵中,真正属于卵细胞的结构是( )
A.胚盘、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卵黄膜
B.胚盘、卵白和包在外面的卵黄膜
C.卵白、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卵壳膜
D.胚盘、卵白和包在外面的卵壳膜
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和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发生镜面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不发生反射现象
D.只有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每条光线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如图所示,同学将手机置于玻璃罩内,拨打该手机号码并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抽气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 )
A.手机铃声变响,不能看到手机显示出的画面
B.手机铃声变弱,不能看到手机显示出的画面
C.手机铃声变响,能看到手机显示出的画面
D.手机铃声变弱,能看到手机显示出的画面
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可以通过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来向外界求救。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管可以( )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
有些科学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仪器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 )
A.温度汁 B.量筒 C.弹簧测力计 D.天平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这条鱼多重 ”、“这块石头太重了,搬不动”,对两个“重”分析较科学的是( )
A.前一个“重”指重力,后一个“重”指质量
B.两个“重”都是指重力
C.前一个“重’’指质量,后一个“重”指重力
D.前一个“重”指质量,后一个“重”指密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中力的三要素相同的是(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以上都相同
小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指在0.4 N刻度处,没来得及校零就用它去测力,如果示数是2.5 N,则所测力的实际大小为( )
A.2.5N B.2.1N C.2.9N D.2.7N
2019年10月11日,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命名为“火星一号”,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发射。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是( )
A. A B.B C.C D.D
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楷在杭州西湖边上同时测量一根1米长竹竿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是( )
A.两地的竿影一样长 B.杭州的长,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长,杭州的短 D.无法判断
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卵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
B.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C.人的生长过程:婴幼儿期→少年期→成年期→青春期→老年期
D.月相变化过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图1是某天杆影长度变化示意图,图2是一年中夏至日与冬至日中午杆影长度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B.图1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C.图2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D.图2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将要移动的方向是( )
A.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期末分题型复习:选择题四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解析】此题考查花的传粉和受精,植物开花后,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许多植物具有艳丽的花冠、芬芳的花香和甜美的花蜜,借此招引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帮助它们传粉,也有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需要借助风力等的协助才能传粉,传粉、受精过程完成后才能结出果实,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因风力不足或昆虫缺乏,作物得不到充足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因此B符合题意。
故选B。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对于克隆技术,是应用较广泛的现代生物技术,可结合者一些具体的实例掌握.
解:克隆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科学家先将甲羊卵细胞的细胞核抽出,再将乙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将该细胞核注入来自甲羊的无核卵细胞中.这个融合成的卵细胞经过分裂形成胚胎,将这个胚胎移入丙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发育成熟后小羊多利出生.因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培育出的小羊多莉和提供细胞核的母羊乙一模一样.
故选:A
D
【解析】一朵花通常由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结构组成,其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植物在完成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会逐渐发育成果实,而花的其他结构花瓣、雄蕊、雌蕊的花柱和柱头等则慢慢凋落。
图中①表示雄蕊花药上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传粉过程,在植物完成受精后②子房会逐渐发育成果实,③花丝、④花柱、⑤柱头则逐渐凋落。
A.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①传粉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②子房发育成果实,故C不符合题意。
D、完成受精后③花丝、④花柱、⑤柱头凋落,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
【解析】考查的是食品保鲜的方法。可以从食品腐败的原因和防腐的原理方面来切入。
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A.由图保存方法先对食物加热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后阻止空气及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来进行防腐;而冰箱贮存食物是利用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的方法防腐,故符合题意;
B、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已达到防腐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我们可以看出清水将B盆内进行了封闭,阻止空气及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有利防腐,故不符合题意;
D、该方法先对食物加热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因此食物中的微生物较少,还能阻止空气及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的需要氧气,因此该方法会抑制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
【解析】解:如图鸟卵的结构:
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营养物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
故选:A
鸟卵的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
A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分析判断。
【解答】A.c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放大镜,故A正确;
B.d点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故B错误;
C.a点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故C错误;
D.人眼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a点的成像情况相似,故D错误。
故选A.
B
【解析】(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时,都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解答】解:(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故AD说法不正确,B说法正确;(2)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也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C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D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变得稀薄,传声能力变弱,因此听到的手机铃声变弱;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手机显示的画面会不受任何影响,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B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物距相同,甲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甲,所以f甲<u/2=12cm/2=6cm。
乙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u<f乙;所以f乙>u=12cm;
丙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f丙>u>f丙,所以12cm=u>f丙>u/2=12cm/2=6cm。
所以,f乙>f丙>f甲。
故答案为:B
A
【解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
铁管可以传声。所以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可以通过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来向外界求救。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B
【解析】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解答】A.温度计,温度的变化是不易观察的,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用液柱的上升或下降来判断温度的变化,使用了转换法;
B、量筒是测量体积的工具,体积的大小是可以观察到的,没有使用转换法;
C、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力是看不到的,力的效果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利用弹簧的形变可以观察到力的大小,使用了转换法;
D、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质量大小不易直接观察得到,利用某个标准进行比较来进行测量观察,使用了转换法。
综上可知B选项正确。
故选B
C
【解析】本题考查重力和质量的区别,需要从生活的一些例子中加以区分。
在日常生活中,鱼多重是单纯的指质量是多少,而石头太重搬不动涉及了打破力的平衡状态,用到的是力,即重力,所以答案选择C。
A
【解析】 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a、c方向相同,因此不能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C、D均正确。故选A
液体压强特点: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大小相等;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大;同种液体不同深度,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根据出水方向判断液体压强方向,根据水流的水平射程判断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B
【解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据此分析两个力的要素,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茶杯的重力。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作用在茶杯上,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茶杯的重力,则相同的是力的大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B
【解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无论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只要不超过弹性限度,那么受到相同大小的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原长和现在长度的差。因此所测量力的实际大小为:2.5N-0.4N=2.1N,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B
【解析】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C
【解析】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由于北京比杭州纬度高,所以北京太阳高度小,影子较长。
故答案为:C
D
【解析】卵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胎儿;人的生长过程: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月相变化过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A. 卵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A错误;
B. 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胎儿,B错误;
C. 人的生长过程: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C错误;
D. 月相变化过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D正确;
故答案为:D.
D
【解析】A.杆影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A不符合题意;
B、图1中表示的是一天中杆影长度的变化,这与地球自转有关,B不符合题意;
C、图2中是一年中杆影长度的变化,这与地球公转有官,C不符合题意;
D、图2中夏至时,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
【解析】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左右;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为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间为3月22日和9月22日左右;当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左右;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为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间为3月22日和9月22日左右;当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所以 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往北运动;
故答案为:A.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