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训练(含解析) 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训练(含解析) 历史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2 19: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24河北唐山摸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的东南地域色彩。其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白银流入数量         D.民户数量多寡
2.[2024云南质检]从1928年7月至12月的半年时间内,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挪威、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签订关税条约,其中皆有承认中国关税自主的条款。南京国民政府遂于1928年12月7日公布海关进口税则,自1929年2月1日起施行。此举(   )
A.是政府应对时局的权宜之计
B.表明新政府获得民众支持
C.扭转中国外贸长期不利局面
D.旨在巩固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3.[跨学科·跨数学]某学者基于《明夷待访录》中有关古代赋税改革的论述提出了“黄宗羲定律”。该定律用公式表述为bn=a+nX,其中bn是n次改革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革次数。该学者意在 (   )
A.表明苛捐杂税的增多为历史必然
B.解读税制改革将并税加征合法化
C.抨击历代税制改革导致王朝灭亡
D.揭开“明税重,暗税轻”的真相
4.[2024江苏连云港检测]乾隆至道光年间,粤海关收取的关税多以银两方式上缴,这些银两被回炉重新熔炼成规格、成色统一的银锭后再上交国库。随着咸丰九年(1859年)粤海新关的成立,大部分关税所收银两不再重铸,而是直接以银元的形式支付战争赔款和外债。这一变动导致(   )
A.晚清的货币形制实现国际化
B.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C.民众赋税负担因赔款而加重
D.清廷彻底丧失对海关的控制权
5.[2023广东二模]宋徽宗颁布的《政和令格》规定:“品官之家,乡村田产得免差科(差役和赋税),一品一百顷,二品九十顷,下至八品二十顷,九品十顷,其格外数,悉同编户。”该规定有利于(   )
A.维护原有的均田制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促进户籍制度改革
6.[天星原创]《周礼·地官司徒》曰:凡均力政(力役之征),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不收地守、地职,不均地政。这些举措表明,周代(   )
A.积极推行社会救济与优抚
B.有效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
C.实行较为开明的赋役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迅速
7.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推行“输籍之法”:由中央制定户等及纳税标准,各州县官长以此核定每户的征课并载入定簿,“凡民间课输,皆籍其数,使州县长吏不得以走弄出没”。这表明,输籍法(   )
A.是对均田制度的重大调整
B.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
C.有利于防止地方官营私舞弊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8.780年,唐朝开始实行“居人之税”,即规定在纳税过程中不再区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现在居住地方为准登入户籍纳税。同时也不分贵贱和身份,每个人都要履行纳税义务。这一政策(   )
A.确保了税收公平
B.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体现了赋役制度的进步
9.明朝万历年间,政府规定并广泛推行统一役法,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项徭役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从长期来看,政府这一举动(   )
A.彻底改变了明朝的货币体系
B.使其在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有利于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
D.推动了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
10.(2024·沈阳)1886年,清政府总税务司署发布通令,补充对进口货物的验放规定。各关在实行进口货物检验时,要求货商到场查看,并亲自搬移货物及拆包开箱,对因查验而损坏的货物,海关概不负责。这一规定(   )
A.利于整顿对外贸易秩序
B.加剧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C.强化清廷的市场主导权
D.提升中国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
11.(2024·海口)20世纪90年代之前,各省(市)每年需向中央缴纳固定的税额,1993年,中央税收占全国税收的20%;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其目标是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1994年以后中央税收比重提升到50%以上。上述变化(   )
A.脱离了中国社会的现实
B.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C.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D.高度强化计划经济体制
12.如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
制度 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 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 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不去可纳绢或布代役 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
两税法 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
A.封建剥削减轻 B.货币经济发展
C.人身控制加强 D.实物地租消失
二、非选择题
13.[2023皖江名校联盟联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刘晏说:“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提出赋税征课的三个原则:一是“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二是“知所以取,人不怨”。也就是说,课税既要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要使百姓不感到沉重负担,并在实施中力求做到。三是视农业丰歉调整生产者的税赋负担,对农民实行“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的政策……他在大历年间曾对户税、地税进行整顿,改变税率,把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改革盐法盐制,创立常平盐制度。他采取自由经营方式进行盐法改革。
——摘编自丛建阁、刘振锋《山东地区古代赋税制度与赋税思想及其启示》
材料二 清朝建立后,田赋征纳仍遵行一条鞭法,按明朝万历年间的则例征收,地赋和丁赋分别征课。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地银和丁银分别征收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人口增长快于土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又不断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农民不断丧失土地,又要承担沉重的丁赋,所以无地农民被迫逃隐,既影响了国家税收,又造成社会不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针对“户口日增,地未加广”的情况,规定以现在丁册为常额,固定丁银数量,此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将固定的丁银首先在广东摊丁入亩征收,并逐渐推行于全国。地税从此称为“地丁”,这就是清朝“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摊丁入亩,地丁完全按田亩征收,无论豪绅富户还是一般农民,田多则赋多,无田则无税,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
——摘编自张守军《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刘晏赋税思想的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9分)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24河北唐山摸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的东南地域色彩。其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白银流入数量         D.民户数量多寡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白银量充足,因此税收折银的一条鞭法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当时北方经济远远不及南方,因此一条鞭法在北方推行并不顺利。这是两地经济差异带来的结果,B项正确;土地兼并程度不会导致南北方推行一条鞭法有所差异,排除A项;白银流入数量的差异、民户数量的多寡也是源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2024云南质检]从1928年7月至12月的半年时间内,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挪威、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签订关税条约,其中皆有承认中国关税自主的条款。南京国民政府遂于1928年12月7日公布海关进口税则,自1929年2月1日起施行。此举(   )
A.是政府应对时局的权宜之计
B.表明新政府获得民众支持
C.扭转中国外贸长期不利局面
D.旨在巩固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关税改革是稳定财政的需要,是为了巩固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地位,进而巩固统治,D项正确;此次关税改革获得一定的关税自主权是通过签订国际条约来实现的,并非权宜之计,排除A项;材料未显示新政府获得民众支持,排除B项;这次关税改革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外贸长期不利局面,排除C项。
3.[跨学科·跨数学]某学者基于《明夷待访录》中有关古代赋税改革的论述提出了“黄宗羲定律”。该定律用公式表述为bn=a+nX,其中bn是n次改革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革次数。该学者意在 (   )
A.表明苛捐杂税的增多为历史必然
B.解读税制改革将并税加征合法化
C.抨击历代税制改革导致王朝灭亡
D.揭开“明税重,暗税轻”的真相
解析 中国历史上的税制改革如两税法、一条鞭法等都意图将多种税合并,但黄宗羲认为这些并税中暗含着很多苛捐杂税,该学者提出的公式则形象地揭示了税制改革的实质,指出税制改革就是将并税加征合法化,故选B项;增加苛捐杂税是封建王朝衰落时期统治者惯用的手段,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A项错误;两税法等税制改革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政府的财政困难,但不能说税制改革导致王朝灭亡,C项错误;这一公式揭露的是封建王朝“明税轻,暗税重”的真相,D项错误。
4.[2024江苏连云港检测]乾隆至道光年间,粤海关收取的关税多以银两方式上缴,这些银两被回炉重新熔炼成规格、成色统一的银锭后再上交国库。随着咸丰九年(1859年)粤海新关的成立,大部分关税所收银两不再重铸,而是直接以银元的形式支付战争赔款和外债。这一变动导致(   )
A.晚清的货币形制实现国际化
B.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C.民众赋税负担因赔款而加重
D.清廷彻底丧失对海关的控制权
解析 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前,海关税收最终上交国库,但咸丰九年(1859年)成立新海关后,大部分关税以银元的形式支付战争赔款和外债,体现了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加强,反映了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B项正确。材料中以银元形式支付战争赔款和外债的是关税所收银两,并没有货币形制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关税收入,不涉及民众的赋税,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中国海关的半殖民地化,列强没有完全控制中国海关,排除D项。
5.[2023广东二模]宋徽宗颁布的《政和令格》规定:“品官之家,乡村田产得免差科(差役和赋税),一品一百顷,二品九十顷,下至八品二十顷,九品十顷,其格外数,悉同编户。”该规定有利于(   )
A.维护原有的均田制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促进户籍制度改革
解析 据材料可知,宋徽宗时,品官之家获得乡村田产得免差科的特权,并且根据官位等级确定免差科田亩的数额,这样会刺激官员在乡村占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土地拥有者需要向官府交税,因此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说法符合题意,B项正确;唐代中期均田制已经无法维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商业发展,不能得出“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户籍制度改革的信息,排除D项。
6.[天星原创]《周礼·地官司徒》曰:凡均力政(力役之征),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不收地守、地职,不均地政。这些举措表明,周代(   )
A.积极推行社会救济与优抚
B.有效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
C.实行较为开明的赋役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迅速
解析 根据材料“凡均力政(力役之征),以岁上下”等可知,周代赋役征收标准依据每年的收成好坏来确定。根据材料“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可知,发生灾荒等,则免除力役和赋税。由此推知,实行较为开明的赋役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赋役的规定,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开明的赋役政策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但B项中的“各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内容与封建土地私有制关系不大,排除D项。
7.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推行“输籍之法”:由中央制定户等及纳税标准,各州县官长以此核定每户的征课并载入定簿,“凡民间课输,皆籍其数,使州县长吏不得以走弄出没”。这表明,输籍法(   )
A.是对均田制度的重大调整
B.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
C.有利于防止地方官营私舞弊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解析] 材料说明,中央确定户等划分标准及相应的赋役,地方以此核定各户的等级并载入簿册,这有利于保证赋役征发,也使得地方官吏不能“走弄出没”即随意征派和勒索,故C项正确;这不是对均田制度的重大调整,没有改变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这也不能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故A、B、D三项错误。
8.780年,唐朝开始实行“居人之税”,即规定在纳税过程中不再区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现在居住地方为准登入户籍纳税。同时也不分贵贱和身份,每个人都要履行纳税义务。这一政策(   )
A.确保了税收公平
B.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体现了赋役制度的进步
[解析] 根据材料“唐朝”“规定在纳税过程中不再区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现在居住地方为准登入户籍纳税。同时也不分贵贱和身份,每个人都要履行纳税义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这一政策打破了征税对象的地域、身份限制,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体现了赋役制度的进步,故D项正确;A项中“确保了”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平原则,排除;征税范围的扩大、征税名目简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信息,C项错误。
9.明朝万历年间,政府规定并广泛推行统一役法,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项徭役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从长期来看,政府这一举动(   )
A.彻底改变了明朝的货币体系
B.使其在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有利于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
D.推动了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一条鞭法,这一赋税制度改革中,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同时加速了白银货币化历程,有利于中外商业贸易的往来,C项正确;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白银货币化历程,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明朝的货币体系,排除A项;在赋税改革之前,中国在外贸中也处于出超地位,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排除D项。
10.(2024·沈阳)1886年,清政府总税务司署发布通令,补充对进口货物的验放规定。各关在实行进口货物检验时,要求货商到场查看,并亲自搬移货物及拆包开箱,对因查验而损坏的货物,海关概不负责。这一规定(   )
A.利于整顿对外贸易秩序
B.加剧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C.强化清廷的市场主导权
D.提升中国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总税务司署于1886年发布通令,补充了对进口货物的验放规定,这有利于整顿进口贸易,规范对外贸易秩序,A项正确;材料中清政府的做法不会加剧西方对华商品输出,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清政府总税务司署履行其职责,为进口贸易提供较良好的环境,并非强化清廷的市场主导权,排除C项;材料内容涉及的是正常的进口贸易活动,没有体现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排除D项。
11.(2024·海口)20世纪90年代之前,各省(市)每年需向中央缴纳固定的税额,1993年,中央税收占全国税收的20%;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其目标是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1994年以后中央税收比重提升到50%以上。上述变化(   )
A.脱离了中国社会的现实
B.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C.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D.高度强化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税收由地方缴纳的固定税额转向“分税制”,并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这说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能力,B项正确;税收改革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的,排除A项;税收改革是为了更好为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排除C项;20世纪90年,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强化计划经济体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2.如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
制度 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 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 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不去可纳绢或布代役 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
两税法 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
A.封建剥削减轻 B.货币经济发展
C.人身控制加强 D.实物地租消失
[解析] 根据材料“租庸调制”“两税法……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等信息可知,租庸调的赋税制度主要以收取实物为主,并且课税名目繁杂,而两税法以人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税额概以钱计,即收取货币为主,因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下由收取实物税为主到货币税为主的转变,体现了货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没有体现封建剥削程度,无法得出封建剥削减轻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标准,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体现了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排除C项;两税法规定税额以钱计算,但不代表实物地租消失,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皖江名校联盟联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刘晏说:“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提出赋税征课的三个原则:一是“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二是“知所以取,人不怨”。也就是说,课税既要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要使百姓不感到沉重负担,并在实施中力求做到。三是视农业丰歉调整生产者的税赋负担,对农民实行“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的政策……他在大历年间曾对户税、地税进行整顿,改变税率,把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改革盐法盐制,创立常平盐制度。他采取自由经营方式进行盐法改革。
——摘编自丛建阁、刘振锋《山东地区古代赋税制度与赋税思想及其启示》
材料二 清朝建立后,田赋征纳仍遵行一条鞭法,按明朝万历年间的则例征收,地赋和丁赋分别征课。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地银和丁银分别征收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人口增长快于土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又不断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农民不断丧失土地,又要承担沉重的丁赋,所以无地农民被迫逃隐,既影响了国家税收,又造成社会不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针对“户口日增,地未加广”的情况,规定以现在丁册为常额,固定丁银数量,此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将固定的丁银首先在广东摊丁入亩征收,并逐渐推行于全国。地税从此称为“地丁”,这就是清朝“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摊丁入亩,地丁完全按田亩征收,无论豪绅富户还是一般农民,田多则赋多,无田则无税,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
——摘编自张守军《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刘晏赋税思想的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9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可知,增加人口与赋税增长相结合;据材料一“课税既要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要使百姓不感到沉重负担”可知,有限度地进行课税;据材料一“对农民实行‘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的政策”可知,根据农民收入调整税赋负担;据材料一“把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可知,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据材料一“改革盐法盐制,创立常平盐制度。他采取自由经营方式进行盐法改革”可知,其推进以自由经营为特征的盐法改革。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地银和丁银分别征收的弊端日益突出”可知,原有赋税制度的弊端;据材料二“土地又不断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农民不断丧失土地,又要承担沉重的丁赋,所以无地农民被迫逃隐,既影响了国家税收,又造成社会不稳”可知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据材料二“规定以现在丁册为常额,固定丁银数量”可知,固定丁银数量为改革创造条件。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将固定的丁银首先在广东摊丁入亩征收,并逐渐推行于全国”可知,废除了人头税,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材料二“无论豪绅富户还是一般农民,田多则赋多,无田则无税,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可知,赋税更趋公平,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结合所学可知,人头税的废除,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人丁不再作为纳税标准,这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人口增殖的作用;最后,国家根据土地数量纳税,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
答案 (1)内涵:增加人口与赋税增长相结合;推进以自由经营为特征的盐法改革;有限度地进行课税;根据农民收入调整税赋负担;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6分,任答3点即可)
(2)原因:原有赋税制度存在较多弊端;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固定丁银数量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4分,任答2点即可)简要评价:这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废除了人头税,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赋税更趋公平,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人口增殖的作用。(5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