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它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它”是指( )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2.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继续实行“三三制”政策,要求解放区县以上政府聘请一些进步的工商业人士,以及有相当声望的、赞成反美反蒋、赞成民主和减租减息等基本纲领和政策而又没有逃跑的开明绅士担任参议、咨议,或吸纳他们参加一定的工作。这一精神的贯彻( )
A.使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B.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
C.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为新中国的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
3.万隆会议之前,中国政府在对相关与会国的政治态度做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方针:团结“和平中立国家”、争取“接近和平中立国家”、影响“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孤立并分化“反对和平中立国家”。此举意在( )
A.促成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扩大国际和平统一战线
C.清除西方殖民势力残余 D.遏制世界战争潜在力量
4.武汉市喻桥乡贫民陈汉友在解放前没有耕牛农具,土地很少,每年只收七担谷,一年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八个月之久。土地改革后,他家里有田地十五亩四分,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这一变化说明( )
A.土改在解放区全面展开 B.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C.社会主义革命成果显著 D.工业化建设条件已成熟
5.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为争取有利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和睦的周边关系,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主要包括( )
①掀起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热潮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解决
④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我国且实际施工的150项工程的空间分布如下表。
地区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北京 河南 河北 内蒙古 山西 江西 湖南 湖北 安徽 陕西 甘肃 四川 云南 新疆
数量 24 22 10 4 10 5 5 15 4 4 3 1 24 8 6 4 1
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近代工业的畸形布局得到改善
C.城市区域分布均衡合理 D.“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得以落实
7.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作重点转移问题。会议提出:“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决议的意义在于( )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建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C.解决了政企不分的问题 D.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
8.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调整粮食收购价格、范围,又于第二年进一步扩大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粮食品种的范围、拓宽粮食收购渠道。这些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B.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C.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D.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9.电视剧《繁花》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生动鲜活的市井画卷,表面是饮食男女,内里是山河岁月,展示并深入剖析了90年代勇敢坚韧、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结合所学,此时中国( )
A.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D.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0.198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如供销活动权;自行任免工作人员、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有权确定本企业产品价格等等。这些规定表明( )
A.经济体制改革深入 B.削弱冲击全民所有制
C.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D.凸显职工的主体地位
1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些思想理论都(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 D.指导了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2.1980年,浙江省某县一衬衫总厂以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为要义,实施全面改革。工厂由一个濒临破产的县级小厂成为省一流企业的同时,力主改革的时任厂长却成为了一个不太受欢迎的人,甚至有部分老工人向省里写信状告他。这说明( )
A.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放思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
C.产业结构调整引发利益冲突 D.对外开放步伐需要循序渐进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基础,准备和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策动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内迁。内迁工厂大多数是当时中国工业界各行业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厂。如内迁民营工厂中大鑫制罐厂、上海机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华生及华成电器厂等,都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名列各行业前茅的者。内迁的国营工厂多数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这些工厂的内迁,不仅把当时沿海地区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大后方,更重要的是使大批工业科技人才和熟练技工汇集到大后方,据1941年的统计,内迁的工程技术人员达2万余人。
——摘编自黄立人《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工业科技》
材料二:1964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8月,中央作出了在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大规模建设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1964年投资的三倍。根据1984年普查,在中西部建成了1945个大型企业、科研设计院所。三线建设无论规模还是时间跨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涉及国防安全,三线建设当时不见诸报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内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三线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合作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以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先进技术。1952年巴黎统筹委员会建立了中国委员会,对中国实行更加严厉的贸易特别禁运清单,禁止与中国贸易的种类达到295种,比苏联和东欧国家还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60年代末。1969年美国宣布允许与中国进行非战略性货物贸易,宣告美国对华“禁运”政策的解冻。1972年美国政策宣布,废除“中国差别”,使中国与西方市场的联系重新开启。1979年中美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1983年又签署关于美国向中国转让技术的有关文件,将中国提升为“友好的非盟国”待遇。
——据余万里《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及其限制》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发展“三资”企业,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起步参与国际循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广泛参与到国际产业分工,到2009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0年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十八大以来,中国全方位参与国际大循环,并融入国际产业链。中国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倡导和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议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让各方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全面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据郑有贵《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从题干可知,它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选B项。抗日战争胜利不是“结束军阀割据”,也没有实现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排除A项。抗美援朝是对外战争,不属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排除C项。西藏和平解放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存在“结束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得以延续,这为新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积累了经验,D项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民族解放战争指的是抗日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蒋介石政权、地主阶级都被排除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之外,范围没有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中国政府在对待参与万隆会议的国家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态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敌对力量,扩大国际和平统一战线,B项正确;促进亚非会议的成功并不是中国能决定的,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当时的中国国力尚弱,并不能遏制世界战争潜在的力量,排除D项。故选:B。
4.答案:B
解析:题干重点说明的是土地改革后农民生活的改善,故选B项。一个地区的土改不能说明土改在解放区全面展开,排除A项;社会主义革命是三大改造时期,农业上的政策是成立生产合作社,将农民土地私有改造为公有,排除C项;题干不能说明工业化建设条件已成熟,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所给时间为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就是1953年7月后。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年,就掀起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热潮,排除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②正确;日内瓦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③;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符合材料“为争取有利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和睦的周边关系,”,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②④,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
6.答案:B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这一决议的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D项正确;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外开放,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 984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A
解析:1992年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的,故选A;材料与产业结构无关,排除B;材料与国企改革无关,排除C;D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排除。
9.答案:A
解析: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积极推进该目标的建立,故选A项;“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B项;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从过去侧重引进为主发展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排除C项;“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1956年,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如供销活动权;自行任免工作人员、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有权确定本企业产品价格等等”可知,这些规定表明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故A正确;B.材料没有涉及全民所有制,故B错误;C.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错误;D.材料没有涉及职工的主体地位,故D错误。
1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理论都是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A项正确;BCD项符合毛泽东思想,排除BCD项。故选:A。
12.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1980年,浙江省某县一衬衫总厂以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为要义,实施全面改革。工厂由一个濒临破产的县级小厂成为省一流企业的同时,力主改革的时任厂长却成为了一个不太受欢迎的人,甚至有部分老工人向省里写信状告他”可知,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放思想,故A正确;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是在19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错误;C.材料中没有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故C错误;D.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故D错误。
13.答案:(1)适应抗战需要;以大企业和技术设备先进企业为主;包括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规模巨大;工业内迁带动了技术设备、人才的内迁。(任答3点)
(2)成就:推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强了国防建设;推动了西部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
原因: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任答2点)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基础,准备和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策动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内迁”可知,适应抗战需要;根据材料“内迁工厂大多数是当时中国工业界各行业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厂”可知,以大企业和技术设备先进企业为主;根据材料“如内迁民营工厂中大鑫制罐厂、上海机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华生及华成电器厂等,都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名列各行业前茅的佼佼者”可知,包括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和规模巨大;根据材料“不仅把当时沿海地区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大后方”可知,工业内迁带动了技术设备、人才的内迁。
(2)成就:根据材料“二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1964年投资的三倍”可得出推进了我国现代化进程;根据材料“根据1984年普查,在中西部建成了1945个大型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可得出加强了国防建设,这也推动了西部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
原因:根据材料“1964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和所学可知,这时期我国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为三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根据材料“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1964年投资的三倍”可得出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成就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14.答案:(1)特点:程度上,限制非常严格;领域上,涉及面非常广;时间上,持续时间长;后期限制有所放松;具有意识形态色彩。
原因: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自身实力大为削弱;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需要改善与中国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压力;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际影响力增强;美苏关系缓和。
(2)发展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以引进外资、技术和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国际循环;入世后,中国自身制造业发展基础上,以对外贸易广泛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十八大后,中国倡导提出全球治理方案,推动全球化,全方位融入国际大循环。
意义:对中国,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改善人民生活;对世界,完善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有利于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了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美国)。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1952年巴黎统筹委员会建立了中国委员会,对中国实行更加严厉的贸易特别禁运清单,禁止与中国贸易的种类达到295种,比苏联和东欧国家还多”可得出程度上,限制非常严格;领域上,涉及面非常广;根据材料“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60年代末。”可得出时间上,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1969年美国宣布允许与中国进行非战略性货物贸易,宣告美国对华‘禁运’政策的解冻。1972年美国政策宣布,废除‘中国差别’,使中国与西方市场的联系重新开启。”可得出后期限制有所放松;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从美国方面看,70年代,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自身实力大为削弱;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需要改善与中国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压力;从中国方面看,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际影响力增强;从美苏关系看,美苏关系缓和。
(2)第一小问历程,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发展‘三资’企业,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起步参与国际循环。”可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以引进外资、技术和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国际循环;根据材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广泛参与到国际产业分工,到2009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0年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可得出入世后,中国自身制造业发展基础上,以对外贸易广泛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根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全方位参与国际大循环,并融入国际产业链。中国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倡导和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得出十八大后,中国导提出全球治理方案,推动全球化,全方位融入国际大循环。第二小问意义,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对中国方面看,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改善人民生活;从对世界方面看,完善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有利于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了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