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梯度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梯度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2 20: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5课
一、素养达标
1.(2024·广东惠州统考)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汉武帝下诏严加督责,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当免。”汉武帝此举(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打击了豪强势力
2.(2023·浙江绍兴期末)《晋书·段灼传》中记载了段灼曾上表给晋武帝: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
A.已成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
B.选拔官员非常重视品德与才能
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并完善了官员的考核制度
3.(2023·浙江高考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
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4.(2024·广东梅州校考)钱穆曾写道:“自西汉以来,早已将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唐代更是出现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说法,但是“部曲、杂户、工贾殊类”却无权参加考试。这主要体现了唐朝科举制( )
A.引领教育风尚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阶层流动 D.开放范围有限
5.(2024·福建三明一中)东魏、北齐时期,吏部铨选除看重门第外,还开启了考试取人之法,虽然录取结果并非完全取决于成绩,依然看重门第,但士族和寒人均可参加。这反映出当时( )
A.选官权力逐步下移
B.门阀势力呈现颓势
C.按才选官成为趋势
D.各个政权统治稳定
6.(2024·福建厦门湖滨中学)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官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等情况,并接受考课。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这表明此时( )
A.官吏升迁基本依据考课
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
C.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
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
7.(2024·山东日照联考)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朝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朝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8.(2023·江苏南通期末)清朝都察院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对六部、各行省、京城、宗人府和内务府衙门等官员进行监察。在地方监察中,各省总督、巡抚、按察使司、巡道共同负责地方监察工作。这反映出清朝( )
A.监察制度运作的规范性
B.官员选拔机制的完善性
C.监察主体呈现的多元性
D.吏治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9.(2024·湖南长沙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社会巨变的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论述》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摘编自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出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监察制度建设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
二、能力提升
10.(2024·陕西渭南统考)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社会制度转型对阶层流动的影响
11.(2023·四川自贡期末)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主考官苏易简恪尽职守,为免徇私,主动赴贡院避免与举子见面。此后,一经任命为知贡举(主考官)的官员必须立即锁宿,后成为常制。真宗时还两次下诏,重申这一制度,锁院制度遂得以确立。据此可知,宋代科举( )
A.保障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考试流程最为严密
C.逐渐完善了科举考试流程
D.徇私舞弊得以杜绝
12.(2023·湖北高考真题)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13.(2023·安徽滁州期末)下表为元明清三代监察制度演变,据此可知( )
朝代 机构概况 主要职责
元朝 御史台,全国划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称肃政廉防使司 定期巡察本道内各路、府、州、县,监察各级官员,纠肃风俗,监督铨选等等
明朝 全国划分为四十一道监察区,设巡按御史 考察官员,复核和受理诉讼案件,照刷诸司文卷,考察政教民情,举凡吏政、刑名、治安等,无所不察
清朝 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 监察行政权、弹劾官吏权,监督科举考试和监察官吏考核权、财政审计权等
A.元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设置监察优化国家管理
C.地方监察官员权高位重
D.明朝监察重在政教民情
14.(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恒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三个问题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为儒家思想,它对我们民族性格、 民族心理的形成影响至深;二是选官制度,它按“学而优则仕”的原则,把儒家思想与做官紧紧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仕学相长的畸形发展状态,左右中国古代社会长达两千余年;三是农民问题,谁若忽视农民问题,谁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国古代社会。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者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第二单元 第5课
一、素养达标
1.(2024·广东惠州统考)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汉武帝下诏严加督责,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当免。”汉武帝此举( B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打击了豪强势力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察举制度实行之初,郡国实行不力,汉武帝下诏制定严厉的处罚办法,让察举制可以选拔出有能之士,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为西汉的盛世局面形成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地方执行不力,中央采取措施,排除A项;C、D两项材料中并无体现,排除。故选B项。
2.(2023·浙江绍兴期末)《晋书·段灼传》中记载了段灼曾上表给晋武帝: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 )
A.已成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
B.选拔官员非常重视品德与才能
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并完善了官员的考核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台阁官员选拔由中正官评定,中正官对被推荐者写出的评语称为“状”,然后分品级,居于上品的人多为权贵公卿,说明九品中正制已成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家世门第,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九品中正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信息,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属于选官制度,不是官员考核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浙江高考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C )
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解析:据材料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选官的依据是门第,唐朝出台政策打击旧士族的权益,说明魏晋之后,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门阀士族的衰落,无法得出科举取士的逐渐完善,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实现”,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4·广东梅州校考)钱穆曾写道:“自西汉以来,早已将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唐代更是出现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说法,但是“部曲、杂户、工贾殊类”却无权参加考试。这主要体现了唐朝科举制( D )
A.引领教育风尚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阶层流动 D.开放范围有限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虽然自西汉以来国家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入仕途,唐朝科举制更是进一步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但部曲、杂户、工商群体还是被排除在外,这说明唐朝科举制的开放范围有限,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唐朝科举制的地位以及报考的资格,不能由此得出引领教育的风尚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社会稳定的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但材料未涉及社会阶层流动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4·福建三明一中)东魏、北齐时期,吏部铨选除看重门第外,还开启了考试取人之法,虽然录取结果并非完全取决于成绩,依然看重门第,但士族和寒人均可参加。这反映出当时( B )
A.选官权力逐步下移
B.门阀势力呈现颓势
C.按才选官成为趋势
D.各个政权统治稳定
解析:根据材料“虽然录取结果并非完全取决于成绩,依然看重门第,但士族和寒人均可参加”可知,士族和寒人均可参加考试,反映了寒人地位的上升和门阀势力呈现颓势,B项正确;材料未说明选官权力下移,排除A项;C项与材料“依然看重门第”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项。
6.(2024·福建厦门湖滨中学)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官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等情况,并接受考课。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这表明此时( A )
A.官吏升迁基本依据考课
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
C.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
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
解析:根据材料“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官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等情况,并接受考课。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官吏都要接受考课,根据政绩进行赏罚,A项正确;仅凭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儒法杂糅”,排除B项;材料涉及官吏考核,与官员选拔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涉及官吏考核,无法得出“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4·山东日照联考)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朝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朝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B )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汉时期每年考察县官任职情况的上计制度,到唐朝考核县官德、勤、能、绩的考绩制度,再到明朝考满和考察的两者相辅,我国古代县官政绩考核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实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非变化的实质,排除A项;“监察制度不断完善”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3·江苏南通期末)清朝都察院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对六部、各行省、京城、宗人府和内务府衙门等官员进行监察。在地方监察中,各省总督、巡抚、按察使司、巡道共同负责地方监察工作。这反映出清朝( C )
A.监察制度运作的规范性
B.官员选拔机制的完善性
C.监察主体呈现的多元性
D.吏治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都察院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各省总督、巡抚、按察使司、巡道共同负责地方监察工作,反映监察主体的多元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的运作,排除A项;“官员选拔机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吏治管理体系的效果,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4·湖南长沙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社会巨变的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论述》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摘编自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出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监察制度建设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
答案:(1)背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各诸侯国的改革变法,使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或郡县制逐渐推行,官吏的选拔任用逐渐取代贵族世卿世禄制);官场滋生腐败;诸子百家提出了治国治官的理论。
(2)特点:宋初:实行高薪养廉;明初:实行重刑惩处贪官,促进廉政建设。
原因:预防和减少贪腐发生;维护统治。
(3)作用: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监督,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利于规范官员执政行为,防范贪腐,提高行政效率;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解析:(1)背景:由材料一“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可归纳为,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由材料一“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可归纳为,当时官场开始滋生腐败;由材料一“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可归纳为,诸子百家提出了治国治官的理论。
(2)特点:由材料二“实行……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适是最为优厚的”可知,宋初实行高薪养廉;由材料三“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可知,明初实行重刑惩处贪官,促进廉政建设。
原因:由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直接和根本两方面入手分析,其直接原因是预防和减少贪腐发生,其根本原因是维护封建统治。
(3)作用: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实施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监督,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利于规范官员执政行为,防范贪腐,提高行政效率;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二、能力提升
10.(2024·陕西渭南统考)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反映了( D )
A.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社会制度转型对阶层流动的影响
解析: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军功爵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平民得以成为军功地主。这说明社会制度的转型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项正确;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体现不出材料中的变化,故A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B项错误;秦汉时期仍然有世袭制,比如皇位的继承,故C项错误。故选D项。
11.(2023·四川自贡期末)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主考官苏易简恪尽职守,为免徇私,主动赴贡院避免与举子见面。此后,一经任命为知贡举(主考官)的官员必须立即锁宿,后成为常制。真宗时还两次下诏,重申这一制度,锁院制度遂得以确立。据此可知,宋代科举( C )
A.保障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考试流程最为严密
C.逐渐完善了科举考试流程
D.徇私舞弊得以杜绝
解析:根据材料“真宗时还两次下诏,重申这一制度,锁院制度遂得以确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宗时期,主考官苏易简开启了主考官锁宿制度,宋真宗时期,确立了锁院制度,反映了科举制流程不断完善,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宋朝科举流程的规范和完善,不涉及阶层流动,排除A项;“最为严密”一词不恰当,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锁院制度有利于减少徇私舞弊,“杜绝”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湖北高考真题)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A )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解析:根据“明代湖北进士分布示意图”可知,武昌府与黄州府是进士人数最多的两个地区,据“明代湖北籍人物著作府域分布图”可知,府域最多的地区依旧为黄州府和武昌府,进士人数多能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而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提升人才选拔率,A项正确;交通条件不是制约人才分布格局的核心因素,排除B项;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明代湖北籍人物著作府域分布”与“明代湖北地区人口分布”是两个概念,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3·安徽滁州期末)下表为元明清三代监察制度演变,据此可知( B )
朝代 机构概况 主要职责
元朝 御史台,全国划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称肃政廉防使司 定期巡察本道内各路、府、州、县,监察各级官员,纠肃风俗,监督铨选等等
明朝 全国划分为四十一道监察区,设巡按御史 考察官员,复核和受理诉讼案件,照刷诸司文卷,考察政教民情,举凡吏政、刑名、治安等,无所不察
清朝 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 监察行政权、弹劾官吏权,监督科举考试和监察官吏考核权、财政审计权等
A.元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设置监察优化国家管理
C.地方监察官员权高位重
D.明朝监察重在政教民情
解析:材料反映出元明清三代监察机构演变体现设置监察优化国家管理,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元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地方监察官员权高位重,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明朝监察重在政教民情,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恒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三个问题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为儒家思想,它对我们民族性格、 民族心理的形成影响至深;二是选官制度,它按“学而优则仕”的原则,把儒家思想与做官紧紧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仕学相长的畸形发展状态,左右中国古代社会长达两千余年;三是农民问题,谁若忽视农民问题,谁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国古代社会。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者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答案:观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选官制度的重要依据。
评析:汉武帝时期,汉朝建立察举制作为选官的主要方式。在察举制度下,地方依据个人的才能与品德向中央推荐人才,选拔官员。在品德考察方面,尤其重视儒家思想强调的“孝廉”。
魏晋时期,在选官制度上九品中正制逐渐确立。在九品中正制下,政府设置中正官,对地方人才进行考核,并划分为九个等级进行选拔。选拔的主要依据是家世和品行。在品行方面,尤其重视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传统道德。
隋唐以来,科举制度逐渐形成、发展。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进士、明经两科。其中明经科主要考查对儒家经典的记诵能力。明清时期,科举制逐渐发展为以八股取士为主。其考查内容主要是儒家“四书五经”。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多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儒家思想成为选官制度的重要依据。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首先,根据材料“二是选官制度,它按‘学而优则仕’的原则,把儒家思想与做官紧紧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仕学相长的畸形发展状态,左右中国古代社会长达两千余年”可确定观点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选官制度的重要依据。其次,根据所学进行评析,如汉朝察举制在品德方面考查的标准就是儒家思想强调的“孝廉”;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标准是家世和品行,而在品行方面的标准就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传统道德;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考查的重点就是儒家的四书五经。最后,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多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儒家思想成为选官制度的重要依据。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