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0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北京顺义统考)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立法工作因各种原因五次搁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 )
A.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
D.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
2.(2024·吉林通化)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并将之推向全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前者是人的解放,后者是土地的解放。这表明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特征是( )
A.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
B.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
C.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D.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法典起草
3.(2024·福建龙岩期中)我国颁布的1982年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共24条,比1954年宪法中多出5条,比1975年宪法中多出20条,比1978年宪法中多出8条。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 )
A.是新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宪法
B.反映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制已完善
D.更加重视保障公民权利
4.(2024·黑龙江哈九中)1982年宪法自通过至今共经历了四次修改。在某次对宪法的修改中,宪法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变化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B.宪法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C.经济计划在我国已退出历史舞台
D.改革开放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5.(2024·山东德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的立法宗旨规定在第一条之中;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用以保护自然人的生命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基本民事权利;增设居住权,用以满足特殊情况下人们对生活居住的需要;等等。这主要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A.在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B.“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定位
C.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完整性
D.回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6.(2024·河北衡水武强中学)1950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1951年3月,党中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这些举措( )
A.旨在加强党中央的集中领导
B.适应了社会主义的改造
C.利于推动党的精神文明建设
D.推进“一五”计划的进程
7.(2024·江苏南京溧水高级中学)下表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国家召开这些会议旨在( )
时间 会议名称 概况
1950年9月25日至30日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表彰了33名突出的英雄模范人物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 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授予464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5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 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授予853个全国先进集体称号,授予4703人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1959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 全国工交群英会 受邀代表6576人,代表全国360多万名先进生产者
A.鼓舞人民群众投身“一五”建设
B.推动国民经济恢复
C.激发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D.宣扬个人英雄主义
8.(2024·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李强总理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八九十年代江浙地区浙商创造的“四千”精神,就是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这种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永不过时,永远需要。“四千”精神的提出( )
A.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B.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深化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9.(2023·天津武清期末)民法是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之前,中国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尽管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法典的编纂,但这些法典大都是刑法,其中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亦采取刑罚的手段调整之,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纵观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民法观念不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
——摘编自房绍坤《中国民法
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材料二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
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并指出其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分析其颁布的主要意义,并归纳古今中国民法的发展趋势。
二、能力提升
10.(2024·福建龙岩一中)1953年的《选举法》确定了农村与城镇每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82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比例缩小为4?1,2010年的《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的修订过程说明(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B.城乡之间实现均衡发展
C.我国基本政治制度逐步成熟
D.基层民主取得重大突破
11.(2023·云南普洱期末)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中国法治建设应达到更高程度。这反映出新时期中国( )
A.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推性
B.依法治国对社会要求的多元性
C.社会发展对法制建设的紧迫性
D.社会发展与依法治国的同步性
12.(2023·贵州黔南期末)2023年,贵州“村超”(榕江县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爆火“出圈”,每场比赛都有上万观众,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20亿次,社会各界名人踊跃点赞,民族歌舞来助阵,手工艺品作奖励,赶着民俗办比赛,热闹场面兴名气……被媒体称为“世界级体验”。这体现了乡村文化建设( )
A.需依托当地物质文化遗产
B.需要传统与时尚相结合
C.要不断品牌化商业化
D.只能借助网络大力宣传
13.(2023·安徽宣城期末)1950年评选出的新中国第一代劳模主要是革命战争中已逝的英雄和烈士,以及积极生产的先进工作者。1956年劳模评选开始从强调体力劳动转为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2005年第一次将进城务工人员及民营企业家列入评选范围。这表明我国的劳模评选( )
A.符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
B.缺乏合理的统一标准
C.体现了主流劳动价值观念的变化
D.人员结构长期不合理
14.(2024·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世纪60年代初,雷锋在日记中写道:“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 简介
张秉贵(1918—1987年) 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进喜(1923—1970年)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等职务。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黄大年(1958—2017年) 1977年,他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他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他被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雷锋认识的理解。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一、素养达标
1.(2023·北京顺义统考)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立法工作因各种原因五次搁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 C )
A.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
D.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
解析:材料“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强调的是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走向健全,C项正确;“依法治国”方略是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的,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并非是体系的形成,B项排除;材料与小康社会目标无关,D项排除。故选C项。
2.(2024·吉林通化)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并将之推向全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前者是人的解放,后者是土地的解放。这表明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特征是( A )
A.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
B.开始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
C.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D.以苏联为师的基本法典起草
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根据地与解放区社会改造的核心实践”“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以立法的形式整理、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和成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2010年底,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排除C项;材料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成就的总结,没有体现向苏联学习,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福建龙岩期中)我国颁布的1982年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共24条,比1954年宪法中多出5条,比1975年宪法中多出20条,比1978年宪法中多出8条。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 D )
A.是新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宪法
B.反映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制已完善
D.更加重视保障公民权利
解析:根据材料“1982年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共24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总纲》后面,并且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比之前要多,说明1982年宪法更加重视保障公民权利,D项正确;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五四宪法”,排除A项;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排除B项;1982年宪法并不能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已经完善,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4·黑龙江哈九中)1982年宪法自通过至今共经历了四次修改。在某次对宪法的修改中,宪法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变化表明( B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B.宪法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C.经济计划在我国已退出历史舞台
D.改革开放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解析:由材料可知,1982年宪法至今不断修订,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说明宪法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B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排除A项;我国并未取消经济计划,排除C项;材料强调宪法的变化,不属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山东德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的立法宗旨规定在第一条之中;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用以保护自然人的生命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基本民事权利;增设居住权,用以满足特殊情况下人们对生活居住的需要;等等。这主要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 )
A.在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B.“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定位
C.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完整性
D.回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重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因此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用以保护人民的基本民事权利,增设居住权,用以保障人民的居住需求,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定位,B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其他法律进行对比,无法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部分内容,体现不出法律内容的完整性,排除C项;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内容与市场经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4·河北衡水武强中学)1950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1951年3月,党中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这些举措( C )
A.旨在加强党中央的集中领导
B.适应了社会主义的改造
C.利于推动党的精神文明建设
D.推进“一五”计划的进程
解析:根据材料“《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及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中共中央决定对全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整顿,在全体党员中进行一次关于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八项条件的教育,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的教育,这有利于推动党的精神文明建设,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党中央的集中领导,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至1956年,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一五”计划实施于1953年至1957年,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C项。
7.(2024·江苏南京溧水高级中学)下表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国家召开这些会议旨在( C )
时间 会议名称 概况
1950年9月25日至30日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表彰了33名突出的英雄模范人物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 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授予464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5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 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授予853个全国先进集体称号,授予4703人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1959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 全国工交群英会 受邀代表6576人,代表全国360多万名先进生产者
A.鼓舞人民群众投身“一五”建设
B.推动国民经济恢复
C.激发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D.宣扬个人英雄主义
解析:根据本题材料,这些重要会议的召开宣传和弘扬了模范人物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和精神,目的是激发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和干劲,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与材料中表彰“战斗英雄”“工农兵劳动模范”“工交群英会”的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1952年底,解放前被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人,忽视集体,材料中被表彰的人是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的,不属于个人英雄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4·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李强总理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八九十年代江浙地区浙商创造的“四千”精神,就是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这种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永不过时,永远需要。“四千”精神的提出( B )
A.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B.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深化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解析:根据本题材料可知,党和国家把浙商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归纳为“四千”精神,强调其永不过时,永远需要,丰富了中华文明内涵,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A项;弘扬浙商创业的“四千”精神与“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化无关,排除C项;“四千”精神倡导的是创业进取,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直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天津武清期末)民法是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之前,中国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尽管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法典的编纂,但这些法典大都是刑法,其中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亦采取刑罚的手段调整之,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纵观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民法观念不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
——摘编自房绍坤《中国民法
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材料二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
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并指出其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分析其颁布的主要意义,并归纳古今中国民法的发展趋势。
答案:(1)原因:专制统治长期存在;民刑不分,偏重刑法;自然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盛行;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宗法制的影响。
(2)历程: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9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2021年民法典正式实施。
特点:阶段性和渐进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逐步完善。
(3)地位: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意义: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趋势:从专制到民主。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纵观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可以得出,民刑不分,偏重刑法;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思想观念等方面作答,即政治上专制统治长期存在;经济上自然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盛行;思想上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另外宗法制度、宗法观念的影响等等,都不利于对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保护。
(2)历程:根据材料二“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可以得出,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根据材料二“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可以得出,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根据材料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可以得出,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根据材料二“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可以得出,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2021年民法典正式实施。
特点: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民法典经历了80年代、90年代、21世纪等不同阶段的发展,可以得出阶段性和渐进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法典不断发展完善,可以得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逐步完善。
(3)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解决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二、能力提升
10.(2024·福建龙岩一中)1953年的《选举法》确定了农村与城镇每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82年修改选举法时,将这一比例缩小为4?1,2010年的《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的修订过程说明( A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B.城乡之间实现均衡发展
C.我国基本政治制度逐步成熟
D.基层民主取得重大突破
解析:材料“1953年的《选举法》确定了农村与城镇每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2010年的《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我国城乡代表名额逐渐趋向平等,说明我国在不断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A项正确;我国城乡并未实现均衡发展,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并非基本政治制度,排除C项;基层民主指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主要有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23·云南普洱期末)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中国法治建设应达到更高程度。这反映出新时期中国( D )
A.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推性
B.依法治国对社会要求的多元性
C.社会发展对法制建设的紧迫性
D.社会发展与依法治国的同步性
解析:材料“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中国法治建设应达到更高程度”说明社会发展与依法治国的同步性,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是怎么相互推动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发展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没有关于“依法治国对社会要求的多元性”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发展与依法治国的同步性而非紧迫性,如果强调紧迫性,材料更应该强调我国的法制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法制建设的发展,材料没有这层意思,排除C项。故选D项。
12.(2023·贵州黔南期末)2023年,贵州“村超”(榕江县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爆火“出圈”,每场比赛都有上万观众,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20亿次,社会各界名人踊跃点赞,民族歌舞来助阵,手工艺品作奖励,赶着民俗办比赛,热闹场面兴名气……被媒体称为“世界级体验”。这体现了乡村文化建设( B )
A.需依托当地物质文化遗产
B.需要传统与时尚相结合
C.要不断品牌化商业化
D.只能借助网络大力宣传
解析:根据材料“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20亿次,社会各界名人踊跃点赞,民族歌舞来助阵,手工艺品作奖励,赶着民俗办比赛,热闹场面兴名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州举办足球比赛,不仅有足球,还有民族歌舞、民俗表演,引来全国各地的观众,网络热度高,而“村超”之所以能够“出圈”,在于它不仅有传统文化,也有时尚的新鲜事物,体现了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传统与时尚相结合,B项正确;民俗表演等并不是物质文化遗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乡村文化建设要兼顾传统与时尚,没有体现商业化,排除C项;“只能”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23·安徽宣城期末)1950年评选出的新中国第一代劳模主要是革命战争中已逝的英雄和烈士,以及积极生产的先进工作者。1956年劳模评选开始从强调体力劳动转为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2005年第一次将进城务工人员及民营企业家列入评选范围。这表明我国的劳模评选( C )
A.符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
B.缺乏合理的统一标准
C.体现了主流劳动价值观念的变化
D.人员结构长期不合理
解析:根据材料革命战争中“已逝的英雄和烈士,以及积极生产的先进工作者”“从强调体力劳动转为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第一次将进城务工人员及民营企业家列入评选范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的评选标准发生了变化,体现了主流劳动价值观念的变化,C项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排除A项;劳模评选的标准与时代要求有关,不会完全统一,排除B项;“长期不合理”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4.(2024·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世纪60年代初,雷锋在日记中写道:“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 简介
张秉贵(1918—1987年) 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进喜(1923—1970年)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等职务。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黄大年(1958—2017年) 1977年,他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他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他被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雷锋认识的理解。
答案:(1)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结合时代背景对雷锋的认识进行论述。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劳动者奉献的角度论述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需要社会主义劳动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角度论述。
②结合三位人物的卓越贡献和拼搏精神进行论述。从张秉贵作为普通劳动者扎根基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角度论述;从铁人王进喜为中国石油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角度论述;从黄大年作为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角度论述。
③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劳动观和价值观。
(2)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解析:理解:根据雷锋生活的时代,从当时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的奉献精神角度切入。如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充分调动各阶层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因此雷锋在这一时期被官方宣扬,充分体现了当时国家建设的社会大环境。根据材料中所列的三位人物,如张秉贵是售货员,王进喜是石油工人,黄大年是科技工作者,三人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但是都体现了奉献精神,因此,从这一角度切入即可。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劳动观和价值观简要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