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7课
一、素养达标
1.(2024·河南周口项城一中)《管子》记载“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并提出“决水潦,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修饥馑,救灾害,振罢露(疲敝困乏),则国家定”等措施。其意在强调( )
A.灾害形成源于自然因素
B.国家治理在防灾中的作用
C.减灾救灾手段的多样性
D.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2.(2024·山东实验中学)在古代中国,姓或氏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期,统治者才有姓,氏则是统治者颁给有功、有土地或有职官的贵族;战国时期,平民开始有僭越或冒用姓氏的情况。但秦汉以后,姓氏普及于一般平民。秦汉以后姓氏普及是( )
A.华夷族群的认同
B.登录户籍的需要
C.人口迁徙的频繁
D.统一国家的建立
3.(2024·广东普通高中调研)两汉时期,人们旅行时必须携带通行凭证,证明自己已经完纳赋役、未遭法庭传唤、非在逃罪犯。凭证上有旅行者的姓名、县里、年岁、旅行目的、交通工具等信息。通行凭证由基层吏员、乡、县逐级审核通过后,发给旅行者,由旅行者所经地官署一一查验、放行。上述材料反映出两汉时期( )
A.地方行政组织的分工明确
B.政府对人口迁移控制严格
C.乡里基层吏员的依法行政
D.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4.(2024·山西晋中介休一中)白籍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指专用于登记寓居江南侨州郡县的北方侨人、用白纸书写的户籍册,他们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后来,东晋王朝对白籍人口实施“土断”政策,就地编入“黄籍”(土著户籍),取消优待。这一调整( )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致使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D.消弭了南北民族间的矛盾
5.(2024·江西智学联盟联考)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 )
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
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
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
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
6.(2023·山西省际名校联考)据学者研究,明代的里甲制有三种类型:一种为华北型,由移民编成;另一种为江南型,由田主—佃户关系构成;还有一种为华南型,由宗族组织为基础编成。对此合理的解读是,明代的里甲制( )
A.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社会秩序
B.受到了主流政治思潮的影响
C.刺激了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
D.体现了基层治理的多元特征
7.(2023·安徽滁州期末)《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说明明朝优抚政策( )
A.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B.体现了儒家孝亲敬老思想
C.推动了传统宗法观念普及
D.反映了老龄化问题的严重
8.(2024·山东济宁)清朝中央政府允许民间建祠祭祖,保护宗族公共财产,还拨付银两修建牌坊,褒扬累世同居共爨(共伙、共生活)的家族。而宗族在祠堂活动中通常把忠君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并积极配合朝廷交纳赋税。这些措施旨在( )
A.利用血缘关系区别门第
B.借助尊祖敬宗和睦家庭关系
C.加强族权与皇权的配合
D.通过控制族众稳定基层社会
9.(2024·江苏扬州曹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监督举发)连坐……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种社会结构因秦的统一和汉承秦制而长期延续。国家积极推动改造乡里社会秩序,重视依法治民、以德化民。察举制推行使得乡里民众注重自我人格完善,自觉保持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与乡里社会在政治层面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成功对接。而当时土地买卖的相对自由,使财产集中加速,其中的部分“齐民”成为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乡里豪民。东汉末年,编户民不断向豪民屈从,甚至沦为了依附民,不少豪民以村屯坞堡的形式控制基层社会人口,乃至与国家相抗衡。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
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汉代,《户律》“单独成章,成为封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篇章之一”。特殊户籍在秦的基础上,增加了“侯籍”“博士弟子籍”等。平民户籍第一次被称为“编户齐民”。户籍登记一般为姓名、籍贯、爵级、住址、年龄等,户籍迁移也有一定的程序。还制定了“舍匿(首匿)”法,打击范围从逃亡者扩大到藏匿者。中央仍以上计检查地方的户口等。
——整理自林浩《中国户籍制度变迁:
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乡里社会人口管理的概况,并提炼秦汉时期乡里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代户籍管理的举措。结合所学,分析汉代户籍管理在促进社会治理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能力提升
10.(2023·山东潍坊期末)西汉初年继承秦朝分类登记户籍的做法,在特殊户籍中,有“宦籍”“宗族籍”及“市籍”等名目。但也增加了封通侯(侯爵的最高一级)者的“通侯籍”、诸侯的“侯籍”等名目。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户籍的分类更为杂乱
B.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C.对民众人身控制加强
D.人民的赋税负担加重
11.(2023·安徽省A10联盟)唐前期,在长安城居民中除著籍者外,还有无长安户籍者。无长安户籍者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外来人口、流动人口等,这些人口在长安城居民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这反映了唐前期( )
A.户籍管理的混乱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人口增长的迅速
D.坊市制度的实施
12.(2024·吉林吉林模拟)据记载,宋真宗曾经特别召见能够“敦睦宗族、不损家声”的大臣。在述及此事时,真宗说道:“朕嗣守二圣基业,亦如卿辈之保守门户也。”材料说明宋代( )
A.将“祖宗基业”与“保守门户”等量齐观
B.试图建立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C.将道德准则与国家治理相结合
D.开启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统治模式
13.(2023·湖南名校联考)《御制大诰续编》载,明太祖在河南赈灾过程中处死了一大批“各将赈民钱入己”的官吏;在“查踏水灾”过程中,对141名“民瘼不问,贪要赃私”的官吏从重处置。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明初( )
A.社会救济主要依赖政府
B.确保救灾活动能优抚弱势群体
C.在司法实践中律例并重
D.在救灾活动中用酷法整饬吏治
14.(2023·山东联合调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书籍中的教化思想
《论语·宪问》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子路》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孟子·滕文公上》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汉书》 十二年三月诏,“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
《后汉书》 在乡以下,又置里正、伍长、父老等,其职能也主要是“劝导乡里,助成风化”
《吕氏乡约》(北宋) “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至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畏法令,谨租赋,如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之类,皆为无益”
——摘编自韩星《中国古代教化
传统与乡村文明重建的实践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第六单元 第17课
一、素养达标
1.(2024·河南周口项城一中)《管子》记载“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并提出“决水潦,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修饥馑,救灾害,振罢露(疲敝困乏),则国家定”等措施。其意在强调( B )
A.灾害形成源于自然因素
B.国家治理在防灾中的作用
C.减灾救灾手段的多样性
D.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根据材料“……‘修饥馑,救灾害,振罢露(疲敝困乏),则国家定’”,并结合所学可知,《管子》中记载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国家应采取应对的措施。其核心思想就是宣传灾害治理中国家的重要性,其意在强调国家治理在防灾中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治理在防灾中的作用,“灾害形成源于自然因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治理在防灾中的作用,而非“减灾救灾手段的多样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减灾救灾措施,没有体现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4·山东实验中学)在古代中国,姓或氏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期,统治者才有姓,氏则是统治者颁给有功、有土地或有职官的贵族;战国时期,平民开始有僭越或冒用姓氏的情况。但秦汉以后,姓氏普及于一般平民。秦汉以后姓氏普及是( B )
A.华夷族群的认同
B.登录户籍的需要
C.人口迁徙的频繁
D.统一国家的建立
解析:根据题干,春秋时期,统治者才有姓,氏则是统治者颁给有功、有土地或有职官的贵族,秦汉以后,姓氏普及于一般平民,由于生产力发展,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为了保证赋税的征收,需要对每个社会成员认定,而姓氏是每个社会个体的精确代号,通过姓氏确认户籍,保证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赋税的征收,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周边少数民族的情况,无法反映华夷族群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人口迁徙主要是人口地理位置的变动,题干中没有相关内容,排除C项;统一国家的建立是姓氏普及的一个条件,而非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4·广东普通高中调研)两汉时期,人们旅行时必须携带通行凭证,证明自己已经完纳赋役、未遭法庭传唤、非在逃罪犯。凭证上有旅行者的姓名、县里、年岁、旅行目的、交通工具等信息。通行凭证由基层吏员、乡、县逐级审核通过后,发给旅行者,由旅行者所经地官署一一查验、放行。上述材料反映出两汉时期( D )
A.地方行政组织的分工明确
B.政府对人口迁移控制严格
C.乡里基层吏员的依法行政
D.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汉时期,政府通过颁布通行凭证,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说明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D项正确;材料与地方组织分工明确无关,排除A项;控制人口迁移也是为社会治理服务,排除B项;材料与基层官吏依法行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4·山西晋中介休一中)白籍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指专用于登记寓居江南侨州郡县的北方侨人、用白纸书写的户籍册,他们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后来,东晋王朝对白籍人口实施“土断”政策,就地编入“黄籍”(土著户籍),取消优待。这一调整( C )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致使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D.消弭了南北民族间的矛盾
解析:根据材料“北方‘侨人’……就地编入‘黄籍’(土著户籍),取消优待”及所学可知,脱离侨居地管辖的侨州郡县维持了众多北来士族门阀原有的乡里权威,削弱了中央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而使居民不分侨旧,侨人加入负担调役行列的做法有助于加强对南迁的北方民众的管理,C项正确;东晋未完成国家的统一,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发生于南宋时期,排除B项;“消弭了南北民族间的矛盾”的表述夸大化,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4·江西智学联盟联考)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 C )
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
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
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
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
解析:据材料可知,《考课令》以户口的增加与减少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唐代中央政府对户口数量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户口是中国古代的财税基础,重视户口的增加本质是重视财政收入,C项正确;标准化应强调条条细化的考核标准,排除A项;增加户口不是强化户籍管理,排除B项;官员考核制度与官员行政能力强弱不存在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山西省际名校联考)据学者研究,明代的里甲制有三种类型:一种为华北型,由移民编成;另一种为江南型,由田主—佃户关系构成;还有一种为华南型,由宗族组织为基础编成。对此合理的解读是,明代的里甲制( D )
A.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社会秩序
B.受到了主流政治思潮的影响
C.刺激了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
D.体现了基层治理的多元特征
解析:从材料“一种为华北型,由移民编成;另一种为江南型,由田主—佃户关系构成;还有一种为华南型,由宗族组织为基础编成”和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地区的里甲制度类型不一样,典型地体现出基层管理的多元性特征,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破坏原有的社会秩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里甲制度,不涉及主流政治思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基层治理,没有涉及经济层面,无法体现出新型的生产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3·安徽滁州期末)《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说明明朝优抚政策( B )
A.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B.体现了儒家孝亲敬老思想
C.推动了传统宗法观念普及
D.反映了老龄化问题的严重
解析:结合所学,材料中的“鳏、寡、独”等无亲属依倚之人,指的是无依无靠的老年人,明朝法律规定官府必须“收养”,给予他们帮助,这可以说明明朝优抚政策体现了儒家孝亲敬老思想,B项正确;中国古代未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A项;宗法观念自古就深植于中国人生命里,并不是明朝推动普及的,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老年人的数量,不能反映老龄化问题是否严重,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4·山东济宁)清朝中央政府允许民间建祠祭祖,保护宗族公共财产,还拨付银两修建牌坊,褒扬累世同居共爨(共伙、共生活)的家族。而宗族在祠堂活动中通常把忠君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并积极配合朝廷交纳赋税。这些措施旨在( D )
A.利用血缘关系区别门第
B.借助尊祖敬宗和睦家庭关系
C.加强族权与皇权的配合
D.通过控制族众稳定基层社会
解析:根据材料“政府允许民间建祠祭祖,保护宗族公共财产……褒扬累世同居共爨……忠君教育……积极配合朝廷交纳赋税”可知,清政府允许民间建祠祭祖,并且通过祠堂宣传忠君思想和征收国家赋税,这有助于清政府借助祠堂控制族众稳定基层社会,D项正确;材料“利用血缘关系区别门第”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下选官的依据,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和睦家庭关系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加强族权与皇权的配合只是手段,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4·江苏扬州曹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监督举发)连坐……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种社会结构因秦的统一和汉承秦制而长期延续。国家积极推动改造乡里社会秩序,重视依法治民、以德化民。察举制推行使得乡里民众注重自我人格完善,自觉保持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与乡里社会在政治层面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成功对接。而当时土地买卖的相对自由,使财产集中加速,其中的部分“齐民”成为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乡里豪民。东汉末年,编户民不断向豪民屈从,甚至沦为了依附民,不少豪民以村屯坞堡的形式控制基层社会人口,乃至与国家相抗衡。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
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汉代,《户律》“单独成章,成为封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篇章之一”。特殊户籍在秦的基础上,增加了“侯籍”“博士弟子籍”等。平民户籍第一次被称为“编户齐民”。户籍登记一般为姓名、籍贯、爵级、住址、年龄等,户籍迁移也有一定的程序。还制定了“舍匿(首匿)”法,打击范围从逃亡者扩大到藏匿者。中央仍以上计检查地方的户口等。
——整理自林浩《中国户籍制度变迁:
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乡里社会人口管理的概况,并提炼秦汉时期乡里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代户籍管理的举措。结合所学,分析汉代户籍管理在促进社会治理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答案:(1)概况:实行什伍连坐制;强制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编户齐民;豪强崛起后控制人口。经验:重视德治与法治结合;察举制使乡民自觉保持与国家主流思想的一致。
(2)举措:制定法律来规范;分类编订户籍;平民被编户齐民;户籍登记内容详细;规范户籍的迁移,惩戒逃亡或藏匿者;用上计制度进行检查。作用:保证赋役征发,维护社会稳定。
解析:(1)第一小问是概况,据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监督举发)连坐”可知,实行什伍连坐制;据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可知,强制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据材料一“编户民不断向豪民屈从,甚至沦为了依附民,不少豪民以村屯坞堡的形式控制基层社会人口,乃至与国家相抗衡”可知,编户齐民、豪强崛起后控制人口。第二小问是经验,据材料一“国家积极推动改造乡里社会秩序,重视依法治民、以德化民”可知,重视德治与法治结合;据材料一“察举制推行使得乡里民众注重自我人格完善,自觉保持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与乡里社会在政治层面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成功对接”可知,察举制使乡民自觉保持与国家主流思想的一致。
(2)第一小问是举措,据材料二“汉代,《户律》‘单独成章,成为封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篇章之一’”可知,制定法律来规范;据材料二“特殊户籍在秦的基础上,增加了‘侯籍’、‘博士弟子籍’等”可知,分类编订户籍;据材料二“平民户籍第一次被称为‘编户齐民’”可知,平民被编户齐民;据材料二“户籍登记一般为姓名、籍贯、爵级、住址、年龄等,户籍迁移也有一定的程序”可知,户籍登记内容详细;据材料二“户籍迁移也有一定的程序。还制定了‘舍匿(首匿)’法,打击范围从逃亡者扩大到藏匿者”可知,规范户籍的迁移,惩戒逃亡或藏匿者;据材料二“中央仍以上计检查地方的户口等”可知,用上计制度进行检查。第二小问是作用,结合所学从保证赋役征发、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分析。
二、能力提升
10.(2023·山东潍坊期末)西汉初年继承秦朝分类登记户籍的做法,在特殊户籍中,有“宦籍”“宗族籍”及“市籍”等名目。但也增加了封通侯(侯爵的最高一级)者的“通侯籍”、诸侯的“侯籍”等名目。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B )
A.户籍的分类更为杂乱
B.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C.对民众人身控制加强
D.人民的赋税负担加重
解析:西汉初年继承秦朝分类登记户籍的做法,但也增加了“通侯籍”“侯籍”等名目,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出现了材料中的变化,故选B项;户籍的分类会使户籍更清晰,排除A项;西汉分类登记户籍的做法,无法体现加强了对民众人身控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赋税的信息,排除D项。
11.(2023·安徽省A10联盟)唐前期,在长安城居民中除著籍者外,还有无长安户籍者。无长安户籍者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外来人口、流动人口等,这些人口在长安城居民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这反映了唐前期( B )
A.户籍管理的混乱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人口增长的迅速
D.坊市制度的实施
解析:唐前期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取得进一步发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人口就会出现流动,但古代户籍是按照地域来编制的,所以长安城会出现无长安户籍者增多的现象,故选B项;唐代前期社会政治稳定,排除A项;人口的自然增长与材料中流动人口内涵不同,排除C项;长安城流动人口的增加,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不是因为坊市制度的实施,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4·吉林吉林模拟)据记载,宋真宗曾经特别召见能够“敦睦宗族、不损家声”的大臣。在述及此事时,真宗说道:“朕嗣守二圣基业,亦如卿辈之保守门户也。”材料说明宋代( C )
A.将“祖宗基业”与“保守门户”等量齐观
B.试图建立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C.将道德准则与国家治理相结合
D.开启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统治模式
解析: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将道德准则与国家治理相结合,无疑增强了国家治理的力度,C项正确;“祖宗基业”与“保守门户”等量齐观是一种误解,真宗重视的依然是保守门户,排除A项;试图建立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应该是在西周,排除B项;家国一体的模式不是宋代才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3·湖南名校联考)《御制大诰续编》载,明太祖在河南赈灾过程中处死了一大批“各将赈民钱入己”的官吏;在“查踏水灾”过程中,对141名“民瘼不问,贪要赃私”的官吏从重处置。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明初( D )
A.社会救济主要依赖政府
B.确保救灾活动能优抚弱势群体
C.在司法实践中律例并重
D.在救灾活动中用酷法整饬吏治
解析:据本题材料“明太祖在河南赈灾过程中处死了一大批‘各将赈民钱入己’的官吏”,“对141名‘民瘼不问,贪要赃私’的官吏从重处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明初在救灾活动中用酷法整饬吏治,D项正确;材料并未对社会救济的来源展开论述,排除A项;“确保优抚弱势群体”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因“在司法实践中律例并重”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明初在救灾活动中用酷法整饬吏治”不一致,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3·山东联合调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书籍中的教化思想
《论语·宪问》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子路》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孟子·滕文公上》 “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汉书》 十二年三月诏,“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
《后汉书》 在乡以下,又置里正、伍长、父老等,其职能也主要是“劝导乡里,助成风化”
《吕氏乡约》(北宋) “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至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畏法令,谨租赋,如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之类,皆为无益”
——摘编自韩星《中国古代教化
传统与乡村文明重建的实践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教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论述:儒家思想自诞生之初就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孔子强调要教育、培养士人,使其担当起教化民众的责任并进而改造社会,教化的主要内容是“仁义道德”,教化的媒介是灌注“仁义道德”精神的诗、书、礼、乐;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文化的普及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士人的推动,使得官方的教化和律令呈现儒家化的特征;封建社会后期,伴随着理学的发展及儒家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的推动,乡约治理由此出现,儒家伦理开始不断渗入乡村治理之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教化的儒家化特征,推动百姓教化移风易俗,完善了基层治理,稳定了社会秩序,对我们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乡村的全面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解析:本题为论述题。首先,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如:中国古代教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次,围绕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如:儒家思想自诞生之初就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孔子强调要教育、培养士人,使其担当起教化民众的责任并进而改造社会,教化的主要内容是“仁义道德”,教化的媒介是灌注“仁义道德”精神的诗、书、礼、乐;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文化的普及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士人的推动,使得官方的教化和律令呈现儒家化的特征;封建社会后期,伴随着理学的发展及儒家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的推动,乡约治理由此出现,儒家伦理开始不断渗入乡村治理之中。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对论题进行升华,如:中国古代教化的儒家化特征,推动百姓教化移风易俗,完善了基层治理,稳定了社会秩序,对我们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乡村的全面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题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