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4广东湛江摸底]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积极支持外资机构设立亚洲货币经营单位,并于1978年全面放开外汇市场。1990年,新加坡将外国人持有本地银行股权比例的上限由20%提高到了40%。这反映出新加坡( )
A.大量吸引精英移民 B.开创发展知识经济
C.经济发展潜藏危机 D.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2.[2024武汉联考]非洲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经济结构单一、身份严重重叠,仅有11个非洲国家归属单一区域经济共同体,其余国家均同时归属2个或3个区域经济共同体,不同区域经济共同体贸易规则互相冲突。这一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促进了区域贸易发展 B.导致战后非洲战乱频繁
C.减少了政府行政开支 D.延缓了非洲一体化进程
3.[社会热点/天星原创]1947年,智利和秘鲁首先宣布其领海范围为200海里。1970年5月,智利等9个拉美国家通过了《蒙得维的亚海洋法宣言》,重申200海里海洋权。1973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宣布非洲国家有权建立限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管辖范围。上述史实表明( )
A.国际社会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B.第三世界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日益发展
C.国际经济新秩序首先在海洋领域建立
D.西方国家的海洋霸权地位已经彻底丧失
4.[2024长沙月考]1946年,英国宣布结束对外约旦的委任统治,承认外约旦独立;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即《印度独立方案》,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1948年,锡兰(斯里兰卡)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这些事件( )
A.表明英国主动调整在亚洲的殖民政策
B.反映了社会主义力量的进一步增强
C.推动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D.促使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进入新阶段
5.[2024广东名校联考]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于2012年8月在伊朗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是核裁军问题,还包括地区问题、人权和发展问题等。来自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高级代表以及观察员国代表等出席了峰会。上述材料反映不结盟运动会议的召开( )
A.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B.摧毁了西方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
C.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诉求
D.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政治格局
6.[2024湖北联考]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图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出现的相同原因主要是( )
A.战争削弱宗主国力量 B.启蒙思想的大力传播
C.国际格局的重新建构 D.殖民地人民广泛觉醒
7.(2023·广东佛山)美国的《新闻周刊》曾生动地描述了“新殖民者”的形象,他们手拿的是计算器而不是枪支,他们穿的是上班的服装而不是战斗服装,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殖民者”形象的转变是由于( )
A.旧国际秩序的长期存在
B.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C.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欧美国家实力普遍衰落
8.(2023·辽宁抚顺)据非洲发展银行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公路交通运输承担了非洲80%的客货运输任务。但是,非洲各国公路路面摊铺状况差别较大,且公路路网密度很低;同时,港口配置差、容量小、未完全和陆路交通连接形成运输网络。这一状况( )
A.反映了非洲公路交通的发达
B.造成了非洲的社会动荡
C.表明了非洲一体化陷入停滞
D.制约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9. (2023·山东高考)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他力图( )
A.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B.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
C.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
D.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10.(2023·湖南株洲)1948 年,印度宣布将建立公营经济和实行公私经济并列发展的方针;同时,欢迎外国资本向印度工业部门投资,保证十年内不实行国有化政策。 1956 年,印度政府又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公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由此可知,二战后的印度( )
A.极力挣脱西方的控制
B.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C.迅速实现工业现代化
D.积极探求民族振兴道路
11.(2023·河北联考)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相继出兵镇压了马来(西)亚共产党游击队、肯尼亚“茅茅运动”等,使英国背上了约70亿英镑的国际债务和200亿的国债。此外,不仅亚非独立国家纷纷指责英国的这一帝国主义行径,美国也指责其妨碍了西方对苏冷战中自由世界的团结。这些现象( )
A.推动了美苏两国冷战对抗态势的加剧
B.利于推动英国对殖民地政策的调整
C.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已开始分化
D.表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已出现质变
12.(2023·全国新课标卷)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二、综合题
13.[2023广东惠州一调,14分]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国际局势的发展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橡胶树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欧洲人发现和殖民美洲后,橡胶慢慢走进了欧洲人的生活。18世纪下半叶,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垫圈在蒸汽机和其他机器上大量应用。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汉考克改进了橡胶加工的硫化法,橡胶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1877年,英国人在新加坡试种橡胶,大获成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东南亚的人工橡胶林已发展到117万英亩。东南亚、南亚的橡胶种植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橡胶产区。1888年,英国人邓洛普发明充气轮胎,从此,车辆轮胎成了橡胶的最大用场。在第二次技术革命及两次世界大战中,橡胶都大显身手,成为与钢铁、煤炭、石油并列的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和重要战略物资。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之一便是夺取东南亚产胶国家和地区。1941年,全世界橡胶产量猛增到160万吨。
——摘编自张箭《世界橡胶(树)发展传播史初论》
材料二 1949年11月,美国主导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实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政策,天然橡胶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迫使东南亚国家停止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橡胶出口。1952年9月,由于西方市场的饱和,国际市场的橡胶价格下跌71%,这使印度尼西亚损失惨重。1953年7月,印尼政府试图打破禁运,将200吨橡胶从印度尼西亚运往中国,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对,并以终止援助为由威胁印度尼西亚。禁运政策也使追随美国的国家,特别是英、法、日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害。1956年,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此后,巴黎统筹委员会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成员都仿效了马来西亚。……东南亚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橡胶禁运。
——摘编自刘大平《美国与印尼对华出口橡胶问题纷争论析——以艾森豪威尔时期为考察重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橡胶产量增长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橡胶禁运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8分)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4广东湛江摸底]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积极支持外资机构设立亚洲货币经营单位,并于1978年全面放开外汇市场。1990年,新加坡将外国人持有本地银行股权比例的上限由20%提高到了40%。这反映出新加坡( )
A.大量吸引精英移民 B.开创发展知识经济
C.经济发展潜藏危机 D.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大力引进外资,扩大外汇市场和本国银行业的开放力度,加大国际资本流通,反映出新加坡经济发展潜藏着危机,C项正确;题干信息是吸引资本,不是吸引精英移民,排除A项;B、D两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2.[2024武汉联考]非洲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经济结构单一、身份严重重叠,仅有11个非洲国家归属单一区域经济共同体,其余国家均同时归属2个或3个区域经济共同体,不同区域经济共同体贸易规则互相冲突。这一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促进了区域贸易发展 B.导致战后非洲战乱频繁
C.减少了政府行政开支 D.延缓了非洲一体化进程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大部分国家加入多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其消极影响也很明显。例如,增加了政府行政开支,法律法规和贸易规则相互冲突,难以协调;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重叠,阻碍了经济一体化进程等,D项正确。促进区域贸易发展是积极影响,排除A项;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重叠与战乱没有关系,排除B项;机构组织重叠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排除C项。
3.[社会热点/天星原创]1947年,智利和秘鲁首先宣布其领海范围为200海里。1970年5月,智利等9个拉美国家通过了《蒙得维的亚海洋法宣言》,重申200海里海洋权。1973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宣布非洲国家有权建立限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管辖范围。上述史实表明( )
A.国际社会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B.第三世界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日益发展
C.国际经济新秩序首先在海洋领域建立
D.西方国家的海洋霸权地位已经彻底丧失
解析 由材料信息“1947年,智利和秘鲁首先宣布其领海范围为200海里”“1970年5月,智利……重申200海里海洋权”“1973年,非洲……宣布非洲国家有权建立限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管辖范围”可以看出,第三世界国家为维护国家权益不断努力,B项正确。
4.[2024长沙月考]1946年,英国宣布结束对外约旦的委任统治,承认外约旦独立;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即《印度独立方案》,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1948年,锡兰(斯里兰卡)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这些事件( )
A.表明英国主动调整在亚洲的殖民政策
B.反映了社会主义力量的进一步增强
C.推动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D.促使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进入新阶段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外约旦、印度、锡兰纷纷获得民族独立,推动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C项正确;英国被迫同意这些殖民地独立,并非英国主动调整殖民政策的结果,排除A项;这些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后的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排除B项;D项非材料主旨,排除。
5.[2024广东名校联考]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于2012年8月在伊朗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是核裁军问题,还包括地区问题、人权和发展问题等。来自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高级代表以及观察员国代表等出席了峰会。上述材料反映不结盟运动会议的召开( )
A.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B.摧毁了西方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
C.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诉求
D.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政治格局
解析 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主要讨论核裁军问题,还讨论地区问题、人权和发展问题,这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的诉求,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与社会主义革命无关,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B项;美苏两极格局瓦解于1991年,排除D项。
6.[2024湖北联考]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图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出现的相同原因主要是( )
A.战争削弱宗主国力量 B.启蒙思想的大力传播
C.国际格局的重新建构 D.殖民地人民广泛觉醒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世纪初期出现第一个殖民收缩期,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出现另一个殖民收缩期。第一个殖民收缩期是因为拿破仑战争严重削弱了欧洲殖民地国家的军事力量,第二个殖民收缩期与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实力有关,所以两次殖民收缩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战争削弱了宗主国的力量,A项正确;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有启蒙思想的传播,两次世界大战后也有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等进步思想的传播,但并非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项;从19世纪初期到二战结束前,世界的中心仍在欧洲,排除C项;殖民地人民的广泛觉醒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
7.(2023·广东佛山)美国的《新闻周刊》曾生动地描述了“新殖民者”的形象,他们手拿的是计算器而不是枪支,他们穿的是上班的服装而不是战斗服装,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殖民者”形象的转变是由于( )
A.旧国际秩序的长期存在
B.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C.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欧美国家实力普遍衰落
解析:根据材料殖民者的形象由“枪支”“战斗服装”“传教的福音”,转变为“计算器”“上班的服装”“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殖民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强国对非西方国家实施的一种侵略政策和手段。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赤裸裸的暴力和强权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唾弃,西方发达国家被迫改变了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旧方式,而采取更隐蔽的、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它们充分利用其经济优势,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必要时也使用军事手段),把已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以使这些国家继续充当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最大限度地榨取财富。国家政权和跨国公司是新殖民主义侵略渗透的两大支柱,所以造成“殖民者”形象转变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项正确;二战后的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所以旧国际秩序在二战后已经瓦解,并未长期存在,排除A项;新殖民主义侵略政策的推行,并不是由于两极格局形成与瓦解,排除B项;二战后,西欧国家实力普遍衰落,而美国实力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3·辽宁抚顺)据非洲发展银行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公路交通运输承担了非洲80%的客货运输任务。但是,非洲各国公路路面摊铺状况差别较大,且公路路网密度很低;同时,港口配置差、容量小、未完全和陆路交通连接形成运输网络。这一状况( )
A.反映了非洲公路交通的发达
B.造成了非洲的社会动荡
C.表明了非洲一体化陷入停滞
D.制约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据材料可知,非洲交通网络中,公路交通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公路交通具有路网密度很低、路面摊铺状况差别较大的缺点,同时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比较落后,这种交通状况制约了非洲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摊铺状况差别较大,且公路路网密度很低”说明非洲公路交通不发达,排除A项;材料中的信息与非洲的社会动荡之间没有关联性,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非洲交通网络滞后,没有涉及非洲一体化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9. (2023·山东高考)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他力图( )
A.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B.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
C.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
D.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瓦米·恩克鲁玛推行泛非主义,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倡导非洲统一,但是种种举措最终招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反动势力的不满和敌视,最终在1966年2月24日应邀访问越南时被军警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长期流亡海外。因此根据材料“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可知,克瓦米·恩克鲁玛淡化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主张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B项正确;实现非洲国家全部独立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非洲的联合,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排除C项;“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3·湖南株洲)1948 年,印度宣布将建立公营经济和实行公私经济并列发展的方针;同时,欢迎外国资本向印度工业部门投资,保证十年内不实行国有化政策。 1956 年,印度政府又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公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由此可知,二战后的印度( )
A.极力挣脱西方的控制
B.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C.迅速实现工业现代化
D.积极探求民族振兴道路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48年,印度宣布将建立公营经济和实行公私经济并列发展的方针;同时,欢迎外国资本向印度工业部门投资,保证十年内不实行国有化政策。 1956年,印度政府又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公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中起支配作用”信息可知,印度学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经验,建立并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方针,探索符合印度国情的民族振兴之路,D项正确;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排除A项;独立后的印度并未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B项;题干史料未直接呈现印度工业建设的成效,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3·河北联考)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相继出兵镇压了马来(西)亚共产党游击队、肯尼亚“茅茅运动”等,使英国背上了约70亿英镑的国际债务和200亿的国债。此外,不仅亚非独立国家纷纷指责英国的这一帝国主义行径,美国也指责其妨碍了西方对苏冷战中自由世界的团结。这些现象( )
A.推动了美苏两国冷战对抗态势的加剧
B.利于推动英国对殖民地政策的调整
C.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已开始分化
D.表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已出现质变
解析:据本题材料“使英国背上了约70亿英镑的国际债务和200亿的国债……美国也指责其妨碍了西方对苏冷战中自由世界的团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镇压殖民地的民族民主运动,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受到广大被殖民国的谴责,而且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促使英国对殖民地政策的调整,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冷战”问题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美国指责英国行为不能说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已开始分化,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并未出现质变,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3·全国新课标卷)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一些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今,发达国家普遍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中国家正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这一时期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这是企图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推卸其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问题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故发达国家的这一主张主要目的就是要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推卸应承担的历史责任,维护本国利益,C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目的是推卸责任,维护本国利益,而不是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排除A项;当前秩序是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发达国家并不希望建立新的秩序,排除B项;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并不是其目的,只是发达国家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推卸应承担的历史责任,维护本国利益的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
二、综合题
13.[2023广东惠州一调,14分]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国际局势的发展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橡胶树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欧洲人发现和殖民美洲后,橡胶慢慢走进了欧洲人的生活。18世纪下半叶,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垫圈在蒸汽机和其他机器上大量应用。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汉考克改进了橡胶加工的硫化法,橡胶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1877年,英国人在新加坡试种橡胶,大获成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东南亚的人工橡胶林已发展到117万英亩。东南亚、南亚的橡胶种植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橡胶产区。1888年,英国人邓洛普发明充气轮胎,从此,车辆轮胎成了橡胶的最大用场。在第二次技术革命及两次世界大战中,橡胶都大显身手,成为与钢铁、煤炭、石油并列的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和重要战略物资。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之一便是夺取东南亚产胶国家和地区。1941年,全世界橡胶产量猛增到160万吨。
——摘编自张箭《世界橡胶(树)发展传播史初论》
材料二 1949年11月,美国主导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实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政策,天然橡胶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迫使东南亚国家停止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橡胶出口。1952年9月,由于西方市场的饱和,国际市场的橡胶价格下跌71%,这使印度尼西亚损失惨重。1953年7月,印尼政府试图打破禁运,将200吨橡胶从印度尼西亚运往中国,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对,并以终止援助为由威胁印度尼西亚。禁运政策也使追随美国的国家,特别是英、法、日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害。1956年,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此后,巴黎统筹委员会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成员都仿效了马来西亚。……东南亚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橡胶禁运。
——摘编自刘大平《美国与印尼对华出口橡胶问题纷争论析——以艾森豪威尔时期为考察重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橡胶产量增长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橡胶禁运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8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18世纪下半叶,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垫圈在蒸汽机和其他机器上大量应用。19世纪40年代,英国……橡胶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可得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橡胶的需求量大增;根据材料一中“1877年,英国人在新加坡试种橡胶,大获成功……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橡胶产区”可得出人工橡胶林种植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一中“1888年,英国人邓洛普发明充气轮胎”可得出橡胶加工技术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也刺激了橡胶产量的增长。
第(2)问,第一小问具体思路如下:
第二小问从对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橡胶的需求量大增;人工橡胶林种植范围扩大;橡胶加工技术的进步;两次世界大战的刺激。(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态度变化:由追随美国实行禁运政策到解除禁运政策。(2分)影响: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有利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东南亚国家的外交自主性;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