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与电能
[学习目标]
1.设计实验认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及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重、难点)。
3.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引入新课
2023年我国电力生产量构成图
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主要火力发电,煤为主要原料
一、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1.火力发电——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
关键环节
火力发电的缺点是什么?
①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会造成能源危机;
②煤炭燃烧会产生污染性气体;
③经多次转换,能量损耗大,燃料的利用率低。
思考1
2.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没有变化
锌片:逐渐溶解,
有气泡产生
铜片:有气泡产生
锌片:逐渐溶解
电流表:
指针发生偏转
锌与酸反应产生H2,而铜不反应
锌失电子,经导线流向铜片,H+在铜片上得电子被还原生成H2
导线中有电流通过,过程中产生了电能
实验结论
一、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①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本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电极 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
2.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原电池
+
e
一、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2.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3)原电池工作原理
①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从铜极流向锌极;
②溶液中没有电子的转移。
电极和导线、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微粒分别是什么?
其移动方向是怎么样的?
思考2
电极和导线中的导电微粒是电子;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Zn)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Cu) 。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微粒是阳离子H+、阴离子;溶液中阳离子H+向正极区,阴离子向负极区移动。
+
e
H+、Zn2+
特别注意:
一、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2.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3)原电池工作原理
知识归纳
(以Zn-H2SO4-Cu原电池为例)
电极材料 电极反应 反应类型 电极
Zn片
Cu片
电池总反应 氧化反应
Zn-2e-= Zn2+
2H+ + 2e-=H2↑
负极
正极
Zn+2H+=Zn2++H2↑
还原反应
+
e
H+、Zn2+
装置中铜的作用?能否用其他物质代替?
将锌片换成铜,能形成原电池吗?
用酒精代替稀硫酸能形成原电池吗?
思考3
导体。可用石墨等代替。
不能,因无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不能。酒精不导电。
一、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2.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知识归纳
必须存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两极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为能导电的非金属)
一液
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一线
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一反应
+
e
一、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应用体验
1.判断正误
(1)火力发电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整个能量转化的关键( )
(2)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必须是金属( )
(3)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与负极转移电子数相同( )
(4)在锌铜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锌( )
(5)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
×
√
×
√
一、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应用体验
2.根据原电池原理,结合装置图,按要求解答问题:
(1)若X为Zn,Y为硫酸铜溶液,则X为______(填电极名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电极的名称是______,溶液中的Cu2+移向______(填“Cu”或“X”)电极。
负极
锌的活泼性比铜强(或Zn的还原性比Cu强)
正极
Cu
(2)若X为银,Y为硝酸银溶液,则X为______(填电极名称),判断依据: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电极的名称是____,溶液中的Ag+移向___(填“Cu”或“X”)电极。X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正极
铜的
活泼性比银强(或Cu的还原性比Ag强)
负极
X
Ag++e-===Ag
一、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电极名称的判断方法
归纳总结
一、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用Zn和稀硫酸反应制H2时,为了使反应加快,常加少量CuSO4溶液,或用含杂质的粗锌,为什么?
思考1
锌和置换出的铜(或粗锌中的杂质)、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
原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使溶液中粒子运动
相互间的干扰减小,使反应加快。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一般情况下,作负极的金属活动性比作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强。
3.设计原电池
(1)给定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如Cu+2AgNO3===Cu(NO3)2+2Ag
负极材料:
负极反应:
正极材料:
正极反应:
0 +2
Cu
石墨等金属性小于铜的固体
Cu-2e-===Cu2+
2Ag++2e-===2Ag
一般还原剂作负极,
氧化剂作电解质溶液,
比负极活动性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2)简易电池的设计与制作
如水果电池的设计,材料:Zn片、Cu片、导线、水果 、电流计。
3.设计原电池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1.判断正误
(1)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动性一定强于正极材料的活动性( )
(2)只要是自发的放热的化学反应就可以设计为原电池( )
(3)原电池的负极上一定发生氧化反应,故负极本身质量一定减轻( )
(4)向Zn和稀H2SO4反应的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产生气泡速率加快,是因为构成了原电池( )
(5)原电池中正极材料必须与电解质溶液的某种离子反应( )
×
×
×
√
×
应用体验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应用体验
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H2SO4+2KOH===K2SO4+2H2O
B:Cu+2FeCl3===CuCl2+2FeCl2
(1)根据上述两反应的本质,____(填字母)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其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B为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
(2)将上述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①写出电极反应式及反应类型: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e-===Cu2+
氧化反应
2Fe3++2e-===2Fe2+
还原反应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2)将上述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②画出装置图并标明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和电子流向。
③若导线上通过2 mol电子,则负极质量减轻____g。
64
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H2SO4+2KOH===K2SO4+2H2O
B:Cu+2FeCl3===CuCl2+2FeCl2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应用体验
随堂检测
选项 A B C D
M 石墨 Zn Fe Al
N Ag Ag Cu Al
P 稀硫酸 蔗糖溶液 FeCl3溶液 NaOH溶液
1.下列各组材料组成如图装置,电流表指针能发生偏转的是
√
Ag、石墨与稀硫酸
都不反应
蔗糖溶液不导电
两个电极相同
随堂检测
2.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下列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相关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铁片上有红色的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为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被氧化,溶液中均有Fe2+生成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的Cu2+向铜电极移动
√
铁作负极,铜作正极
(1)X是电池的______(填“正”或“负”,下同)极,Zn2+向_____极移动。
随堂检测
3.锌锰干电池是应用最普遍的电池之一,其基本反应:
X极:Zn-2e-===Zn2+ Y极:2MnO2+ 2+2e-===Mn2O3+2NH3+H2O
负
正
(2)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该反应中MnO2是_________(填“还原剂”或“氧化剂”)。
H2O +Zn2+
氧化剂
(3)若反应消耗16.25 g Zn,则电池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0.5 mol
2
0.25 mol
1 mol Zn失2 mol电子
本节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