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二 7.5 实验活动8-9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能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B.糖类、核酸、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2,4,6-三硝基甲苯(TNT)为淡黄色晶体,可用作炸药
D.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常在医疗上用作消毒剂
2.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基态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1s22s22p63s23p3 B.1s22s22p3
C.1s22s22p4 D.1s22s22p63s23p4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O原子的轨道电子云轮廓图:
B.基态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D.的结构示意图:
4.下列是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①道尔顿原子论②卢瑟福核式模型③汤姆生“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⑤玻尔原子轨道模型。其中符合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的一组为( )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①⑤③②④ D.①③⑤②④
5.有关分子式为的有机物的不正确说法是( )
A.碳链为直线形 B.属于链状烷烃
C.可能属于混合物 D.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数目是19
6.下列说法或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构造原理呈现的能级交错源于光谱学实验
B.符号为M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32个
C.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D.24Cr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44s2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漂白粉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B.高纯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
C.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
D.不锈钢可用于制造常见的医疗器材和厨房用具
8.有关乙醇说法正确的是( )
A.与钠反应产生H2,说明乙醇属于酸
B.分子中含有-OH,所以乙醇是碱
C.发生酯化反应,断裂②键
D.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断裂①、③键
9.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态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ⅠA族元素
B.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n-1)d6~8ns2的元素一定是副族元素
C.基态原子的p能级上半充满的元素一定位于p区
D.基态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n-1)dxnsy的元素的族序数一定为x+y
10.芳香烃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D.能溶于NaOH水溶液及四氯化碳
11.某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4个电子 B.有2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C.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是圆形 D.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1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
A.乙烷 B.甲苯 C.溴苯 D.丙烯
13.组成和结构可用表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6种 B.24种 C.28种 D.48种
14.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故同主族的Li在空气中燃烧也生成Li2O2
B.H2S与SO2能反应生成S,故NH3与NO2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2
C.Fe、Cu与浓盐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Fe作负极,故Fe、Cu与浓硝酸构成的原电池中也是Fe作负极
D.乙醇能在Cu的催化下氧化为乙醛,故2—丙醇(CH3CHOHCH3)也能在Cu的催化下氧化为丙醛(CH3CH2CHO)
15.乳酸( )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用途非常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乳酸属于烃的衍生物 B.乳酸和乙酸属于同系物
C.能发生消去反应 D.可用于生产降解塑料
二、实验探究题
16.
(1)I.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从图1中选择符合图2要求的X代表的物质:X 。
(2)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其原子核外有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在周期表中,与硫相邻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硫化氢溶液在空气中易变浑浊,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O (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4)下图是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使用此装置可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的形成
B.装置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C.若排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排放的气体中一定含有SO2
D.整个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
(5)II.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SO2的某些化学性质。
装置乙的作用是 。若X为品红溶液,观察到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 (填序号,下同);若X为Na2S溶液,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说明SO2具有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
(6)若试剂X为Ca(ClO)2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完成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Ca2++ClO-+SO2+H2O=CaSO4↓+Cl-++H+
三、综合题
17.乙醇、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乙酸分别与完全相同的钠粒反应, (填物质名称)与Na的反应速率较快。
(2)乙醇可以在 (填物质的化学式)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3)乙醇和乙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在发生反应时,加入稍过量的浓硫酸的原因是 ,加入浓硫酸的量不能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
18.
(1) 是常用指示剂酚酞。写出该化合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和 ;
(2)写出3 甲基 1 丁烯的结构简式 ;写出有机物 的名称 。
(3) 的一氯代物有 种;二氯代物有 种;
(4)有机物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 水解制得,写出K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 ;
(5)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以下性质:①难溶于水,能溶于NaOH溶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1。写出该物质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
(1)I.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完成下列填空:C4H10和乙烷互为 。
(2)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 。
(3)反应④和反应⑥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
(4)II.反应为工业上合成硫酸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已知该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会升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催化剂对任何反应均能加快反应速率
C.该反应中,不可能100%转化为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增大生成的速率
(5)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填“”“”或“”)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时的转化率为 。
②内,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四、推断题
20.甘蔗渣可综合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I.甘蔗渣可生成一种常见单糖A,A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B,B经过缩聚反应生成可降解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
A的分子式是 。
(2)下列有关B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
a.B的分子式为C3H6O3
b.1mol B可与2 mol NaOH反应
c.1 mol B与足量的Na反应可生成1mol H2
(3)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
(4)II.甘蔗渣还可生产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1 molD与足量NaHCO3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44.8
L CO2。
D的官能团名称是 。
(5)等物质的量的D与乙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其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故A不符合题意;
B.糖类中的单糖和低聚糖不属于高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2,4,6-三硝基甲苯(TNT)为淡黄色晶体,可用作炸药,故C符合题意;
D.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常在医疗上用作消毒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氨基酸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B、糖类含有多糖、二糖和单糖,单糖属于有机溶剂;
C、TNT是常见的炸药原料;
D、75%的酒精为医用酒精。
2.【答案】A
【解析】【解答】由电子排布式可知,A项为P原子,处于第三周期第VA族;B项为N原子,处于第二周期第VA族;C项为0原子,处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D项为S原子,处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P>S>N>O,故A符合题意。
【分析】依据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答】A.s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是球形,A选项是正确的;
B.基态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B选项是错误的;
C.原子的左下角表示的是质子数,C选项是错误的;
D.F-的质子数为9,D选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分析】A.s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是球形,p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是哑铃形;
B.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属于构造原理的体例;
C.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为质量数;
D.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圆圈中表示的是原子的质子数。
4.【答案】A
【解析】【解答】①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②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③1904年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④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⑤1913年玻尔提出轨道式原子模型;
符合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的一组为①③②⑤④;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模型出现的时间排序。
5.【答案】A
【解析】【解答】A: 为饱和烃,碳链为锯齿形,故A符合题意;
B:分子式满足CnH2n+2属于链状烷烃,故B不符合题意;
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因此可能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数目是19,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2,碳链为锯齿形。
6.【答案】A
【解析】【解答】A.以光谱学事实为基础,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称为构造原理,A符合题意;
B.符号为M的能层序号为3,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32=18个,B不符合题意;
C.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为2s22p2,轨道表示式为,C不符合题意;
D.24Cr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以光谱学事实为基础,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称为构造原理;
B.能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C.根据洪特规则判断;
D.依据原子构造原理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故A不符合题意;
B.高纯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故B符合题意;
C.乙醇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故C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属于合金,可用于制造常见的医疗器材和厨房用具,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常见的高纯硅用作太阳能电池板和芯片,二氧化硅一般用作光导纤维,故其他选项均正确
8.【答案】D
【解析】【解答】A.与钠反应产生H2,说明乙醇含有活泼氢原子,并不表示一定显酸性,如钠与水反应也能生成H2,A不符合题意;
B.分子中含有-OH,不是OH-,所以乙醇不是碱,B不符合题意;
C.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脱羟基、醇脱氢,断裂①键,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生成,脱掉羟基上的1个H原子和羟基所连碳原子上的1个H原子,即断裂①、③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乙醇不能电离产生氢离子;
B.-OH是羟基;
C.酯化反应遵循“酸脱羟基醇脱氢”规则。
9.【答案】C
【解析】【解答】A.基态原子的N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可能为K、Cr或Cu,K为主族元素,Cr、Cu为副族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副族元素的d能级电子数为10或1~5,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6-8ns2的元素为Ⅷ族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基态原子的p能级上半充答满的元素,电子最后填充p能级,属于p区,故C符合题意;
D.基态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n-1)dxnsy的元素的族序数不一定为x+y,例如ⅠB族、ⅡB族元素,族序数等于外围电子排布中s能级中的电子数为y,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最外层电子数为1不一定是主族元素
B. 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n-1)d6~8ns2的元素 可能为副族也有可能是第VIII族
C.根据电子能级排布即可写出
D. 基态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n-1)dxnsy 的元素族序数不一定是x+y
10.【答案】A
【解析】【解答】A. 分子中存在亚甲基,该部分结构成四面体形,因此分子中并不是所有原子共面,A符合题意;
B. 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等有还原性的基团,故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符合题意;
C. 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分子两端存在羟基和羧基,能发生缩聚反应,C不符合题意;
D. 分子中存在羧基,能溶于NaOH水溶液,分子中存在苯环等疏水基,能溶于四氯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有机物分子中存在甲基、亚甲基等饱和基团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的情况出现。
11.【答案】D
【解析】【解答】A.由该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可知,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A不符合题意;
B.该原子有1s、2s、2p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B不符合题意;
C.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是球形,C不符合题意;
D.该原子有1s、2s、2p上的3个轨道,共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依据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可知,最外层有6个电子;
B.不同能层的相同能级中,能层序数越大,能量就越高,同一能层不同能级中,一般情况下能量高低顺序是s<p<d<f;
C.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是球形;
D.原子有几个轨道,就有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12.【答案】C
【解析】【解答】A、乙烷是烷烃,分子的原子不可能是共平面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苯是平面型结构,但甲苯中含有甲基,而饱和碳原子的基本构型是四面体,所以分子中的原子不可能是共平面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溴苯是苯中的1个氢原子被溴原子代替,所以溴苯是平面型结构,选项C符合题意;
D、碳碳双键是平面型结构,但丙烯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则分子中的原子不可能是共平面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共面问题判断一般一基础模型进行对照:如甲烷为正四面体、乙烯为平面结构、乙炔为直线型、苯为平面型,对照这些模型进行判断即可
13.【答案】D
【解析】【解答】当C4H9为CH3CH2CH2CH3时,有2种不同的H原子,有2种丁基,当C4H9为CH3CH(CH3)CH3时,有2种不同的H原子,有2种丁基,-C4H9共有4种,当-C4H8Cl为-C-C-C-C,氯有4种,当-C4H8Cl为-C(-C)-C-C,氯有4种,当-C4H8Cl为-C- C(-C)2,氯有3种,当-C4H8Cl为-C(-C)3,氯有1种,-C4H8Cl共有12种,该有机物共有:4×12=48种;
故答案为:D
【分析】-C4H9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C4H8Cl同分异构体共有12种,考虑官能团异构和取代位置的变化。
14.【答案】B
【解析】【解答】A.Na在空气中燃烧生Na2O2,而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故A不符合题意;
B.H2S与SO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NO2也有氧化性,可以氧化氨气生成氮气和水,故B符合题意;
C.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此时铁为正极,铜为负极,故C不符合题意;
D.在乙醇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乙醛,而异丙醇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为丙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金属钠比锂要活泼,燃烧时生成的物质更复杂;
B.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价态归中的规律。
C.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铜可与浓硝酸反应;
D.依据醇的催化氧化规律,醇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氧化为醛,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氧化为酮;
15.【答案】B
【解析】【解答】A.烃分子中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乳酸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乳酸和乙酸的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B符合题意;
C.乳酸中连在羟基上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乳酸是制备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彻底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具有完全降解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乳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和消去反应,也可以发生分子内缩聚制取可降解塑料,乳酸是烃的衍生物,与乙酸结构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6.【答案】(1)Na2SO4·10H2O、CaSO4·2H2O
(2)3s23p4;5;P>Cl>O
(3)弱;氧和硫位于同一主族,硫原子半径较大,得电子能力硫小于氧
(4)C
(5)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c;a
(6)Ca2++2ClO-+2SO2+2H2O=CaSO4↓+2Cl-++4H+
【解析】【解答】(1)由图2可知X为+6价硫形成的盐,对应图1中的Na2SO4·10H2O、CaSO4·2H2O;
(2)硫为16个号元素,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或[Ne]3s23p4,因此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3s23p4;每个能级上的电子能量不同,因此原子核外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同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在周期表中,与硫相邻的短周期元素为同主族的O,同周期的P和Cl,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Cl>O;
(3)硫化氢溶液在空气中易变浑浊,证明H2S可以被O2氧化生成S,所以S的非金属性比O弱;原因是氧和硫位于同一主族,硫原子半径较大,得电子能力硫小于氧;
(4)由图可知,工作原理为CaCO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CaO和CO2,CaO与燃煤产生的S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aSO3,CaSO3被空气氧化为CaSO4(化合反应),涉及的化学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装置将SO2吸收,因此可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的形成,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涉及的化学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B正确;
C.CaCO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CO2,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不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整个过程中,SO2与CaCO3和氧气反应生成了CaSO4和CO2,化学反应式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D正确;
故答案为:C;
(5)SO2有毒,所以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若X为品红溶液,观察到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褪色,故答案为:c;若X为Na2S溶液,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即有单质S生成,说明SO2具有氧化性,故答案为:a;
(6)若试剂X为Ca(ClO)2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这说明SO2被氧化为硫酸根,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失去2个电子。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2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2SO2+2H2O=CaSO4↓+2Cl-+ SO42-+4H+。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0及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分析;
(2)依据构造原理分析;同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
(3)依据强制弱的原理;
(4)依据图中的物质转化及性质判断,C.CaCO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CO2,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依据反应物和试剂的性质分析;
(6)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利用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分析。
17.【答案】(1)乙酸
(2)K2Cr2O7
(3)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催化剂和吸水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生成的水吸走,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与有机物会发生脱水反应
【解析】【解答】(1)乙酸、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率快慢体现了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性强弱,羟基上的氢原子越活泼,与钠反应的速率越快,乙酸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中的活性大,则乙醇、乙酸分别与完全相同的钠粒反应,乙酸与Na的反应速率较快;
(2)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是利用乙醇可以在K2Cr2O7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该过程中K2Cr2O7的颜色由橙黄色变成浅绿色;
(3)乙醇和乙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在发生反应时,加入稍过量的浓硫酸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生成的水吸走,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加入浓硫酸的量不能过量太多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与有机物会发生脱水反应。
【分析】(1)羧羟基活泼性强于醇羟基;
(2)依据乙醇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K2Cr2O7解答;
(3)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吸水剂条件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答。
18.【答案】(1)酯基;(酚)羟基
(2)CH2=CHCH(CH3)2;2,3,5-三甲基-4-乙基庚烷
(3)2;10
(4)
(5) +4NaOH→ +2HCOONa+2H2O
【解析】【解答】(1)根据结构简式可知, 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酚羟基和酯基。故答案为:酯基;(酚)羟基。(2)3 甲基 1 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3)2;该有机物中最长的碳链上有7的碳原子属于庚烷,离甲基最近的碳原子为1号碳原子,且要使取代基的序数之和最小,所以该有机物的名称是2,3,5 三甲基 4 乙基庚烷。故答案为:CH2=CHCH(CH3)2;2,3,5 三甲基 4 乙基庚烷。(3) 上下左右均对称,有两种位置H,则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共有10种( ),故答案为:2;10;(4)K是A的同分异构体,可由 制得,则K为 ,要生成聚合物,必须两个官能团都发生反应,应发生缩聚反应。故答案为: 。(5)①难溶于水,能溶于NaOH溶液,说明含有酯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可以是甲酸酯;③核磁共振氩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1,说明结构对称性较强。该物质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OH→ +2HCOONa+2H2O。故答案为: +4NaOH→ +2HCOONa+2H2O。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可知, 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酚羟基和酯基。(2)根据有机物的键线式的表示方法判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然后根据烷烃的命名方法命名。(3) 上下左右均对称,有两种位置H,则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先将一个氯安好后观察有几种位置氢即可。(4)K是A的同分异构体,可由 制得,则K为 ,发生缩聚反应。(5)①难溶于水,能溶于NaOH溶液,说明含有酯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可以是甲酸酯;③核磁共振氩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1,说明结构对称性较强。根据有机物的键线式的表示方法判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然后根据烷烃的命名方法命名。 上下左右均对称,有两种位置H,则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先将一个氯安好后观察有几种位置氢即可。
19.【答案】(1)同系物
(2)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
(4)C;D
(5)SO2;75%;0.0375
【解析】【解答】(1)和乙烷均属于烷烃,结构相似,二者互为同系物。
(2)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③是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3)反应④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⑥是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乙烷,反应方程式为。
(4)A.由已知在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会升高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不正确;
B.催化剂具有选择性,B项不正确;
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100%转化为,C项正确;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生成的速率,D项正确。
故答案为:CD;
(5)①图中曲线起始浓度为,表示的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由于氧气和二氧化硫是按照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的,则时的转化率与的转化率相等,则的转化率。
②内,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分析】(4)A.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
B.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C.记住可能反应的特点,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
D.温度对化学梵音速率的影响为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5) ① 体积为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在结合图知表示的是SO2的浓度变化曲线,转化率等于转化的比上最初的浓度,算出;
② 用公式v=求出,反应速率;
20.【答案】(1)C6H12O6
(2)ac
(3) CH2=CHCOOH+H2O
(4)羧基
(5)n +nHOCH2CH2OH +(2n-1)H2O
【解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的分子式为C6H12O6;
(2)a.B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式为C3H6O3,a正确;
b.1mol B中含有1mol —COOH,可与1mol NaOH反应,b不正确;
c.1mol B中含有1mol —COOH和1mol —OH,与足量的Na反应可生成2mol H2,c正确;
故故答案为:ac;
(3)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C中含有碳碳双键,C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B→C为消去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2=CHCOOH+H2O;
(4)根据分析,D的结构简式为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羧基;
(5)等物质的量的D与乙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化学方程式为n +nHOCH2CH2OH +(2n-1)H2O。
【分析】I.常见的单糖A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B,B经过缩聚反应生成可降解塑料: ,则B为 ,A为C6H12O6;
Ⅱ.1 molD与足量NaHCO3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44.8 L CO2,即生成2mol的CO2,说明D分子中含有2个—COOH,又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D的结构简式为 ,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